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是脾胃的鏡子,不吃藥如何調理脾胃氣血,水潤緊緻容顏?

2020-09-13 正安中醫

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皮膚水嫩,面容光彩照人。


但每當面對鏡子,看到臉上逐漸出現一道道細紋,皮膚也越來越鬆弛,氣色越來越差,不禁感慨:歲月不饒人!


《黃帝內經》在論述女子生命周期中說: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但是現在人也很無奈,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和不正常飲食、作息規律,往往25歲就有35歲才有的衰老症狀。

為了維持年輕的容顏,延緩衰老,很多人聽到廣告中說哪款眼霜能淡化魚尾紋、哪個精華能緊緻肌膚,就立馬收入囊中往臉上堆,殊不知,皮膚吸收不了會產生堆積,還有可能堵塞毛孔,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結果是欲蓋彌彰。


從中醫的角度,不找到原因亂護膚的方法是「治標不治本」,所以,找到問題的本質,才能更好解決。


肌膚、容顏問題雖見於外在皮毛,但這一切離不開氣血的滋養,而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加上剛才說的「陽明脈衰,面始焦……」(陽明脈指的是胃經。)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想讓肌膚紅潤富有彈性、容光煥發,都需要從脾胃著手調理。


等我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卻發現之前很多壞習慣早已把脾胃折騰得「疲憊不堪」,甚至處於病態之中。


你是怎樣內傷脾胃的


1、飲食失節


為了應酬,經常在外吃飯喝酒;

為了加班,經常鬧得饑飽失常;

為了方便,經常食用垃圾食品;

為了喜好,經常偏食偏嗜……


單單這個飲食失節,就會引發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痛風,以及面無光澤、粉刺、口舌生瘡、脫髮等。肌膚容顏怎麼好的了?

2、勞逸過度


勞則氣耗,勞力過度,則氣少力衰,面色萎黃,皮膚皺紋增加,上瞼下垂;

勞心過度,則陰血暗耗,面部憔悴;

房勞過度,則腎精虧耗,面色晦暗,毛髮稀疏;

安逸過度,所謂久臥傷氣、久坐傷肉,氣機不暢,血行遲緩,則肌肉衰退。


3、思慮過度


中醫認為,「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思慮過度,導致脾胃的消化功能失調,人就日漸憔悴。


脾胃運化不好,容易引起氣鬱,導致腹部脹滿,出現氣血不足、四肢乏力的情況,而且產生氣鬱後,隨之而來的就有可能是血瘀、痰瘀,女性月經病等婦科問題。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思慮:生活、工作、感情、人際關係等,如果不能很好調理這些過度的思慮,長久下來脾胃內傷,臟腑氣血失調,面部無光澤,容顏易逝不可避免。


脾胃如何影響你的容顏


有句話說的好:脾胃好不好,臉上見分曉!

1、脾虛皮膚營養少:斑點、面色晦暗


脾主運化,負責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輸,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毛筋肉的營養皆依賴於脾。


脾氣充盛,才能有效行使運化功能,人體才能得到氣血滋養。


一旦脾虛,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就不能有效的化生為精氣,氣血沒辦法很好的充盈皮膚,就會面色晦暗、萎黃;同時脾也主四肢、肌肉,脾虛就會出現皮膚鬆弛、皮膚缺乏彈性等。

2、脾虛皮膚衰老早:皺紋早生、長斑


女性到了35歲,陽明經的經氣開始衰弱,從而出現面色萎黃、頭髮脫落、皺紋早生、長斑等衰老症狀。


3、脾虛皮膚代謝慢:色斑、萎黃


脾主中焦,化生營氣,營行脈中,血由氣攝,脾虛則營氣化生不足,影響脾負責五臟六腑血液的統攝,使血液在脈中流動而不致溢出脈外的功能。


脾胃調和,才能血氣充盈、血行暢通,進而上榮於面,光彩照人。


脾功能失常,皮膚的營養補充和新陳代謝就會受到拖累,皮膚深層的毒素和垃圾排不出來,就會堵塞毛孔,進而阻礙有效成分吸收。


人體內淤積大量毒素,皮膚色斑、萎黃等問題就會層出不窮。


面部按摩,標本兼治調脾胃


美麗容顏不是靠化妝,「妝」得再成功,也只能讓你美一時(化妝品廣告模特從來不會告訴你她脾胃很好);養好脾胃,才能擁有由內到外漂亮的皮膚 ,素顏也美麗。


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條經脈中,六條陽脈都要匯集到頭上,總督一身陽氣的督脈也要到頭部。


面部的經脈有:督脈在正中,手陽明大腸經繞口鼻,足陽明胃經繞口鼻至目下,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循行於眼耳間,足太陽膀胱經從頭頂下行到內眼角,足少陽膽經循行頭兩側。

按摩方法:


清潔雙手與面部,雙手掌相互摩擦,使其發熱。


用雙手掌從面部上三分之一(即前額)正中,向兩側太陽穴平擦(或打圈擦),約10~20 次;


再從面部中三分之一(即鼻部)正中向兩側顴部平擦,約10~20 次;


