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鹽城1歲女孩骨折,蘇州中醫10分鐘復位

2020-12-21 湘湘帶你看社會

骨折了,竟不用開刀!不小心摔傷骨折的1歲女孩瑤瑤(化名),因擔心手術留疤,父母從鹽城趕到蘇州,在吳門醫派正骨手法治療下,10分鐘就復位成功。

瑤瑤今年1歲4個月,來自鹽城。幾天前的一個傍晚,她在床上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下來,當時右手撐地,痛得大哭。

瑤瑤的父母立即將她送入當地醫院就診,確診為肱骨髁上骨折,醫生進行復位未成功,反而造成旋轉移位,醫生建議手術。

孩子太小,因擔心手術會留下疤痕,瑤瑤的父母希望尋求手術以外的治療方式。在當地醫院老中醫的推薦下,8月1日清晨5點多,一家人從鹽城出發到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就診。

蘇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副主任中醫師尤君怡仔細查看了瑤瑤的CT片及右上臂的情況,發現瑤瑤的肘部旋轉移位明顯,常規的處理方式是手術切開復位和內固定治療,但該治療方案創傷大,難免會遺留疤痕。

經過詳細分析和評估,尤君怡認為,可採用中醫傳統的手法復位治療。在常規清毒處理後,尤君怡利用吳門醫派正骨法的獨特技術進行了手法復位,貼上醫院特製的膏藥,再用木夾板固定、繃帶包紮,10分鐘便完成了。複查CT顯示,骨折已完全復位。

「太意外了,我們做好了住院的準備,沒想到幾分鐘就好了。」瑤瑤媽媽告訴記者,他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都說中醫慢,沒想到那麼快!」

尤君怡介紹,瑤瑤只需要定期來醫院複查,三周就可拆除夾板活動了。

「手法正骨創傷小,縮短了骨折癒合時間,並且避免了手術的痛苦和二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的煩惱,愈後不留疤痕,費用也低廉。」尤君怡補充說,老祖宗傳下來的夾板外固定不僅質輕、可塑性、柔韌性好,能有效維持固定並有利於功能鍛鍊,而且通氣性好,對皮膚無不良刺激,還可根據腫脹消退情況隨時調整。

事實上,這樣的跌打損傷病例醫院骨傷科每天都能接診許多,經過中醫醫師的正骨療法,在「摸、接、端、提」之間,骨折、關節脫位的復位就得以輕鬆完成,一些常見的肘部輕微損傷的手法復位甚至僅需1分鐘。

除了瑤瑤這樣的省內患者,還有不少從浙江甚至海外而來的患者,其中既有1歲的寶寶,也有百歲老人。

尤醫生提醒,骨折中醫手法復位,越早越好,隨著腫脹加重,復位難度也增加。此外,小孩骨骼生長很快,拖延治療會形成纖維性骨痂影響復位。大部分骨折可以用中醫正骨手法,但一些嚴重的關節內骨折、開放性骨折則需要手術。

