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結合之美,「嗖」的一聲之日本弓道文化

2021-02-20 慧誠教育學院

提到日本文化,在我們腦海中浮現的除了「插花」、「茶道」之類的靜態美的畫面外,還會自然地聯想到一些動靜結合的獨特美感……

比如……

——動靜結合,屏息一瞬,放弦出弓——

沒錯,日本的弓道文化,也有著別具一格的美感!

萬般力量凝聚於弓身之上,寂靜中等待瞬間的爆發,終於「嗖」的一聲箭羽划過,一隻帶起疾風的弓箭中正靶心,引得全場歡呼的畫面,想想就令人激動!

—🏹️—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代表著日本人「動靜結合」之美的,「弓道」文化。

說起弓道,首先它在無數動漫作品裡高頻地出現、成為許多魅力角色的人物設定的一環,帶給了我們無數驚喜!

在動漫之外,現實生活中的弓道,也是可以日本人生活中找到存在感的!

如同奪人眼目的夏日煙花大會般地「定時放送」,日本在每年九月,都會有全日本弓道聯盟舉辦的「全日本弓道大會」!它們的決賽會場,可就在鼎鼎大名的「明治神宮」與「伊勢神宮」!

截至2019年9月的全日本弓道大會,這一項弓道界的奧林匹克大賽已經持續了足足70年——今年就是第71屆!

「全日本學生弓道聯盟大會」在每年的11月末舉辦,註冊過的高校足足有100個不止。2019年的弓道強校就有「名古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法政大學」、「廣島大學」等等。

此外,在日本全國內註冊登錄過的正規弓道館,就足有1000座以上。這些弓道館每年也都承辦著很多的地域性社會性的弓道大賽,並且明星選手層出不窮……

還更有你沒想到的呢!

弓道活動在大學生的校園生活中其實是「常見部活」——幾乎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弓道場,甚至有的大學還有不止一個弓道社團(比如運動強校筑波大學,就有醫學弓道部、體育館弓道部和春霞弓道同好會三個弓道社團可以選擇)。而且,弓道與劍道還都是不少學校的「大學院生體育課選修內容」之一呢!

課表上寫著上課時間和弓道館名稱的那種課!

現在,我們來正經地說一說日本弓道的有關知識,這裡將從四個方面來為大家講解。

一、弓道的活動場地與道具

二、弓道的段位與考核

三、弓道也有「課本」與「教程」嗎?

四、弓道背後的「精神」

本次先為大家講解第一篇,弓道的活動場地與道具~

日本的弓道社團,都有自己專用的場地,稱之為弓道場。弓道場主要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成員們射箭活動的場地,即道場的主屋,弓具在這裡,桌子在這裡,可以稱之為「起射場」,這裡是大家射箭的站立處。

這個起射場的對面,距離二十八米的遠處,就是擺放各個的靶的靶場。靶場是有房簷的,可以在颳風下雨時正常使用。靶場與起射場之間的二十八米的空地主要是草場,多是起到綠化作用。第三部分是在草場兩側有專門在起射場與靶場見來回的矢取道,也是二十八米。只有在最後一個射手射箭結束後,才會有這次專門負責前去拔箭、取箭的人通過矢取道前往對面的靶場。

至於第四部分,就是進行服裝更換的更衣室。有的道場將更衣室獨立設置在起射場之外,有的道場則將更衣室設置在起射場內,一般都是有兩個獨立的男女更衣室。此之外的基礎設施,還有起射場裡擺放著的用來矯正姿勢的巨幅等身鏡,以及用來近距離練習的草靶,還有放置弓具的立架和箭箱。

總而言之,日本的弓道場是非常專業的且通徹明亮的,可以在道場上看到晴天白雲。順帶一提的就是,基本每個高中/大學都會有至少一座弓道場,故而弓道之發展,在日本其實是很普及的。

個人練習時,所需要道具主要有弓、箭、護手與弓道服這四大部分,我們來依次進行介紹。

日本弓是不對稱形狀的弓,較長的部分為上,較短的部分為下。它以弓長為221cm(7尺3寸)為弓體的基本長度。當然,也有比之更長10cm的弓,也有比之短10cm的弓。一般的練習用弓的弓體材料為玻片弓,與我國的常用弓材質基本相似,價格在8萬日元到20萬日元不等(即人民幣五千元起步)。

