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餵食蜂糧的蜜蜂幼蟲成不了蜂王

2021-03-05 煎蛋


credit: 銳景創意

決定一隻蜜蜂幼蟲的命運只是一頓飯的事情。事實證明,正是它們食物中的來自花的遺傳物質片段主宰了它們的宿命。
當雌性幼蟲被餵食了別的蜜蜂分泌的蜂王漿,它們就會變成個體更大的、將進行繁殖工作的蜂王。但是大多數幼蟲會被餵食蜂糧,一種花粉和蜂蜜的混合釀造物,它們會變成更小的、不進行繁殖的工蜂。
南京大學的陳xi和及其同事近期發現蜂糧裡面含有許多叫做microRNAs的小RNA分子。它們調節著基因表達,且在植物中它們能幫助調控一些重要過程,比如長葉和成花過程。
「植物利用這些特定的miRNAs(即microRNAs)來控制花的大小、邢形態、顏色和發育進程。」陳說,「花的這些特性指導著蜜蜂進行花粉採集工作。」因此,很多miRNAs就順勢跑到了幼蟲的食物蜂糧中。


credit: 三型蜂的發育示意圖

受控於植物的RNA

研究人員從蜂巢中收集出花粉、蜂蜜、蜂王漿和蜂糧並測定其miRNA含量水平。他們發現花粉和蜂糧中的植物miRNA含量比蜂王漿中更高。
研究小組又在開始實驗室中飼養蜜蜂,餵它們吃蜂糧類似物——一種富含花粉miRNAs的人工食物。吃著miRNAs長大的幼蟲最終變成了重量更輕、體型更小的工蜂,它們的卵巢也更小。
進一步研究蜂糧中的miRNAs後,發現含量前16的miRNAs可能與蜜蜂的96個基因密切相關,其中也包括已知的影響蜜蜂發育的基因。有一種叫amTOR的基因,已知它在蜂王中的表達更為活躍,而進一步的一些實驗表明一種叫miR162a的miRNA抑制了amTOR基因的表達。
而當蜜蜂幼蟲被單獨餵食iR162a時並沒有被延緩發育,這表明miR162a並不是唯一參與調控的miRNA。
但在蜂王漿中均未發現這些作用。「準蜂王幼蟲免受了miRNA的影響。」陳說。

植物的力量

但是為什麼植物產生的miRNAs還可以影響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的發育呢?
論文作者指出,蜜蜂和開花植物都得益於存在已久的「共同進化關係」,植物的miRNAs是其中的一部分。
「當蜜蜂採集花粉為整個蜂群提供食物時,他們也為植物傳了粉;同時,植物給出miRNAs來幫助蜂群穩定社會形態。」陳說。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這種解釋。「我認為植物並沒有在控制昆蟲發育的機制中獲益。」亞利桑那大學的Diana Wheeler說,「對我來說,最簡單的解釋就是miRNA參與了標明食物質量過程,它影響了同樣參與胰島素信號通路過程的amTOR基因。」

