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1月4日,奧樂齊超市浦東富都廣場店開業,這是德國百年超市奧樂齊在中國開出的第六家門店。
沒想到,新店開業1個月後,肺炎疫情就迅速發酵。
疫情發生以來,奧樂齊門店O2O業務增長迅速,線上訂單翻了兩三倍。其中,尤以生鮮訂單增長最明顯。為了迅速揀貨,門店工作人員「必須跑起來」。
這也許是奧樂齊調整中國市場銷售策略的一個重要契機,這家德國超市正在中國市場迅速適應和進化。
剛開業就遇疫情
在國內不為人熟知的奧樂齊,在歐洲是家喻戶曉的存在,憑藉著極致性價比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創始於1913年的ALDI奧樂齊,如今在全球1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10000家店鋪。在德勤公布的《2019年度全球零售商力量報告》全球十大零售商排行中,奧樂齊位列第八。
疫情發生以來,奧樂齊超市浦東富都廣場店只開一個門進出,並縮短營業時間為早10點到晚10點。每位員工每隔30分鐘洗手消毒。每兩小時嚴格消毒,連購物推車與購物籃把手都不落下。
店員小江(化名)和同事整個春節,沒有一人休息,全都投入每日早晚的輪班。小江的工作是針對線上訂單的揀貨、打包和分類,兼顧著店裡的加貨和補貨。疫情發生以來工作量增加了不少。線下門店對蔬菜生鮮類需求旺盛,補貨頻率增加。每天,小江需要對蔬菜區補貨3、4次。
疫情期間,奧樂齊超市儘可能地保障民生用品的供應充足。為此採購團隊也基本沒休假,保持遠程辦公,時刻跟蹤市場情報,以隨時做出臨時應變。
奧樂齊門店一般只有400-500平方米,卻擺著滿滿1300-1500個SKU,其中一半以上是自營商品,可以有效把控商品質量和安全。
比起面積上萬平方米的家樂福等大超市,奧樂齊就像一個「買手店」——雖然面積不大,SKU不多,奧樂齊商品種類卻並不比許多大超市少,因為每個品類一般只選擇3個左右多輪測試挑選後的品牌。
奧樂齊超市品類豐富,在餓了麼上的線上門店設置了新鮮果蔬、麵包和烘焙、肉類水產、火鍋專區、日用百貨等近30個分類。
熱銷爆款區是牛奶、雞蛋、麵包等生鮮商品,且價格實惠。四升的飲用水只要6元,當月售出超過300單。
奧樂齊的官方服務號每周還會發布特價清單,比如2月19日-2月25日這周的特價清單中,就包括了18.9元的300g紅顏草莓,49元的1050g冰鮮清遠雞。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服務他們,他們有時間也會過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店在堅持服務他們。」小江表示。事實上,這家奧樂齊超市開業不久,可能周邊不少居民還從沒有到過店裡。
線上訂單暴漲
新店遇上疫情,像一場大考。
門店12個員工,光是處理線上訂單業務的人就得安排8個人輪班。最忙的時候,還得招聘兼職幫忙打包和分揀。
之前,線上訂單的分揀只需要小江和另一個同事就能忙得過來,如今至少得需要三四個人。為了處理前一天的預約單和積壓單,小江得馬不停蹄忙一上午。
小江說,必須得加快腳步,大家基本上都是跑起來。一慢下來,外賣小哥就需要排隊了。疫情發生後,線上的訂單源源不斷湧來。
僅餓了麼平臺上,奧樂齊浦東富都廣場店近一個月線上訂單就有2000多單,其他門店多的有5000單左右。有的單子沒有騎手送單,門店員工下了班自己開車送過去。
「米麵蔬菜肉,這些民生類訂單是最多的。」小江說,類似平時賣得比較好的紅酒,疫情期間卻買的人少了。這時候,人們更需要一個民生類物品帶來的保障。
據悉,疫情發生以來,奧樂齊超市線上銷量暴漲,線上訂單翻了兩三倍。這其中,蔬菜生鮮訂單的增長最為明顯。為了應對線上訂單的湧入,奧樂齊門店立即聘請了更多人手,並也最大化的使用了門店揀貨倉。
10多平米的區域內,冷凍櫃、冷藏櫃和常溫貨架完備。外賣訂單由小江和他的同事從超市貨架上揀好後集中到這裡,按照順序依次放置。待騎手趕來可以按照單號按順序取貨,如此一來揀貨打包的效率大大提高,能節省不少時間。
根據如今的銷售情況,奧樂齊已經完善了線上渠道與分銷渠道的銷售策略,以提高處理大量在線訂單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