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造太陽」?別再被名字誤導了,我來告訴你它是什麼

2020-12-21 騰訊網

本月初,中國原子能局首次對HL-2M託卡馬克反應堆進行了試驗,被實驗在網上引起熱議,並被眾多媒體譽為 "人造太陽"。

私以為各路媒體用該名稱實在有博眼球之嫌,可以肯定地是——官方從來沒有說過自己在造人造太陽。

要知道太陽已經穩定地燃燒了46億年,而HL-2M實驗只持續了幾秒鐘。具體多少秒呢?我們不知道。

HL-2M託卡馬克實驗是什麼?

當兩個原子融合形成一個更大的原子時,它們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就是核聚變。核聚變的優點是不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核聚變是恆星的能量來源,但要在地球上重現這一過程,並使其處於可控狀態,從而不會發生爆炸,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與此相反的過程稱為核裂變,核武器和發電廠更經常採用這種方法。裂變會產生核廢料,但與核聚變相反,它更容易實現。

HL-2M託卡馬克實驗從本質上來說其實就是「可控核聚變」。該反應堆位於成都,反應堆中的動力是通過對一個封閉的熱等離子體迴路施加強大的磁場而產生的。等離子體的溫度可以達到1.5億多攝氏度,是太陽核心溫度的10倍,利用磁鐵和超冷技術進行控制。

該反應堆所能產生的最強電流約為2.5兆安培,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以電動車充電樁為例:特斯拉V3超級充電樁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充電樁,其最大電流為400安培,可以在15分鐘內為Model 3 長續航版電池充能80%以上。如果僅按照簡單的數學運算,並且假設將來HL-2M核反應堆可以持續穩定地運行,那麼它可以同時為6250輛Model 3進行超級快充!

看到這裡,你一定情不自禁地發出了讚嘆,幼小的心靈也被祖國的偉大科技深深地震撼。不過,千萬不要驕傲,要知道位於英國的更大的歐洲聯合火炬產生的電流為7兆安培,而且已有近40年的歷史。

不過話分兩頭說,這次持續了幾秒鐘的短暫試驗確實是科學領域的重要成就,它使得全人類在安全利用核能以解決全球能源危機的道路上邁出了劃時代的一步。

有人肯定會問了,不是中國的實驗麼?怎麼成全人類的了?其實,咱們中國一直在與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項目合作,該項目是由幾十個核電國家組成的聯盟。

下一步是什麼?前行之路,困難重重

原子融合形成的高溫氣體會燃燒或熔化所接觸的一切,而核反應會產生大量高速粒子,如果不加以適當控制,可能會損壞建築物或人體組織。

儘管面臨挑戰,但中國可能最快在明年著手建造中國核聚變工程試驗堆(CFETR)。這個實驗反應堆可能需要10年時間才能建成,它將利用極強的磁場來控制高溫氣體或等離子體。

CFETR旨在解決商業電廠建設中的工程問題——如保持熱氣燃燒數月或數年,以及建造足夠耐用的結構來控制熱氣。不過,這個雄心勃勃的項目面臨著兩大不確定因素。

首先,科學家們不知道他們能讓反應堆燃燒多久。一個商業化的反應堆需要運行數年甚至數十年,研究人員正在合肥進行先進超導託卡馬克實驗(EAST),試圖找到一個解決方案,該反應堆的建造是為了使核聚變反應持續數分鐘或更長時間。

第二個不確定因素是關於熱量。商業核聚變工廠需要在至少10倍於太陽核心的溫度下運行。HL-2M能夠達到1.5億攝氏度,是中國唯一能夠模擬這種熱量的設施。

「可控核聚變」,其意義何在?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希望核聚變能源能夠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理論上,海水中的氫氣可以作為燃料。

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全球各地建立了大量的聚變研究設施。但近幾十年來,由於缺乏進展以及希望的消退,幾乎沒有增加新的設施。

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實驗——位於法國南部的ITER項目(原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受到了嚴重的延誤,沒有明確的完工日期。美國政府是該國際項目的主要貢獻者,曾多次考慮削減財政支持或完全退出。

即使其他國家認為這是一個昂貴、危險和可以說是無望的事業而放棄它,中國的目標卻是在2050年之前實現核聚變能源的商業化生產,而HL-2M託卡馬克則是實現該計劃的重要一步。

中國為什麼如此看重「可控核聚變」?

