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全草供藥用,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收斂止血,又能治毒蛇咬傷

2021-02-22 迷你花卉

蛇莓(植物)

蛇莓(學名: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別名:蛇泡草、龍吐珠、三爪風、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雞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蠶莓、三點紅、獅子尾、療瘡藥、蛇蛋果、地錦、三匹風、蛇泡草、三皮風、三爪龍、老蛇泡、蛇蓉草、三腳虎、蛇皮藤、蛇八瓣、龍銜珠、小草莓、地楊梅、蛇不見、金蟬草、三葉藨、老蛇刺佔、老蛇虆、龍球草、蛇葡萄、蛇果藤、蛇枕頭、蛇含草、蛇盤草、哈哈果、麻蛇果、九龍草、三匹草、蛇婆、蛇龜草、落地楊梅、紅頂果、血疔草、野草莓。

薔薇科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莖長。小葉片倒卵形至菱狀長圓形,長2-3.5(-5)釐米,寬1-3釐米;花單生於葉腋;直徑1.5-2.5釐米;瘦果卵形,長約1.5毫米,光滑或具不明顯突起,鮮時有光澤。花期6-8月,果期8-10月。多野生於山坡、草地上、路旁、溝邊或田埂雜草中;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全草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收斂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傷,敷治疔瘡等;並用於殺滅蠅蛆。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粗壯;匍匐莖多數,長30-100釐米,有柔毛。

小葉片倒卵形至菱狀長圓形,長2-3.5(-5)釐米,寬1-3釐米,先端圓鈍,邊緣有鈍鋸齒,兩面皆有柔毛,或上面無毛,具小葉柄;葉柄長1-5釐米,有柔毛;託葉窄卵形至寬披針形,長5-8毫米。

花單生於葉腋;直徑1.5-2.5釐米;花梗長3-6釐米,有柔毛;萼片卵形,長4-6毫米,先端銳尖,外面有散生柔毛;副萼片倒卵形,長5-8毫米,比萼片長,先端常具3-5鋸齒;花瓣倒卵形,長5-10毫米,黃色,先端圓鈍;雄蕊20-30;心皮多數,離生;花託在果期膨大,海綿質,鮮紅色,有光澤,直徑10-20毫米,外面有長柔毛。

瘦果卵形,長約1.5毫米,光滑或具不明顯突起,鮮時有光澤。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

蛇莓多生於山坡、河岸、草地、潮溼的地方,海拔1800米以下。喜蔭涼、溫暖溼潤、耐寒、不耐旱、不耐水漬。在華北地區可露地越冬,適生溫度15℃-25℃。對土壤要求不嚴,田園土、砂壤土、中性土均能生長良好,宜於疏鬆、溼潤的砂壤土生長。

分布區域

中國遼寧(遼寧亦有分布)以南各省區,長江流域地區都有分布。從阿富汗東達日本,南達印度、印度尼西亞,在歐洲及美洲均有記錄。

繁殖方法

蛇莓的繁殖方法可分為播種和分株兩種。播種多在秋季室內盆播,春季下地栽植;分株隨時可以進行,但以春、夏季為好,最適株行距20釐米×20釐米,栽後澆水,當年即可鋪滿地面,而且長蛇莓的地方很少有雜草,栽培中可免去修剪。

栽前應施足基肥,生長期每月追肥1次,旱季注意澆水。

播種

用種子直播,繁殖速度較慢。宜採用秋季室內盆播,以春季進行栽植,這種繁殖方式出芽率通常低於10%。可播於露地苗床,亦可於室內盆播。

分株

蛇莓無性繁殖能力強,分株繁殖效果好。其匍匐莖節處著土後可萌生新根形成新植株,將幼小新植株另行栽植即為分株。人工建植草坪,宜採用分株繁殖,春夏為宜,生長最適溫度為15-25℃,按30釐米×30釐米的行株距種植即可, [1]最適株行距20釐米×20釐米。將蛇莓莖段切為20-30釐米進行移栽,栽植深度一般3-5釐米為宜,過淺易倒伏,過深會影響根系呼吸,用覆土將根系蓋住、壓實,並施少量尿素肥,澆透水。

