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脾胃和氣血關係。
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液的功能兩個方面1.運化水谷精微,2.是指脾對吃進的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轉輸,布散的作用。
吃進去的食物由胃受納腐熟,然後依賴於脾臟的運化功能,才能將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轉輸到心肺,布散於全身,從而使各個臟腑,組織,器官得到充足的營養,並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為氣血!
民以食為天,吃乃是第一要事,吃進的食物,最先是由我們的脾胃消化,吸收。自古就把脾胃看的很重要,故「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如果脾胃失常,或者虛弱,自然它運化水谷精微和受納腐熟食物的能力就會下降。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就會缺乏,其他臟腑器官,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就不足,幻化成的氣血量就會少!
源頭的營養物質少,後續自然不會得到充足的營養物質!
所以要想氣血好,首先要保證脾胃功能好,可以正常的運轉!
脾胃它怕冷,如果你喜歡吃涼的東西,時間久了,它的功能會被慢慢的削弱;它也不喜歡沒有規律的飲食方式,它也極度不喜歡熬夜;胃病自然不用說,因為脾和胃互為表裡,胃不好自然脾也不好!
「脾」應四時,應四方,所以一年四季養脾胃,都不會違背季節養生。
養脾,以健脾為主。常用的可以健脾的藥食同源的有:山藥(淮山最佳),黨參,健脾補氣;陳皮,健脾理氣;扁豆,健脾;炒麥芽,健脾;茯苓,健脾滲溼;白朮,健脾;猴頭菇,裡面的多糖,可以輔助修復胃黏膜;太子參,健脾!
身體,就像是一塊土地,臟腑器官,就像是地裡的莊稼,「氣血」就是莊稼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養分不足,自然莊稼長勢欠缺!
所有的消耗,前期都是慢慢耗費的,如果等到窟窿大了,才來修補,所達到的效果,也會很微小!
我們平常所做的下肢運動,也可以對脾胃有養護運動,所以沒事兒,邁開腿,多動動!
脾在志為「思」,過度的思考,特別是胡思亂想,對於脾來說是一種傷害!所以適當減少思慮吧!
養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時興起!在當下競爭激烈的社會,讓身體透支的事情,太多了,非常有必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
希望看到此文的你,時刻精充,氣足,神旺!也希望對那些想改善氣血的人,有所幫助!
氣血的充足與否,當然不單單只是和脾胃有關,但是脾胃不好,在怎麼補,都是白費力氣!下期我們再來討論,氣血和其他臟腑器官的關係!
我是旭旭,平時喜歡養花,也喜歡和朋友討論美容,也喜歡中醫養生知識!
如果你點進來了,我想對你說聲謝謝!如果你覺得有用,或者能夠幫到你身邊的人,可以分享給他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