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援鄂醫療隊:穿全身防護服 6小時不吃不喝 有時要穿成人紙尿褲

2020-12-12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祖明遠)2月4日13點,記者聯繫上了廖宏,他是綿陽支援武漢醫療隊的一名成員,剛剛從夜班後的補覺中醒來。

從1月28日晚上抵達武漢以來,他和19名同事已在前線工作了一周,他與記者分享了在武漢治療護理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些感受。

有時需要穿上成人紙尿褲工作

綿陽市醫療工作者組成的四川醫療隊第五組小分隊,工作點位位於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15樓。因為該層樓收治的均為核酸檢測為陽性的患者,大家需要穿著全身處於密閉的全身防護服工作。20名隊員分為4個小組,每組需要連續值班6小時。

據廖宏介紹,每次穿上、脫下防護服,都需要嚴格遵守流程,同時還需要同事在背後協助。最初大家需要1個多小時才能完成穿上、脫下過程,即便熟悉流程後,現在也需要1個小時左右。在脫下防護服後,還需要對眼結膜、外耳道、鼻孔等進行徹底清潔。

近日武漢氣溫約為15攝氏度,為避免病毒擴散,醫院也沒有開空調,穿上全身封閉的防護服工作6小時後,往往會全身悶熱,眼鏡鏡面也會起霧。

因為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並不充裕,大家需要節約使用,原則上每個人輪班期間只能用一套。據廖宏介紹,大家在工作期間不吃不喝,儘量避免上廁所,「因為一吃飯喝水上廁所,就得換防護用品,相當於是一種浪費。」

如果上班前沒有來得及上廁所,大家有時也會穿上成人紙尿褲。

工作內容和正常的治療護理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醫療工作者經常給病患鼓勵打氣,「陪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鼓勵他們。」廖宏說。

11名隊員提交入黨申請書

小分隊隊員們身心雖疲倦,但鬥志頗高——在到武漢的第一周內,隊中已有11名同志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這幾天,剛到前線工作,大家都在積極協助當地醫院治療病人,但讓我感動的是,晚上大家趁著交接班休息的時候,不少隊員都寫下了入黨申請書!」綿陽支援武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趙潔琨說。

「我想成為一名黨員,奮戰在一線,為兒子樹立榜樣,做一個愛黨和國家的男子漢!」2月2日,在酒店的便箋紙上,綿陽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蔣劍文寫下這樣的話語。

廖宏也在酒店便箋紙上手寫了入黨申請書。他沒有想特別多,入黨申請書上寫的都是他的親身感受——他在科室裡率先報名參加醫療隊,「出現疫情,如果醫療工作者都不上前線,那誰會上前線?」

前線「戰友」不再有後顧之憂

1月31日,在小分隊集結出徵後,綿陽迅速出臺文件,為抗擊疫情前線的醫療工作人員提供保障。在這份名為《關於加大關心關愛力度激勵引導專家和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一線擔當作為的十條舉措》的文件中,對於直接參與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的專家和醫護人員,在評定職稱、聘用專業崗位、納入人才梯隊培養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條件。

其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和醫護人員將被授予「綿州英才卡」,享受綿陽市高層次專家人才服務待遇。同時在「綿州育才計劃」中,將在原有的14個培育項目之外,新增「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人才」類別,將從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專家和醫護人員中,選拔一批人才納入培育對象。

對奮戰在前線的醫務工作者,該文件確保其工作單位將安排調休或分段休假,也將暢通其到黨政機關交流任職的通道。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將被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綿陽要求市縣兩級衛健部門牽頭建立基本信息臺帳,若前方醫療工作者有需求,可為其落實專員,幫助家人代購生活用品、代取快遞、代繳水電氣費、照顧父母等,以保證專家和醫護人員,特別是援鄂醫療隊成員及其他受指派援助市外疫情防控專業技術人員安心投入疫情防控一線。

