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服「紅區」工作數小時 陸軍軍醫大學援鄂醫療隊的第一個夜班

2020-12-14 上遊新聞

27日清晨,完成了第一個夜班,剛從病區出來的陸軍軍醫大學援鄂醫療隊隊員張誠副教授,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通過微信語音,向同事們講述自己值守第一個夜班的感受:「以前我們在不同科室崗位,這次臨時抽組搭檔,很快就配合默契,在首個夜班順利完成了患者收治,現在我只想回去好好睡一覺……」

陸軍軍醫大學首批醫療組專家來自陸軍軍醫大學各臨床醫院呼吸、重症、感染、腎臟內科、血液內科和消化內科、普通外科等臨床一線。

張誠教授所在的第3班第二組還有胡明冬、程金波、劉熙三位專家,他們平時在醫院不同學科崗位,日常工作上交集不多。

26日22:00至27日8:00,是醫療隊此次收治患者後的第一個夜班,專家們要穿著密不透氣的隔離防護服進入到患者所在病房搜集記錄患者相關病史,並與護士一道為患者進行治療。

值班期間,醫療隊的專家們穿上防護服在「紅區」(重症感染區),一個階段的忙碌就是4、5個小時,然後再退出病房脫下防護服透透氣,然後換人再進去工作4、5個小時,工作強度比日常的臨床更多更繁重。但專家們經過事前充分的溝通,在收治患者時有條不紊分工,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展開,通過密切配合順利完成患者收治。

據悉,27日清晨,已經有70多名患者陸續入院,已進入病房治療,醫療隊目前展開床位100餘個,後面將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床位。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石亨

