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2020-12-21 公關之家

作者:七邵 來源:七邵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品牌在產品上做文章。

更準確一點的講,是把文案寫在產品上,讓它成為產品的一部分,我暫且把這種現象,叫做產品擬人化

這種現象,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再到今天的,屢見不鮮。

江小白,把情侶、朋友、親人之間的微妙情感,把青春、職場中的微妙情緒,寫在產品上。

味全每日C用簡單直白的語言告訴你,為什麼要喝果汁,更是玩起了文字拼裝遊戲。

乳果那年,用「如果那年……」,掀起了一陣回憶與遺憾的風,更有「私語瓶」可以用來告白。

峨眉鈺泉用@符號,結合場景、人群、文化、娛樂等多個主題,充滿了趣味和溫度的吐槽文風的文案設計,就如同在與消費者對話。

當顏色成了共享單車最大區別的時候,小遛共享用文字書寫了不一樣的風格。

就連從來都不打廣告的老乾媽,竟然在瓶蓋上教你如何談戀愛。

……

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個品牌會在產品上寫出點什麼。

拋開其他所有因素不說,企業把文案寫在產品上的這種行為,對品牌最明顯的影響,就是賦予了產品「生命力」,讓它不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物品。

不妨還原一下購物場景,以峨眉鈺泉和怡寶礦泉為例子。

你站在貨架前,看著眼前的一排排礦泉水,你拿了最熟悉的品牌——怡寶,並沒有產生其他心理行為。

你站在貨架前,突然瞥見了峨眉鈺泉,上面的文字,讓你忍不住的想去看看,你被它有趣的文字吸引了,多看了幾秒鐘,看的同時,你的心理也在回應它,於是,你選擇買來嘗嘗。

單純以購買的角度來看,峨眉鈺泉極可能會輸給怡寶礦泉,因為後者有品牌效應和購買習慣賦能,而前者不過是18年才上市的一個品牌。

如果以互動的角度來看,怡寶礦泉輸給了峨眉鈺泉一大截,因為前者只產生了購買行為,沒有和品牌有什麼交流,而後者則通過文字與消費者對話交流,在心理上產生了聯繫。

如果只探究到這裡,我們還只是了解了產品擬人化的皮毛。

一座冰山最有價值的地方,往往都在水面下的那一部分。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現象看本質,你將讀到:

為什麼會出現產品擬人化?產品擬人化對品牌有哪些作用?產品擬人化需要注意哪些點?擬人化還可以用到哪些地方?一、為什麼會出現產品擬人化?

好端端的做產品不行嗎?為什麼要把文字寫在產品上呢?更讓人意外的是,這種現象還層出不窮。

一切事情皆有因果,找出它的因,才能了解它的果。

出現產品擬人化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產品同質化媒介碎片化消費習性的變化

1.產品同質化

那個把產品生產出來,就不愁賣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隨之而來的是產品過剩、供給大於需求和產品同質化嚴重。

看看那倒在血泊中的無數共享單車,產品顏色成了品牌之間最大的區別。

無數的企業在爭奪同一批消費者的錢包,誰成為最後的贏者,誰才能在市場上活下去。

而產品是絕大部分企業在這場戰爭中最大的籌碼,產品不行,意味著輸了八成。

可是,時代是開放的,信息是共享的,如果沒有掌握了別人沒有的技術,產品要做的和競爭對手完全不一樣,太難了。

10 家企業賣水,或許各有各的特點,100家企業賣水,就難免會有相同之處。

尤其是像礦泉水這種有限改進型產品,再怎麼改進,它還是一瓶水,只能解渴。

不像手機那種無限改進型產品,每一次技術的升級,都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何逃過同質的命運?在無數產品中出彩?

在包裝上想辦法,是成本最低且最具有外顯性的方法之一。

三頓半咖啡、鍾薛高雪糕、小罐茶……,都在包裝上成功出圈。

在產品上寫文案,也是同樣的邏輯。

即使100個品牌的礦泉水,產品本身大同小異。

如果只有峨眉鈺泉,在產品上面寫了文案,那也會讓消費者覺得不一樣。

2.媒介碎片化

在2020年新營銷開年大課上,李叫獸說,影響消費品商業模式的最大單一變量是「媒介」,真是一語中的。

媒介碎片化,換一種說法,就是我們接收信息的來源變得越來越多,我們把時間分給了不同的媒介。

微信、抖音、愛奇藝、電視、淘寶、頭條、戶外……,我們在每一個接收信息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媒介。

