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一生的慈禧太后,喜愛扮相和拍照,因其中一張照片要了命

2021-01-07 小佛說史

十九世紀末,拍照技術在皇宮中流行起來,一開始慈禧太后並不喜歡這個新技術。但慈禧太后最疼愛德齡公主,德齡公主自打年幼時就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在德齡公主的帶動下,慈禧太后迅速迷上了拍各種照片,並且找到了自己的御用攝影師裕勳齡。

每當拍照前,慈禧太后對照片的精細程度都特別講究,為了拍照會隆重打扮一番,所以基本上慈禧太后的照片中,每一張都很值得考究,也是歷史的見證。在為數不多的傳世照中,甚至能找到慈禧觀音扮相的照片。

不僅對服裝造型特別仔細,還要精挑細選個好日子。甚至對自己頭上的髮飾也有要求,要梳理得整整齊齊,中間分開等等。這是慈禧太后手上戴著金指套的照片。

慈禧太后經常帶著御用攝影師到處去參觀拍照,也會在皇宮的各個地方出現,為了嘗試不同的拍照樣式,拍出令人驚嘆的照片,慈禧曾親口跟裕勳齡說:"只要是新鮮的,我都願意嘗試。"(裕勳齡—慈禧太后欽選攝影師,慈禧的存留照片基本來自他之手)意思是,換著新鮮的樣式,可以多拍更多照片。

慈禧太后流傳世間的照片很多,一方面是因為她酷愛拍照,近乎痴迷,再之就她有些愛美,而且對自己的照片總是相當滿意,照片洗出來之後會命令宮廷畫師著色,然後裱裝起來,經常是一高興了就把自己的"寫真"賞賜與大臣。慈禧太后的每一張照片都經歷了歷史的沉澱,變得更加具有意義。

慈禧也因喜歡拍照,最後丟失性命。有一次,慈禧太后去荷塘乘船遊玩,德齡給她扮演"龍女",李蓮英扮成護法。

同年的11月時,慈禧剛慶祝過73歲大壽,席間因興致高還多飲了幾杯酒,宴席散後便來到頤和園遊園,來到湖邊,慈禧太后心血來潮,想扮演觀音,眾人也只能隨著他的性子。

天氣正是剛入深秋,湖邊的風有點涼,她的痢疾和中風才剛有所好轉,身上穿的戲服並不擋寒,照完相的功夫,身體也沾了寒氣,回到宮中,剛剛止住的痢疾又來勢洶洶,即使御醫沒能幫到她,民間各種方子也沒起效。10多天以後,也就是1908年11月15日,陷入了脫水昏迷狀態的慈禧一命嗚呼,結束了她的一生!

