春天來了,涼菜又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對於廚師來說,要做好一道涼菜關鍵在於食材,從民間找食材和創意靈感也是開發涼菜的途徑之一,而製作的細節同樣決定著成敗,不同涼菜的溫度把控,拌制時加調料的多少與先後等都至關重要。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道川味涼菜的製作方法及製作要領。
菜品提供:成都市禮頓小廚 廚藝指導:趙勇
原料:魚肚150 克蠶豆50 克自製辣椒油50 毫升芝麻醬20 克辣鮮露10 毫升孜然粉5 克鹽、味精、雞精、白糖各適量香菜葉少許
製法:
1.將魚肚初加工後,用清水衝洗淨,撈起來控幹水分。接著下入開水鍋裡快速汆水,數秒鐘至魚肚熟便撈出來,放入冷開水盆裡過涼,撈起來瀝乾水分。
2.另把蠶豆治淨,下入水鍋煮熟,撈出來倒入冷開水盆裡過涼,撈起來瀝水,待用。
3.往拌菜盆裡放入過涼的熟魚肚、熟蠶豆,依次加入自製辣椒油、辣鮮露、芝麻醬、孜然粉、鹽、味精、雞精、白糖,拌勻後裝盤,放上香菜葉並稍加裝飾,即成。
菜品提供:成都市錦城壹號卓越餐廳 廚藝指導:張立恆 曹軍
這道造型涼菜是取紅皮蘿蔔為料,將其切絲後醃漬,再拌入麻辣味調料,用小工具造型後裝盤,澆上提前自製的醃蛤肉。裝盤清爽大方,有層次感。
原料:紅皮蘿蔔1000 克鮮蛤200 克香椿葉、熟芝麻、蒜泥、辣椒醬、雞粉、味精、白糖、鹽、幹辣椒粉、紅醋、蠔油、花椒油、雞汁、自製紅油各適量
製法:
1. 把紅皮蘿蔔去皮,切成絲,納盆加入鹽、白糖、紅醋,醃漬約5小時,甩幹水分備用。
2.把鮮蛤浸泡後洗淨,下入水鍋汆熟,撈出來取淨肉。接著將其放入淨容器,依次加入蒜泥(量稍多)、辣椒醬、味精、白糖、蠔油、自製紅油,將其充分拌勻,密封后送入冰箱保鮮層醃漬一段時間,讓調料味道滲入蛤肉。
3.往淨盆裡依次放入適量的熟芝麻、雞粉、味精、鹽、白糖、幹辣椒粉、自製紅油、花椒油、雞汁,再放入甩幹水分的蘿蔔絲,拌勻後用模具定型,裝入大圓盤中,在其頂上放醃好的蛤肉,並用香椿葉點綴,稍加裝飾,即成。
菜品提供:成都市大蓉和紫荊店 廚藝指導:溫紅雲
蔬香料:青椒 口味:鮮辣
春夏季節,菜品要清爽—看起來簡潔,吃起來爽口。青椒在涼菜中就是很好的配角,它可製成燒椒拌菜,也可直接生拌,其濃濃的蔬香味與不同主料搭配,都相得益彰。
原料:小牛腱300克、二荊條青椒100克、熟芝麻20克、姜蔥、小米椒圈、鹽、味精、料酒、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小牛腱治淨,入鍋加姜蔥、鹽和料酒,煮熟後撈出晾涼(這樣牛肉片成形才好),再切成片。
2.取二荊條青椒(嫩一點的清香味濃,辣味也較淡)切成圈,取一半辣椒圈加入放有少許色拉油的鍋裡炒香。
3.取煮牛肉的原湯納碗,加鹽、味精和香油,對成鹹鮮味汁水。
4.把牛肉片放入拌菜瓢中,加入調味汁水拌勻,再加入炒香的青椒圈、生青椒圈和少許小米椒圈,撒入熟芝麻拌勻,裝盤即成。
說明:煮牛肉時注意火候,不能煮得過於軟熟,要帶點嚼勁,吃起來才香。青椒一半炒香,一半生用,這樣成菜的清香味才濃鬱複合。加入較多的熟芝麻,能起到增香和改善口感的作用
▽▽▽
菜品:鹽為祖 廚藝指導:陳宏 劉波
原料:長白蘿蔔200克豇豆節100克水豆豉50克白糖50克白醋8毫升大紅浙醋8毫升香醋15毫升生抽10毫升雞飯老抽5毫升雞粉5克味粉8克蜂蜜10克香油10毫升紅油90毫升辣鮮露3毫升小米椒節25克香菜節20克蒜泥8克酥花生仁適量
製法:
1. 將白蘿蔔帶皮切成0.5 釐米厚的片,用白糖醃製8小時,擠幹水納盆。
2. 盆中加水豆豉、白醋、大紅浙醋、香醋、生抽、雞飯老抽、雞粉、味粉、蜂蜜、香油和50毫升紅油,拌勻醃製半天。