再看看過去,只有電視、戶外、廣播和雜誌等少數媒介,且受眾多集中於電視。

媒介的變化,對品牌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

在過去,品牌只要請明星、投央視就差不多了,因為絕大部分目標群體都能接收到信息。

現在就不行了,只有一部分目標群體在電視機之前,其他人則分散在各個媒介。

品牌如果只選擇一個媒介,就想把信息一次性傳播給所有目標群體,比登天還難。

如果品牌選擇所有的媒介,那又會帶來無盡的成本。

所以很多品牌,在選擇媒介投放信息時,其中一個原則就是精準,目標群體在哪個媒介活躍的時間越長,就選擇哪一個。

除了選擇精準的媒介,還有什麼其他方法嗎?

那就是讓產品具有自傳播性,讓產品成為媒介

如何做呢?在產品包裝上下功夫,依然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

一瓶會說話的水和一瓶死氣沉沉的水,你更願意分享哪一個?

當消費者願意主動幫品牌傳播,品牌就有了用低成本傳播多個媒介的可能。

3.消費習性的變化

消費者的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正如,十年之前的諾基亞滿足不了消費者今天的需求。

消費習性的變化,主要有外部和內部兩個原因。

外部原因又分為環境的變化和營銷的變化。

環境變化很好理解,主要是網際網路等技術帶來的變革,2G、3G、5G,每一次技術的升級,消費者的需求也跟著升級。

以前圖文形式的內容,消費者讀的津津有味,現在他們更喜歡看短視頻、直播等體驗更好的內容。

其次是營銷人在不斷的挖掘消費者的需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導致消費者的滿足閥值提高了。

消費者只需要一輛馬車,營銷人卻給他造了一輛車;消費者只需要一部通話的手機,營銷人卻給他造了一部智能機。

一次又一次的發現消費者的欲望,一次又一次的滿足消費者的欲望。

導致的結果就是,消費者的欲望越來越高,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

買一瓶礦泉水,消費者除了希望能解渴,他還希望包裝要好看。

內部原因就是消費群體的變化,時間在不斷地流逝,人也在不斷地流逝。

曾經80、70後是消費主力,現在90後、00後是消費主力,他們的消費習性不一樣。

曾經代表年輕一代的寶潔,現在也成了媽媽才用的品牌。

對於他們而言,更喜歡的是高顏值強社交、頻互動的產品。

二、產品擬人化對品牌有哪些作用?

產品擬人化出現的原因其實也是對品牌的作用,避免產品同質化降低品牌傳播成本迎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性,都給品牌帶來了一定的好處。

當然,產品擬人化,對不同品類產生的作用不一定相同,下面我們結合前面講的幾個案例分別來講。

1.開闢新的消費場景

江小白出來之前,那些喝酒的人要麼是喜歡喝酒的,要麼是為了應酬、聚會不得已而喝的。

江小白出來之後,多了一群喝酒的人,他們不一定真的喜歡喝酒,他們只是想借江小白表達、釋放自己的情感。

情場失戀、職場失意、畢業離別、久別相逢……,很多話想說,又說不出口,那就喝江小白。

我依稀記得,有個朋友跟我講過,失戀那天晚上,他喝了五瓶江小白。

江小白的成功,不是因為它的文案,而是它看到了那群人、抓住了那群人,文案只是表面。

2.帶來溢價

對於那些真的喜歡喝酒的人,對江小白的評價就兩個,一個是不好喝,另一個就是貴。

一瓶100ml的江小白,賣到18塊,128ml的邵陽老酒才賣7塊錢,是沒有江小白味道好麼?不一定。

500ml一瓶的峨眉鈺泉賣3塊錢,同樣容量的怡寶礦泉只買2塊錢;310ml的乳果那年賣到18塊錢一瓶,它也只不過是乳酸菌飲料而已;300ml的味全每日C也賣到了7塊錢一瓶,它也就只是果汁。

產品價格遠遠超過了產品本身的價值,為什麼有些消費者也買帳呢?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決策是偏感性的,並不會過多的去考慮產品值不值這個價。

