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底比斯聖軍

2020-12-13 亞託克斯之劍

公元前431年,斯巴達與雅典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經過三十年苦戰以斯巴達方面勝利告終,成為新興希臘霸主。公元前404年,當斯巴達摧毀了雅典霸權後,斯巴達人開始積極幹涉各城邦的內政,大肆掠奪戰敗國的財富,整個希臘城邦對斯巴達人的反感越來越強烈,承襲了雅典過去的霸道作風,主宰希臘城邦長達30餘年。

斯巴達霸權

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人的徹底失敗而告終,而斯巴達卻不是獨自贏下了這場戰爭,當中收受了波斯帝國援助的大量黃金,許多城邦認為斯巴達有意和波斯人勾結,來欺負其他的希臘同族,成為波斯人在希臘地區的代言人。結果是波斯大王儼然以希臘仲裁者的身份,得到了愛琴海以東的伊奧尼亞地區,並以局勢操盤者的角色承認了斯巴達的霸權。

並且斯巴達崇尚寡頭政治,在希臘各個城邦強行扶植一個依附於斯巴達的寡頭政權,使得希臘內部對斯巴達人的不滿日增。斯巴達人通過高壓政策來控制曾經的敵人與昔日的盟友(雅典、阿爾戈斯、科林斯、底比斯......),派出軍隊鎮壓異議人士,將他們統統殺死,新的希臘大戰就此爆發。

海上同盟

雅典和底比斯率先爆發起義,推翻了斯巴達扶植的寡頭政權,擊敗了斯巴達駐軍,重整自尊心與獨立性,並恢復城邦民主制度。公元前378年,雅典建立了第二次海上同盟,加入反斯巴達同盟的城邦多達70個,成立初期的發展十分順利。

公元前378年,古希臘城邦底比斯組建了神聖衛隊,由將軍高吉達斯所領導,這支軍團非常特別,是由150對同性戀人組成,士兵都是從軍隊挑選出來的精英,平時聖隊還有宗教職能,維持神廟的祭祀。聖軍需要在底比斯的伊俄拉俄斯墓前發誓:「追隨榮譽,寧願光榮的死去,也不苟且的活著」。

神聖衛隊被編組成了單獨的精銳作戰單位,專門用來突擊敵陣,斬殺對方的精銳部隊和指揮官。

神聖衛隊

公元前375年,底比斯城邦遭到斯巴達軍隊攻擊,雙方爆發激烈戰爭,在泰吉拉(Tegyra)的阿波羅神廟附近,斯巴達軍隊是底比斯聖軍數量的2倍。聖軍編組成密集隊形發動衝鋒,以重點突圍攻擊的方式,很快突破了斯巴達戰線,殺傷數百人,斬殺斯巴達指揮官。本來因人數佔優勢而充滿信心的斯巴達士兵被打的潰不成軍。很顯然,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出現了,打破了斯巴達士兵不可戰勝的神話,此前斯巴達士兵從未輸掉任何一場人數相等的戰鬥。

公元前371年,在一個酷熱難耐的夏天,1.2萬斯巴達士兵北上攻打底比斯城邦,抵達了彼奧提亞南邊小鎮留克特拉的郊外,這裡的原野相對比較開闊,有利於擺開斯巴達士兵的經典方陣。與此同時,反斯巴達同盟也立即進行了總動員,底比斯主帥「伊巴密濃達」率領士兵9000人迎戰,雙方在留克特拉平原排兵布陣。

傾斜方陣

底比斯主帥伊帕米農達將全軍布成斜形方陣,其戰線的左翼厚達50列,部署最精銳的神聖衛隊。什麼是傾斜方陣呢?就是最精銳的神聖衛隊在左翼最前面,其他軍隊沿一條斜線擺開,這樣的布陣的優勢在於,最精銳的步兵率先交戰,其後實力中等的步兵交戰,最後實力最弱的步兵交戰,一旦精銳步兵打開戰爭局勢,就能完成側翼夾殺。