移植後一周內需澆水3遍,施肥1次,注意保持土壤溼潤,拔除雜草,50d後蛇莓的覆蓋率可達90%以上,3個月左右可成坪。

成坪後,為促進坪塊繁殖和更新,將原有草坪每間隔30-40釐米呈帶狀切出,移栽到新的建植地,原坪塊切除部分回土填平,蛇莓坪塊經過40d左右的生長又可恢復。

這種方法建植蛇莓坪塊效果極佳,成活率高,更新快。每次建植坪塊挖取上次剩餘部分進行移栽,留下新長出的部分,以實現坪塊的不斷更新,兩年左右便可建植7-8倍的坪塊。

栽培技術

栽培時間

蛇莓適應能力強,露天栽培,除冬季,均能成活。夏季移栽,成活率更高,生長迅速,更易成坪。

土壤選擇

蛇莓的適應性廣,抗性強,對環境和土壤要求不嚴格,沙質土、黃泥土、腐殖土中均能成活。建植時選擇土質疏鬆、肥力適中、排水良好的土壤,效果更佳。

養護管理

蛇莓抗性較強,管理簡單,養護成本低。

1、一般人工栽植時全年需澆水3-4次,早春澆水可使草坪提早返青,旱季補充水1-2次,使草坪生長更為茂盛,景觀效果更佳,入冬前最好再澆一次凍水。

2、雨季需及時排水,防止因植株生長過旺,造成通風性差,引起植株腐爛,影響景觀效果。

3、蛇莓全株低矮,匍匐生長,無需修剪。

4、適應性廣,全年無需施肥可正常生長,若在早春施氮肥可使其提早開花、結果,以營造良好的景觀效果。

主要價值

藥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採收和儲藏:6-11月採收全草。

性味

甘、苦;寒

歸經

肺;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熱病,驚癇,咳嗽,吐血,咽喉腫痛,痢疾,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湯火傷。

①《別錄》:主胸腹大熱不止。

②陶弘景:療傷寒太熱。

③《食療本草》:主胸胃熱氣;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

④《日華子本草》:通月經,熁瘡腫,敷蛇蟲咬。

⑤《綱目》:敷湯火傷。

⑥《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消腫止痛,去瘀生新,浸酒壯筋骨。。

⑦《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搗敷紅線疔。

⑧《四川中藥志》:涼血,通經。治驚癇寒熱,療咽喉腫痛。

⑨《閩東本草》:化痰止咳,祛風,活血。治傷風感冒,咳嗽,哮喘,風火牙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附方

1、治天行熱盛,口中生瘡:蛇莓自然汁,搗絞一鬥,煎取五升,稍稍飲之。(《傷寒類要》)

2、治傷暑、感冒:幹蛇莓25-40克,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3、治吐血咯血:鮮蛇莓草100-150克,搗爛絞汁一杯,冰糖少許燉服。(《閩東本草》)

4、治咽喉腫痛:鮮蛇莓草燉湯內服及漱口。(《閩東本草》)

5、治小兒口瘡:蛇泡草(研末)、枯礬末,混合,先用鹽水加枯礬洗患處,再撒上藥粉。(《貴陽民間藥草》)

6、治瘧疾,黃疸:鮮蛇莓葉搗爛,用蠶豆大一團敷橈骨動脈處,布條包紮。(《江西民間草藥》)

7、治痢疾:鮮蛇莓全草50克,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8、治蛇頭疔,乳癰,背瘡,疔瘡:鮮蛇莓草,搗爛,加蜜敷患處。初起未化膿者,加蒲公英50克,共杵爛,絞汁一杯,調黃酒100克燉撮,渣敷患處。(《閩東本草》)

9、治蛇竄丹:蛇泡草適量,雄黃五分,大蒜一個。共搗爛,布包,外搽。(《貴陽民間藥草》)

10、治膿皰瘡:蛇泡草燉肉吃,並搗爛外敷。(《貴陽民間藥草》)

11、治跌打損傷:鮮蛇莓搗爛,甜酒少許,共炒熱外敷。(《江西草藥》)

12、治蛇咬傷,毒蟲咬傷:鮮蛇莓草,搗爛敷患處。(《江西民間草藥》)

13、治小面積燒傷:鮮蛇莓搗爛外敷。如創面有膿,加鮮犁頭草;無膿,加冰片少許。(《江西草藥》)

14、治癌腫、疔瘡:蛇莓15~50克,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15、治瘰癧:鮮蛇莓草50~100克,洗淨,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藥理作用

