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城1歲女孩骨折,蘇州中醫10分鐘復位
不小心摔傷骨折的1歲女孩瑤瑤(化名),因擔心手術留疤,父母從鹽城趕到蘇州,在吳門醫派正骨手法治療下,10分鐘就復位成功。瑤瑤今年1歲4個月,來自鹽城。幾天前的一個傍晚,她在床上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下來,當時右手撐地,痛得大哭。
-
少年前臂雙骨折,術後三天即可返校上學,開心
12月12日,一名13歲少年因左手尺橈骨雙骨折入住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骨外科,成功實施了微創手術,僅有兩個一釐米長的切口,恢復非常迅速。術後第三天,少年便出院返校上學。 12月17日,骨科醫生回訪,少年康復良好,能與其他孩子一道開心地正常上學。
-
正骨推拿復位法[胸椎]
胸椎正骨手法:胸椎後關節呈冠狀面,胸肋關節和肋橫突關節與胸椎後關節相聯結,胸椎椎間盤前後等高,且較薄,加上胸廓的保護作用,故胸椎不易做旋轉動作。胸椎棘突細長並向下方重疊如蓋瓦狀,故在定位時棘突與椎體約差一節。正骨手法的施治時要注意這些生理特點。
-
徒手正骨被疑智商稅,網友:臉被整垮了,店家P圖宣傳
最近有關正骨、整骨的話題頻上熱搜,「不僅能修正儀態改變駝背的狀況,還被賦予瘦臉的作用」。不開刀、不出血,徒手就能矯正面部移位,就能解決大小臉、左右不對稱的情況,縮小骨頭間的縫隙,瘦臉縮下巴的效果立竿見影。明星都在用的「神奇之術」是智商稅還是真有奇效?
-
復旦附屬中山醫院的這支團隊讓患者免去傳統手術之苦
復旦附屬中山醫院的這支團隊讓患者免去傳統手術之苦 2020-01-21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湘名醫(43)江林 | 江氏正骨有傳人
63歲的江林出身於骨傷名門世家,自幼受祖父、父親骨傷衣缽傳承,15歲開始隨父親從事中醫臨床骨傷治療,後進入湖南中醫學院深造,獲得本科文憑。在40餘年的醫療實踐中,他創造性地繼承了祖傳正骨療傷之術,對治療骨折、骨傷有獨到之處,尤以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中藥內服外敷為特長,成功治癒了成千上萬的骨傷病患者。
-
徒手整形,是高科技還是「智商稅」?
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你說「不化妝、不微整、不手術,只靠手推、按、擠、揉」就能變美,」還甩出一大堆的案例給你看,還有人現身說法,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很心動?這就是傳說中的「徒手整形」!下面,@整形醫生修志夫就來正經地分析一下為何徒手不可能整形:徒手整形的說法:
-
正骨推拿復位法
主治法-正骨推拿復位法(1)腰骶關節錯位的正骨推拿手法:腰骶關節錯位、腰椎間盤突出並發骨盆旋移症候群者。復位後作「強壯手法」和「痛區手法」,軟組織筋結德彈撥、拿捏,點穴法,內臟病者加「捏脊療法」。(2)髂關節錯位的正骨推拿手法①側臥牽抖復位法:適用於糾正骶椎側擺錯位的「長短腳」,兼治「陰陽腳」。
-
中醫正骨、頸、胸、腰椎、骶髂關節、手法復位講解
如果呼氣盡再用力按壓,則此時肺被相對壓縮變實,醫者按壓之外力將很容易沿背部胸壁傳導到胸膜及被壓縮變實之肺臟,反易造成胸膜肺心等內臟損傷,安全係數較小。2、掌根與皮膚成60°角時推按較90°垂直下壓復位效果要好,因胸椎後關節之關節面呈冠狀面,前後重疊排列,且棘突向尾端傾斜互呈疊瓦狀覆蓋,若垂直下壓,反使錯位之胸椎小關節面互相緊貼,不利於復位成功。
-
蘭州12歲骨折男孩千裡赴青求醫,未經手術成功復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日前,甘肅蘭州12歲男孩因右肩骨折前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進行整復,經兩次拔伸牽引和手法復位,患兒骨折部位現已成功復位開始癒合。9月2日,12歲的倫倫(化名)在媽媽趙女士的陪同下,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骨科中心進行回蘭州前最後一次複查。據了解,8月16日,倫倫玩耍時不慎摔倒,導致右側肱骨近端骨折。在當地醫院就醫後,醫生建議保守治療並給予了肩部支具外固定。然而5天後複查時發現,骨折部位出現錯位需要手術。「孩子小時候觀看閱兵式後就一直想當空軍,做手術肯定會留疤,參軍體檢就過不了了。」