圖片由廖宏提供

相關焦點

  • 廣東省援助石首醫療隊的戰疫日記:第一次穿成人紙尿褲
    時間:2020年2月15日(星期六)地點:廣東支援石首醫療隊駐地天氣:鵝毛大雪夾雨作者:朱春惠(廣東省河源市中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第一天上班,我要單獨接管一名病人。這一天裡經歷了搶救、插管、上機……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面屏,三級防護使我的呼吸、行動都受到限制。有時候稍微大喘了口氣,護目鏡就起霧什麼也看不清。即使是這樣,我們的隊友們沒有一個人提出各自困難,大家都在盡全力去救治每一位患者,說是「拼命」也不為過。
  • 醫護日記|為了避免上廁所,值班前儘量不喝水或穿成人紙尿褲
    醫護日記|為了避免上廁所,值班前儘量不喝水或穿成人紙尿褲 應佑國(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第二批上海援鄂醫療隊員)
  • 「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成人紙尿褲」
    在疫區醫護人員的所需物品清單中,成人紙尿褲是其中之一。新冠肺炎肆虐之時,曾有「醫療隊自帶紙尿褲出徵」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彼時,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紛紛收拾行囊前往湖北支援。在廈門市援鄂醫療隊發出的行李圖片裡,安而康的藍色包裝赫然在目——半個行李箱都是成人紙尿褲。
  • 上海:華山醫院214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今天出徵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214人組成的第四批援鄂醫療隊,今天(2月9日)前往武漢,將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重症監護室(ICU)。華山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生劉豐韜告訴記者:「我父親跟我說,醫生這個行業在平常的話可能看不出來關鍵,但是在這種疫情或者是這種應急事件的時候,我們應該發揮自己應有的角色,我父親跟我說就像戰爭一樣,如果你是一個士兵你是要上戰場的,所以他們並沒有像我想像的那樣會太過的擔心我,而是給我很多的支持和鼓勵,我們也希望為武漢能貢獻一些自己的力量
  • 此次第二批醫療隊148人,他們的行囊裡還備了成人紙尿褲
    大年初四上午十一點多,上海多家醫院接到緊急通知,第二批上海援鄂醫療隊148人再次緊急集合,逆行武漢。他們來自上海51家醫院的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危重症醫學科、護理專業等。天天在出發!晨報記者發現,在他們的行囊中,不僅有個人物品、防護物資,還有因為穿防護服不方便而準備的成人紙尿褲。隨時隨地準備出發,這是每個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的心聲。「說實話,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
  • 給援鄂醫療隊送手繪櫻花防護服,武漢志願者登上了新聞聯播
    今天,廣東省佛山人民醫院援漢醫療隊撤離。離開武漢前一天,他們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彌補了這次不能看櫻花的遺憾。由武漢志願者雷春莉送出的這份禮物,3月19日,江蘇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也收到過。當天,雷春莉和她的小夥伴們還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 清華長庚援鄂醫療隊:進病區3小時就缺氧,臉被汗漬泡得浮腫
    清華長庚援鄂醫療隊:進病區3小時就缺氧,臉被汗漬泡得浮腫 2020-02-04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紙尿褲沒用上,因為十多個小時不吃不喝!濱州援鄂女護士抗疫日記
    出艙後上車前還要穿腳套,武漢白天的街道依然空無一人。紙尿褲沒派上用場,因為十多個小時不吃不喝,也毫無便意。返程途中大家說回去要先喝水睡覺才行,還互相叮囑別忘了先消毒再吃飯,並交流了彼此分管病人的情況,如何能做更好。以下是博興縣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劉振蘭的戰疫日誌,全文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劉振蘭是博興縣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也是博興縣三名援鄂人員之一。
  • ...防護服「紅區」工作數小時 陸軍軍醫大學援鄂醫療隊的第一個夜班
    27日清晨,完成了第一個夜班,剛從病區出來的陸軍軍醫大學援鄂醫療隊隊員張誠副教授,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通過微信語音,向同事們講述自己值守第一個夜班的感受:「以前我們在不同科室崗位,這次臨時抽組搭檔,很快就配合默契,在首個夜班順利完成了患者收治,現在我只想回去好好睡一覺……」
  • 【抗疫日記】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 只要你們好好的就是我們最大...
    【編者按】1月27日晚,由50名重症護士、135名醫務人員以及2名工作人員組成的共187人的安徽援鄂首批醫療隊乘坐高鐵抵達武漢。萬家熱線持續刊登援鄂醫療隊隊員在武漢「抗疫」的日記體文章。雖身著一襲白衣,但他們也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為人伴侶,面對一場兇險未卜的惡戰,他們仍選擇勇往直前。