隨後從面部下三分之一(即唇部及下頜)正中,斜向上(顴骨方向)擦,約10~20 次。


按摩面部,可以溫暖面部的肌肉、經絡,增強氣血的流動,讓更多的氣血來濡養頭面部。


還有反向調暢氣血、調理臟腑的作用,相當於為五臟六腑做了一次熱感按摩,五臟六腑健康了,臉蛋自然充盈紅潤。

相關焦點

  • 脾胃是免疫力大本營,調理脾胃小方法,氣血充足,遠離腹瀉、便秘
    1、脾要負責運化食物脾就像是身體的發動機,食物都需要通過脾胃的消化腐熟,才能轉發為能量,輸送到身體各處。我們稱脾胃為後天之本,就是這個意思,脾胃消化食物,為我們身體帶來營養、氣血。因此我們想要氣血充足,先把脾胃調理好!2、脾還負責運化水溼脾在身體裡消化食物,同時還吸收水分,傳送到肺,從而輸布全身。如果脾的功能差,水送不出去,水溼積在體內,就特別容易溼氣重。溼氣重了,久而久之形成痰溼或者溼熱阻礙身體這個大循環,此時就很容易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
  • 中醫:是脾胃太虛了,2個法子調理脾胃,氣血更順
    人體的脾胃作為過濾血液的場所,如果出現虛弱的話,就會導致人體氣血不足,很多人就會因此出現上火的情況,因此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調理。01脾胃虛弱導致的上火經常會有哪些症狀出現?1、消化不良、沒有食慾脾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脾胃共同承擔著食物的消化,將食物中的營養轉化為氣血供人體使用。
  • 脾胃不好了,常有3個表現,如何調理脾胃?記住「一方三法」
    脾胃不好了,常有3個表現,如何調理脾胃?記住「一方三法」。 在中醫理論裡,素有「脾胃為後天之本」之說。而為什麼這麼說的原因,其實就是一點,那就是「脾胃氣血生化之源」。 中醫認為,生命活動存在與持續的基礎,就是「氣血」。
  •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不好如何調理?
    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好,吃下去的東西得不到運化,不能轉化為身體各臟器需要的營養物質,各臟器得不到營養滋養,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就是脾胃不好容易生溼氣,脾胃不好的時候就不能把水溼很好的運化變成身體的津液,這個水溼運化不了堆積在身體裡就會形成溼氣,溼氣重了之後人身體也會出現很多毛病,比如好生溼疹,比如人總感覺頭腦昏昏沉沉,比如大便黏膩不容易拉出來,怎麼擦屁股也擦不乾淨!還容易沾馬桶!
  • 脾胃不好怎麼調理?這樣做,比吃藥方便多了!
    所以說,女人的養生重點就是氣血。而脾胃就是氣血的來源,如果他們虛弱,不能生血統血,則經、孕、產、乳各種婦科就會接踵而來。所以古人的婦科專著,都很重視調理脾胃。蓋脾胃為血氣生化之源,為統血之髒,具運化之功。若脾虛失統,往往發生血證。《校注婦人良方•暴崩下血不止方論》云:「暴崩下血不止.大法當調補脾胃為主。」無論從生理、病理或治法上,脾胃學說的理論,與婦科都有密切關係。導致脾胃病變的因素很多,如飲食不節、勞逸過度、七情所傷、體質因素及其他疾病等等,均足以損傷脾胃。而脾胃受傷,又可以發生多種疾病,這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 脾胃不好的症狀有哪些?脾胃不好怎麼調理?脾胃同治
    在中醫認為,脾胃相表裡,同為一「家」,要養生先養脾胃。現在生活壓力大,社會節奏快,有的人脾胃不好可能自己都意識不到。那麼,脾胃不好的症狀有哪些呢?對於脾胃不好怎麼調理呢? 日前,42歲的高女士前來就診,說:「最近感覺胃口不太好,吃不下飯,吃進去就覺得胃中嘈雜,有時候還打嗝,讓人煩躁的很,大便也不成形,總想去廁所又總拉不完的感覺。這是不是脾胃出了問題?
  • 是人三分病:脾胃不好如何調理?(很全,建議收藏)
    這種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相輔相成對立統一。脾胃不和,即是這種對立統一的失調。臨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如飲食不節(潔)、思慮太過、勞累過度、誤吐誤下等均可導致脾胃不和證。怎樣調理脾胃不和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調理脾胃是一個長期而漸進的過程,在生活中應以飲食調攝、體育鍛鍊為主,必須堅持以下幾方面:第一、飲食有規律。
  • 中醫如何調理脾胃?專家是這麼說的
    脾胃的正常運化,與機體的健康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繫。北京天健醫院專家王澤民主任講對於脾胃不好的患者而言,其吃東西時常常不能很好進行消化。此時,在中醫上又應當要如何進行調理好呢?
  • 脾胃虛弱百病生 8種調理脾胃的方法!
    中醫和西醫對脾胃的看法理解也各有不同,那麼脾胃虛弱有什麼表現,以及危害嗎?哪些方法可以調理脾胃?  脾胃中西醫理解大不同  脾胃主要是消化功能。西醫把脾胃腸叫消化系統。中醫認為脾胃絕不是消化那麼簡單。脾胃相當汽車的發動機,如果發動機出問題了,短期看可能沒問題,只是發動機本身的問題。但日久的話,尤其程度嚴重的時候,就可能影響到全身。
  • 脾胃好不好看手就知道,老中醫1個食療方,脾胃好了,氣血足了!