責編:方 潔

【來源:名城蘇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骨折了必須手術嗎?常見骨折的中醫手法復位經驗介紹
    復位時,令患者坐位,患側上肢上舉,胸部肌肉拉緊,術者用手輕輕壓住凸起的肋骨,同時主患者作深呼吸氣或咳嗽,借鼓氣力將下陷肋骨膨起。肱骨幹骨折的傷員中,約有80%是30歲以下的青年。肱骨幹骨折處理不當,特別是切開復位,容易導致骨不癒合。2.有移位的肱骨幹骨折;特別是下1/3骨折,容易引起橈神經損傷,應注意檢查是否有腕下垂。
  • 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可聯合後內側小切口輔助復位:內側平臺骨塊較完整,容易閉合復位的Schatzker Ⅴ型、Ⅵ型骨折,可以經外側置入角穩定性鎖定鋼板單側固定,即一塊外側鎖定幹板同時固定內外側平臺骨折。內側平臺有冠狀面方向骨折線,或者內側平臺骨折塊較小的患者,外側鋼板很難固定內側骨塊。切勿以犧牲內平臺骨折復位、固定為代價,勉強實施外側單鋼板固定。前外側、後內側聯合入路:內外平臺骨折粉碎程度嚴重、後平臺冠狀面骨折等,需要採用前外、後內聯合入路,實施雙鋼板,甚至三鋼板固定。
  • 鎖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Ⅰ型:常因直接暴力引起,骨折位於喙鎖韌帶與肩鎖韌帶之間,多為移位不顯著的骨折,常規前後位X線片有時不能發現骨折。Ⅱ型: 常合併喙鎖韌帶損傷,骨折近端因胸鎖乳突肌牽拉而向上移位,使復位、固定均較困難。Ⅲ型:主要表現為鎖骨遠端粉碎骨折,可有關節面骨折及合併肩鎖關節脫位,喙鎖韌帶完整。兒童鎖骨骨折多為青枝骨折,成人多為斜形、粉碎性骨折。
  • 尺骨鷹嘴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肱三頭肌附著於鷹嘴,鷹嘴的骨折移位肯定會引起骨折部位的肱三頭肌腱及其兩側肱三頭肌擴張部分的斷裂,如不修復,將影響肱三頭肌的伸肘力量。骨折移位愈明顯,則影響愈嚴重。要達到上述目的,只有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因此,除無移位的鷹嘴骨折,可用石膏託固定於伸直位外,有移位的鷹嘴骨折應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未涉及關節面的鷹嘴撕脫骨折,則應切除小骨塊,修復肱三頭肌。
  • 橈、尺骨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由於尺、橈骨的功能複雜而重要,骨折的治療方針應當是解剖復位、堅強固定,防止併發症,儘早恢復功能,因此,尺、橈骨幹骨折切開復位的適應證是:1.閉合復位失敗或手法復位外固定後再移位者。2.骨折已1~2周,仍有嚴重移位者。[術前準備]同骨折切開復位術和內固定術。如需植骨,應準備髂部皮膚。[麻醉]臂叢麻醉或全麻。
  • 蘭州12歲骨折男孩千裡赴青求醫,未經手術成功復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日前,甘肅蘭州12歲男孩因右肩骨折前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進行整復,經兩次拔伸牽引和手法復位,患兒骨折部位現已成功復位開始癒合。9月2日,12歲的倫倫(化名)在媽媽趙女士的陪同下,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骨科中心進行回蘭州前最後一次複查。據了解,8月16日,倫倫玩耍時不慎摔倒,導致右側肱骨近端骨折。在當地醫院就醫後,醫生建議保守治療並給予了肩部支具外固定。然而5天後複查時發現,骨折部位出現錯位需要手術。「孩子小時候觀看閱兵式後就一直想當空軍,做手術肯定會留疤,參軍體檢就過不了了。」
  • 『早讀』 骨盆骨折的閉合復位經皮微創技術
    途中所示為三種常用的透視位之下復位時骨盆移動的方向,黃色箭頭自左至右分別為入口位、正位、出口位,藍色箭頭為入口位上骨盆上下移動時實際移位方向;紅色箭頭為出口位上骨盆上下移動實際移位方向;綠色為牽引下肢時移動方向經皮微創技術治療骨盆骨折要求首先對骨盆骨折進行閉合復位,因此手術難度較高。傷後10d內的患者復位成功率較高,超過10d後復位較為困難。
  • 踩到陽臺晾衣水跡,青島12歲女孩從四樓墜落,全身多處骨折危及...
    近日,就有一個12歲青島女孩不慎從四樓陽臺跌落造成全身重傷危及生命,幸運的是經及時搶救脫險。家住青島的小新(化名)是一名12歲女孩。近日,小新在家中陽臺上玩耍,陽臺上存有家長晾曬衣物時留下的水跡,沒有及時清理。小新不小心踩到了水跡,腳下一打滑不慎從四樓摔到樓下!小新當場喪失意識並伴有口鼻大量出血。
  • 早讀 | 椅背復位法治療肩關節脫位
    新鮮肩關節脫位應早期手法復位,但手法復位前應準確判斷是否合併有骨折,必要時需行CT檢查,同時需要詳細體查明確是否合併神經、血管損傷情況,以防漏診。最好籤署手法復位同意書,交代風險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肩關節復位手法較多,包括Hippocrates(手牽足蹬法)、拔伸託入法、牽引迴旋法及目前較為熱門的外展外旋法、肩胛骨復位法,但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現存最早的骨傷科專著由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就首次描述了應用椅背作為槓桿支點整復肩關節脫位的方法。
