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以權壓人!深陷「論文門」後,如今強迫維基百科做出選擇

2020-12-18 臺頭聞

臺頭聞編輯:永雪

蔡英文的「論文門」事件在臺灣社會延燒許久,最終在蔡英文辦公室所公開展示的蔡英文畢業院校——倫敦政經學院回函之後結束,但整起事件給人以匪夷所思之感。

蔡英文「論文門」案發經過

其實蔡英文的「論文門」早在2016年就被曝光,當時有臺灣媒體發現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其母校LSE網站顯示為「消失」(Missing),而因為臨近2020大選,加上「深綠獨派」的不滿,最終由媒體人彭文正和學者賀德芬從2019年6月中開始不斷炒熱這個話題,最終逼得蔡英文正式面對。

外界對於蔡英文論文案的看法

至於蔡英文為何不在第一時間就正式回應,還讓此話題延燒,目前認為有三種解釋,一種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或許真有問題,但LSE的學位沒有問題,因此蔡英文才遲遲不肯正式回應。另一種則是比較「腹黑」地認為「黑英計劃」反而是民進黨的選戰策略,企圖藉此讓蔡英文的聲勢不斷累積,也可以在藍軍加入攻擊蔡英文後,反將藍營一軍。不過,也有可能蔡英文當初並沒有料想到「論文門」會不斷發酵,只認為這是深綠獨派對她的「抹黑」,因此不以為意,並沒有打算認真回應質疑者的想法。

媒體人彭文正和學者賀德芬藉由「論文門」是要批評蔡英文的誠信問題,主打的動機可能涉及到他們和蔡英文的個人恩怨。因此對他們來說,重點並非是LSE的學位是否屬實,而是更加鑽研博士論文的細節問題,希望藉由誠信問題來影響民進黨在2020的選情,藉此報復蔡英文。從他們的考證和推理來說,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的確不乏有疑點,包括LSE圖書館遺失蔡英文的博士論文以及論文格式不一或塗改的問題等等。但由於蔡英文畢業時間為1984年,年代久遠,加上「無巧不成書」的情況,讓質疑者即便在臺灣地區領導人官邸已經召開記者會之後,仍然認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有問題。

然而,蔡英文好像確實沒有認識到這樣一件事情的嚴重性,據島內媒體報導,蔡英文在「2020」大選依靠網軍等勢力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繼續指示現在臺灣地區執政的民進黨當局加強對於島內輿論的控制,媒體人彭文正近期警示島內臺灣民眾,蔡英文有可能為避免個人聲譽遭受損失,指使臺灣地區外事部門向「維基百科」方面施壓,藉口其中充斥著對於蔡英文本人的偏見要求其撤下論文門有關報導。

島內學者賀德芬近日在其個人臉書(Facebook)上表示,「維基百科」中對於蔡英文論文失真的描述是真實的,在「2020大選」後,在其討論頁面已有聲音要求維基百科刪除此類報導,理由從維護「行政當局」形象,到對個人偏見均有,懷疑蔡英文控制下的民進黨當局是這一事件的幕後黑手,並且呼籲臺灣民眾積極參與這一討論當中去,避免由於熱度下降和民進黨當局的壓力導致維基百科不得不刪除這一報導。

