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嘴裡又渴又粘膩,嗓子裡總感覺有異物,咳不出也咽不下……
很多人把這種情況稱為「有痰」,其實,西醫和中醫所說的痰並不完全一樣。
中醫說的「痰」,不僅指咳吐而出的黏稠物,還泛指一切非人體生理所需的代謝性分泌物。中醫認為,凡氣血不暢之處,即津凝生痰之所。
痰溼的人大多形體肥胖,面色淡黃而暗,且苔多滑膩、口黏痰多,胸悶身重,肢體不爽,常覺無力不想動,注意力不集中,動則出汗、氣喘。
秋冬季節,大人們都很容易感冒,更別說小朋友了,而且一般他們咳嗽都有痰。
通常孩子有痰是因為感冒,而大部分感冒都是可以自己好的,但吃藥也只能緩解咳嗽有痰症狀,並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
那麼治療咳嗽,還有什麼方法呢?今天,分享五個穴位,幫助大家趕走身體裡的「痰」。
取穴: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方法:拇指垂直於穴位按揉,以出現酸脹感為宜;每次按壓5~8秒、10~20次。
.
功效:可起到祛痰、寬胸理氣、降痰宣肺等作用,尤其適用於調理肺脾氣滯所生之痰,患者常睡臥不寧,腸胃不爽,飲食受影響。
取穴:位於喉結旁,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位置下一橫指處。
方法:大拇指按住水突穴,然後撥按穴位周圍的痰結,每次1~3分鐘。
功效:特別適用於治療熱痰,患者咳出的痰偏黃而稠,吐而不暢,口乾唇燥,舌紅苔黃膩。常按此穴可減輕咽喉腫痛、痰多咳嗽、氣喘等問題。
免費艾灸課▼識別進群
取穴: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huì)突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鎖骨下窩凹陷處,身體左右各一。
方法: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同側的雲門穴,並做環轉運動,每次按摩3分鐘,每日2次。
功效:常按此穴同樣適合調理熱痰的一些症狀,有助於宣肺止咳、化痰散結、調暢肺臟功能。
取穴:豐隆穴是化痰要穴,位於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距脛骨前緣約兩指寬處。
方法:用大拇指點按豐隆穴1分鐘,然後沿順時針按揉該穴2分鐘,最後用大拇指沿豐隆穴向下單方向搓2分鐘。
功效:用於治療熱痰、溼痰、燥痰等病證,尤其適合喉嚨裡很難咯出痰的人,經常按摩,有助於痰液輕鬆咯出。
取穴: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肺俞穴位於人體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處。
方法:患者趴在床上,按摩者將兩手拇指指腹放在兩側肺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揉之,使穴位產生酸麻脹感。
再用手掌正面拇指根部緊貼於肺俞穴,稍用力下壓,摩擦穴位3~5分鐘,每日1次。
功效:適用於各種痰邪病證,可使肺通氣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降低氣道阻力,有助痰液排出。
中醫學認為,桔子性溫味甘,能補陽益氣,為理氣、芳香辛溫之物。
在熬大米粥時,水開之前放入幾小塊乾淨的桔子皮。粥煮熟後不僅芳香可口,而且特別開胃,對腹脹或咳嗽痰多的人,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桔皮、生薑、蘇葉各6克,水煎後加紅糖適量飲服,每日2次。效果也很好。
中醫認為,柑橘具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於胃腸燥熱之症;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於腹部不適、小便不利等症;有潤肺化痰的作用,適於肺熱咳嗽之症。橘子性平和,因此,即使病人也可適當食用。
吃柑橘千萬別把橘瓤外白色的筋絡扯掉。中醫認為,橘絡具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不僅是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療佳品,而且對久咳引起的胸部疼痛不適還有輔助治療作用。
中醫認為,白蘿蔔能清熱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生食可治療熱病口渴、肺熱咳嗽、痰稠等症,若與甘蔗、梨、蓮藕等榨汁同飲,效果更佳。
民間常說:白蘿蔔性味偏冷,體質虛冷、氣管不好的人不宜常吃。其實白蘿蔔對肺熱型感冒咳嗽,有很好的止咳效果;此外,白蘿蔔內含有殺菌素,對於傷風熱邪,咽喉腫痛,咳嗽有助益。
中醫學認為,梨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
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向大家推薦南師肚臍貼
肚臍、除腎以外人體的又一「先天之本」神闕穴(臍)與五臟相通,是真氣往來的門戶。神闕穴中的「闕」是宮殿的意思,神闕穴就是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實際上,在人體當中,神闕穴也是心腎交通的門戶。
神闕穴居於人體正中,與督脈相表裡,連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能通達百脈,故神闕可謂一穴而系全身,可達通脈、調臟腑、培元固本。
南懷瑾在《我說參同契》中清晰記載了一個方子:
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和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放在肚臍就行了。
各種病都好,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繼續二三天後,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幹啦,腸胃病都會好了。
南環瑾的「萬病方」 補陽氣、去溼邪、健脾胃通經活絡、排寒祛溼、調理腸胃、幫助減腹,把肚臍貼貼在肚臍上,畏寒的人手腳冰涼,補足陽氣,渾身暖暖的;身上有溼氣、虛胖浮腫,貼一貼,溼氣除了,肚腩也小了,睡眠也好了;脾胃差的人用過之後,胃口、消化能力都恢復了,身體比以前強健了不少。
👇
南師肚臍貼被稱為「萬病方」,是因為它能溫補陽氣、祛溼散寒、調理腸胃,對身體進行全方位調養。
▲ 註:肚臍貼一盒為30貼+30丸,可用30次。
►適用人群:
1.手腳發涼,長年冰冷,宮寒、痛經者,經期也可以使用的;
2.陽虛體質,溼寒重,臉上長痘和斑、舌苔發白、反覆的口腔潰瘍,容易失眠者;
3.風寒感冒,發熱,經常腹痛、腹瀉,尤其對小孩子脾胃虛寒效果明顯;
4.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者;
5.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的人。
►注意事項:
陰虛體質(兩顴潮紅\舌幹紅等)、孕婦及2歲以下小孩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