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皮膚水嫩,面容光彩照人。
但每當面對鏡子,看到臉上逐漸出現一道道細紋,皮膚也越來越鬆弛,氣色越來越差,不禁感慨:歲月不饒人!
《黃帝內經》在論述女子生命周期中說: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但是現在人也很無奈,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和不正常飲食、作息規律,往往25歲就有35歲才有的衰老症狀。
為了維持年輕的容顏,延緩衰老,很多人聽到廣告中說哪款眼霜能淡化魚尾紋、哪個精華能緊緻肌膚,就立馬收入囊中往臉上堆,殊不知,皮膚吸收不了會產生堆積,還有可能堵塞毛孔,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結果是欲蓋彌彰。
從中醫的角度,不找到原因亂護膚的方法是「治標不治本」,所以,找到問題的本質,才能更好解決。
肌膚、容顏問題雖見於外在皮毛,但這一切離不開氣血的滋養,而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加上剛才說的「陽明脈衰,面始焦……」(陽明脈指的是胃經。)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想讓肌膚紅潤富有彈性、容光煥發,都需要從脾胃著手調理。
等我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卻發現之前很多壞習慣早已把脾胃折騰得「疲憊不堪」,甚至處於病態之中。
你是怎樣內傷脾胃的
1、飲食失節
為了應酬,經常在外吃飯喝酒;
為了加班,經常鬧得饑飽失常;
為了方便,經常食用垃圾食品;
為了喜好,經常偏食偏嗜……
單單這個飲食失節,就會引發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痛風,以及面無光澤、粉刺、口舌生瘡、脫髮等。肌膚容顏怎麼好的了?
2、勞逸過度
勞則氣耗,勞力過度,則氣少力衰,面色萎黃,皮膚皺紋增加,上瞼下垂;
勞心過度,則陰血暗耗,面部憔悴;
房勞過度,則腎精虧耗,面色晦暗,毛髮稀疏;
安逸過度,所謂久臥傷氣、久坐傷肉,氣機不暢,血行遲緩,則肌肉衰退。
3、思慮過度
中醫認為,「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思慮過度,導致脾胃的消化功能失調,人就日漸憔悴。
脾胃運化不好,容易引起氣鬱,導致腹部脹滿,出現氣血不足、四肢乏力的情況,而且產生氣鬱後,隨之而來的就有可能是血瘀、痰瘀,女性月經病等婦科問題。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思慮:生活、工作、感情、人際關係等,如果不能很好調理這些過度的思慮,長久下來脾胃內傷,臟腑氣血失調,面部無光澤,容顏易逝不可避免。
脾胃如何影響你的容顏
有句話說的好:脾胃好不好,臉上見分曉!
1、脾虛皮膚營養少:斑點、面色晦暗
脾主運化,負責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輸,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毛筋肉的營養皆依賴於脾。
脾氣充盛,才能有效行使運化功能,人體才能得到氣血滋養。
一旦脾虛,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就不能有效的化生為精氣,氣血沒辦法很好的充盈皮膚,就會面色晦暗、萎黃;同時脾也主四肢、肌肉,脾虛就會出現皮膚鬆弛、皮膚缺乏彈性等。
2、脾虛皮膚衰老早:皺紋早生、長斑
女性到了35歲,陽明經的經氣開始衰弱,從而出現面色萎黃、頭髮脫落、皺紋早生、長斑等衰老症狀。
3、脾虛皮膚代謝慢:色斑、萎黃
脾主中焦,化生營氣,營行脈中,血由氣攝,脾虛則營氣化生不足,影響脾負責五臟六腑血液的統攝,使血液在脈中流動而不致溢出脈外的功能。
脾胃調和,才能血氣充盈、血行暢通,進而上榮於面,光彩照人。
脾功能失常,皮膚的營養補充和新陳代謝就會受到拖累,皮膚深層的毒素和垃圾排不出來,就會堵塞毛孔,進而阻礙有效成分吸收。
人體內淤積大量毒素,皮膚色斑、萎黃等問題就會層出不窮。
面部按摩,標本兼治調脾胃
美麗容顏不是靠化妝,「妝」得再成功,也只能讓你美一時(化妝品廣告模特從來不會告訴你她脾胃很好);養好脾胃,才能擁有由內到外漂亮的皮膚 ,素顏也美麗。
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條經脈中,六條陽脈都要匯集到頭上,總督一身陽氣的督脈也要到頭部。
面部的經脈有:督脈在正中,手陽明大腸經繞口鼻,足陽明胃經繞口鼻至目下,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循行於眼耳間,足太陽膀胱經從頭頂下行到內眼角,足少陽膽經循行頭兩側。
按摩方法:
清潔雙手與面部,雙手掌相互摩擦,使其發熱。
用雙手掌從面部上三分之一(即前額)正中,向兩側太陽穴平擦(或打圈擦),約10~20 次;
再從面部中三分之一(即鼻部)正中向兩側顴部平擦,約10~20 次;
隨後從面部下三分之一(即唇部及下頜)正中,斜向上(顴骨方向)擦,約10~20 次。
按摩面部,可以溫暖面部的肌肉、經絡,增強氣血的流動,讓更多的氣血來濡養頭面部。
還有反向調暢氣血、調理臟腑的作用,相當於為五臟六腑做了一次熱感按摩,五臟六腑健康了,臉蛋自然充盈紅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