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做減法讓這家一度四面楚歌的老牌網際網路公司終於看到了復興的可能。
4月20日,62歲的卡蘿·巴茨(Carol Bartz)終於迎來了她入主雅虎公司一年零三個月後的最好時刻。
公司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約為15.97億美元,但利潤卻大幅增長,同比將近3倍之多,達到3.1億美元。這一成績雖然較谷歌19.6億美元的利潤還有相當的差距,但考慮到,這是自去年第四季度雅虎開始扭虧為盈以來的最好成績單,且比亞馬遜同期2.99億美元的利潤還要高出1100萬美元。這對這家一度被投資者看空的老牌網際網路公司實屬不易。
如果單純從財報表面上看,卡蘿·巴茨的「翻身仗」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曾經想要買下雅虎的微軟—她在去年1月成為雅虎CEO後,做的最重要決定就是關閉雅虎的搜尋引擎業務,而採取和微軟的Bing合作模式,這不僅節省了雅虎大量的研發投入,而且還能和微軟分享廣告收入。在今年第一季度,雅虎拿到了微軟的7800萬美元補貼,這幾乎佔到整體利潤收入的25%。
但熟悉卡蘿·巴茨的人知道,雅虎之所以能重新反彈,更多還是因為這位雷厲風行的CEO一直在公司內部做減法。
過去十多年來,雅虎是做加法的能手。門戶網站、搜尋引擎、電子商務、實時通訊、媒體新聞、圖片分享、博客網站樣樣都來,最狂熱時期竟然有44個事業部門,而同時期以多元化著稱的通用電氣只有9個事業部門。造成的結果是,各部門不僅協同能力差,而且在成本擴張之後,營收也一直難以跟上。這被不少業內人士看成是雅虎前CEO楊致遠下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卡蘿·巴茨非常清楚雅虎的短板。她上任後首先換掉了CFO,並任命新的CMO,把過去分散的管理模式集中到總部。同時,在砍掉搜索業務之外,還關閉了讓小企業和博客刊登廣告的Publisher Network服務、把人力網站HotJobs賣給Monster、將Zimbra電子郵件和協作軟體賣給VMware。「她是一個非常有執行力的人,更是一個很有願景,又有領導魅力的上司。」 雅虎北亞董事總經理鄒開蓮告訴《環球企業家》。
在這之後,卡蘿·巴茨把公司業務重點依然聚焦在門戶上。去年雅虎推出了主頁新版本,這是該網站2006年以來第一次重大的更改。新主頁是雅虎數十項服務的切入點,包括雅虎財經和Flickr圖片網站。儘管現在社交網站的風頭越來越強勁,但是雅虎門戶的頁面瀏覽量每天仍然達到數十億,「雅虎在網際網路上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JMP SecuritiesCompany分析師賽密特·辛哈說。
與此同時,卡蘿·巴茨對廣告的銷售也進行了改革。此前雅虎的銷售團隊負責的工作較為單一,卡蘿·巴茨調整銷售團隊後,把廣告客戶分為品牌廣告主、基於績效的營銷人員和當地企業三類,並設立專門的產品營銷集團對應。這樣的目的是讓網站更容易聚集更複雜的廣告內容和位置組合。比如在今年雅虎為奧斯卡製作的網頁中,在非標準廣告單元就出現了沃爾瑪的廣告,這正是新的營銷集團拿到沃爾瑪百萬元廣告大單後的結果。
而對於屬於未來的移動網際網路,卡蘿·巴茨也同樣寄予厚望。雅虎在4月底宣布與三星結為戰略性全球合作夥伴關係,三星將從今年5月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通過手機發布雅虎郵箱、雅虎通、雅虎主頁、雅虎天氣等服務。無疑這將大大加強雅虎在全球第二大手機公司不斷增長的用戶群體中的影響力。
本文來源:環球企業家網站 www.gemag.com.cn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