參考文獻:《淺談慈禧》《慈禧秘史》

文:小豆子

相關焦點

  • 晚清官場屠夫,清流重臣岑春煊,因慈禧太后的一張PS照片逃過一劫
    但最終他卻因為一張PS的照片被免職,又因為另一張PS的照片保住了性命,這是咋回事呢?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70期:晚清著名的PS照片栽贓事件,坑了晚清官場屠夫,成就了太后老佛爺!而岑春煊就屬於清流派的大將,他一進京,就跟慈禧太后秘密會談了多次,並決定彈劾慶王,聲稱要做皇上和太后的看門惡犬。
  • 晚清第一美人,比珍妃婉容漂亮,深得慈禧喜愛,卻因慈禧一生守寡
    和現在的很多女明星相比,她們的五官並不算很驚豔,沒有瓜子臉高鼻梁大眼睛,但是卻各有各的韻味,或嬌媚或清純,成為了後輩人眼中公認的美女。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晚清第一美人——慶親王的女兒四格格。
  • 晚清已有照相機,為何慈禧留下很多照片,光緒卻僅存一張偷拍照?
    當初因為慈禧執意要讓載湉(光緒帝)當皇帝時,醇親王得到這個命令時,當時就癱在地上,痛哭不止,因為這意味著,自己的兒子沒了。對於這張照片來講,一個是皇帝,一個是臣子,醇親王本身膽子就小,後來去世也是被慈禧太后嚇死的。所以,皇上站著,他坐著,這於禮法不符,在大清當時的環境下基本不可能存在,而且光緒帝是不可能出宮到醇親王府跟老爹拍照的。
  • 慈禧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鳳眼丹眉,原來慈禧曾經這麼漂亮!
    慈禧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鳳眼丹眉,原來慈禧曾經這麼漂亮!文/歷史大遷徙關於慈禧太后在我們大中國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她的評價也都傾向於負面,很多人說正是因為她在清朝晚期的獨斷、專權才使得中國日益淪為列強肆意宰割的對象。
  • 老照片:原來慈禧太后的攝影師這麼帥!?雙眼皮真好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末留下了很多老照片,其中就有清末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照片,那麼慈禧太后的照片是誰給她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慈禧太后的御用攝影師長什麼樣!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慈禧太后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慈禧太后cosplay普陀山觀音大士的。如上圖,慈禧太后自比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打扮成觀音模樣拍照。
  • 百年前鬧劇:攝影師因慈禧一道特殊懿旨,拍了無數張真實的醜照片
    但是普通人對於攝影仍然是充滿排斥的,特別是慈禧,她認為西方人手持相機,四處拍照,便說那是收人魂魄的工具。儘管當時清王朝每況愈下,但是,王室的衰敗仍然阻擋不住新技術的誘惑,照相成為封建王室最鍾愛的消遣形式之一。1888年,喜愛攝影的珍妃進宮,將攝影術帶入了皇宮。1903年,在歷史上著名的德齡公主的推薦下,她的哥哥裕勳齡成了第一位御用攝像師,清廷中的照片基本上都是他拍的。
  • 慈禧太后的奢侈後宮生活!驚呆了!
    慈禧與多數女人一樣,喜歡檢閱和欣賞自己的衣物。有些衣服雖是從不再穿,卻因有紀念意義,如數十年前她為貴妃時穿過的衣服,時常要叫太監取來把玩,追念往日的綺年玉貌,美景良辰。即使在出行途中,「每隔四五天工夫」,也「總要把所有的衣服等等查看一番」由兩個太監抬到慈禧面前,全部看完,不啻上千百人的隊伍。
  • 慈禧太后和李蓮英,一生相伴,到底是怎樣情感
    這對主僕就是清朝皇太后、葉赫那拉·杏貞、慈禧太后和大太監李蓮英。表面上,一個主子,一個奴才,談不上什麼親密關係。但是,二人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裡,幾乎是形影不離,這就難怪為世人所猜測了。那麼。他們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存在,那就要從二人的身世說起了。公元1852年,十七歲的葉赫那拉·杏貞,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從此開啟了開掛般的一生。
  • 慈禧太后如何養生?
    慈禧太后如何養生? 華西都市報2020-03-08 02:32:02.0四川   慈禧太后是晚清歷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一位中醫養生的熱衷者。3月8日國際婦女節這天,封面新聞「雲觀展」直播將走進成都中醫藥大學博物館,這裡有慈禧太后偏愛的茯苓餅,更有3000種保存完好的藥物標本,讓你在線盡可感受到中醫藥的魅力。
  • 慈禧太后御筆「真如自在」
    「真如自在」石刻,系慈禧太后書賜南山寺普濟和尚的一塊御匾,現如今仍在南山寺保存。慈禧太后為什麼贈送普濟和尚這四個字呢?二、慈禧太后聽說五臺山南山寺的普濟和尚能打坐進修很多天不吃不喝,便詔他入京,親自觀試,果然如其所聞,因此親書「真如自在」四個字賞賜於他。
  • 你知道慈禧太后為何叫「老佛爺」嗎?原來這稱呼由來是因為這個!
