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釋義】
導讀:
西方有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斯多德;東方有中國 「三聖」:老子、孔子、墨子。
懂中國必從先秦開始,知「國學」必讀「三聖」經典。本系列閱讀讓經典回歸本真,把經典讀「薄」,以100條經典呈現,以通俗語言加現實情境真實解讀。
89條「三聖」經典箴言,是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一道指南,是生活、事業、人生的一道指引。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42章)
釋義:這是一段十分哲學化的語言。
什麼是「道生一」?《道德經》是本系統、整體的著作,結合第39章的「得一」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等,「一」就是同一的意思,而不是其它解釋認為的代指「簡單」,或代指「道」。
「道生一」,是指道,即真理、規律(的出現)是絕對的、唯一的、同一(統一)的。
這可以理解,就像《道德經》第39章所說的「天、地、神、谷」等萬物,都要「得一」,即必須遵循同一的「道」,如果遵循的不是同一的「道」(規律),就亂套了,試想在美國和中國的物體,所遵循的萬有引力定律,不是同一的,是不一樣的,會有什麼樣後果?美國的飛機開到中國上空,因為引力不同,可能就沒法飛了。
其也有邏輯「同一律」的意思,即概念必須統一,如兩人對談,實際內容必須一致,要不交流進行不下去。
「一生二」,在同一的「道」之下,事物往往生成正、反兩面,陰陽相生,相輔相成。
「二生三,三生萬物」。 事物的正、反兩面,運動變化出「三」,或加入「第三者」後,「三」生成萬物。現代科學證明事物就是由「三」構成的,如三原色構成了千萬種顏色,質子、中子、電子構成了物質等等,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中關於「三」的奧妙,比比皆是。
關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解釋,實際上也眾說紛紜,但不是普通所認為的:「道生成宇宙萬物,從簡單到複雜」那麼簡單。
還有一主流看法,認為是「一」是太極、「二」是陰、陽,即陰爻、陽爻,「三」是三個陰爻、陽爻放在「天、地、人三個位置」,三個陰爻、陽爻的不同組合形成八卦,兩個八卦又組合為六十四卦,即「三生成物」,也說是說,這句話是對八卦圖案的解釋,這其實也對,它與本文「道生一……三生萬物。」的原理解釋是一個意思,只不過這裡用具象的八卦圖案來與之互為對應、互相釋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說是《道德經》中最為奧妙的一段話,但其充滿著先驗的哲學智慧,希望我們能從其中找出邏輯規律,將其真理的智慧應用於現實的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