包裝好看、文案有趣……,買了

那些價格遠大於價值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調動了消費者的感性決策系統。

我曾經也花3塊錢買了一瓶峨眉鈺泉,還高興了好久,就是因為看到了它有趣的文案。

3.增加銷量

新產品一上市,因為和其他競品在包裝上有很大的不同,多數消費者會有嘗新的可能。

其次,因為文案形式的設置,也會給品牌帶來銷量。

比如,味全每日C的文字拼裝遊戲。

把一句文案,拆開寫在不同的產品上。

有些消費者為了湊齊一句話,極有可能會買好幾瓶。

這有點像我們小時候玩過的集卡遊戲,5毛錢一包的糖裡面有一張卡片,按要求集成會有獎勵。

這些都在無形之中,給品牌增加了銷量。

4.增強聯繫

我一直比較喜歡吃辣椒醬,買的都是老乾媽牌,幾乎沒買過其他品牌。

一個是因為確實產品好吃,另一個是因為品牌信得過。

但是,和老乾媽的聯繫,也只限於產品,想看它的廣告,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35年沒打過廣告的老乾媽,如今不僅打起了廣告,更在瓶蓋上教你談戀愛。

歸根結底,是在用年輕人的語言加強與年輕人的聯繫,轉變消費者對老乾媽品牌老化的印象。

以前消費者和老乾媽的聯繫,只有產品一個途徑,吃產品的時候,才會產生聯繫。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站在貨架前,看著老乾媽的瓶蓋,就會和老乾媽有一次聯繫。

而這種心理上的聯繫,有時候會超過產品本身。

小遛共享也是同樣的道理,除了騎它的時候有一次聯繫,看著車上的文案又會在心裡上產生聯繫。

這種聯繫不像產品那樣固定,文案可以有趣、可以感人、可以俏皮……

從一定程度上講,品牌與消費者聯繫越是頻繁,消費者對其就越有好感,當然,這種聯繫一定是消費者不反感的。

三、產品擬人化需要注意哪些點?

產品擬人化的確可以給品牌帶來很多好處,但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則會本末倒置。

1.符合品牌定位和調性

目標群體是什麼樣的,品牌就要說什麼要的話,目標群體是老年人,你就不要用年輕人的語調。

吃老乾媽辣醬的,年輕人居多,所以老乾媽選擇用年輕人的語調在和消費者說話。

品牌給消費者的調性是溫暖、感人的,你就不要說俏皮、趣味性的話。

如果有一天,勞力士手錶、勞斯萊斯汽車突然變得平易近人,與消費者頻繁的互動,那對品牌對消費者都不是一件好事。

江小白的定位是「青春小酒」,調性自然是青春的、敏感的、憂愁的……

那它的文案就不能寫得死氣沉沉,無精打採,要有點青春的樣子。

2.產品本身要勝過文案

如果消費者買峨眉鈺泉,純粹的只是因為瓶子上的文案,那並不是一件讓品牌方開心的事情。

因為,一旦文案不能持續吸引消費者了,那就意味著峨眉鈺泉也就很難在市場上繼續存在了。

所以,峨眉鈺泉一直在強調它是淡礦泉,瓶子上的文案只是為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它更想傳遞的信息是,它的特點是淡礦泉。

如果文案勝過產品本身,消費者來得快去得也快。

江小白是個例外,因為它找到了那群不喜歡喝酒,但又需要用酒來釋放情感的人,如何激發他們去釋放?瓶子上的文案就是導火線。

對江小白來說,沒有文案就沒有江小白。

但是對於絕大部分產品,產品上的文案只是加分項,並不是必要項。

再看看乳果那年,對產品包裝的宣傳超過了產品本身帶給消費者的利益。

很難想像,一旦消費者對包裝文案失去興趣點之後,品牌拿什麼讓消費者持續購買。

3.文案不要影響產品的使用

上面舉的幾個例子,文案雖然寫得很出彩,但是它們並會影響消費者使用產品。

峨眉鈺泉瓶子上的文案,不會影響你喝水;小遛共享助力車上的文案不會影響你騎助力車。

如果你是做服裝的,在衣服上寫了各種各樣的文案,想和消費者多一個聯繫的途徑。

那消費者極有可能不會買帳,反而會覺得土。

因為衣服具有外顯性,穿出去很多人會看到,他們會從你的著裝去猜測、看待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除了具有外顯性的產品外,貴重的產品也不宜在售賣之前在產品上寫文案。

比如,一張好幾萬的飯桌,你提前就把文案寫好了,那極可能也會打水漂。

更保險的做法,是推出刻字的服務,根據他們的需求刻寫不同的文案。

淘寶上的很多賣家,都是這麼做的。

四、擬人化還可以用到哪些地方?

產品擬人化從某一方面講,是賦予產品生命力,用說話的方式增強了與消費者的心理聯繫。

除了產品可以擬人化?其他地方可以擬人化嗎?

