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表面有一層皮脂膜,是皮膚的一道屏障,能保護肌膚,鎖住皮膚水分,減少表皮層水分蒸發。洗澡太頻繁會破壞皮脂膜,再加上頻繁用沐浴露或香皂等,可使得皮膚更加乾燥和瘙癢。
其實多長時間洗一次澡並沒有嚴格的規定,還需根據自己的工作類型、年齡、運動量以及新陳代謝速度和外界因素來定。
寒冷冬季成年人3~5天洗一次澡;老年人5~7天洗一次;運動量大的人兩天洗一次即可。
冬季洗澡需注意什麼?
01
掌握正確的洗澡順序
很多人洗澡時先洗頭,但這是錯誤的。剛洗澡時大部分血液流向五臟六腑和頭部,先洗頭會影響大腦血液流通,從而誘發腦血管疾病。洗澡時先洗臉,然後再洗身體,最後再洗頭,能避免皮膚毛孔堵塞。
02
不能用力搓洗皮膚
皮膚表面有脂質膜和角質層,能保護皮膚,避免受到外界物質入侵,但用力搓洗會破壞保護膜。用柔軟的海綿墊輕輕擦洗即可,角質層厚的部位如膝蓋或手肘部可以用搓澡巾,但也要控制好力度。
03
不能擠太多沐浴露
大部分沐浴露屬於鹼性的,長時間用太多會使得皮膚吸收化學物質,化學物質跟鈣和鐵相結合,在皮下組織中殘留,從而導致皮膚乾燥和過敏性皮炎。
優先選擇無香味且功能簡單的沐浴露,用一元硬幣大小的量即可。為能防止皮膚乾燥,洗完後需及時塗抹保溼乳。
04
飯前餐後不洗澡
飯前胃內食物已排空,這時人體的血糖低於正常水平,如果在飯前飢餓時洗澡,容易發生低血糖頭昏,甚至暈厥昏倒;飯後立即洗澡會使肌表血管擴張,血液充盈於體表,而胃腸道血液減少,消化液分泌受到抑制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國民間早就有「飽不洗,飢不浴」的說法。
05
洗澡方法的選擇
洗澡方法分為淋浴、盆浴、池浴等,以淋浴最符合衛生要求,尤其是女性洗澡以淋浴最好。男性到浴室大池中洗澡,不宜在浴池中浸泡過久,洗後應用清潔的溫水衝洗一遍。洗澡時可用香皂或藥皂,忌用洗衣皂或洗衣粉,最後用清水衝洗皮膚,不要將香皂沫殘留在皮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