1、抗癌作用蛇莓水提取物5mg/ml,10mg/ml作用於體外培養的人食管癌Eca-109細胞系,使其分裂指數明顯抑制;10mg/ml和15mg/ml可使Eca-109細胞密度降低,結構模糊,作用48h後,細胞集落形成明顯抑制,15mg/ml可使細胞完全喪失再繁殖能力;10mg/ml、15mg/ml對Eca-109細胞DNA合成(3H-TdR標記)有輕度抑制作用,說明蛇莓對食管癌細胞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過抑制細胞分裂和DNA合成兩條途徑。其多糖部分對移植S/180肉瘤小鼠,在100mg/kg,200mg/kg時顯示出明顯的抗腫瘤活性。

2、增強免疫功能蛇莓流浸膏(2g/ml)顯著升高小鼠腹腔巨噬機能,表現為胞體顯著增大,每個胞體吞噬的雞紅細胞達7-8個之多,但各級消化狀態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3、抗菌作用蛇莓中分離的F-Ⅰ、F-Ⅱ、F-Ⅲ部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志賀痢疾桿菌的生長呈抑制陽性,對綠膿桿菌呈弱陽性,對沙門副傷寒菌呈陰性。其F-V部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呈強陽性抑制生長,其抗菌活性存在於水溶性部分和不能溶於水但能溶於丙酮的部分。此外,其(0.5g/ml濃度以上)對白喉桿菌有抑制作用(塑料泡沫滲透-抑菌環法)。

4、對心血管系統作用其流浸膏對麻醉狗或兔有短暫的降壓作用,並與劑量相關。對心臟收縮(狗)和心率(豚鼠)有抑制作用,並有增加冠脈流量作用。

5、對平滑肌的作用其流浸膏對離體腸僅使收縮振幅增大,張力無明顯變化,且有隨劑量增大抑制張力的作用;對家兔豚鼠及大鼠的離體子宮均呈興奮作用,0.2ml/50ml(含生藥0.4g)的作用強度與1u垂體後葉素近似,妥拉蘇林(0.25mg/50ml)不能對抗其此種作用,在體(兔)試驗表明其流浸膏2ml/kg與垂體後葉素1u/kg作用強度相似。對豚鼠離體氣管無明顯影響。

6、其它作用蛇莓乙醚提取部分有雄激素樣和組胺樣效果。對紅細胞膜無保護作用。

臨床運用

1、治療白喉:取三皮風鮮草,搗成泥狀,加2倍量的冷開水浸泡4-6小時,過濾即成50%浸劑。服時加糖調味,日服4次。3歲以下首次量50ml,以後每次20-30ml;3-5歲首次80ml,以後每次40-50ml;6-10歲首次100ml,以後每次60ml;10歲以上首次150ml,以後每次100ml。經治471例;治癒率85%。

2、治療細菌性痢疾:以蛇莓制丸,每服3錢,或製成糖漿,每次20-40ml(小兒減半),日服3次,5-7天為一療程。對高熱、脫水、腹痛等配合常規處理。觀察50例,治癒46例,好轉1例,無效3例。治癒病例多數徵1-2天內退熱(最短4小時,最長6天);2-3天內症狀及體徵消失(最短1天,最長6天);大便在3-5天內轉為正常,培養轉陰。用藥最短2天,最長11天。治程中少數有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餘未發現其他不良反應。

3、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取鮮蛇莓2-4兩(幹品1-2兩)、鮮白骨樹根(烏柏樹根SapiumsebiferumRoxb.)5錢(幹品3錢),水煎二次分服。每天1-2劑。加減法:闌尾膿腫病例加皂角刺3錢,急性闌尾炎合併局限性或瀰漫性腹膜炎加用行氣活血之藥,並稍加大蛇莓用量(每日鮮品不得超過6兩,幹品不得超過4兩);如為急性穿孔性闌尾炎則配合通裡攻下藥,如鐵扁擔(鳶尾科蝴蝶花istectorumMaxim,)鮮根5錢,磨水成漿頓服,或甘遂末每次3分衝服。臥床休息。合併局限性腹膜炎,特別合併瀰漫性腹膜炎病人,須採取斜坡臥位。

