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對華出口暴跌95%!眼見挽回中國市場無望,澳想讓美英接盤

2021-01-13 白鯨防務

中澳關係轉冷後,澳對華貿易馬上陷入僵局,目前包括葡萄酒、大麥、牛肉、原木等在內的澳洲11種商品對華出口受阻。其中,澳洲葡萄酒被徵收107.1%~212.1%的反傾銷稅以及6.3%~6.4%的反補貼稅,在這樣的情況下,澳葡萄酒也就完全失去了價格優勢,在中國市場沒什麼競爭力了。觀察發現,中國兩次出手後,澳葡萄酒對華出口已經暴跌了95%。失去中國市場後,澳大利亞葡萄酒商開始找尋「接盤俠」,他們盯上了英美兩國。

據金十數據1月3日消息,為了開拓新市場以及保證葡萄酒銷量,澳大利亞葡萄酒商見挽回中國市場無望,希望在新一年裡將葡萄酒出口至美國和英國。

不過,澳企心底裡一直都想要重回中國市場,並且還呼籲莫裡森政府轉變對華態度,設法挽回中國。但是因為莫裡森的一意孤行,目前中國還是沒有取消對澳大利亞的懲罰措施。而澳大利亞在中國的市場早已被其他國家「收割」,就算澳大利亞這時挽回中國,能留給澳出口商的市場也所剩無幾。

所以澳企只能重找下家,但美英兩國只能解澳葡萄酒企業的燃眉之急,讓澳洲大豐收的葡萄不至於爛在地裡,但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因為澳洲葡萄酒在美英市場行情並不好,美英兩國都有本土葡萄酒不說,澳葡萄酒想進這兩國市場還要面臨法國品牌的競爭。

近期,美國還放寬了對日本葡萄酒進口的限制,在被本土和外國葡萄酒的擠壓下,澳紅酒要打開自己的市場恐怕非常困難。

目前,澳洲銷往美英兩國的葡萄酒基本都是散裝,不似中國進口大量的高端貨。如此一來,澳企還是會有大量庫存,所賺取的利潤是無法填補損失了。諷刺的是,當初美國挑唆莫裡森反華,如今中澳關係真正破裂後,美國和英國卻在大量搶佔澳大利亞留下的中國市場,澳洲就這樣成為了美國反華的炮灰。

只是,莫裡森被利用了還不自知,依舊死心塌地為美國賣力。澳洲政客再次拿中國南海島礁建設說事以及啟用反華鷹派人員,破壞中國江蘇省與澳籤署五年的科研協議。莫裡森這邊不斷與中國交惡,美國卻坐收漁人之利,美大麥、葡萄酒、牛肉等紛紛對華出口,而澳企的損失就只能自己承擔。

與之相反的是,中國在進口渠道上卻沒有受到多大影響,葡萄酒市場的空擋立馬有法國補上,甚至近期南非為解決葡萄酒滯銷問題,也趁此機會加大對華出口量,哈薩克斯坦和塞爾維亞的釀酒商也找上中國客戶。中國與南非、哈薩克斯坦都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一個是中菲十大合作計劃,一個是一帶一路建設。所以,澳大利亞即便能回中國市場,也多了好幾個競爭對手。

客觀講,在面對如此多的競爭對手下,澳大利亞想要返回中國市場希望渺茫,但是想開拓新市場,則要考慮是否有國家能像中國一樣,能有這麼大的吞吐力,接收如此多的葡萄酒。現在,恐怕好多美國的盟友都看清楚了,莫裡森作為美國的「馬前卒」,實在是吃力不討好,今後他們如何跟美國打交道,也算有了樣本了。