本文譯自 NewScientist,由譯者 完美萋萋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花粉並不等同於蜂糧!認清蜂糧的價值,明白蜜蜂釀造的神奇
    容易變質的花粉釀造成蜂糧後為什麼不容易變質?蜜蜂能採集釀造蜂蜜花粉,但蜂糧是什麼可能有些人就不明白了。如果要問蜜蜂的幼蟲幼蜂要吃的是什麼,很多人可能說吃的是花粉。可我說蜂糧才是幼蟲的食物 ,花粉是不能讓幼蟲幼蜂吃的。這可能把很多人說糊塗了,蜂糧是什麼?蜂糧是哪兒來的?
  • 買了蜂糧就可以一直給蜜蜂餵養嗎?養蜂人:過多餵養或許適得其反
    關於買來的蜂糧蜜蜂是不是可以長期飼餵的問題,以蜂部落小編的經驗來看,符合長期給蜜蜂餵養蜂糧的地區是不存在的,因為蜜蜂的蜂糧比較特別,種類繁多,餵養的時候不但需要考慮蜜蜂的種類,還應該考慮如何餵養,否則就是浪費花粉,甚至適得其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蜂糧不能長期飼喂。
  • 給蜜蜂餵花粉的方式與配方大全
    文章有點長,請耐心看完花粉是一種高蛋白質的顆粒營養品,在外界蜜源不足時,蜂農常常用花粉來飼餵蜜蜂。研究顯示。通常1萬隻幼蟲需耗蜂糧1.2-1.5千克,每隻蜜蜂的花粉最佳飼餵量為0.3克。2.花粉餅飼餵  將天然的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用蜂蜜或糖水浸泡溼潤,充分攪拌均勻,然後搓捏成餅狀或長條狀,置於蜂巢大幼蟲的框梁上。待蜜蜂吃完再,直到外界粉源足夠蜜蜂食用為止。為了防止花粉餅乾燥,可在花粉餅上覆蓋一層乾淨無毒的塑料薄膜。
  • 為什麼蜜蜂不聽從你的安排?
    所以有的人就很奇怪,為什麼蜜蜂不把蜂蜜搬到上面的蜜脾來勒?為什么子脾產子不多要存那麼多蜂蜜呢?其實蜜蜂存蜜是有規矩的,造成這種現象也是管理不當。花蜜必須要釀造成蜂蜜,花粉必須要工蜂添加消化酶,混合蜂蜜釀造成蜂糧才能吃。所以,我們不要以為有花粉花蜜進,就可以把蜂巢裡所有的蜂蜜都取光。在幼蟲幼蜂飢餓時,蜂蜜蜂糧沒有釀造好只能吃剛採回來的花蜜花粉,這樣會造成消化道疾病,引起幼蟲死亡,又跟壽命縮短,對蜂群發展是不利的。特別是土法養蜂,沒有活框,取蜜只能割脾壓榨,既毀脾又傷幼蟲,對蜂群發展更加不利。
  • 揭秘蜜蜂:風流又悲催的雄蜂,婚期亦是殞命日
    風流成性還好吃懶做,如果是人,在社會上必然遭人鄙夷。在蜜蜂的世界裡,雄蜂就是這樣的花花公子。而這些平時生活優渥的雄蜂,或在蜜蜂婚飛日被獻祭,或日後為蜂群所遺棄。蜜蜂的社會,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會」,是「女王」——蜂王,和它的女兒們——工蜂當家作主。雄蜂在他們家族裡似乎是一個異類。
  • 給蜜蜂餵花粉配方
    通常1萬隻幼蟲需耗蜂糧1.2-1.5千克,每隻蜜蜂的花粉最佳飼餵量為0.3克,餅餵需要防止花粉團乾燥,在花粉團上要蓋塑料薄膜
  • 給蜜蜂餵花粉的幾種方式及蜂群常用花粉配方!
    通常來說1萬隻幼蟲需耗蜂糧1.2-1.5千克,每隻蜜蜂的花粉最佳飼餵量為0.3克,餅餵需要防止花粉團乾燥,在花粉團上需要蓋塑料薄膜以保持水分。
  • 剛抓回來的蜜蜂幾天開始造脾?養蜂人告訴你答案,附留蜂秘訣
    ,就算是野外的蜂群,蜜蜂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在造脾,而是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蜜蜂才會造脾,一般包括了蜂群中的巢房空間多少、蜂群中是否有蜂王兩個條件。①蜂群中巢房空間的多少:我們都知道,蜜蜂的蜂窩由蜜蜂的巢房構成,這些巢房即是蜜蜂存儲糧食的糧倉,又是蜜蜂繁殖的房間,所以當蜜蜂需要繁殖或者需儲備蜂糧的情況下,只要這些空間不足,蜜蜂自然就會建造巢房。
  • 神奇的蜜蜂世界
    如果蜂王不在,經過幾十分鐘,蜂群中工作秩序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蜜蜂一生 蜜蜂過程經歷卵、幼蟲、蛹、蜜蜂四大過程,下面著重展示前三階段的過程。蜜蜂幼蟲白色蠕蟲狀。起初呈 C 字形,隨著蟲體的長大,蟲體伸直,頭朝向巢房。前 3 日都會被工蜂照料,餵食蜂王漿,如果在幼蟲期被不間斷地飼餵大量的蜂王漿,就將發育成蜂王。
  • 3種蜂王儲存技術,讓蜜蜂主動餵養多隻蜂王,中蜂適用嗎
    蜜蜂儲存蜂王技術,向來都是養蜂人經常討論和研究的技術,特別是中蜂如何儲存多隻蜂王技術,更是業餘養蜂人夢寐以求的技術。由於中蜂對蜂王的保守性,導致中蜂很難接受其他蜂群裡的蜂王,尤其是同時接受多隻蜂王,所以中蜂儲存蜂王,要比西蜂儲存蜂王難得多。
  • 蜂王發育過程
    蜂王卵孵化後一天半,明顯可見幼蟲體節,蟲體呈彎月c形,王臺中的王漿量明顯多於工蜂,成點狀浸潤包圍幼蟲體。蜂王卵孵化後 三天,蜂王幼蟲體已佔王臺底四分之一,王漿已布滿王臺底部,並較為濃稠。 蜂王卵孵化後 三天半,蜂王幼蟲體已佔王臺底 的二分之一,王漿全部浸潤包圍幼蟲體 。