中國是一個石油消耗大國,雖然我們也產石油,而且產量居世界第六,但由於巨大的石油消耗量,我們73%的石油依然依靠進口。要知道石油是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關係到社會生產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國家命脈。假如局勢不穩定,影響到了我們的石油進口,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發展核聚變能源可以解決中國的能源需求,也可以將能源命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它將為未來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提升提供保障。

這就是為什麼在被其他國家看衰的情況下,中國依然埋頭研究「可控核聚變」的根本原因。

結語/展望

寫到這裡,其實HL-2M託卡馬克是不是「人造太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在能源戰略轉型的路上邁出了試探性的一步。此刻,熱血沸騰的我其實很想說一些氣宇軒昂的話,但沒必要。就借用清華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核科學家說的話作為結尾吧。

"我們都面臨著類似的技術挑戰。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中國願意對一個幾十年來可能幾乎沒有希望產生任何經濟回報的行業進行巨大的、持續的投資。"

相關焦點

  • 別再被誤導了,我來告訴你真實的比利時
    歐洲是被上帝寵愛的孩子,它給與這個國家充滿了中古世紀遺留的文化,保留了城堡式的房屋建築,再加上獨特的風土人情,在這裡,有著瘋狂的足球迷, 也有希臘神話的秘密,在歐洲,多了幾分嚮往。在歐洲有一個小國家,它叫比利時,是歐洲的中央,也稱為心臟。這個國家被其他國家給包圍住,司機分明,夏涼春暖,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但是許多遊客表示,比利時人的私生活混亂?別再被誤導了,我來告訴你真實的比利時的模樣。
  • 羽絨服、牛仔褲從蘇聯換來中國第一個"人造太陽"
    (原標題:羽絨服、牛仔褲換來了中國第一個「人造太陽」)科技日報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本文圖均為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圖(除署名外)價值400萬元人民幣的羽絨服、牛仔褲能派上什麼用場?20多年前,它們換來了的中國的第一個「人造太陽」。
  • 中國人造太陽是太陽溫度10倍,是怎麼做到的,不怕裝置融化了
    為什麼美國印美元就可以全世界買買買,本質上很大程度靠的還是石油霸權,你不用美元我就不賣石油給你,你要怎麼做?人造太陽如果成功商用或許就可以一勞永逸地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像以後石油,煤炭的地位重要性也就沒有那麼高了,順便還可以解決美國的石油霸權問題。
  • 人造太陽會招惹外星人?先看看中國科技實力再說
    而這次中國進行人造太陽放電試驗,又再次被一些媒體炒作,說中國人造太陽超高溫度,產生大量的紅外線輻射宇宙,容易招來外星人的關注。這種言論無非是對中國天眼言論翻版,沒有任何新意,還是原來那個酸醋味一點沒有改變。
  • 中國力量!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成功,外媒:這就是中國科技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貿易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近幾十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上有著許多傲人的成就,許多建造奇蹟都發生在中國。而如今又一工程展現了中國力量!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點成功,外媒更是評價道:這就是中國科技水平!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太陽和月亮是外星人造的?中國人造太陽裝置放電成功意味著什麼!
    近日,我國的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建造成功並完成了首次的發電,所以現在的很多人在驚訝中國人的高科技的同時也是深深的產生了濃厚的疑問。既然人類能夠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就製造出類似的人造太陽,那麼在歲月的長河之中,是否會有其他的高等生命體製造過真正的太陽,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太陽和月亮都有可能是被外星人所構造的。雖然這個假設十分的不合理,但是在很多人看來也是十分合理的,畢竟人類的文明歷史才多少年,都能夠製造模擬太陽了,這還了得,所以現在的很多人都對天上的太陽和月亮都產生的懷疑的態度。
  • 別再被誤導,看完告訴家人,漲知識了
    很多人被誤導了,看完快轉告家人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雞精營養安全,味精有害?很多人被誤導,看完告訴家人,漲知識了!』在中國人的廚房裡,油鹽醬醋是4種最傳統的調味品,主要是調節菜品酸甜苦辣鹹的味道。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在成都建成並進行了首次放電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於4日在成都正式建成並進行了首次放電。HL-2M被譽為目前中國最大規模、參數最高的先進環磁機,其當前的進展為中國大型託卡馬克裝置(Токамак)以及核融合的自主設計、建造和運行技術奠定堅實基礎,且有助於中國實現2050年核融合(核聚變)商業化,加速人類探索未來替代能源的步伐。
