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多納爾·威爾士(Jimmy Donal Wales)維基百科(Wikipedia)的創始人之一。現為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榮譽主席,同時擁有一家名為Wikia的營利公司(和Wikipedia沒有直接關係)。2006年5月,威爾斯被《時代周刊》選為100個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基本資料
中文名:吉米·多納爾·威爾士
外文名:Jimmy Donal Wales
別名:Jimbo
國籍:美國
出生地:美國阿拉巴馬州
出生日期:1966年8月7日
畢業院校:印第安納大學
主要成就:wikipedia
個人履歷
1966年8月7日,吉米·多納爾·威爾士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偏僻小鎮漢斯維爾(Huntsville)。父親是雜貨店經理,現已退休;母親及祖母經營小型的私校,「是傳統的單課室校舍」(原文:"in the tradition of the one-room schoolhouse"),威爾斯就是在那裡接受教育。學校將一至四年級以及五至八年級各分成一組,威爾斯所在的年級通常有四名學生。
1989年,威爾斯從歐本大學的金融系畢業,後來他又取得了印第安那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是期權定價。
1994年,威爾斯離開學術界決定從商,並前往芝加哥發展。在芝加哥的幾年時間裡,威爾斯從事利率和外匯的投機,發了一筆大財。
1998年,威爾斯移居聖地牙哥並開了一家網絡公司。
1999年10月20日,價值1250美元的32卷本《大英百科全書》全部上網,供人們免費查詢與下載。這在當年是轟動一時的新聞,經全球1200多家媒體報導後,竟在一天之內惹來1500萬的洶湧人流,令剛剛開通的網站頃刻間崩潰,兩個星期內都無法正常運轉。 《大英百科全書》網絡版的免費午餐沒有持續太久,兩年後,由於網絡廣告發展艱難,《大英百科全書》不得不放棄「免費」的承諾,宣布向個人用戶收取60美元的年費。於是,吉米·威爾士誕生了建立一個真正「開放、免費」的網絡百科全書的的想法。
吉米·多納爾·威爾士與當時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哲學系博士生拉裡·桑格合作開發了免費的在線百科全書 Nupedia。一開始,他們顯然對百科全書抱著敬畏之心:Nupedia百科全書的條目全部由具有專業背景的專家和學者編寫,他們戰戰兢兢地按傳統百科全書的規矩,列了知名學者的花名冊,設置了7道編校程序細細把關,每個編寫者還必須傳真自己的學位證書驗明正身,但時間很快證明了他們的不自量力——18 個月的努力和25萬美元只換來了12個詞條。 這次的失敗令吉米·威爾士認識到百科全書的水有多深,像《大英百科全書》那樣的精英路線顯然走不通,不久,他發現了Wiki——一個原始碼開放的合作軟體:Wiki一詞來源於wee kee wee kee.
1995年,wiki技術的創始人美國人沃德·坎寧安開發了這種在Web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的社群協作式寫作技術的時候,把這句意為「快點快點」的夏威夷語縮略成了現在廣泛使用的wiki。而wiki從技術變成了維基百科全書則是在6年之後,吉米·威爾士決定應用這種技術,開拓一部人人可書寫的百科全書。
2001年1月15日,英文版的維基百科全書正式問世了。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維基的條目達到了200條,一年之後增加到1.8萬條。
2004年9月,維基百科全書的條目達到100萬條,此時它的投資總額達到了5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威爾斯的個人投資。 對此威爾斯如此表達:「用世界上每一種語言免費傳遞一個完整而全面的百科全書,即使最貧窮和最受壓迫的人也能輕鬆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