其他酌情給予流質、半流質或短暫禁食。禁食者須注意水及電解質平衡,糾正酸中毒。共治療50例,其中闌尾膿腫11例,合併局限性腹膜炎21例,瀰漫性腹膜炎18例。

結果治癒(自覺症狀消失;體溫、白細胞正常,腹部體徵完全消失)38例,近愈(自覺症狀消失,體溫、白細胞正常,但腹部有輕度深壓痛或遺留有索條狀硬結)8例,無效4例。

住院因數最短4天,最長43天,平均17天。治程中體溫、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恢復正常,腹痛及壓痛消失所需最短時間分別為1、2、3、5天,平均為5、8、5、11天。

蛇莓、烏桕均有毒,但蛇莓1天量用至4-6兩(鮮),白骨樹根每天3-5錢,均未見毒性反應。部分病人服藥質可有輕度陣發性腹痛,這是白骨樹根導瀉作用使腸蠕動增強所致,大便後陣痛即失。

4、A肝穩定治療,黃疸型A肝患者,每日取鮮草,加適量水,煮沸,當成涼茶喝。每日服用,直至痊癒,能夠根治A肝。

園林

蛇莓是優良的花卉,春季賞花、夏季觀果。蛇莓植株低矮,枝葉茂密,具有春季返青早、耐陰、綠色期長等特點。

每年4月初至11月一片濃綠鋪於地面,可以很好的覆蓋住地面。蛇莓在半陰處開花良好,花朵直徑可達1釐米。花期4至10月,花期一朵朵黃色的小花綴於其上,打破了綠色的沉悶,給人以生命的活力。果期從5月開始也能持續到10月,用聚合果展示著鄉野裡的驚豔紅色。

作為多年生草本,是一次建坪多年受益,可自行繁殖,在北京地區其綠期長達250餘天,花期、果期從4月份可連續至11月份,可同時觀花、果、葉,園林效果突出。由於蛇莓不耐踐踏,在封閉的綠地內可表現出很好的觀賞效果。

蛇莓常綠,速生,花鮮,果美,植株矮小,匍匐生長,較耐踐踏,是不可多得的優良地被植物。江蘇省常熟尚湖公園有成片的蛇莓生長,形成較具特色綠化景觀。為適應生物多樣性要求,不少景觀工程已開始設計應用蛇莓。