答案是可以的。

寬泛一點的講,一切和消費者接觸的地方,都可以考慮,看是否合適用文案的方式和他們對話。

有些網店商家會在包裹上寫上一句話,甚至會附上一封信給顧客。

比如,你是賣服裝的,那你可以在包裹上寫上「希望你穿上它,走遍天涯海角」。

或者更普遍常用一點的,可以寫上「麻煩快遞小哥,一定要認真對待這位客戶」。

我就曾經在拆開包裹時,驚訝的看到了一封信,為此,我還特意發了一個朋友圈。

只可惜對方是賣電燒水壺的,如果是賣其他高頻消費的產品,我可能會買它一輩子。

前幾天在高鐵站看到了一個現象,很多品牌的廣告費不止浪費了一半,可以說完全浪費了。

一眼望去,全是點石家裝打的廣告,想告訴受眾的是,「中高檔裝修 更多人選點石」。

真的有作用嗎?受眾為什麼要相信你呢?更多人是多少人呢?能不能更具體一點?

比如,累計服務多少客戶、好評率達到多少、專注行業多少年……

這樣的信息,其實都可以寫在上面,為「 更多人選點石」提供信任狀。

否則,廣告打得越多,錢就浪費得越多。

如果,你實在不想打廣告,那你可以選擇與受眾對話,增強心理聯繫。

每一個座位,你都可以寫上一句文案,乘客坐的時候,就能與你產生一次聯繫。

怎麼寫呢?那你就需要去想,乘客坐高鐵是去幹嘛?

回家?上班?旅遊?探親?……

乘坐高鐵的目的不同,他們的心情也是不同的。

比如,面對回家的乘客,你是不是可以寫——「無論有多遠,家都在等你」。

比如,面對旅遊的乘客,你是不是可以寫——「看過遠方的風景,才知道世界有多大」。

比如,很多乘客急急忙忙,你是不是可以寫——「一路走走停停,坐下來好好歇一會」。

(為了讓大家看到效果,我p了一張圖)

這樣做,雖然不能立馬賣掉貨,但卻能與消費者產生聯繫,贏得消費者的好感,為後續的賣貨做好鋪墊。

當然,你可以把文案寫得更加動人一些,最好是可以與點石產生關聯,讓消費者對點石產生好感。

五、寫在最後

越來越多的品牌都把文案寫產品上,消費者似乎也很喜歡品牌的這種行為。

與其說是產品在擬人化,不如說品牌要擬人化

前段時間釘釘的「在線求饒」,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用戶對話互動,一個刻板冰冷的辦公軟體,宛然變成了一個還是「5歲的孩子」,淘氣、調皮、惹人愛。