來源:中國臺灣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編輯,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的良善之地:維基百科如何活過20年?
    製圖:Gluekit 圖片來源:Photofest/Getty如今,維基百科在網絡生活中無處不在,人們很難再回想起這個項目最初是多麼奇特。2000年,我(指本文作者Rachel Riederer)還是一名大一新生,當時吉米·威爾士與拉裡·桑格二人合作推出了一個眾包研究網站,它就是維基百科的前身。我第一次接觸到維基百科時,它還是一項總是伴隨著警告的信息來源:論文中不可引用維基百科,一個又一個助教都嚴厲說明了這一點。
  • 謠言、術語、命名歧視,維基百科如何應對疫情這場壓力測試?
    「這足夠令人生畏,因為有這麼多人都在看著你。」 WP 回憶自己剛剛加入小組時的感受。第一步,就是要熟識這裡的規則。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一項最新的統計,維基百科提供的政策指示和建議的總字數目前已經超過 15 萬字。熟知這些規則的人,彷佛行走於維基上的律師,調查取證留存舉證。《連線》風趣地將他們分為不同的門派。
  • 維基百科上最高產的作者,是一個機器人
    而且,宿霧語版維基的雖然有五百多萬條條目,但管理員只有六人,活躍用戶也只有 14 人;相比之下,英語版單單是管理員就有 1143 人,活躍用戶更是超過了十萬人。事實上,宿霧語版維基那五百多萬個條目,99% 的內容是一個名為「Lsjbot」的機器人所完成的。同時,它也是維基百科上最高產的作者。
  • 「論文門」再添兩大實錘,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真假,母校聲明成關鍵
    「論文門」的進一步調查,又有了兩大實錘,進一步認證,蔡英文的人品有問題,在這麼重大的問題上都敢公開造假,簡直就是把民眾當成傻子。「論文門」的兩大實錘,母校聲明從未保留學生畢業證書複印件,口試當天是禮拜天這一種情況已經在英國校方的頁面上做了特別的說明,林環牆在某社交平臺上發文說,如果蔡英文論文門的真相被揭開的話,國際現金流也會隨之浮出水面,那3000萬的匿名捐款馬上就能水落石出。
  • 「靠譜」的維基百科,竟被個12歲少年戲耍了?
    換句話說,低地語維基百科的半壁江山,都是由這一位門外漢寫的。。。看來人和人之間的碼字能力真的不能一概而論,小辣椒隨便打開幾個低地語的維基條目,點開歷史版本,就能看到這位" 語言奇才 "來過的印記。又因為蘇格蘭大多數人都看得懂英語,低地語有點類似方言一般的存在,瀏覽低地語維基的人少之又少,幾乎沒人會去注意語法和拼寫的錯誤。於是乎,就鬧出了如今這一樁笑話。其實在此之前,維基百科也因為編輯權限的問題鬧過不少的爭議。
  • 媒體庫:創建維基百科有什麼好處?維基百科怎麼創建?
    那麼,創建一個維基百科具體能帶來哪些好處呢?1.增加受眾,擴展海外市場。不同於國內的各種宣傳渠道,維基百科面向的群體是全世界的所有用戶。通過維基百科,海內外有需求的用戶都可以閱讀到我們展示的信息,極大的增加了受眾的群體範圍,也有利於拓展海外的市場。2.樹立優質品牌形象。
  • 「論文門」民間柯南 175名博士站出來發聲
    蔡英文「論文門」爭議愈滾愈大!由175名關心公共議題的博士們自行組成「論文門」調查團,發現蔡英文指導的碩士生林桓畢業時間點跟蔡辦所言不符,決定以「華人博士團」為名,8日下午2點在臺大校友會館召開「蔡英文博士論文門及學術倫理記者會」,呼籲臺當局真實回應「論文門」關鍵疑點,才能服眾。
  • 如果……將維基百科寫入蘋果
    他計劃用生物合成學往蘋果裡嵌入維基百科的DNA編碼版本,以此來創造一株名符其實的「知識之樹」。戴維斯今年已經63歲了,支撐他站立的是一條鋁製腿,上面裝著一個橡膠塞,本來在實驗室中是用於塞燒瓶的。和那些見過他的人聊天,最後總會說到不同版本的同一個故事:他把鐘錶零部件在恆溫箱裡培育了25年看它們會不會像生命一樣自組裝;他在1986年成為第一個將藝術品嵌入活的有機體基因組中的人;他丟掉右腿膝蓋以下的時候是在「親吻鱷魚」;他在用遺傳工程改造桑蠶讓它們紡出金絲;他在密西西比老家照著卡特琳娜颶風的樣子設計了一座32米高的鋼塔,可以捕獲閃電然後把它們扔回去以表向老天抗議,憑此贏得了洛克菲勒的一項贊助。
  • 蔡英文論文門真相?為「登大位」2007年狂補300頁
    原標題:蔡英文論文門真相?為"登大位",2007年狂補300頁彭文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月6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引發系列爭議,臺媒體人彭文正多次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他5日更指出,「論文門」的真相就是蔡英文當年連申請博士入學都沒過,而她當時只寫了論文前3章;2007年起蔡英文發現自己可能要「登大位」了,就開始補論文剩下的300多頁。」
  • 哈裡斯的維基百科頁面被頻繁編輯引發質疑,為何刪除其負面信息?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卡瑪拉·哈裡斯的維基百科頁面引發了一場網絡大戰,因為其編輯量大幅上升,這反映了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的副總統人選宣布之前的激烈角逐程度,並導致維基百科將該頁面設置為「酌情裁量」。