  • 中國又點亮一個「人造太陽」
    不過,核聚變發電遲遲未能實現,不代表人類在這條科學之路上一無所獲,尤其不代表中國在這方面一無所獲。12月4日,離「奮鬥者」號深潛器下馬裡亞納海溝「捉鱉」沒過多久,大多數人的目光還盯著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中國的「人造太陽」就不聲不響又取得了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放電,英媒「吃醋」:中國不知其中「危害」
    太陽對大眾來說非常特殊,太陽離地球非常遠,但太陽光能照射到所有人。 也就是說,正因為有太陽才有生命的存在,所以太陽對人類非常重要。中國「人造太陽」首次放電,英媒「吃醋」:中國不知其中「危害」!什麼是人工太陽?
  • 中國又點亮一個「人造太陽」,美俄歐日:臉痛,別打了!
    不過,核聚變發電遲遲未能實現,不代表人類在這條科學之路上一無所獲,尤其不代表中國在這方面一無所獲。12月4日,離「奮鬥者」號深潛器下馬裡亞納海溝「捉鱉」沒過多久,大多數人的目光還盯著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中國的「人造太陽」就不聲不響又取得了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 「人造太陽」冉冉升起,再次見證中國力量
    前有「勇士號」直達馬裡亞納海溝,現有「嫦娥五號」蟾宮取土即將歸來,中國現在真正做到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而就在本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實現首次放電。中國在大型超導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製造、運行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
  • 「人造太陽」成功放電!中國核聚變獲重大突破,專家:前景光明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此前報導,中國最大規模、最高參數的「人造太陽」,於12月4日在中國成都正式宣告建成,且同時完成了「放電」的目標,這意味著中國再度加快了在未來能源探索方面的步伐。中國正是為了實現該目標,著力於在能源困境問題上的突破,所以才啟動了「人造太陽」的一攬子計劃。據悉,所謂的「人造太陽」其實就是我國最新研發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代號為HL-2M。而之所以將其稱為「人造太陽」,主要是由於該設備的原理是通過核聚變的方式,完成質量向能量的轉換,這與太陽的發光發熱原理相同。
  • 中核集團:「人造太陽」漸行漸近
    來源:經濟日報以前在科幻小說中出現的「人造太陽」,真的要成為現實了!近期,兩條中國核工業集團(簡稱中核集團)的新聞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一,中核集團宣布,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預計於2020年投入運行。
  • 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成功造出人造太陽
    圖為中國「人造太陽」裝置可控核聚變是近代全世界國家都在追求的命題,它為什麼受到所有國家狂熱追求?因為它俗稱人造太陽,是未來世界板上釘釘的新能源,一旦全面普及,將會對現有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什麼是工業革命?
  • 常被它的名字給誤導,如今已經火遍一線城市,農民叫它「越南菜」
    常被它的名字給誤導,如今已經火遍一線城市,農民叫它「越南菜」很少見到蔬菜竟然可以來自一棵灌木,可以高達兩三米的那種樹。樹仔菜就是這樣一種神一樣存在的蔬菜。第一次見到它,絕對不會想到它是一種蔬菜,你只會固性思維地認為它就是一棵樹。自然,那就更不會說會想到它吃起來會很爽口美味了。
  • 用小麥棉花換回破銅爛鐵,科學家怎樣把它建成先進的「人造太陽」
    近日,號稱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投入運行,「人造太陽」夢想更近一步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投入運行,「人造太陽」夢想更近一步 川觀新聞12月4日消息,當日下午2點,成都雙流,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簡稱「核西物院」)的中國換流器指揮控制中心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
  • 新一代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建成
    本報北京12月4日訊 記者齊慧報導: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博人傳52:九尾帶你走進科學,鳴人化身人造太陽,瞬間壓制一式!
    博人傳52:九尾帶你走進科學,鳴人化身人造太陽,瞬間壓制一式! 日本動漫《火影忍者》續作《博人傳》漫畫第52話更新了,根據之前的預告我們已經知道,鳴人為了對付大筒木一式,使出了壓箱底的手段,通過透支自己的生命來提升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