品牌要像人一樣,用消費者喜歡的語言,與他們交流聯繫。

對於品牌來說,不要錯過與消費者接觸的每一個點,那都是與他們產生聯繫的絕佳機會。

當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的時候,品牌之間的競爭,是產品之外的競爭。

看誰能與消費者產生更多的聯繫,消費者願意與誰產生更多的聯繫。

品牌形象擬人化,就要像一個人一樣,做到有情有感有態度

以上,完結。

相關焦點

  • 品牌文案「擬人化」為什麼屢試不爽?
    如何讓文案更生動形象?其實我們可以藉助「擬人化」的寫作手法。比如長城葡萄酒的經典文案」三毫米的旅程,一顆好葡萄要走十年。」就採用了這種手法,將葡萄擬人化。所謂擬人化,顧名思義:就是將產品或者品牌的某個特點,以人格化的方式表現,有的是將產品或者品牌直接比擬成人。這一寫作手法尤以美食文案居多。
  • 汽車品牌擬人化形象還有這種操作?法拉利賽車女郎上線,秒殺眾人
    沒想到汽車品牌還可以這樣玩,美女形象深入人心,大家仔細觀察能夠認出幾種品牌名字,沒錢可以、有錢不想購買也可以,但是不能不認識。現在很多的領域都在和二次元接軌,擬人化形象不能說不是二次元的代表,選擇不同品牌時,還能聯想到二次元何樂而不為?
  • 零食擬人化,這是紙片人嗎?大大泡泡糖擬人化有點性感
    「擬人化」是一個大眾話題,擬人化圈子有各種物品被形象化。零食,文具連詩詞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形象代言。擬人化在繪畫師筆下塑造了另一種形象,有的像御姐,有的像蘿莉也有大叔等形象。不過這類形象都是大眾形象。零食擬人化的歡迎度也是比較高的。
  • 還有什麼不能擬人化?擬人化浪潮下的手遊市場
    「擬人化」在ACG作品中一直都是相當熱門的題材,在手機遊戲中也有諸如《碧藍航線》、《少女前線》、《天華百劍-斬-》等擬人化作品,但它們多為軍艦、軍事武器的擬人化。
  • 經典動畫形象擬人化插圖,皮卡丘化身宮廷萌妹子!
    無論是在哪個國家的動畫作品中,動物肯定是十分常見的角色形象,這些角色形象通常包含了人類的思想以及情感,有些動物角色形象甚至還能夠與人類正常溝通交流。如果說,一些經典動畫中的動物形象外形被擬人化之後,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外網Bright Side就收集了一些動物形象外表擬人化的樣子,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畫師筆下的零食擬人化,彩虹糖化身辣妹小蘿莉,他的形象別具一格
    有的畫師會把二次元形象做成另一類的,這一類的作品更討老爺們的喜歡。當然,前提之下是要有動漫角色的參考,才會有這些事物的出現。零食被畫師擬人化後,形象也是有很大幅度的改變。說真的,擬人化後的小熊是憨憨的形象。PS:畫師注重的還原度還是相當高的。果汁軟糖的設計雖然是糖果形狀的,畫師是根據零食的色彩來設定這個角色。從外貌來看,小熊不僅僅是憨憨的形象,還是一位潮流少年,外表下的他具有一副眼鏡。這幅眼鏡讓小熊是更具有魅力。
  • 國際餐飲品牌擬人化,肯德基變反派爺爺,麥當勞酷似怪蜀黍
    大家好,歡迎來到晚安動漫~雖說各種快餐吃多了不利於健康,但面對隨處可見的肯德基金拱門,要拒絕卻很難,不知為什麼就是吃不膩。可以說,這些國際連鎖餐飲品牌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國外畫師還專門繪製了各大品牌的擬人化形象,現在就帶大家看看平時愛吃的東西都變成了什麼形象吧。
  • 玩家評價《口袋聯盟》擬人化小精靈形象
    轉變雖好但也要玩家買帳?我們今天就整理了天下只應吾愛在貼吧上的一篇點評,是好是壞還是聽聽玩家怎麼說吧。 妙蛙種子初代御三家第一形態最激萌的小精靈,《口袋聯盟》擬人化的形象活潑可愛,身上很多小飾品顯得玩心十足,就是衣服有點像泳裝。話說,你手拿的弓很像大蔥啊,唯一的不足是沒虎牙,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 畫師將知名品牌擬人化,整體效果不錯,就是這下巴太戳人
    隨著二次元的發展,很多畫師都喜歡將一些非生物擬人化,這樣呈現出來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畫師d_ong0818將知名品牌擬人化的效果吧!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很快就能夠注意到這位畫師的畫風特點,亮點在人物的下巴,你注意到了嗎? 首先來看一下知名品牌NIKE被擬人化之後的樣子。
  • 汽水飲料擬人化,可口可樂變誘惑大姐姐,雪碧化身冷豔美人
    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其他國家,將萬事萬物擬人化仍然是一種十分流行的創作傾向,而擬人化的對象也不僅僅局限在動漫以及遊戲領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東西都可以進行擬人化的創作,只有大家想不到,沒有這些創作者做不到的。之前就有汽車品牌,寶石品牌以及服裝品牌等都被創作者們進行了擬人化,這些擬人化的形象主要是以插畫的形式展現給大家。
