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孫燕姿出道二十周年,本來計劃中的演唱會也因為疫情無疾而終。在二十周年當天的遺憾中,燕姿開了微博直播,和粉絲在線溝通。聊日常,唱老歌~~下面評論都紛紛淚目。
有人說孫燕姿是屬於80後的,無可厚非。畢竟95後,已經不是燕姿巔峰的時代,甚至是她任性消失在娛樂圈的時段。但是好的音樂不會被塵封,就像會遇見的人也終會遇見。
直到燕姿在沉寂四年後,憑藉《是時候》這張專輯重回樂壇。在《快樂大本營》做宣傳時,我才第一次注意到這個女孩。三十幾歲,但我仍然想稱之為"女孩"的女人。
這張專輯我最喜歡的歌是《180度》。偶然在電臺聽到的一首,接在莫文蔚《陰天》的後面。可能當時的氣氛太過美好,可能燕姿的聲音太適合獨處,一種平靜的驚豔感。開啟了我跨時代的"燕姿時代"。
這張專裡最喜歡的MV是《空口言》,我讓不了解她的人看的話,會誇她有日系的感覺。最開始我驚異於這種描述,後來才漸漸明白。在直男眼裡可愛就是日系那掛的。確實很可愛,可愛的幾乎要感嘆這女孩是何方神聖。甚至是一種自然毫不彆扭刻意的可愛,一點都不讓人反感,反而很舒適和賞心悅目。
我記得《快樂大本營》那期為了燕姿,特意請了她的圈內粉絲,代表廣大"燕窩"寫信,傳達了對燕姿的喜愛和想念。然後她哭著說:"覺得自己不值得大家這樣"
平心而論,現實生活中這樣真的不值得——一個人要去等一個沒有回音又過分遙遠的人。可是換做燕姿的話,為什麼我們每個人又都覺得很值得呢?
我相信燕姿的女粉是要遠遠大於男粉的。如果我再小心猜測的話。無論你們喜歡燕姿哪一點,都永遠逃不過一點:她的簡單真實幹淨。
遇見她之前,我從未想像過一個完美的女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但是遇見她以後我開始有所想像。我沒有半點美化她的意思。甚至有時候我會設想:如果我當初能喜歡一個更美豔靚麗的女明星。我會不會比現在少去很多"土氣"和樸素,會比較潮流一些呢?
但我們每個人又清楚的是,即使可以重來一萬次,我們的選擇也不會改變。
燕姿的歌很有故事性。她的歌幾乎都很好的對應了我們青春裡的情懷。所以,我們能夠很好的用她的歌去和某個人建立某種特別的聯繫。我覺得這是很難得的,用歌去承載感情,並且能夠傳達出去,讓人與之共鳴。這可能也是她的歌能夠經久不衰的緣由吧~
她的另一個我很喜歡的特質是:她看起來似乎永遠很瀟灑的樣子。短髮的時候乾淨中性的樣子,長發的時候有些溫婉小女人的樣子。她的瀟灑,不同於王菲太過顯眼鋒利。而是一種溫柔的內化,重在說服自己,帶著點不傷大雅的倔強。所以她才能在巔峰的時候說走就走,想唱歌的時候就唱……
可能我對她帶有太過厚太過厚的濾鏡。甚至我不得不承認,我幾乎深受她的影響,努力簡潔且瀟灑的去生活。
很多人說,現在終於掙到了錢,但燕姿已經不開演唱會了。2020年跨年晚會,燕姿去了江蘇衛視。穿著一件類似浴袍的印花長裙。我不知道那天是她狀態不好,還是妝容問題。我第一在她的臉上看到了老態。眼角有些下垂,用力的話會有顯眼的皺紋。
我承認那一刻我有些心酸,她還有著我青春時的聲音,卻又有一張被歲月沾染的臉龐,我第一徹頭徹尾的意識到她老去這個事實。
她每年的生日我都會說"希望燕姿能美麗又酷酷的老去"。一直到現在我都對此深信不疑。她在我心裡永遠是她最初的樣子。一個笑容甜美的"女孩"。
二十周年,沒有兌現的演唱會,必然向我們每個人走來的衰老,又或是我們正在經歷辛苦的二十代、三十代、四十代。我又想起燕姿帶著眼淚說的那句:"我不值得……"。我知道她的下句可能是我不值得你們這樣等,我不值得你們這樣好……
就像每天數百遍問:這樣努力值不值得?我對某個人值不值得的自己……問出口,就代表知道且預期了答案。問出口,就代表對方很重要。問出口,代表明天還是會努力。問出口,也代表了明天依舊會喜歡……
而我相信得到的答案,也會是一如既往地——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