相關焦點

  • 出口達609萬升,南非葡萄酒對華出口頗具潛力,澳葡萄酒日漸式微
    現階段,中澳貿易關係已不復從前,中國對澳大利亞商品實施的一系列限制措施,讓澳大利亞束手無措,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的國家的相應商品一一進入中國市場,漸漸搶佔原本屬於澳大利亞的在華市場份額,更讓澳大利亞心急如焚。
  • 缺澳大利亞根本不叫事,除了法國,這個非洲國家也想出口中國紅酒
    受到中澳關係惡化的影響,澳大利亞對華紅酒出口也受到限制。近期,中國對澳紅酒徵收巨額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這也讓澳紅酒離中國市場越來越遠。而對於中國來說,失去澳大利亞這個紅酒出口客戶後,卻基本沒有什麼影響。
  • 3天2次對華「求和」!澳州或丟失第8個在華市場,美國已準備接手
    近期,澳媒稱該國大麥、葡萄酒等7種產品對華出口出現問題,而美法加等「澳洲夥伴」正加速接手其在華市場。12月7日最新消息顯示,澳大利亞已經發出警報,該國或將丟失第8個對華出口市場,並可能會將其拱手讓給美國。
  • 澳洲龍蝦失去中國市場,價格暴跌50%
    龍蝦價格暴跌50%,澳大利亞漁民歇業停工上個月初,由於遇到清關檢查等措施,澳大利亞龍蝦被澳媒披露對華出口出現延誤,為此澳大利亞出口商決定暫停對華龍蝦發貨。無法向中國這個最大買家發貨也使得澳大利亞龍蝦業陷入困境,不僅產品價格暴跌,部分漁民甚至直接歇業。
  • 南非葡萄酒欲搶佔中國市場,一年對華出口609萬升
    據央視網12月15日報導,南非葡萄酒產業協會(Sawis)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本地葡萄酒銷售量同比減少了21%,海外市場也大幅縮減。受此影響,該國葡萄酒生產商的庫存已達2.8億至3億升。
  • 澳洲對華出口頻頻受阻,英媒:對中國而言,澳企只是1/125
    但是澳大利亞方面卻對此卻頗有微詞,認為這是中國在刻意報復澳大利亞,聲稱我國對澳洲出口貨物實施了禁令。 而且澳大利亞的商界人士都在呼籲政府恢復同中國的雙邊對話,儘可能維持友好貿易往來,同時澳大利亞方面也表態,如果中國真的對澳洲產品實施禁令,那麼澳大利亞可能上訴至世界貿易組織。 據英國《衛報》11月6日的報導,澳大利亞工業集團表示,如果中國一直疏遠澳洲的商品及服務,那麼澳企將別無選擇只能尋找其他市場。
  • 澳洲葡萄酒對中國出口受阻,現緊急轉移目標
    據報導,富邑葡萄酒集團生產的「奔富(Penfolds)」等高端品牌在中國受到歡迎,該公司約30%利潤源自中國市場。而如今,富邑葡萄酒集團面臨著被我國收取高達169.3%的保證金費用,這對該公司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 中國再拿澳葡萄酒開刀,澳媒直接向莫裡森提要求
    看來,中國是準備一次將澳大利亞徹底給教訓到位了。即便在最近這兩周時間裡,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不斷對華放軟話,稱要跟中國「和諧共存」,但卻是「口惠而實不至」,中方顯然也是看清楚了,並沒有吃這一套,在對澳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後,從明天開始又要徵收反補貼稅了。
  • 下跌60%,澳洲葡萄酒對中國出口停擺!RCEP或成其轉機?
    來源:金十數據據澳洲財經見聞11月18日報導,澳洲葡萄與葡萄酒協會CEO巴塔格萊納指出,當地葡萄酒對華出口實質上已經停擺,用於出口的產品直接減少了60%。而每年最後4個月原本是葡萄酒的出口高峰期,出口量錯失機遇的澳洲商人可謂損失慘重。
  • 澳媒曝兩大羊肉廠對華出口被禁!蜂蜜、水果恐成下一個...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 據澳媒報導,澳中貿易愈演愈烈,澳洲的兩家最大的羊肉出口商實際上已被禁止進入中國市場!報導稱,目前中國已拒絕接受Australian Lamb Campany和JBS Brooklyn兩家公司的出口羊肉。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澳聯合美日多國,發起針對中國「全球購葡萄酒運動」