    愛看清宮戲的人應該都知道,太后這個身份,雖然沒有皇帝這樣有實權,但是作為皇帝的老媽,還是有絕對的話語權的,所以後宮當中沒有誰不敬重太后娘娘,而慈禧太后,也被稱作是老佛爺,對於這個稱呼,來歷和說法可以說是眾說紛紜,但是其中有但中說法可信度比較高。
  • 慈禧的彩色照片,細眉大眼高鼻梁,還有一副鵝蛋臉,確實漂亮
    清朝晚期越來越腐敗,結果被西方列強欺負了近百年,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慈禧統治了晚清,清朝近半個世紀,在慈禧手上變得越來越弱,她本人就像一個蛀蟲,啃噬著中國最後一滴精血。後世人對慈禧大多不存好感,甚至有些人比較過分,直接罵她為「老妖婦」,並冠以「賣國賊」的稱號,更有甚者如孫殿英,直接掘墓鞭屍,這實在太不應該了,同為一名人類,孫殿英做得還是太過分。但要說慈禧是「賣國賊」相信沒人反對,她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有國之歡心」是一幅徹底的賣國嘴臉,但要說她是「老妖婦」的話,可能就不恰當了,因為慈禧不管是年輕時候,還是晚年時候,都是長得很漂亮的。
  • 慈禧太后一生最忌憚的人是誰?此人若不早死,慈禧無法獨掌大權!
    慈安本為鹹豐正宮皇后,嗣君繼位後,她必然會被尊為皇太后。慈禧也能夠成為皇太后,不僅是因為她是同治帝生母,更是因為慈安對慈禧特別倚重。在同治初年,兩宮雖然並立,實際掌權者卻是慈安太后。正因慈安緩緩行事,方才讓肅順起了輕敵之心。等到行刑之時,肅順才後悔萬分。其次,慈安太后重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名臣,斬殺何桂清等瀆職罪臣。清朝開國以來,表面上說滿漢共治,實際上漢族官員很難進入中樞,許多的地方督撫,都是滿人。
  • 品質生活:扒一扒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驚呆了!
    他和侄子合寫的愛月軒筆記詳細記錄了隨葬品的種類、數量、位置價值。看看,真是死也要拉一批「殉葬」的,還心裡門兒清!   現在就讓我們來扒一扒這位大清太后的奢侈生活吧!太后坐其中,極以為快」,但慈禧說,還是不如乘轎舒服。慈禧曾對德齡說:「只要是新鮮的我都願意試試,尤其是這種外邊人不會知道的事情。」火車除慈禧曾改造了一列專車乘之赴奉天外,紫禁城內也設有短距離輕便軌道,起於宮門入口,終點為慈禧寢宮之外。車上一切設備俱全,只比平常者略小。然慈禧不喜歡坐火車出遊,覺得機車聲音過于震蕩,車座又太狹窄。
  • 因一張PS照,大官被慈禧免職,李蓮英出計幫他化險為夷
    陳少白知道慈禧很討厭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啓超,這兩個人經常在報紙上罵慈禧,說她是武則天、楊貴妃,是"先帝的妃子",慈禧很討厭他們。陳少白想利用慈禧對康有為及其弟子的仇恨,把岑春煊趕走。他先用錢弄到了梁啓超、麥孟華(康有為的學生,保皇黨的另一骨幹)和岑春煊的單人照片,再找人通過技術處理,PS成一張照片。
  • 晚清太后慈禧老照片:相貌美麗驚豔,氣場強大不怒自威
    要說這慈禧太后到底有多美,根據這組晚清老照片來看,晚年時期的慈禧太后依舊保持得很好,即便是到了年過半百的年紀,卻依舊十分的貌美如花,可謂是相貌美麗驚豔,氣場強大不怒自威。 慈禧太后一生除了愛好拍照留影以外,對戲曲更是十分熱愛,因此在閒暇時常常扮演戲本子裡的人物。
  • 清朝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年過半百眉清目秀,氣場強大不怒自威!
    眾所周知出生於清朝1835年的慈禧太后原本是旗人小戶家的長女,因少年時期貌美聰慧,於及笄之年進宮為妃。慈禧太后進宮後因才情卓越頗得鹹豐皇帝的喜歡。 年輕時候的慈禧太后就生得極其驚豔端莊,只可惜早年的她忙於清朝的國事與政務,一向無暇顧及自己的容顏和裝束。
  • 慈禧曾引領時尚:坐奔馳車 最喜歡攝影和巴黎香水
    1903年,慈禧太后住進頤和園,電燈又亮了。  關於頤和園的電燈有一則趣事:1903年有位德國商人意圖將西方電氣商品打進中國市場,但慈禧反對。外國商人懂得,要想打開中國市場,首先要讓慈禧帶頭用電燈。於是重賄慈禧的貼身太監李蓮英。他們趁慈禧外出之際安裝了電燈。  傍晚慈禧一進樂壽堂就質問:「我一走,你們為何在殿內張掛那麼多的各色『茄子』?」
  • 【茶文化】慈禧太后的飲茶之道
    在清代,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因曾住在紫內西宮,遂被稱為「西太后」。她主宰同治、光緒兩朝軍國政要,統治清代達48年之久,極盡豪侈揮霍之能事。她喜愛飲茶,是視飲茶可以美容,作為眾多的美容秘訣之一。慈禧的飲茶習慣較為奇特,茶具十分精美,富麗堂皇,「宮中茗碗,以黃金為託,白玉為碗。」
  • 玉容散——慈禧太后專用方
    有兩個女人曾經在慈禧晚年與她有過近距離的接觸:一位是德齡,因通曉外文而成為太后的第一女侍官。       另一位是美國女畫家卡爾,1904年8月進入清朝宮廷為慈禧太后畫像,與慈禧朝夕相處九個月之久,將自己的親見親歷,記錄於《慈禧寫照記》中。在書中她寫道:「我看眼前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極美麗極和善的婦人,猜度其年齡,至多不過四十歲(其實慈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麗姣好,使人一見便生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