斯巴達國王克裡昂布魯圖斯則部署了傳統的斯巴達方陣,由重裝步兵組成了一個縱深為8-12列的半月形方陣,斯巴達國王在右翼親率700人的精銳斯巴達衛隊為核心。

斯巴達軍隊率先發動了進攻,雙方戰鬥以騎兵對抗拉開了戰爭序幕。1500人的底比斯騎兵手持長矛衝擊,抵禦斯巴達騎兵的突襲。雙方短兵相接時,長矛穿透身軀,深深陷入血肉之中,將對人刺於馬下。騎兵拔出沾滿鮮血的長矛,繼續衝鋒陷陣,殺傷數百餘人,底比斯騎兵擊潰了斯巴達騎兵,在初步交鋒中成功挫敗了對手。

此時,底比斯聖軍大舉突擊,從左翼殺入斯巴達方陣,兩軍步兵長矛互相刺殺,擊打在圓形盾牌上發出激烈碰撞聲響,神聖衛隊以兇悍衝鋒攻入斯巴達方陣中,長矛擊殺數百餘人,刺穿敵人的胸膛,平原殺得血濺當場。斯巴達士兵從震驚中意識到在左翼的底比斯軍隊人數佔據優勢,並且是精銳部隊,難以抵擋神聖衛隊的突襲。

斯巴達方陣右翼接近崩潰邊緣,斯巴達國王克裡昂布魯圖斯卻沒有留下足夠的後備隊或者騎兵來阻止底比斯聖軍擴大戰果,神聖衛隊連續刺殺數千人,用盾牌擊倒斯巴達士兵,再用長矛擊殺倒地的敵人,平原哀嚎聲響徹不停,以至於斯巴達軍隊右翼被迅速擊潰。然後底比斯聖軍迅速調轉進攻方向,從側翼夾殺中路的斯巴達軍隊,希臘重裝步兵的震懾衝擊戰術,在戰場上發揮出恐怖的戰鬥力,持盾矛兵整齊捅刺,擊殺了一排又一排的斯巴達士兵,平原上橫屍遍野,1.2萬斯巴達士兵整條戰線崩潰,斯巴達國王戰死沙場。

底比斯聖軍取得最終勝利,全殲斯巴達士兵2000餘人,留克特拉戰役結束了斯巴達霸權。於是,古希臘進入了底比斯聖神衛隊的霸權時期......