相關焦點

  • 組圖|「謝謝您的熱乾麵」 北京援鄂醫療隊最後的夜班
    穿好防護服的醫療隊員最後一次走進隔離病區。新京報訊 3月30日凌晨5點,北京援鄂醫療隊迎來了最後一個夜班,這是他們支援武漢的第64天。負責最後一個夜班崗的北京援鄂醫療隊隊員是李倩倩、黃菊梅、李佳航、趙麗。
  • 重慶援鄂專家醫院跨過55歲 生日禮物是一隻口罩
    今日上午,李琦教授在金銀潭醫院「紅區」查房。  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29日電 「李教授生日快樂,口罩就是給你的生日禮物!」今日中午,剛剛搶救完患者從病房退出汙染區的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專家李琦教授結果同事遞上的口罩,然後向他道賀。原來,今天是李琦教授55歲的生日。   26日下午16時左右,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開始收治確診患者。作為醫療隊呼吸與重症醫學專家,李琦教授及另外13名醫護人員第一時間進入「紅區」,陸續接診了37名確診患者。
  • 上海:華山醫院214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今天出徵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214人組成的第四批援鄂醫療隊,今天(2月9日)前往武漢,將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重症監護室(ICU)。昨天(2月8日)元宵節晚上,華山人正沉浸在與前三批援鄂醫療隊員連線祝福的氣氛中。20點57分,丁強院長在科主任群裡發布了召集令:明天需要210人馳援武漢,45分鐘報名人數已超過需要人數。
  • 迎接維康援鄂醫療隊回家!
    4月15日,我院援鄂醫療隊在瀋陽碧桂園瑪麗蒂姆酒店完成了14天的隔離休養,經核酸檢測呈陰性後,按期解除隔離,撤離酒店。 隨後,維康醫院為四位援鄂白衣勇士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儀式上,李德徵醫生作為代表發言,回顧武漢的這段經歷,他說自己無怨無悔。「面對這樣一種新型傳染病,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 清華長庚援鄂醫療隊:進病區3小時就缺氧,臉被汗漬泡得浮腫
    清華長庚援鄂醫療隊:進病區3小時就缺氧,臉被汗漬泡得浮腫 2020-02-04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醫療隊馳援湖北全記錄:27支隊伍、3925名醫護人員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姚冬琴陸軍、海軍、空軍三所軍醫大學醫療隊共450人,於1月24日夜抵達武漢。陸軍、海軍、空軍三所軍醫大學醫療隊共450人,於1月24日夜抵達武漢。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博自除夕至大年初三晚19:00,這四天,24個省市醫療隊、中醫醫療隊、軍隊醫療隊、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共計27支隊伍、3925名醫護人員緊急集結,馳援湖北。他們將不僅去往武漢,也將支援孝感等湖北省內的其他疫情城市。
  • 華山、瑞金共350人醫療隊今日開拔 已千餘名上海醫護援鄂 約佔全國...
    另有8名骨幹隊員將加入中國紅十字總會重症病人轉運車隊,隨時等候通知開赴武漢承擔重症確診病人的轉運工作。財聯社記者根據公開報導整理發現,截止2月9日下午15時,上海向武漢地區派出的援鄂醫療隊已逾千人,共計1076名,這還不包括未公布數據的援鄂批次。是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公布全國累計調派援鄂醫護共11921名。因此,上海援鄂醫護約已佔全國援鄂醫護總人數的10%。
  • 武漢美髮師宋忠橋:為援鄂醫療隊義務理髮2476人次
    因為,還有一些援鄂醫療隊沒有撤離,他要為這些白衣戰士義務服務到最後。 「經濟損失不小,但只是個人的事。這些醫生護士是來為武漢拼命的,我要讓他們漂漂亮亮回家去!」宋忠橋答應很多醫療隊,臨別前,一定再為他們「做造型,做得美美的」。
  • 河南省資訊|近距離感受周口市援鄂醫療隊救治工作
    河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近距離感受周口市援鄂醫療隊救治工作2月27號,周口市援鄂醫療隊第一小分隊,奔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戰場,進駐重症監護第14、15病區,積極開展對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
  • 陸軍女護士的叮囑,太戳淚……
    她是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的一員記者見到她時她剛剛結束5小時的夜班完成高強度的救治工作從重症感染區(紅區)走出來因為極其嚴密的防護一層又一層的口罩在她的臉上壓出了血印甚至壓出了水泡只能貼上創可貼防感染「我是紅區的一名護士,做的是護理工作,直接進入汙染區,跟病人接觸。
  • 他們只睡4個小時……
    昨天起,解放軍援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醫療隊全面展開救治工作。從上「戰場」的那一刻開始,醫護人員們一直奮鬥在抗擊疫情的前線。無論白天和夜晚,他們都同樣忙碌。(海軍醫療隊隊員在背後寫上名字出徵)一天只睡3-4小時,汗水浸透衣物對於三支解放軍醫療隊的醫護工作者們來說,治病救人刻不容緩。
  • 連線我市援鄂一線|「其實就是換了一身衣服在工作,不要緊張」
    1月26日,秦皇島首批援鄂醫療隊出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周,他們狀態如何?都在做什麼?這兩天,記者通過電話和微信採訪了幾名醫療隊員。白天,麼建立大概要做130至150個標本檢測,夜班開展項目更多,加上夜班的工作量,一天下來他大約要做500個標本檢測。緊張的工作中,他也不忘調節自己。2月2日,趕上麼建立休息,他換了一件鮮亮的橙色T恤,拍了一張照片給記者傳過來。他說:「換一件亮色的衣服,給自己一個好心情,明天工作中精神會更好。」
  • 【戰疫故事】戰「疫」前線,省二醫援鄂醫療隊在行動
    陳麗:和患者在病房裡面唱紅歌,辣子雞成「搶手貨」  2月28日,是貴州省第九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省二醫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陳麗來到鄂州的第5天。今天,他們收到貴州省衛健委、省二醫購買的醫療保險,心裡暖暖的。
  • ...援鄂日記10——我們相信,風雨過後定能見到美麗的彩虹
    致敬最美逆行者範茂飛安順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 安順市人民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援鄂日記自疫情爆發以來,我一直關注著每天的數據有沒有下降,也期盼著這些數據不要再漲了,因為這不僅僅是數據,更是生命,是每個活生生的生命,他們有父母,有孩子,是每個家庭。
  • 回家後,寶山援鄂醫療隊的「全能老爸」用愛烹飪生日大餐
    回家後,寶山援鄂醫療隊的「全能老爸」用愛烹飪生日大餐 2020-04-17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自武漢紅區101位戰疫醫生籤名的防護服背後 江蘇「綠色通道...
    交匯點訊 在南京際華3521公司一樓陳列室,有一件特殊的防護服,上面籤滿了101位江蘇赴武漢戰「疫」一線的醫生名字。正是靠著這些抗疫「戰袍」的保駕護航,進入紅區的江蘇一線醫護人員沒有一例感染。保障江蘇戰疫英雄的最強「鎧甲」是如何打造出來的?昨天,記者跟隨江蘇省藥監局來到了江蘇最大的防護服企業南京際華的生產現場進行了探訪。
  • 綿陽援鄂醫療隊:穿全身防護服 6小時不吃不喝 有時要穿成人紙尿褲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祖明遠)2月4日13點,記者聯繫上了廖宏,他是綿陽支援武漢醫療隊的一名成員,剛剛從夜班後的補覺中醒來。從1月28日晚上抵達武漢以來,他和19名同事已在前線工作了一周,他與記者分享了在武漢治療護理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些感受。有時需要穿上成人紙尿褲工作綿陽市醫療工作者組成的四川醫療隊第五組小分隊,工作點位位於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15樓。
  • 援鄂戰隊中「最美的戰地記者」
    王微微,長春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生,吉林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同時也是長春市第二醫院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小組宣傳員。祥和的心境,慰籍絕望的靈魂;夜空的明星,照耀她的光芒。2020年新冠病毒飄落在中國大地的每個角落時,王微微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堅持每天關注疫情信息、學習疾病診斷進展、研究每版診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