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講最好的人生狀態,就是該動的時候動,該靜的時候靜,動如脫兔、靜如坐鐘。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才是自然的一種平衡狀態。
其實動靜都是生命的基調。動是進取的姿勢,是向上和奮進;靜是智慧的心境,是回歸心靈的棲息。動是不甘固守和打破桎梏的奮然前進,靜是修養德行的必由之路。
一,動靜之美
然而我們處在這麼一個快節奏的社會發展之中,真的很難分出一點閒情來體悟生命之本源。
於是,喧囂紛亂甚至碌碌無為,漸漸佔據了我們所有靜謐的生命空間,常有一種疲憊焦慮的不安席向人們心靈的深處,讓我們茫然而無所寄託。
如果我們能夠在自己的心靈裡留下安靜的一角,使我們在焦灼的情景下得以寄託。也許,我們就真正能夠從簡單麻木的庸碌狀態中走出,去分出一點閒暇來體悟生命的真正本源。
二,動與靜的美
又如我們的物理和哲學世界中經常說:世界是運動的,也是靜止的。只不過運動是絕對是,而靜止是相對的。
世界有了運動才有了變化和發展,才有了成長和進步,才有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例如生命的存在價值和意義的展現;
當然,靜止的作用也非常大,在很多情況下也是非常難得的,靜不僅是一種美,它更是一種智慧的心境。是看穿人世沉浮的頓悟。
那種「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從容和安適也總能得到人們的感佩。例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場面。
三,大師談動靜
當代美學家王蒙先生,曾經也談及過此類話題。
1,他在談論金時說。閒愁最苦,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麼一個人生,世界還是那個世界。
假如把我們自己看得偉大,你對於煩惱。就應當有不解地看待,當我們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
動可以選擇多彈鋼琴,多栽花、多搬磚弄瓦如果你不喜歡這些玩意兒,你就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2,對於靜的修養,不過是忙裡偶然偷閒閒中偶然習得,都是極富有禪意的,你可多在靜中領略些趣味。
靜可以培養人的心性,一般內心平靜的人都是很有定力的人。他們每當大事更有勁氣。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猝,然臨之而不驚。任憑風浪幾大起穩坐釣魚臺,能夠做到以靜制動,動靜結合。
在生活中倘若我們能夠較好地處理動靜,關係人生的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願我們乘風破浪,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