在其之上的,還有高檔弓/個人弓,這些都是清一色的竹弓,竹弓就是非常有格調的弓,它們的價格在20萬日元到100萬日元不等(即人民幣一萬五千元起步)。

日本弓所需要的弓箭有兩種,一種是箭尾有羽毛的、用來正式進行弓道練習的箭,一種是沒有箭尾羽毛、用來對著近距離草靶進行練習的箭。日常訓練時,每個人一般配備五支箭,便是四支正式箭與一支草靶箭。

在比賽中,日本弓道要求射手們每一組比試只射出「四支箭」,所以正式箭最少四支就足夠了。同時,也允許每個人準備總量為六支的正式箭,以防箭矢斷裂影響比賽等意外發生。

這些箭的長度,都是根據每個人的臂展長度來訂製的,長度在一般九十釐米左右,因人而異。至於尾部羽毛的顏色選擇……這是是種類異常豐富的,可以自己盡情挑選。

箭筒就是用來保存箭羽,防止磕絆、避免傷人之用,大概長度為一米,也是顏色多樣的。

弓道服穿著方式較為複雜,但都有前輩進行指導教學,時間久了自然可以記住,要注意的就是平時一定要好好保管,不要讓衣服們發黴受潮。

一整套弓道服基本有四大部分,它們分別是上著(うわぎ)、袴(はかま)、帯(おび)、足袋(たび)。


上著(うわぎ),對應我們生活中穿著打扮時的「上衣」,一般都是白色,當然也有黑色、褐色的款式。大都是棉布製造,特點是寬鬆、吸汗。

袴(はかま),對我們生活中穿著打扮的「下身」,它是日本傳統文化裡的下身衣物。

帯(おび),類似於腰帶的物件,用來將衣服進行收束、固定。

足袋(たび),因為弓道場是木地板,所以弓道練習時需要腳穿特殊的襪子,便是足袋。

上面的這四個部分,是日常弓道訓練時的必備穿著。在這日常訓練之外的「重要場合」時,弓道段位四段及以上的射手也可以允許穿著一整套弓道用的「著物(きもの)」

換句話來說,能夠穿著更加莊重的「著物」弓道服的射手,是更加應當受到尊重的射手。這樣的穿著權利也是對他們的弓道造詣的一種敬意。

護手(弽-ゆがけ),這種護手一般以鹿皮或者牛皮為原料,有多種款式。它是佩戴於右手的護手,日本弓道以左手張弓、右手拉弦為要求,右手在拉弦時一定要有護手的輔助,否則一來弓弦可能會劃破手指帶來傷害,二來帶上護手時更具摩擦力,可以更好地固定弓弦。

以上的主要道具之外,我們也最好配備上可能應對突發情況(弓弦磨損嚴重之類)所需要的道具,比如備用弓弦(弦-つる),以及增加手指摩擦力防滑粉(ギリ粉-ギリコナ)。

聽了張老師關於弓道歷史及弓道服飾、道具的介紹,同學們有沒有對弓道躍躍欲試了呢?疫情結束後,同學們也可以去弓道場親身體驗一下歷史悠久的弓道項目。

下期張老師將為我們帶來弓道的段位與考核的介紹,感興趣的同學請持續關注我們呦。

另外,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慧誠醬不了解的的傳統競技項目,也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呀~

