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張夜晚後的睡眠還是很好的,早上起來覺得空氣尤其的清新,注意:比德國其他地方還清新!檢查了兒子沒有被「偷走」,放心了。推開陽臺門一看(德國的工藝的確名不虛傳,就是這種幾十年的老房子的門窗五金件都嚴絲合縫,運轉良好),原來美麗的蒂蒂湖就在陽臺下的山下不遠處,隔了一條公路的下面就是。昨晚太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環湖而行。黑森林絕非浪得虛名--晚上真是太黑了。湖面大部分都結冰未融,想找到十年前來時碧水藍天的感覺看來這次爽約了。不知名的色彩鮮豔的小鳥在樹枝上叫的啾啾咋咋,甚是悅耳,隨手錄了兩段,聽起來透著精氣神。陽臺下的小區路上看到了早起遛彎兒的嶽父嶽母。匯合了去吃早飯。
早飯的餐廳陽光很好,是我喜歡的感覺。有趣的是這裡配備了小草編籃子給每桌客人裝麵包,顯得非常親切。蜂蜜準備了三種,看來德國人很愛也很講究吃甜食啊。精緻的帶印花的餐盤和帶酒店Logo的蛋黃色的餐巾紙,和麵包籃很搭,讚一個。來用餐的大多是西方人,有兩家也帶了小朋友,咿咿呀呀的。近處有三個人是同胞,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兒和兩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一個中年男子高談闊論縱談天下大事,無非也就是美國新總統的事,並不比微信朋友圈裡的評論高明,而且聲音太大了,影響了其他人用餐。還好,他們早早離去了。而後好像又在鎮子裡遇到了他們—應該也是自駕遊的。
收拾好行囊,靈機一動,用桌上的火柴、遙控器、小費硬幣和紅酒起子擺了一個「Thank」。出門時,注意到門口的房簷上有一隻用廢舊馬蹄鐵、鐵片和鐵絲做的貓,活靈活現,足見曾經的主人熱愛生活的小細節。
驅車緩緩進入小鎮(鎮周圍限速50,鎮內30),找到一個高坡上的收費停車場,自動收費機上寫了2.5歐元每小時,我買了5歐元的,照例放在車內前風擋玻璃下,結果隨手之間紙片掉進了風擋玻璃和儀錶盤上臺階的縫隙裡,最後找了一張塑料片才挽救了我的5美元。如果還拿不到,就只能用風吹了。不然就要再來5塊錢的。
抬頭看看天,想起了那首歌的歌詞「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天藍的醉人。「藍天,多遼闊,點綴著白雲幾朵」,一會兒之後也找了那條讓青山不寂寞的小河。隨處在小鎮上遊逛,鎮裡也有酒店,客人並不多。偶爾有歐洲的客人也和我們一樣在閒逛。小妹妹看中了一個冰雪奇緣的書包,想想她還不需要那麼大的書包,而且行李空間也不富裕,就和她商量,書包挺貴,不買書包,但給你和書包合個影好嗎?「好吧!」小姑娘痛快地站在書包前,露出了笑臉,「咔嚓」,笑臉和書包定格在手機照片中。路上見夫人和兩個歐洲的姑娘相談甚歡,湊過去一聽,其中一位「老外」操著流利的中文在自我介紹:她在重慶的一所學校教外語,現在放寒假回家探親,她是本地人。聊了一會,她說給孩子們留書作紀念。本來不打算要,但對方堅持,接過來一看,原來是「傳福音」宣傳宗教的小冊子,難怪!理解。終於在咕咕鐘的商店裡找到了一款最簡單的機械咕咕鐘,買下來了了夫人的心願,鍾錘好沉(現在鍾就掛在兒子的房間,周末時會打開開關,準點時小鳥就會出來咕咕的報時;每當這時,小姑娘一定停下手裡的事飛快的跑過去靜靜地聽小鳥的咕咕聲,認真又安靜)。又給哥哥和小姑娘分別買了木頭槍和木頭彈弓,他們好開心。拿著自己的武器歡快地跑到湖邊去玩,恰巧碰上了先知水暖的鴨子,湖面靠岸的地方有一點點融化了。鴨子時而戲水,時而到岸上散散步。找到了當年照相的地方,本來想再來一張一樣的照片,紀念歲月的流逝,可惜,當年的木欄已經被一排房子代替了。草場也被白雪蓋上,當年的照片就是我微信裡的頭像(曾經)。十年之後,我又來了,可惜木欄不再。有些唏噓。回去的路上看到一條小溪裡的鴨子要飛,忙舉起手機,三連拍,動感十足。
孩子們又在湖邊玩了一會兒,盡興了,我們就告別了美麗的蒂蒂湖,向下一個目標—巴登巴登進發。黑森林地區的道路曲折盤桓,車開不太快,可以從容的欣賞路邊的景色。儘管是大晴天,但山間的道路仍然很黑,車燈都是放在自動上的,黑了就會自動開啟,這是接車時就設上的,為的就是這種情況,歐洲高大的樹林多,白天也很暗,忘開燈會很危險。轉出山後,進入平原,雪少了,棕色的土地都翻好似乎在等待播種。藍天、白雲、棕色的原野,漆黑的山脈,構成了一幅和諧的水彩畫。前方突然限速,而且越限越慢,終於榮幸的遇到了帝都經常遇到的事:大堵車。大家慢慢的向前挪,很少有插來插去的車子,偶爾也會有,但少之又少。三個多小時過去了,按原計劃應該到了,可是導航顯示還要三個多小時。過了一陣子,有警笛的聲音在後側響起,大家主動讓出一條路,一個由拖車、警車和醫護車組成的車隊穿了過去。又過了兩個多小時,終於路過了事故現場,大車把外側的護欄剃光了幾十米,估計很慘烈。現場清理的差不多了。原本不急不忙的車流失去限制後,一改慢慢吞吞的爬行,個個都如離弦之箭飛了出去。這很德國:該慢就慢,該快就快,一刻也不耽擱。
(續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