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祖明遠)2月4日13點,記者聯繫上了廖宏,他是綿陽支援武漢醫療隊的一名成員,剛剛從夜班後的補覺中醒來。
從1月28日晚上抵達武漢以來,他和19名同事已在前線工作了一周,他與記者分享了在武漢治療護理新冠肺炎患者的一些感受。
有時需要穿上成人紙尿褲工作
綿陽市醫療工作者組成的四川醫療隊第五組小分隊,工作點位位於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15樓。因為該層樓收治的均為核酸檢測為陽性的患者,大家需要穿著全身處於密閉的全身防護服工作。20名隊員分為4個小組,每組需要連續值班6小時。
據廖宏介紹,每次穿上、脫下防護服,都需要嚴格遵守流程,同時還需要同事在背後協助。最初大家需要1個多小時才能完成穿上、脫下過程,即便熟悉流程後,現在也需要1個小時左右。在脫下防護服後,還需要對眼結膜、外耳道、鼻孔等進行徹底清潔。
近日武漢氣溫約為15攝氏度,為避免病毒擴散,醫院也沒有開空調,穿上全身封閉的防護服工作6小時後,往往會全身悶熱,眼鏡鏡面也會起霧。
因為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並不充裕,大家需要節約使用,原則上每個人輪班期間只能用一套。據廖宏介紹,大家在工作期間不吃不喝,儘量避免上廁所,「因為一吃飯喝水上廁所,就得換防護用品,相當於是一種浪費。」
如果上班前沒有來得及上廁所,大家有時也會穿上成人紙尿褲。
工作內容和正常的治療護理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醫療工作者經常給病患鼓勵打氣,「陪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鼓勵他們。」廖宏說。
11名隊員提交入黨申請書
小分隊隊員們身心雖疲倦,但鬥志頗高——在到武漢的第一周內,隊中已有11名同志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這幾天,剛到前線工作,大家都在積極協助當地醫院治療病人,但讓我感動的是,晚上大家趁著交接班休息的時候,不少隊員都寫下了入黨申請書!」綿陽支援武漢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趙潔琨說。
「我想成為一名黨員,奮戰在一線,為兒子樹立榜樣,做一個愛黨和國家的男子漢!」2月2日,在酒店的便箋紙上,綿陽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蔣劍文寫下這樣的話語。
廖宏也在酒店便箋紙上手寫了入黨申請書。他沒有想特別多,入黨申請書上寫的都是他的親身感受——他在科室裡率先報名參加醫療隊,「出現疫情,如果醫療工作者都不上前線,那誰會上前線?」
前線「戰友」不再有後顧之憂
1月31日,在小分隊集結出徵後,綿陽迅速出臺文件,為抗擊疫情前線的醫療工作人員提供保障。在這份名為《關於加大關心關愛力度激勵引導專家和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一線擔當作為的十條舉措》的文件中,對於直接參與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的專家和醫護人員,在評定職稱、聘用專業崗位、納入人才梯隊培養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條件。
其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和醫護人員將被授予「綿州英才卡」,享受綿陽市高層次專家人才服務待遇。同時在「綿州育才計劃」中,將在原有的14個培育項目之外,新增「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人才」類別,將從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專家和醫護人員中,選拔一批人才納入培育對象。
對奮戰在前線的醫務工作者,該文件確保其工作單位將安排調休或分段休假,也將暢通其到黨政機關交流任職的通道。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將被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綿陽要求市縣兩級衛健部門牽頭建立基本信息臺帳,若前方醫療工作者有需求,可為其落實專員,幫助家人代購生活用品、代取快遞、代繳水電氣費、照顧父母等,以保證專家和醫護人員,特別是援鄂醫療隊成員及其他受指派援助市外疫情防控專業技術人員安心投入疫情防控一線。
圖片由廖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