相關焦點

  • 留克特拉擊敗斯巴達,古希臘末代霸權,底比斯緣何只是曇花一現?
    而斯巴達卻相反,雖然早期他也十分厭惡底比斯的行為,但為了遏制雅典的霸權,斯巴達對底比斯採取了扶持態度。不過在雅典與斯巴達爭霸期間,底比斯作為伯羅奔尼撒同盟卻始終置身事外,甚至暗中聯絡了波奧提亞地區所有的城邦,並擴大了自己的影響。由於此前雅典出兵波奧提亞地區,因此為該地區帶來了民主制度。而底比斯對雅典厭惡,因而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竭力鼓動斯巴達消滅雅典。
  • 強邦相爭的留克特拉會戰,斯巴達的光輝終被底比斯遮蓋
    而當時已經戰勝雅典,成為希臘霸主的斯巴達就是其巨大的威脅,最終兩個強邦不可避免地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強強對抗之下,底比斯卻在留克特拉會戰中更勝一籌,戰勝了斯巴達。斯巴達的霸主光輝就這樣被底比斯掩蓋,淪為了二等城邦,而底比斯則成為希臘的最強城邦。
  • 夾縫中求發展:前有雅典,後有斯巴達,小城邦底比斯為何能崛起?
    底比斯在雅典與斯巴達爭霸戰爭中的特殊地位經過了普拉提亞大決戰之後,波斯帝國的入侵勢力已經江河日下,而由雅典和斯巴達領導的希臘聯軍卻高歌猛進,隨時準備徹底清除入侵者。而提洛同盟的建立,則充分表現了雅典想要稱霸的野心,為此斯巴達不甘墮落,利用自己的強大影響力,組建了伯羅奔尼撒同盟與之對抗。我們再來看底比斯此時在幹什麼,波斯帝國戰敗之後,只得灰溜溜地逃回了地中海東岸。而作為其內鬼的底比斯,卻必然要接受諸城邦的戰爭懲罰,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此時的雅典和斯巴達卻因為爭霸的原因,對底比斯該如何處置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 希臘史24:底比斯的崛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公元前371年,雅典、斯巴達、底比斯三方開始嘗試爭取和平,伊巴密濃達作為維奧蒂亞的代表參加了這次和談,然而斯巴達人的條件是維奧蒂亞的其他城邦必須獨立;伊巴密濃達反駁道,如果非要這樣,那麼那些被斯巴達佔領的拉科尼亞的城市也應該如此。最終底比斯和斯巴達的和談破裂,雙方開始了新一輪的備戰。
  • 「崛起、擴張、隕落」,底比斯的內政外交,民主體制下的稱霸之路
    同時,希臘盟軍還強行逮捕了底比斯的其他領導人員,最終都被處死。自此,底比斯在內政上施行的寡頭制告一段落。在這之後,底比斯內部出現了不斷地黨內鬥爭,繼而給了覬覦底比斯已久的斯巴達以可乘之機。公元前382年,斐比達斯帶領武裝部隊進入底比斯,並在武力支持下強行佔領了卡德美亞。
  • 古希臘的三國時代——雅典、斯巴達和底比斯,究竟是誰笑到了最後
    5、科林斯戰爭——底比斯崛起(彼奧提亞同盟)伯羅奔尼撒戰爭戰爭後,斯巴達成為希臘霸主。斯巴達的強勢和獨斷又引起了原提洛同盟諸邦和伯羅奔尼撒同盟內部的不滿,代表城邦便是底比斯。底比斯位於愛琴海西北希臘中東部的波提亞,與雅典,斯巴達並稱為希臘三大主要城邦。底比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時(建議斯巴達消滅雅典人,但遭拒絕。於是底比斯和雅典、科林斯等結盟對抗斯巴達,並公元前395年爆發了科林斯戰爭。
  • 遊民專欄|這才是斯巴達?《AC:奧德賽》的斯巴達漫遊指南
    在擊敗雅典後不久,斯巴達人便開始向提供援助的波斯人反戈一擊,並向小亞細亞發動了一場勞師喪眾的戰役。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斯巴達人被迫在幾條戰線上同時作戰:在公元前378年,雅典組建了第二次海上聯盟,它直接動搖了斯巴達對愛琴海的主宰地位。不過,真正導致其衰落的卻並不是雅典,而是一座叫底比斯的城市:公元前371年,在留克特拉(Leuctra)發生了一場關鍵戰役。
  • 狼性少年養成記:斯巴達人是如何訓練他們的兒童和青年人的?
    古典時代晚期的美塞尼亞長牆,現存最好的古典時代末期的希臘要塞式建築物遺址當然,斯巴達人的特色制度:黑牢士,沒有在色諾芬的記錄中出現,這是因為當時,在底比斯人的協助下,很多黑牢士已經脫離了斯巴達的奴役,在公元前369年復國,這些美塞尼亞人後裔建立起自己的城鎮,成了斯巴達的如坐針氈的釘子。
  • MDM新造型的銀幣將傳奇的斯巴達勇士頭盔帶入錢幣世界
    古代希臘最強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達第二。所謂城邦,就是一個國家,它以城市為中心,周圍是鄉鎮。斯巴達位於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拉哥尼亞三面環山,中間有一塊小平原。「斯巴達」原來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