  • 上海援鄂醫療隊的貼身衣物,三槍包了!
    圖說:三槍集團捐贈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給上海抗疫天使們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偶然間得知上海援鄂醫療隊急缺一次性內褲,上海老字號三槍集團決定鼎力相助。記者今天從龍頭股份旗下的三槍集團獲悉,捐贈給上海抗疫天使們的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目前已送達上海市經信委援鄂醫療隊後勤保障組指定倉庫。三槍更做出承諾,上海援鄂醫療隊關於貼身衣物的物資需求,三槍全包了!2月9日,三槍集團偶然得知援鄂醫療隊急缺一次性內褲3000條。
  • 中國發布丨國家援鄂醫療隊員王軍紅:穿脫防護服已是小事一樁 該...
    中國網2月6日訊(記者 張豔玲)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截至2月5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8018例,累計治癒出院1153例,累計死亡563例。記者注意到,令人振奮的是目前的治癒出院病例是死亡病例的一倍還多,已大大超過死亡病例。
  • 呼吸科專家描繪援鄂生活工作畫面:男女都穿護士服 沒時間上廁所
    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們以樂觀積極的狀態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仁濟醫院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1月28日電 題: 呼吸科專家描繪援鄂生活工作畫面:男女都穿護士服 沒時間上廁所記者陳靜從中國各地到武漢支援的醫護人員正在奮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的心中,「上海是我們的堅強後盾。
  • ...日記」第一次穿上成人紙尿褲 只要你們好好的就是對我們最大的...
    2 月 2 日,記者連線了安徽省援鄂醫療隊隊員,省二院 ICU 主管護師董芹芹,她跟我們分享了來到武漢第六天的心情:今天是來到武漢的第六天,昨晚乘著大巴來到了我們的戰場,因為要奮戰一夜,為了節省防護用品我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心裡想著女兒如果知道了會不會笑我呢
  • 一對守滬援鄂的警醫伉儷:兩隻「大白熊」的故事
    她叫熊佳佳,是一名白衣天使,是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成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了跨越千裡的新春團聚,拉遠了十指相扣的溫暖距離,也讓他們同時變身守護一方的「大白」,彼此在無畏逆行中更加恩愛。微光凝成炬火,國門就是家門  守一道門,護一座城。疫情暴發之初,上海機場邊檢站迅速組建成立多支疫情防控突擊隊。
  • ...連線援鄂醫療隊隊員:「有空調但不敢開,加了一床被腳還是冰冰涼」
    剛剛,記者聯線了我省援鄂醫療隊隊員," 小夥伴很不舍的剪短了長發,我覺得此時的她比長發時更美!" 』冷,但心是熱的,因為有著必勝的決心!…… 他們分享了來到武漢第二天的最新一線情況。今天是來到武漢的第二天," 我們上午進駐了全封閉賓館(暫不對外開放),為了保證安全,全員單間,花了好幾個小時把大部分物體表面擦拭消毒,並參照醫院模式把房間設計成三個區——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當然賓館的條件也不可能做到標準的分區),目的只是時刻提醒自己,儘量把外面的裡面的相對隔離。"
  • 武漢美髮師宋忠橋:為援鄂醫療隊義務理髮2476人次
    因為,還有一些援鄂醫療隊沒有撤離,他要為這些白衣戰士義務服務到最後。 「經濟損失不小,但只是個人的事。這些醫生護士是來為武漢拼命的,我要讓他們漂漂亮亮回家去!」宋忠橋答應很多醫療隊,臨別前,一定再為他們「做造型,做得美美的」。
  • 北大醫療隊:穿上防護服心率飆到120,五層手套妨礙扎針
    讓我們跟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走進隔離病房看一看1月30日早八點,國家援鄂醫療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13名醫護專家和1名感控專家再次乘坐上班車,趕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隔離病房。很多老年人聽力不好,或者聽不懂普通話,還要一遍一遍的重複。」為了減少出入病房穿脫防護服次數,減少防護服不必要的損耗,所有人都是提前兩個小時開始不吃不喝,才能保證工作中間不上廁所。
  • 【抗疫榜樣】清華長庚援鄂醫療隊:「我只是平凡的醫生」
    每每聽到這,孫姝妍只能笑嘻嘻地敷衍過去,不敢多聊,連偶爾的視頻通話也只敢露一個大頭,怕母親看到周圍陌生的環境。她是家裡的獨生女,是父母的全部;但同時,她也是被無數患者需要著的,清華長庚醫院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奔赴2020年1月27日晚22點40分,農曆大年初三,載有北京市屬醫院136名醫護人員的飛機落地武漢。
  • 21批2248人:一條時間軸縱覽廣州醫療隊援鄂日誌
    為了節省防護服,進病房前2小時不吃不喝,穿上「尿不溼」,做「人肉搬運機」帶入藥物、設備、物資,馬不停蹄地吸痰、口腔護理、更換敷料、測血糖、幫患者翻身抬高、打點滴注射,冒著病毒噴濺的生命危險氣管插管,甚至一輪一輪接力胸外按壓搶救也不少見。六個小時後脫下防護服,裡面的手術衣早就被汗水泡透。「哈哈,我找到規律了,明天可以不用『尿不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