    脾胃是我們的「命根子"。人們常說"生命之樹長青",如果把生命看成一棵樹,那麼,這棵樹無論生長在哪裡,它對生長的需求都是一樣的,即陽光、空氣和水,構成了人體健康的能量和物質基礎,而脾胃則是「氣血生化之源」,不言而喻,生命賴以持續的根本在脾胃。中醫認為,如果一個人脾胃不好,就會氣血生成不足,身體各個部分得不到滋養,自然就會出現「枯萎」,就會百病叢生。
  • 中醫教你看脾胃健康 臉黃嘴邊黑是脾虛
    脾胃擔任著人體運輸、消化食物的責任,脾胃的健康關係著全身健康,但是,脾胃不是外在的東西,出了問題平常人也不知道怎麼看,下面就讓中醫來教我們如何看脾胃健康。  1、臉色黃、嘴邊黑、鼻尖暗:說明脾虛  黃皮膚是我們中國人的重要特徵。不過,黃色有正常的黃,也有病理的黃。
  • 如何調養脾胃(補益氣血)?
    11、不要靠不吃飯來減肥,尤其一定要吃早飯?在每個人的健康方面脾胃所起的作用真的是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能量來生活、工作,也就是說脾胃是健康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樹立養生的正確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盲從,不要偏激,補益氣血的根本是調養脾胃,調養脾胃的根本是合理飲食!
  • 調理脾胃的食物
    冬季易胃寒,不少人需要調理脾胃,特別是進補前要多吃調理脾胃的食物。具體調理脾胃的食物有哪些,你知道嗎?
  • 調理多囊卵巢,這些傷脾胃影響氣血的飲食習慣還是改改吧
    調理多囊卵巢,這些傷脾胃影響氣血的飲食習慣還是改改吧 昨天我給大家分享了一種簡單的健脾胃的方法,就是咀嚼,多嚼食些堅果、或直接食用炒過的黃豆和黑豆更好,除了健脾胃的方法外,還要注意不要做傷脾胃、導致脾胃早衰的惡習不要做。
  • 沙棘調理脾胃好,身體就好!
    然而現實中許多西醫醫師,從來就沒拿著脾當回事兒,說摘除就摘除,完全不知道脾在全身的重要性。其實,脾不僅是全身的能量馬達,同時也是殺菌滅毒的航母級消毒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脾比腎還重要。
  • 孩子脾胃不好如何調理?當媽的別擔心,看看這篇就知道
    對於寶媽寶爸來說,沒有什麼事比孩子的健康成長更重要了,所以只要小朋友有一點不舒服,就會引起全家人的緊張。孩子食慾不好、便秘腹瀉、不吸收不長肉,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問題,其實這些都可以歸結到脾胃上。脾胃問題是很多孩子的共性問題,脾胃不好如何調理也為很多家長所關心。脾胃不好是怎麼造成的?與孩子的先天體質和生活習慣都有關係。想要改善孩子的脾胃,也要對症治療。
  • 脾胃虛弱,陽氣不足,3種方法調理脾胃補陽氣!
    醫方面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我們也知道,脾胃健康,吃飯香身體好,然而,現代人由於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不和,吃點東西就腹瀉,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是否脾胃不好
  • 趕走大肚腩,調理脾胃是關鍵!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為自己的「大肚腩」而煩惱,也經常會有人抱怨:「我別的地方都不胖,就是肚子大。」特別是過了一個年,很多人都從原來的小蠻腰變成了大腹便便。事實上,無論是全身肥胖還是腹型肥胖,本質上都是身體代謝紊亂。這往往是因為超額攝入的能量在滿足身體的基本消耗後,多餘的部分就轉化為脂肪沉積在皮下。
  • 脾胃,和氣血的關係!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脾胃和氣血關係。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液的功能兩個方面1.運化水谷精微,2.是指脾對吃進的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轉輸,布散的作用。吃進去的食物由胃受納腐熟,然後依賴於脾臟的運化功能,才能將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轉輸到心肺,布散於全身,從而使各個臟腑,組織,器官得到充足的營養,並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為氣血!民以食為天,吃乃是第一要事,吃進的食物,最先是由我們的脾胃消化,吸收。自古就把脾胃看的很重要,故「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 脾胃不好,則百病生!提醒:養脾胃的3個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脾臟與胃是一組好搭檔,兩者之間相互合作完成事物的消化吸收以及營養的傳輸,為人體提供氣血和能量,可謂是後天之本。脾胃健康對人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中醫有言:脾胃不好,則百病生。簡單一點講,就是脾胃健康,整個人都神採飛揚,充滿活力,如果脾胃比較的虛弱,則與之相反,若不經風甚至疾病找上門,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調理自己的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