3. 把醃製好的蘿蔔皮撈出,和汆熟的豇豆節共納一盆,加入酥花生仁、辣鮮露、小米椒節、香菜節、蒜泥、適量味粉和40毫升紅油,攪拌均勻後裝盤即成。
▽▽▽
製作:楊虎濤
(月君)肝這一食材近年來常見於串串香店,食法是現將其碼味,再下入麻辣湯鍋裡燙熟食用,這裡卻將其先白滷至熟,再拌入椒麻味汁成菜。裝盤上桌後,無論是菜餚視覺,還是入口味道,都有很大的改變。
原料:鴨(月君)肝150克小蔥末30克蔥油20毫升椒麻雞汁10 毫升川式白滷水1 鍋鹽、味精、雞粉各適量
製法:
1.把鴨(月君)肝經初加工後治淨,下入川式白滷水鍋小火滷熟,撈出來瀝水。
2.往淨盆裡依次放入小蔥末、雞粉、味精、蔥油、椒麻雞汁,拌勻成味汁。
3.往汁水盆裡放入滷熟的鴨(月君)肝,拌勻後裝入盤中,稍加裝飾,即成。
椒香味濃、色彩鮮豔是這道菜的最大特點,主料是煮熟的牛腱肉,搭配羅漢筍成菜後,口感一軟一脆,極具反差效果。
原料:牛腱子肉200克、羅漢筍80克、青椒、紅椒、黃椒各25克 美極鮮醬油、香醋、蠔油、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牛腱肉放水鍋裡先煮熟,撈出來切片後,擺在墊有汆熟羅漢筍的盤中。另把青椒、紅椒和黃椒分別切成顆粒,納碗後澆入五成熱的色拉油激香。
2.往盤中牛肉片上淋用美極鮮醬油、香醋、蠔油和香油調好的味汁,最後撒上三種顏色的辣椒粒成菜。
▽▽▽
製法:
1.豬舌治淨後,入沸水鍋汆一水,撈出來刮去表面的白苔,再放入白滷水鍋煮熟入味,撈出來晾涼並切成薄片。
2.然後擺放入墊有黃瓜絲的盤裡,澆上用蒜泥、蔥花、小米椒粒、鹽、生抽、味精、雞精、白糖、藤椒油和紅油調成的味汁,撒些蔥絲和熟芝麻,即成。
▽▽▽
菜品:攀枝花市二灘打魚匠餐廳
原料:鮮豬頭肉200克、蒜泥50克、醬油100毫升、紅糖60克、側耳根30克、大蔥蔥白20克、白滷水1鍋、八角、桂皮、小茴香、薑片、味精、冷鮮湯、白芝麻、蔥花、紅油各適量
製法:
1.把醬油倒入鍋裡,加入薑片、八角、桂皮、小茴香和紅糖,小火熬1小時,冷卻後濾去料渣,即得到複製醬油。另把大蔥蔥白斜刀切成片,和治淨的側耳根一起放盤裡墊底。
2.把治淨的豬頭肉放進沸水鍋汆一水,再放入白滷水鍋裡,煮至八分熟時即關火,悶至全熟再撈出來。待晾冷後,片成大薄片,整齊地碼放在墊有底料的盤裡。
3.把複製醬油、冷鮮湯、味精、蒜泥和紅油放碗裡,調勻後倒在盤中豬頭肉上,撒上蔥花和白芝麻即成。
▽▽▽
菜品:成都大蓉和一品店 製作:李利洪
原料:豬耳800克、紅皮蘿蔔80克、兒菜50克、香芹段10克、鹽、芹菜、蒜苗、幹辣椒、乾花椒、泡野山椒汁水、紅油汁、花生碎、蔥花各適量
製法:
1.將豬耳洗淨,放入水鍋中煮熟,撈出來瀝水,趁熱壓平,待冷卻後切成薄片。另把紅皮蘿蔔、兒菜治淨,分別切片,待用。
2.將適量冷開水摻入容器,放入鹽、芹菜、蒜苗、幹辣椒、乾花椒和泡野山椒汁水,製成泡菜水,然後分別下紅蘿蔔片、兒菜片、香芹段和豬耳片泡入味。
3.把泡好的紅蘿蔔片、兒菜片和香芹段放盤中墊底,表面蓋上80克豬耳片,再淋紅油汁,撒入花生碎和蔥花即成。
製作關鍵:泡原料的時間不宜過長,入味即可,要保持其色澤與口感。
☟
1.郵政網訂閱: 郵政報刊訂閱網
2.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62-50
3.微店訂閱或微信支付至微信號18980751350
- 微信公眾號id:scprweixin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投稿郵箱:85753250@qq.com
版權所有,嚴禁所有網絡圖文摘抄整合,否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