  • 項目沉澱 - 維基百科頁面預覽的設計體悟
    兔子洞人們喜歡維基百科。喜歡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譬如以下由 XKCD 所描述的這一點就非常具有代表性。雖然圖中的用詞是「問題」,看上去像是在表達不滿,但我認為正是這些「問題」使他對維基百科愛不釋手:為維基百科進行設計時,這個說法就更加不準確了。維基百科的內容由超過20萬人(包括 bots)通過300餘種語言編寫,在語氣、格式、可用性、詳細度和主觀態度等諸多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對於維基百科而言,一切案例都是邊緣案例,因此,也就不存在任何邊緣案例。為維基百科設計頁面快速預覽,這有些像是在玩「俄羅斯方塊」;然而不用於遊戲的是,你無法預先了解下一個方塊會是什麼形狀。
  • 外媒:維基百科如何成為種族正義的「戰場」?
    像AfroCROWD這樣的維基百科用戶團體在6月19日之前的兩周內組織了挑戰,以改善維基百科對民權話題的報導。而新的維基項目Black Lives Matter則幫助編輯們合作完成了著名的示威活動、警察暴力受害者的頁面,以及新的頁面,如「當搶劫開始時,(開槍)射擊也就開始了」和喬治·弗洛伊德抗議活動中被移除的邦聯和其他紀念碑的列表。
  • 牛津博士抨擊蔡英文:對博士論文擦脂抹粉,卸妝恐更驚悚
    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2019年9月起連續發表4篇有關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論文的文章,做出蔡論「存放地點不對、呈交時間錯過、內容和形式都不達標」的結論;當時人在英國的他偶然介入調查,查證之後發現被蔡英文告的3位教授不但沒說錯,而且有憑有據。
  • 吉米·多納爾·威爾士 維基百科創始人
    吉米·多納爾·威爾士(Jimmy Donal Wales)維基百科(Wikipedia)的創始人之一。現為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榮譽主席,同時擁有一家名為Wikia的營利公司(和Wikipedia沒有直接關係)。2006年5月,威爾斯被《時代周刊》選為100個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 獨家|孟晚舟案再現離奇細節:「我查了十分鐘維基百科」 加拿大高官...
    根據鳳凰網財經看到的文件,庭審現場揭秘了很多「離奇」細節:核心證人拒絕出庭,在孟晚舟被逮捕後不到一年就提前退休,從加拿大溫哥華搬到中國澳門;加拿大邊境檢察官稱審問前刷了十分鐘維基百科,就知道重點審問孟晚舟的伊朗交易;孟晚舟的電子設備序列碼是否給了FBI?
  • 孟晚舟案現離奇細節:「我查了十分鐘維基百科」,加高官遭群嘲
    根據鳳凰網財經看到的文件,庭審現場揭秘了很多「離奇」細節:核心證人拒絕出庭,在孟晚舟被逮捕後不到一年就提前退休,從加拿大溫哥華搬到中國澳門;加拿大邊境檢察官稱審問前刷了十分鐘維基百科,就知道重點審問孟晚舟的伊朗交易;孟晚舟的電子設備序列碼是否給了FBI?
  • 蔡依林公開真實身高 要求更改維基百科 網友一看傻了
    記者許皓婷/綜合報導天后蔡依林(Jolin)15日迎來39歲生日,她特地和親朋好友飛到泰國慶生,她近日在Facebook分享度假美照,更公布了自己的「真實身高」,還要求更改維基百科,逗樂一大票網友。▲蔡依林官方身高158公分。
  • 維基百科扣籃冠軍被改,戈登頁註明「被搶」!
    賽後,更加離譜的事情發生了——扣籃大賽的維基百科遭到了球迷們的惡意修改,其中2016年的冠軍和2020年的冠軍都被改成了戈登。眾所周知,2016年拉文力壓戈登奪得冠軍衛冕成功,2020年戈登也是惜敗給了小德裡克-瓊斯,這兩屆扣籃大賽冠軍獎盃的已經被拉文和小瓊斯捧回了家,修改維基百科的頁面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除了用「精神勝利」來安慰一下自己、還有什麼其他的意義呢?
  • 11月BTS維基百科訪問量74萬,BLACKPINK差一半,而V卻排在第三?
    大家都知道維基百科嗎?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國內有百度百科,還有其他很多百科的,但是在國外的話,用得最多的還是維基百科了,算是一個比較權威的百科了。很多人不知道國外的明星或者某件事件,都可以在上面查找到,所以使用的人還是非常多的。那維基百科上哪些頁面是他們點擊最多的呢?
  • 科學家向外星文明發送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Wikipedia)真的要變身星戰維基(Wookiepedia)了。加州研究人員希望這個百科式網站能幫助地外文明了解地球。Astronomers would like to beam the entire contents of Wikipedia into space in the hope of contacting ali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