    澳大利亞葡萄酒產業進入中國市場需要額外收費 中國商務部裁定,根據相關規定,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這意味著,澳大利亞葡萄酒生產商要想把葡萄酒賣入中國,就要付出高昂的金錢代價。為了減少這一筆費用的支出,他們決定跟其他國家進行合作。 但短時間內也找不到比中國更好的國家。即使通過打折促銷這樣的方式,澳大利亞葡萄酒的訂購量也遠遠不如以前。與去年同期相比,澳大利亞一共損失了12.6億澳元。
  • 中澳關係跌到谷底,中國市場遭其同盟國瓜分,澳媒:真的值得嗎?
    澳洲媒體報導,隨著中澳關係的惡化,中國也因澳大利亞的紅酒事件對澳洲實行了徵收關稅的懲罰。對此,中國的市場份額也被澳大利亞其他同盟國瓜分。長時間以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貿易主要由鐵礦石支撐,並因此得到了澳大利亞大多數人的支持。
  • 澳產品對華出口受阻,盟友紛紛佔領市場,澳洲:說好的兄弟
    自澳大利亞追隨美國對華政策以來,中澳貿易爭端不斷,中澳關係出現各種問題。之後一幅漫畫帶來的爭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澳大利亞的醜陋面容。不過,澳大利亞還是不在乎,因為在他們眼裡,只要美國老大哥還站在他們的身邊,那就沒什麼害怕的。
  • 龍蝦價格暴跌50%!澳大利亞漁民急盼中國買家,民眾卻趁機瘋搶
    來源:金十數據暫停對華出口後,澳大利亞龍蝦行業出現滯銷,國內龍蝦價格也出現暴跌。雖然澳龍蝦業及時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並獲得了本地民眾的歡迎,但過低的售價卻讓漁民沒有過多的盈利空間,他們仍然希望重新獲得對中國市場的出口增長。
  • 澳要去WTO告狀,紐西蘭總理:對華關係要有可預見性
    (原標題:澳要去WTO告狀,紐西蘭總理:對華關係要有可預見性) 【
  • 歐美議員想靠多喝澳葡萄酒對抗中國,網友一眼看穿:不可能
    這可能是歐美議員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業窘境能想出的最滑稽的建議了。隨著中澳關係緊張,一些澳大利亞盟友國家的議員開始跳出來刷存在感,鼓動人們多喝澳大利亞葡萄酒來「對抗」中國。不出意外,這番「無腦」的政治作秀被網友嘲諷了。
  • 中方再次對澳商品出手,西方18國為澳喊冤,呼籲支持其對抗中國
    消息稱,自明日起進口澳大利亞相關葡萄酒時,需向中國海關提供相應的臨時反補貼保證金,商品保證金比例金額為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比率。 也就是說,從明天起,澳大利亞相關進口葡萄酒要賣給中國,需要額外向中國交納保證金。具體保證金金額是,商品價格乘以保證金比例。據悉,本次澳葡萄酒的保證金比例為6.3-6.4%。
  • 與中國「脫鉤」?澳總理的「自毀之路」還能走多遠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8日分析說,《外交關係法案》是莫裡森政府對華政策的一次大考,澳中關係是繼續惡化還是得到改善,已經到了澳方該作決定的重要關口。 澳農產品等對華出口遭重創 與推動與中國脫鉤的急切動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莫裡森政府卻對本國經濟產業界持續發出的「呼救」視若無睹。
  • 中國殺雞儆猴?澳媒:澳大利亞就是那隻被宰的雞
    包括煤炭、木材、龍蝦和葡萄酒在內的對華出口不利消息疊加起來,澳大利亞人的小心臟似乎已經承受不起了。澳洲著名的葡萄酒企業的股票已經累計下跌47%以上,澳洲的漁民把他們捕獲的巖龍蝦以成本價30澳元的價格銷售,但即便如此也很難在澳洲本土港口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