  • 手機品牌擬人化:只有兩個牌子是女孩子,原來手上的蘋果長這樣
    導讀:手機品牌擬人化:國產顏值略輸進口?還好有兩個女孩子撐場面!而今天咱們說的不是手機,而是手機品牌,對於這些耳熟能詳的手機品牌,擬人化後還認識他們嗎?悄悄劇透一下,只有兩個牌子是女孩子哦!(圖源WB@阿乖小朋友,感謝畫師大大的創造和分享!)華為▼中國企業華為真是享譽全世界,由於物美價廉,所以在國外也十分暢銷!
  • 蔬果擬人化,紅毛丹的形象像個小老頭,火龍果化身性感美女
    蔬果擬人化有很多形象,有抽象,有可愛也有Q版。喜歡的版本都是因人而異,一組蔬果擬人化形象是來自於marijatiurin的作品。這組作品也有著自己的特色,繪畫師能夠畫出自己的色彩,是相當受歡迎的。01火龍果火龍果的口感還是不錯的。
  • 世界名表擬人化:你們要的卡西歐來了!真是對「韓漫風」欲罷不能
    導讀:世界名表擬人化:你們要的卡西歐來了!但阿迷比較想擁有下面擬人化後的百達翡麗,多麼俊俏的小哥哥呀~寶璣▼寶璣被鐘錶界稱為 「錶王」,它最出名的三大發明,幾乎在每一塊表上,都能找到它的蹤影,也就是說每一塊名表都有「寶璣」。擬人化後的寶璣走霸道總裁風,無論是小哥哥、還是小姐姐,都颯氣爆棚,特別是小姐姐好御姐呀!
  • 畫師繪製靜物擬人化,巧克力是高冷御姐,奶茶原來是少女
    我們生活裡一件經常用到的物品,只要被擬人化繪製出來,都會擁有非常可愛的外形。同時,很多畫師也擅長繪製擬人化美少女。畫師@kisayuu211繪製擬人化美少女,將生活裡經常用到的東西,全部繪製成了美少女,包括網站、品牌、軟體、表情包、飲品等。網站原來是不同風格的小姐姐如果將網站畫成擬人化的話,她們呈現出來的氣質應該完全不同。
  • 「擬人化」遇上品牌,你喜歡哪一款?
    除了肯德基以外,這位新星還創作了大量很多其他快餐品牌的擬人化設計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從這些知名品牌中提取出主色調,然後進行擬人化的創作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麥當勞擬人——和原本的那個羅納德·麥當勞相比是不是更加富有「親和力」了呢?
  • 萬物皆可萌,在擬人化的大浪潮下,還有什麼是不能擬人化的
    擬人化一直是個很熱門的話題,像什麼艦船擬人啊,槍械擬人啊,都曾引起過十分大的熱潮。在這股大浪潮下,仿佛沒有什麼是不能擬人的。之前日本還搞過五十音圖擬人,也是十分受歡迎。而動漫題材也從來沒有少過擬人化,擬人化的作品層出不窮,今天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介紹那些擬人化題材的動漫。
  • 海綿寶寶「專屬」擬人化形象,帥氣到樸實總有你的最愛,快來收藏
    擬人化形象本來就是將各種物品繪畫成人類形象,繪畫出來的人物帥不帥氣這就看大家對人物理解有多透徹,畫師也是能夠決定人物整體擬人化的形象。這次就來場海綿寶寶「專屬」擬人化形象大全,從帥氣的臉龐到樸實的形象,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其他海底生物也是有收藏價值的。
  • 小米穿戴發布「冬至」主題錶盤 擬人化餃子形象可變化
    這款錶盤可以在小米穿戴 App—錶盤商城下載。錶盤採用了淺藍色底色,可愛風格的字體設計,十分應景。根據用戶反饋,擬人化的餃子形象可以變化,有著睡著 / 醒來兩種形態。值得注意的時候,錶盤不僅有餃子,右下角同樣有著湯圓的形象。這是因為南方地區的習俗不同,在冬至這天吃湯圓。   小米穿戴 Lite 2.0 iOS 版 App 於 12 月 15 日上線,搭載全新的虛擬形象以及專業的數據顯示。
  • 當小馬寶莉變卡通擬人化形象後,無序變帥氣公子哥!雲寶變保姆!
    對於小馬寶莉或者說是我的小馬駒的話,可以說是絕對算得上家喻戶曉的兒童向動畫作品,那麼,當其中的經典動畫形象都變成卡通向擬人化形象之後,你還能認出他們嗎?註:所有圖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一、無序無序也就是小馬寶莉中的一大反派形象,在設定上有著很強的中國傳統龍的元素,當然最後也跟小馬們變成了很好的朋友,當無序擬人化則變成了非常帥氣的公子哥形象。二、雲寶黛西雲寶黛西無疑是所有小馬當中最為炫酷的一個小馬形象,有著自帶光環的屬性,人氣也是相當高,當雲寶黛西擬人化之後,變成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保姆形象。
  • 那個可愛的阿狸,擬人化之後原來這麼漂亮,發現我又可以了
    文/小右 阿狸是陪伴了很多人青春的一個卡通狐狸,這個因為作者追女孩而誕生的狐狸,從誕生開始就註定了他的不平凡,因為太急而沒有畫尾巴,這個無心之失反而成為了阿狸形象的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