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品牌每年都會有多達24個新系列上市來吸引顧客,但是快時尚的背後有著高昂的代價:汙染、碳排放、巨大的資源消耗和不人道的工作環境。全球每年生產的新服裝超過1000億件,這遠遠大於我們真正的需求量,而一場疫情讓時尚服裝業對可持續發展的討論俞加激烈,消費者也在這個購物空窗期反思,如何才能買到可持續服裝?可持續產品標籤比如STANDARD 100 by OEKO-TEX®就為消費者提供了辨別方法。
在麥肯錫針對後疫情時代消費者行為的調查中,中國超過70%的受訪者將投入更多時間和金錢購買安全、環保的產品,而歐洲和北美有40%以上的消費者對在抗擊疫情中做出貢獻的品牌表示好感,近2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將在未來購買更具社會和生態可持續性的服裝。這說明了消費者經歷疫情後會更理性地選擇可持續性服裝,這也是很多時尚品牌紛紛推出或主打「可持續系列」的緣由,在其吊牌上標明其採用的是可持續有機棉或可持續纖維,比如H&M 的Conscious系列和Zara的Join Life系列。
相比於品牌自己的可持續標籤,通過第三方獨立機構認證籤發的標籤對消費者而言,可能更具普遍意義的對比性,不同品牌的不同產品都能通過獨立的第三方標籤,證明其在相同標準水平上的可持續性,比如OEKO-TEX®的STANDARD 100和MADE IN GREEN標籤。
STANDARD 100 by OEKO-TEX®是OEKO-TEX®於1992年推出的認證體系,包含對禁用偶氮染料、致癌和致敏染料、針對天然纖維紡織品的殺蟲劑、多環芳烴(PAH)、有機錫化合物、氯化苯酚、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PFOS、PFOA、表面潤滑劑殘留(APEO)等300多項有害化學參數的檢測,符合歐盟Reach法規附錄XVII對紡織品的規定,還包含目前不受法律管制卻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STANDARD 100的檢測標準和限量值在很多情況下比適用的國家和國際標準更為嚴格。
只有測試合格獲得認證的服裝才能掛有STANDARD 100標籤,這意味著服裝及其每個部件都必須經過有害物質檢測。考慮到產品的最終用途和與皮膚接觸的程度,STANDARD 100還將產品分為4個級別,即:I級產品適用於嬰幼兒,II級產品直接與皮膚接觸,III級產品不直接與皮膚接觸,IV級產品為裝飾材料。該認證最初由德國海恩斯坦研究院和奧地利紡織研究院共同撰寫標準,STANDARD 100 by OEKO-TEX®28年來精益求精,每年都會根據上一年度在紡織品人類生態學的新發現對標準和限量值進行更新,使其成為目前世界上權威且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生態紡織品認證。
MADE IN GREEN by OEKO-TEX®是可追溯的產品標籤,頒發的產品為紡織品與皮革製品,表明產品通過有害物質檢測,且在注重環保、具有社會責任的工廠中生產,從生產過程和最終成品雙重保障產品的生態性,由此被綠色和組織評為最嚴格的標籤之一。MADE IN GREEN 標籤展現了產品供應鏈的透明度,消費者可通過網站的「標籤查驗」或掃描二維碼來追溯產品的生產國家/地區、生產工廠和供應鏈組成,同時也能驗證標籤真偽。
COVID-19給我們的一個重要的教訓是:健康和安全本質上是集體追求,而不是個人追求,服裝、鞋類、紡織和時尚行業也不例外。疫情後的消費者比以往更優先考慮信任和透明度,STANDARD 100 by OEKO-TEX®等第三方標籤是向消費者展現產品可持續性的重要工具。海恩斯坦作為OEKO-TEX®的創始機構和官方發證機構,在紡織領域積累了70多年的專業知識和跨學科研究,希望能通過技術推動產品設計和供應鏈管理的可持續性,在為品牌商、製造商帶去OEKO-TEX®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同時,也便於消費者做出更可持續的購物選擇。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