  •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埃及古城底比斯及其墓地古城底比斯是古埃及中世紀和新王國時代的首都,是供奉阿蒙神之城。底比斯城是古埃及高度文明的歷史見證。底比斯是上埃及古城,瀕臨羅尼河,位於今埃及中部,既今天的羅克索附近,其墓地以歷史悠久、建築宏偉壯觀、墓室壁畫精美而聞名於世。
  • 底比斯爭奪戰火熱開啟!
    2、角色頭部黃、藍、紅三種不同的標識區分陣營。3、30分鐘內累計獲得支配石的最多的陣營獲得勝利;如獲得支配石數量相同,則以以伺服器積分判斷最終勝利歸屬。獎勵結算:  1、獲勝陣營的全部玩家會有挑戰主神的機會,主神將在失敗陣營的守護神中二選一;並且個人積分>5000分的玩家會獲得底比斯寶箱。
  • 電影斯巴達勇士300人對戰50萬波斯軍隊之古典時代背景
    499BC,希臘在小亞細亞島上的各諸邦國發動起義,這些希臘小國請求希臘的最大城邦國斯巴達支援,斯巴達拒不出兵,此時雅典出兵支援,結果雅典因路途遙遠,遠徵出戰再加上波斯帝國的強大,所以希臘戰敗。490BC,後波斯報復雅典,最終經歷馬拉松戰役,希臘使用空城計,在海上打敗波斯。
  • 修昔底德陷阱:強國爭霸模式下,伯羅奔尼撒戰爭與希臘城邦的衰落
    「修昔底德陷阱」在當代是指一種歷史上知名的強國爭霸模式。但是這一典故最初是出自古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同時也是國際關係領域現實主義鼻祖修昔底德的著作《伯倫奔尼撒戰爭史》一書。面對波斯的入侵,雅典與斯巴達雖然在表面達成了結盟,但是在背後存在著相當大的利益衝突。公元前432年,雅典向科林斯發兵,作為科林斯所在的伯羅奔尼撒聯盟盟主的斯巴達因此向雅典宣戰。伯羅奔尼撒戰爭波及了幾乎全部的希臘城邦。
  • 羅乷為何要聖軍?
    羅乷為何要聖軍?少了池瑤這個有力的競爭對手,那麼羅乷和白卿兒誰能拔得頭籌,壓倒對方,成為張若塵第一個成婚的人呢?這個答案其實就是與羅乷要聖軍有著緊密的聯繫,羅乷作為一個十分聰明的人,為何她如此咄咄逼人要張若塵交手聖軍呢?其中必有深意。
  • 從伯羅奔尼撒戰爭,看強盛的雅典被迫謝幕,探究斯巴達得勝原因
    但是這個希臘的最強國卻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被斯巴達取而代之,是斯巴達日漸崛起還是雅典逐漸走向衰落?戰爭的勝利因素是複雜的,斯巴達成為伯羅奔尼撒的勝利者,背後是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斯巴達重金聘請了雅典的水手和造船的技術人員,從中學習雅典的海軍訓練的方式以及戰船的建造技術。在外力的支援下,斯巴達得以建造出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
  • 希臘史21:普拉提亞戰役—一名斯巴達勇士逆轉戰局,希臘僥倖取勝
    馬鐸尼斯將波斯大軍的基地設在希臘半島中部的特薩利(Thessaly),並對希臘城邦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爭取到馬其頓和底比斯等國家的支持,後者不但派遣數萬軍隊助戰,而且承擔了波斯軍隊的後勤供應。進兵阿提卡半島,再次佔領雅典,迫使雅典舉國逃亡,又一次全部撤到薩拉米灣的船上,同時向斯巴達求援。雅典在積極備戰的同時,派人譴責斯巴達只求自保、不顧盟邦安危,若再不發兵,雅典將與波斯聯合。面臨嚴峻的局勢,雅典和斯巴達達成妥協。佔據雅典的馬鐸尼斯得知斯巴達大軍已經開拔,又見阿提卡多山,不利騎兵行動,立刻將雅典付之一炬,然後揮師北上,越過希泰隆山來到普拉提亞平原。
  • 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之底比斯的瘟疫
    古希臘的著名悲劇《伊底帕斯王》就從一場瘟疫揭開序幕。底比斯國王伊底帕斯面對肆虐全國的瘟疫束手無策,因而派人前往德爾菲的阿波羅神殿求神諭,經過一番曲折和調查,得到的答案卻是最為不堪的:正是他自己犯下弒父娶母的逆天罪惡引發了這場災難!!於是伊底帕斯刺瞎雙眼、自我流放以贖罪。
  • 六點新書 | 色諾芬 《色諾芬〈斯巴達政制〉譯箋》
    「呂庫古不讓孩童穿鞋讓腳變軟弱,他吩咐他們應該打赤腳走路讓腳底板變硬實」:[Lipka箋]斯巴達教育的一個特徵是讓孩子打赤腳,色諾芬和柏拉圖《法義》633c對此均有描寫,這意味著斯巴達(以及其他)士兵通常是穿鞋的。進入「秘密行刑隊」(krypteia)的斯巴達年輕人過去在冬天也沒鞋穿。
  • 【未定事件簿】小陸總夢中的底比斯到底在哪裡?
    文丨Mikky明@bigfun社區 說到底比斯,或許很多朋友是陌生的。抽到小陸總的底比斯之夢,第一反應一定是「好帥啊」「完全不一樣」的異域風情小陸總。 事實上,底比斯之夢中的小陸總,是純粹的「古埃及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