  • 世代相傳中醫骨折7種經典外用方藥
    薄荷1份、澤蘭1份。由於骨折復位之後,需外固定,一般來說骨折處需2調後才有纖維性粘連,骨折始較穩定,故2周內最好不要松解外固定,以免骨折再度移位,特別是不穩定的骨折,因此,骨折初期的外用藥以維持較長時間而不乾結的軟膏劑型為宜。為了避免因更換外用藥而松解外固定,肖老有時也在夾板間隙注入外藥液,使之滲透於裡襯之上,發揮藥效,而又不必松解外固定。
  • 四肢骨折特適合 歷史悠久的骨科外固定方法這家醫院還在用
    「雖然當下各種現代骨科手術技術日新月異,但中醫正骨保守療法仍具有明顯的優勢,四肢骨折通過我們拔伸、折頂等手法進行閉合復位,再用小夾板外固定,既減少患者的損傷與痛苦,又方便調整鬆緊、外敷膏藥、早期功能練習,臨床效果非常好。」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魏成建主任醫師介紹說。
  • 這種骨科外固定方法已傳承2000年 四肢骨折特適合!
    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魏成建主任醫師告訴交匯點記者,雖然當下各種現代骨科手術技術日新月異,但中醫正骨保守療法仍具有明顯的優勢,四肢骨折通過我們拔伸、折頂等手法進行閉合復位,再用小夾板外固定,既減少患者的損傷與痛苦,又方便調整鬆緊、外敷膏藥、早期功能練習,臨床效果非常好。
  • 肩關節脫位的閉合/切開復位方法
    後脫位佔肩關節脫位的1.5%~3.8%。多由肩關節前方受到撞擊或肱骨頭過度內旋時受撞擊時肱骨頭向後衝破關節囊造成。根據肱骨頭脫位後的位置不同,前脫位又可分為盂下脫位、喙突下脫位、鎖骨下脫位3型(圖5-1);後脫位可分為肩峰下脫位、後方孟下脫位及肩胛岡下脫位3型。脫位後應儘快復位。脫位時間越長,閉合復位越困難。
  • 『8分鐘創傷』髖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技巧詳解,值得收藏!
    髖關節屈曲、內旋的角度越大,越容易發生單純性的後脫位;而部分屈曲、內旋時,容易合併髖臼後壁骨折,或者股骨頭的剪切骨折。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髖關節脫位的閉合復位治療。骨折分型▲ 髖臼Judet位A:閉孔斜位:前柱(1),後柱(2)B:髂骨斜位:後柱(1),前柱(2)
  • 課程筆記丨股骨粗隆間骨折復位固定的幾點原則與技巧
    對於一些合併大粗隆部骨折或者進釘點處恰好存在骨折的病例,置釘時如何避免骨折被髓內釘撐開而發生移位?尤其是在鬆開牽引床之後很容易出現。A.在牽引的狀態下,闊筋膜張肌的牽拉作用可以維持大粗隆骨塊的復位,此時螺釘置入後骨折塊的位置並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但是解除牽引後闊筋膜張肌的牽拉作用消失,會造成大粗隆骨塊的再次移位,這樣會導致患者術後大粗隆部位的疼痛,很難實現讓患者早期離床活動。因此,在打完頭髓釘以後,解除牽引並外展患肢,如果出現大粗隆骨塊移位,此時根據情況採用螺釘或鋼板內固定。 Q.
  • 90歲老人摔傷後10天才發現骨折 專家提醒:高齡老人要警惕「隱匿性...
    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成功為一名高齡老人患者進行了左股骨近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該患者年近九旬高齡。骨科主任醫師王黎明教授團隊憑藉豐富的手術經驗,成功為患者進行手術,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 治療骨折的民間偏方
    1.雞蛋皮治骨折遲緩癒合【用料】雞蛋皮。
  • 醫生徒手正骨復位,11歲「雙骨折」少年免去手術之苦
    楚天都市報4月16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在家宅了2個月,終於能下樓玩玩,11歲少年在小區內玩耍時太興奮,不慎跌倒將手臂摔成「雙骨折」。家長帶他到多家醫院求診,均要求手術復位前進行新冠病毒排查,家人猶豫不定時,被親友推薦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通過手法復位,幫助他成功復原。
  • 手腕骨折了該怎麼辦?
    02幾乎所有的腕部骨折均可通過手法整復獲得滿意復位效果。手法復位滿意後通常採用石膏託固定,目的是制動,防止骨折移位。骨折後持續冷敷48小時減少出血,消腫止痛。具體方法是每小時冷敷15分鐘。注意是冷敷,而不是冰敷。抬高患肢也是為了消腫。04注意觀察患側手指腫脹及手指末端血運情況。
  • 淄博市中心醫院完成機器人輔助下骨盆複雜粉碎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奉娟 通訊員 劉灩 淄博報導10月18日上午,淄博市中心醫院骨科和301醫院創傷骨科陳華教授團隊合作進行了醫院首例機器人輔助下骨盆複雜粉碎骨折(Tile分型 C2型)復位內固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