相關焦點

  • 動靜結合之美,「嗖」的一聲之日本弓道文化(下)
    在這一套最最權威的弓道教本中,」全日本弓道連盟」將弓道的基本動作分為八個部分,稱之為《射法八節》,它就如同道家的《道德經》、儒家的《論語》一樣,即是弓道文化的核心,又是弓道文化的起點。在融入了個人理解後,為同學們帶來概括性的解說,準備好一起操練起來吧。
  • 弓道之美
    而弓道也一樣,當意念(態度)、身體(動作)和弓(技術)合為一體時,人的精神會一直延伸到弓和箭的末梢,「在這一層面上,可以說箭已經存在於靶子中間。」如何才能三者合為一體呢,下文認為是定的力量。        弓道,即使用弓的道路,和日本的茶道、書道、和劍道,以及各種其它的道,有著許多共同之處,這些道非常有效地反應出了日本人的心和思想。
  • 日本弓道:和弓 文化值得被尊重
    日本和弓第一印象就是偶然間網上發了一張日本穿和服的美女拿著和弓。當然老兵滿腦子淫意;「小日本射箭還找個美女來陪著玩」。還有一次我在圖文中武斷的貶低日本和弓是彈棉花的工具。後來平臺有位應該也是懂和弓的朋友提醒我尊重弓道文化。在這裡老兵道個歉不應該這麼武斷去貶低這種文化。我們常常會在各種文章評論裡出現很多愛國黨們的評論。
  • 日本弓道( きゅうどう )
    弓道的最高目標就是「真、善、美」:「真」就是對正確技法的追求,是對事物真理的把握。「善」就是內心鎮定,保持一顆平常心。也指對「仁、義、禮、智、信」的追求。……射手必須克服自我,成為一個不動的中心。然後就會發生最大與最終極的奇蹟:藝術成為「無藝術」,射擊成為無射擊,沒有弓與箭的存在……」,道出了弓道包含的豐富的禪學精神。○弓道的歷史
  • 破魔淨心的日本弓道
    她射出「破魔之矢」的樣子小編覺得十分漂亮。日本的許多神社有供奉破魔弓箭的傳統。日本人認為弓箭有神聖的特性。這大概是因為射箭時需要擯除一切雜念。你的敵人只有你自己,一切都是只為射好這一箭。這又和小編熟悉的劍道有所不同。弓道是一種更加安靜,更能消除心魔的武道。
  • 動靜相稱,讓我們今天來談談動與靜之美,動靜結合,實現平衡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才是自然的一種平衡狀態。其實動靜都是生命的基調。動是進取的姿勢,是向上和奮進;靜是智慧的心境,是回歸心靈的棲息。動是不甘固守和打破桎梏的奮然前進,靜是修養德行的必由之路。一,動靜之美然而我們處在這麼一個快節奏的社會發展之中,真的很難分出一點閒情來體悟生命之本源。於是,喧囂紛亂甚至碌碌無為,漸漸佔據了我們所有靜謐的生命空間,常有一種疲憊焦慮的不安席向人們心靈的深處,讓我們茫然而無所寄託。
  • 為什麼日本有劍道,弓道等傳承傳統文化的存在,而中國沒有?
    不僅是「劍道」,「弓道」,類似的還有「茶道」,「花道」,等等一大堆的「道」,在日本仍然鮮活的存在,當然還有「武士道」。日本的這些「道」,都是什麼?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了,大家就都明白,為什麼中國沒有這些。日本作為「島國」,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外患,或至少外患影響不大。這樣的地理環境差別,造成了中國的社會變革,往往會更劇烈,更徹底,而日本就能夠選擇更為容易的方式,在相當程度上達成妥協。我們看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各大「幕府」最終都沒有選擇廢棄天皇而自立,就是這個道理。
  • 古詩詞鑑賞:表現手法之動靜結合
    使用的表現手法主要有:動靜結合、對比、直抒胸臆。①三、四、五句運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靜景和伴著清韻悠遠的笛聲歡歌到天明的動景,描寫了作者當年在良辰美景中與朋友一起借著酒興盡情戲鬧的遊樂情形。
  • 關於弓道服,你想知道的
    弓道服的顏色,上衣一般選擇白色,袴選擇黑色或藏青色。基本上是素色的,但袴也有條紋的「縞袴」。在日本的高中和大學的弓道部,穿其他顏色的上衣和袴的社團也不少見。男子筒袖的腋下會開有透氣口,女子道服則沒有。
  • 走近日本茶道文化之美
    簡素之美簡潔樸素單純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屬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禪宗的「無」,所以,茶道的簡素,就是「無」的表現之一。自然之美無心,無念,無意識。不論是茶師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視深禮一敬時,彼此流露出來的平常心態,為自然之美。古來日本茶道文化中,視人為做作的行為不美。
  • 日本建築文化的禪意之美