相關焦點

  • 蛇莓的功效與作用
    蛇莓蛇泡草、龍吐珠、三爪風、野草莓等,為薔薇科蛇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國各地都有分布,野生於山坡、草地上、路旁、溝邊或田埂雜草中,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收斂止血的功效,能治毒蛇咬傷、敷治疔瘡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蛇莓的功效與作用吧!
  • 潮汕百草之鬼針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
    鬼針草,別名:鬼釵草、鬼黃花、山東老鴉草、婆婆針、鬼骨針、盲腸草、跳蝨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刺兒鬼、鬼蒺藜、烏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鑽草、山蝨母、粘身草、鹹豐草、脫力草。
  • 蛇莓真的和蛇有關係嗎? | 漲姿勢
    據中國醫藥網對蛇莓的描述,該植物還有很多其他名稱,比如:蛇泡草、龍吐珠、老蛇泡、蛇蓉草、蛇皮藤、蛇八瓣、蛇不見、蛇葡萄、蛇果藤、蛇枕頭、蛇含草、蛇盤草、麻蛇果、九龍草、蛇婆、蛇龜草、血疔草、野草莓等。從小就聽說蛇莓有毒,老人們也常說蛇莓是蛇的食物,很多蛇莓可能被蛇爬過或者舔過!
  • 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用於急性肝炎,細菌性痢疾,急性闌尾炎,胃痛,內出血,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炎,神經性皮炎。《中藥大辭典》苦辛,涼。清熱消痰,涼血解毒,止痛。治咽痛喉痺,咳嗽,吐血,衄血,金創出血,熱毒癰腫,瘰癧。《中藥大辭典》苦、寒。入脾、肺、腎經。散瘀消腫,止痛。
  • 50種藥用植物大全,出門再也不用帶藥箱了
    用於高血壓病,頭痛,眩暈,失眠,高熱不退;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用法用量:煎湯內服,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適應性強,喜溫暖氣候,不耐寒,在溼潤的肥沃土壤中生長良好的植物來源:豆科 含羞草亞科 含羞草屬性味:甘,寒,有毒功用主治:清熱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斂等功效。用於感冒,小兒高熱,急性結膜炎,支氣管炎,胃炎,腸炎,泌尿繫結石,瘧疾,神經衰弱;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瘍腫毒、咯血、帶狀皰疹。
  • 神奇中草藥:蛇莓
    ,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材,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蛇莓草的功效與作用,能讓大家對它多一些了解,同時也會讓大家知道它的副作用有哪些。蛇莓草的功效與作用1、清熱涼血蛇莓草是一種性質含量的中藥材,清熱涼血是它的主要功效,它能防止人體內熱毒過重,更能預防多種上火症狀出現,另外人們因血熱導致咳血吐血等多種不良疾病時及時服用它就能讓病情明顯減輕
  • 民間中草藥:蛇莓
    ,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材,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蛇莓草的功效與作用,能讓大家對它多一些了解,同時也會讓大家知道它的副作用有哪些。蛇莓草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涼血蛇莓草是一種性質含量的中藥材,清熱涼血是它的主要功效,它能防止人體內熱毒過重,更能預防多種上火症狀出現,另外人們因血熱導致咳血吐血等多種不良疾病時及時服用它就能讓病情明顯減輕
  • 白花蛇舌草的功效與作用_白花蛇舌草的藥用價值
    有抗癌、解毒、清涼,解熱散瘀,消癰等功效,主治各種癌症,包括腸癌、胃癌、肝癌、直腸癌等都有良效,但須與半枝蓮和其他抗癌藥合用較佳。因其不良反應少且資源豐富,臨床上應用於各種疾病。清熱解毒,活血利尿。用於扁桃體炎、咽喉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闌尾炎、肝炎、菌痢、毒蛇咬傷、腫瘤。亦可用於消化道癌症。
  • 利水通淋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金錢草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清利溼熱、沙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癰腫疔瘡。主治肝膽及泌尿繫結石;熱淋、腎炎水腫、溼熱黃疸、瘡毒癰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治黃疸初起,又治脫力虛黃:神仙對坐草三葉,白荷包草、平地木、菌陳各三錢。水煎分三服,早、中、晚下。(《百草鏡》)治腹水腫脹:過路黃鮮草適量,搗爛敷臍部。
  • 雲南蓍,活血止痛
    全草藥用,解毒消腫,止血止痛,又用為健胃。【白藥】泌墳:全草治毒蛇咬傷,牙痛,胃痛,闌尾炎,腸炎,痢疾,痛經《滇藥錄》。蔽玉:全株用於牙痛,胃痛,闌尾炎,腸炎,痢疾《滇省志》。【藏藥】東瓊嘎惹:全草治跌打瘀痛,陰寒等;外用治牙痛,瘡癤癰腫《藏本草》。【侗藥】飛天蜈蚣:葉、全草(有小毒)治胃痛,牙痛《桂藥編》。
  • 別名野五味子,能祛風活血,解毒消腫,止血
    別名】鑽骨風、八仙草、鑽石風、五香血藤、滑藤、爬巖香、滿山香、香血藤、天青地紅、血糊藤、鑽巖尖、香巴戟、土巴戟、川巴戟、秤蛇根、老蛇斑、野五味子。祛風活血,解毒消腫,止痛。根:風溼麻木,跌打損傷,胃痛,月經不調,血栓閉塞性麥管炎;葉: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外傷出血。
  • 能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原形態】水蓑衣 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高30-60cm。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用於咽喉炎,乳腺炎,吐血,衄血,百日咳;外用治骨折,跌打損傷,毒蛇咬傷。《中華本草》味甘;微苦;性涼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主時行熱毒;丹毒;黃疸;口瘡;咖啡腫痛;乳癰;吐衄;跌打傷痛;骨折;毒蛇咬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30g;或泡酒;或絞汁飲。外用:適量,搗敷。【注意】胃寒者慎服。
  • 下田菊,毒蛇咬傷
    牙桑西哈(西傣):全草治感冒發熱,黃疸型肝炎,肺炎,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牙米戈(德傣):根莖治胃炎《滇藥錄》。牙桑西哈(西傣),牙米戈(德傣):根莖治胃炎《滇省志》。腫見消(zhongjianxiao):全草治感冒發熱,毒蛇咬傷,癰瘡腫毒《土家藥》。紅臉大漢,白龍鬚,風氣草:全草治黃疸型肝炎,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瘡瘍,毒蛇咬傷《中佤藥》。閉林,牛疔草:全草治牛療瘡,毒瘡《桂藥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