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看,電子廠還是依舊年輕人爆滿,不怕找不到人,也不怕人來人走,總是充滿年輕人的電子廠,會是我們製造業的未來嗎?
電子廠,也是現代化工廠的一個縮影,更是製造業的一個稱呼,畢竟,它代表著製造業的前端,也是製造業的代名詞,和其他重工業工廠不一樣,電子廠是輕工業,機械自動化相對來說,比較先進,也是能夠帶代表製造業的水平的,那麼為什麼還需要那麼多的人來做流水線呢,因為他們雖然生產的產品比較高端,像手機,電腦,等這樣的產品,相對於其他製造業,比如機械,電器,化工之類的,要求更為精密,所以,很多組裝生產線,確實還是需要依靠人工支撐。
大量的年輕人,湧入電子廠,是製造業的未來嗎?
對技術,學歷,人才要求不是很高,對於電子廠來說,是最大的優勢,畢竟他們不涉及研發設計,只需要加工組裝,所以在高端層次人才方面,需求較為薄弱,大多數都是需要完成產量的流水線工人,十年前是這樣,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是這樣,只是他們的產品,更加高端,生產線更多,效率更高,不變的依然是熬不完的夜班,透不過氣的防塵服,電子廠的特色。
不需要很強的個人能力,只需要熬夜,付出,拼命的加班,持續不斷的枯燥流水線工作,也就成了電子廠的特色,只要是年輕人都要,因為大家能熬夜,能站十多個小時,手腳靈巧,所以也成了很多無法讀書孩子的最佳選擇,很多技術學校,原本是為了培養大國工匠,為了培養藍領精英,其實最後,大多數還是去了電子廠。如果初中畢業的,更是電子廠的標配,很多,招都招不完。但是面對這樣簡單枯燥的工作,也是青春流逝的地方,很多人,一幹就是幾年,最後青春 沒了,啥也沒學會,就這樣,還是年年在重新找工作。
如機械般的工作,也就無法留下更多的人,只有不斷的替換
工作是枯燥,但是環境可能相對好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去工地,不願意去重型工廠,鋼鐵,石油,化工,機械製造廠,肯定不再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因為他們覺得裡面太苦了,都是重活,更不適合女孩子,所以大多數的女孩子,都選擇進電子廠,自然現在的年輕人,也都不喜歡走老一輩的路,去幹工地,去幹機械設備等。因為他們知道,這太苦了,不如去電子廠,幹幾年不行再換。
對於他們來說,未來在哪裡不確定,電子廠不能給他們一輩子的保障,也沒有退休的說法,就是幹完今年不一定還有下一年,長期流動的年輕人,也在不斷的被新興力量替代,電子廠總有招不完的人,也有走不完的人,反反覆覆,最後,他們去了哪裡?他們老了,也許還是會走上上一輩人的路,電子廠不要他們了,而在外面這些年,也確實無法學到任何東西,最後,還是只有投身建築行業,這就是輪迴,如果不真正的跳出這樣的怪圈,確實對於農村人來說,難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讀書是最好的選擇,進廠是永遠沒有終點的路
眼前,是生活,更是無奈,為了生活,也許目前除了進廠,也沒有其他的辦法,過去已經無法逆轉,但是對於現在的孩子,現在的年輕人,更應該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讀書上,當然,徹底杜絕進電子廠,也不是好事,畢竟,社會需要,廠也需要你。那麼你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你,也就能夠改變你的下一代,父母那一代,辛苦努力,不管種地也好,打工去工地也罷,目的也就是為了不讓你們再走這條老路,如果敗了,也就是全家人的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