    禪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深遠,日本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築理論和居住觀,在日本人的精神生活、藝術修養以及建築文化的形成過程中,禪宗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學者認為,日本人是為了美而活著,而究竟是禪造就了日本人對於美的執念,還是為美而活的態度造就了禪在日本的發揚與壯大,這已經不再重要。禪已經滲透到了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創造出了獨有東方韻味的審美哲學。
  • 「動靜相宜」折射文化特質 世博園上演臺北「文化饗宴」
    「動靜相宜」折射文化特質 世博園上演臺北「文化饗宴」 2010年6月17日 6月16日在世博園城市廣場的「臺北印象·文化饗宴」演出中,這首世博會臺北案例館主題曲由擔任臺北案例館形象大使的王力宏現場獻唱,氣氛之熱烈引爆全場。  臺北市長郝龍斌等在推介「臺北文化周」時反覆說,此番來滬的臺北藝術家們意在展示臺北人基於傳承的非凡文化創意,王力宏此曲顯然可看成一個縮影。
  • 古詩中動靜結合手法的運用及賞析
    客觀事物的動靜之態,給了詩人們許多創作的靈感,他們常常將事物的動、靜結合起來描寫,做到靜中見動,動中有靜,動靜相生,動靜互襯,妙趣無窮。王維的詩《田園樂七首.其六/閒居》「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 日本和服端莊,韓國韓服優雅,中國漢服集大成之美,尤勝幾分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和服在日本,出席冠禮即成人禮、婚葬禮、祭禮、劍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業式、宴會、雅樂、文藝演出及慶祝傳統節日時,日本人都會穿上端莊的和服去參加。
  • 動漫中十位弓道部的帥氣女角色,玩箭的女孩傷不起,你們喜歡哪個?
    不僅是學生會副會長,還是偶像團體裡的一員,還自幼修行弓道,禮節法度周到完備,可以說是非常完美的女性,既能夠時尚唱跳又具備傳統的文化美。 同樣是樣樣都很厲害的千金大小姐,但她也是弓道部的一員,在各方面都很有造詣尤其是弓道上,形象氣質也很符合弓道手,在練習的時候也會想告白的事。
  • 世博園上演臺北"文化饗宴" 動靜相宜折射文化特質
    昨天在世博園城市廣場的 「臺北印象·文化饗宴」演出中,這首世博會臺北案例館主題曲由擔任臺北案例館形象大使的王力宏現場獻唱,氣氛之熱烈引爆全場。  臺北市長郝龍斌等在推介 「臺北文化周」時反覆說,此番來滬的臺北藝術家們意在展示臺北人基於傳承的非凡文化創意,王力宏此曲顯然可看成一個縮影。
  • 小小筷子七寸長,動靜結合蘊陰陽
    拿筷子的時候,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代表著天、地、人三才之象。 使用筷子時用力要適中,力氣大了筷子打不開,力氣小了又夾不住菜,它表示人在天地間應該懂分寸、知禮節,更應該知道天高地厚。 使用筷子很有講究,有靜有動,動靜結合,這樣才能夾到菜,它表示動、靜是生命存在的兩種狀態。
  • 《弦音-風舞高中弓道部》基情再燃
    弓道部5個小夥伴-封面海報《弦音 -風舞高中弓道部》是由輕小說家綾野琴子著作、森本千夏插畫、京都動畫旗下KA Esuma文庫所屬的輕小說作品。該作講述了風舞高中弓道部的隊員們為了取得縣大賽的勝利而奮勇拼搏的故事。
  • 利休文化中的哲學之美,和敬清寂中的器具之妙|日本·文化
    茶起源於中國,從中國傳到日本的茶又被當地吸收。當初茶只作為藥用,並不普遍。至平安時代飲茶開始成為一種風習,後來飲茶風曾一度衰落。茶在日本發展為茶道,這是日本獨特的一種文化。茶道被譽為「東洋精神真髓」,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是研究通過茶會來修養身心以及進行社交禮儀的一種學問。而茶道文化的開拓者,就是被譽為日本茶聖的——千利休,他正式提出了以「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期望通過飲茶,進行自我反省,同時也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去掉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因此日本的茶道文化,也被稱為「利休文化」。
  • 日本文化 | 那些漂亮的和果子 蘊含四季之美
    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和果子當中,還蘊含著四季的風情、日本傳統的習俗和很多良好的心願,因此和果子才成了非常適合饋贈親友的禮品。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日本的和果子。除此之外,和果子優美的造型,也能表現出四季之美。春天的櫻花、紅梅、黃鶯,花團錦簇;夏天的金魚、風鈴、扇子,清涼舒爽;秋天的紅葉、菊花、月兔,風雅禪悅;冬天的冰雪、枯枝、寒椿,清冷高雅。冬季是和果子的種類非常豐富的季節,因為冬季包括新年在內,會有很多節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