-
正骨復位很簡單,簡單到我都不想說
故手中須臾之功,全在平日之日積月累。王道無近功,正骨亦然。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骨之道,雖以理法為先。然手法亦不可缺。手法即利器。利器在手,自能事半而功倍。而民間傳承之手法與方藥。經數代乃至數十代心口相傳。集數代人之精思秘驗。其技之巧,其效之神,實令人嘆為觀止。
-
正骨推拿有禁忌:不懂正骨別亂來
康復科專家認為,正骨推拿可以針對椎關節錯位,運用手法讓關節復位。但值得強調的是,手法復位並非保健按摩,專家強調,在進行手法復位時,非得要有症狀、觸診和X光片三方面的診斷依據均相符合「頸椎錯位」為前提,否則不懂正骨別亂來,弄壞了頸子,後果很嚴重。
-
正骨之道之悟
本文詳述中醫正骨之道亦如是,筋出槽骨錯縫,明心見性,理通則大道至簡至易,言簡意真,發人深思,可堪為正骨不傳之心法。如果手上著力,則手己被控死,法無從生焉,復位自然不精巧。真正的高境界是被正者不覺用力,只覺醫者手輕輕一動似無感覺則疾患己除。絲毫不會有響聲。追求正骨有響聲者,骨是被強行推入而不是順勢帶入。絕非精妙之道。如果能得此中真意,就會覺得如康氏正骨傳人兄弟所講的,正骨太簡單了,簡單的我都不想去說它。
-
骨折後,關於復位、手術、癒合、功能恢復,骨科醫生給你講一講
所以骨折後,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手術才能有助於癒合。我們常說傷筋動骨100天,想要修復鍛鍊的骨骼也需要大量的時間。骨折後,關於復位、手術、癒合、功能恢復,骨科醫生給你講一講。在骨折之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受傷程度,會通過手法、牽引、手術進行復位。手法復位常用於橈骨下端骨折、指骨骨折、脛腓骨橫形骨折等能用手法幫助骨頭恢復功能的情況,醫生會將患者骨折的部位進行麻醉後,用牽引的手法將骨頭恢復原狀,最後再用石膏進行固定。
-
「健康」鴕鳥少年變挺拔?來看看「正骨代言人」小鬼是怎麼做到的
不過這立竿見影的效果確實讓許多駝背少女心動不已,也難怪大家現在都叫他「正骨代言人」。這還是那個嘻哈少年,rapper小鬼嗎?突如其來的挺拔身姿真的是有被震驚到。其實,在娛樂圈中正骨過的明星不在少數,放鬆按摩的同時也能夠矯正體態問題。最著名的就是王一博在《天天向上》中被正骨師傅正出痛苦的表情包了。
-
腰椎正骨手法
患者和第二助手穩定患體的同時,與在提臀向下牽引力使患椎間隙被拉寬的瞬間,與滑脫椎體受拳頭碰擊力的共同作用下,促使椎體向後還納復位。Ⅱ度滑脫者,多有先天性峽部不連,極易復發,我(廣州醫學院)研究所在手法復位後,以椎體融合手術治療,療效很好。
-
正骨手法治療【腰椎】
患者和第二助手穩定患體的同時,與在提臀向下牽引力使患椎間隙被拉寬的瞬間,與滑脫椎體受拳頭碰擊力的共同作用下,促使椎體向後還納復位。Ⅱ度滑脫者,多有先天性峽部不連,極易復發,我(廣州醫學院)研究所在手法復位後,以椎體融合手術治療,療效很好。
-
陳長賢:會武術的正骨醫院院長
他們就是——泉州好醫生! 閩南網11月24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吳圳烽 文/圖)是醫生,又是一名管理者,作為泉州市正骨醫院的院長,陳長賢對待病人,一直秉承「醫者存仁,博達通雅」的思想,減輕病人的負擔與痛苦。
-
中醫正骨泰鬥——羅有明
,10歲幫助奶奶為人治病,15歲開始獨立坐班行醫。奶奶病故後,她破例挑起了羅家正骨技藝的第五代掌門人的重擔。16歲時,因治癒一名被驚牛牛氐撞造成盆骨重度骨折的病人而一舉名。 睡夢離世 2008年10月11日上午10時45分,羅有明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蘭廳」舉行。
-
11種肩關節脫位復位方法,骨科醫生收藏必備!
下面我們介紹了 11 種用於肩關節前脫位的復位方法:▼1、Hippocratic復位法Hippocratic 描述了最早的肩關節脫位復位方法。術者在將足部抵在患側腋窩,對患者進行縱向牽引的同時交替內外旋轉肱骨頭。該方法目前較少使用,因為其存在較高風險的臂叢神經牽拉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