  • 蜂脾上有王臺,抖蜂對蜂王幼蟲有影響嗎?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抖動帶有王臺的蜂脾會不會對蜂王幼蟲造成影響?其實關於對帶有王臺的蜂脾進行抖蜂是不是會對蜂王幼蟲造成影響,這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具體看我們怎麼抖,用了多大的力,王臺處於什麼日期,這些都關係到我們抖動王臺以後對蜂王幼蟲的影響。
  • 工蜂能決定蜂王生死,工蜂與蜂王,哪個更重要?真相是這樣的
    在蜂王被證實為蜂群中唯一的一隻正常產卵母蜂以後,三型蜂的概念被廣大的養蜂人所熟知,知道了一個蜂群中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種蜜蜂,尤其是隨著養蜂人的文化水平不但提高,新一代的養蜂人還知道三型蜂的產生方式,知道了蜜蜂是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蜂王與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雄蜂屬於」無父之子「,是蜜蜂孤雌生殖的產物,與蜂王是否授精沒有直接關係。
  • 進入夏季,為啥蜜蜂只採蜜不採粉?別為難蜂王,3個小妙招解決
    那就是現在他們的蜜蜂只採蜜沒有採粉,這種現象是不是正常?有的朋友在發現蜜蜂只採蜜不採粉的情況下,也不管是什麼原因?首先把蜂王給淘汰了,最後給蜂群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那麼,是不是說只要我們的蜂群中,蜜蜂只採蜜不採粉,就是我們的蜂王引發的呢?
  • 蜂王漿:蜂王的專享食物,與蜂蜜有本質區別
    一、認識蜂王漿蜂王漿(RoyalJelly),是由青年工蜂為飼養蜂王和蜜蜂幼蟲,將採集之花粉、花蜜經過咀嚼後,從咽頭腺(舌腺和上顎腺)分泌出來的一種乳白色或淡黃色、略帶甜味並有較強酸澀辛辣氣味的、專門餵飼蜂王和3日齡內小蜜蜂幼蟲的粘稠狀的天然活性物質物質。
  • 災難來臨,蜜蜂屠殺幼蟲太殘忍?專家:知道真相你才知道有多虐心
    這看起來確實有點殘忍,雖然說在蜂群中把幼蟲拖出巢房的並不是蜂王,而是蜂群中的工蜂,工蜂與幼蟲之間的關係相當於兄弟姊妹的關係,但是在蜂群中的工蜂,實際上比較特別,雖然說工蜂與幼蟲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母子或者母女關係,但是蜂群中的蜂王只負責產卵,並不負責哺育幼蟲,幼蟲都是由工蜂哺育,小幼蟲工蜂分泌王漿給他們吃,大幼蟲工蜂調製劃分糜飼喂,所以說工蜂與幼蟲的關係看起來是兄弟姊妹的關係
  • 工蜂會為蜂王「養老送終」,為何卻對雄蜂趕盡殺絕?蜜蜂也認親戚
    就像正常交替的蜂王一樣,最終被交替的蜂王產下一隻新王,這隻新王正常產卵以後,新老蜂王會在一個蜂群中生活一段時間,直到老的一隻蜂王感覺身體不行的時候,它自己離開蜂窩,到野外的角落裡面慢慢死去,或者死在蜂群裡面,被工蜂拖走,不管是哪種死亡方式,都有點悲涼,至少不像人類一樣有著幾天道場、還有子女哭個昏天暗地,在蜜蜂的世界,一隻交替的老王悄然離開,到蜂場的角落裡等待死亡的時候,蜂群並不會發生什麼特殊現象
  • 養蜂人從外面帶回來的蜜蜂從來不逃跑,他們到底是用了什麼辦法?
    養蜂人從外面帶回來的蜜蜂從來不逃跑,他們到底是用了什麼辦法?飼養蜜蜂,說難吧也不算難,但是說簡單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要從零開始飼養蜜蜂,首先必須知道如何防止它們逃跑飛走,許多朋友想要試圖飼養蜜蜂,但是在野外捕獲的蜜蜂幾天後就跑掉了,根本無法保存。
  • 搖蜜機也搖不出的蜂卵,蜂王是如何將它固定在巢房底的?答案來了
    養蜂人來揭秘蜜蜂,作為一種經濟類昆蟲,千百年來留給了我們無數的秘密,甚至很多秘密至今也難以解釋。隨著養蜂技術的成熟,現代化的蜂具越來越多,也讓我們對蜜蜂的生活有了更加透明的觀察和分析。我們都知道,蜜蜂幼蟲都是在巢房中發育的,而且蜜蜂屬於卵生動物,發育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屬於完全變態發育。
  • 蜂王停產幾天就出現意外,被蜜蜂拖出巢門,是什麼原因
    即使外界溫度適宜,蜜源稀缺,工蜂能採集的蜜源極少,也會造成蜂王停產,因為每撫育一批幼蟲,需要耗費巨大的蜜粉資源,蜜蜂本身也靠蜜粉資源生存,在蜜粉量不足的情況下蜂王會減少產卵,甚至停產,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作為養蜂人,需要提前做好預判,在一年哪些季節裡會使蜂王出現停產,必須提前繁殖足夠的工蜂數量,以免在蜂王停產期間,淘汰的工蜂數量過多,嚴重消減了蜜蜂的群勢,不利於下一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