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尺骨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2021-02-22 骨筋論壇



[適應證]

尺、橈骨除提供前臂長度外,還構成肱橈關節、肱尺關節、腕關節及上、下尺、橈關節。起止於前臂的肌肉除伸肌和屈肌外,旋後肌群的肱二頭肌及旋後肌止於橈骨上1/3;旋前肌群的旋前圓肌和旋前方肌分別止於橈骨中1/3和橈骨的下1/4。以上的肌肉和關節除使尺、橈骨能伸屈外,還使橈骨能環繞尺骨進行旋轉。由於尺、橈骨的功能複雜而重要,骨折的治療方針應當是解剖復位、堅強固定,防止併發症,儘早恢復功能,因此,尺、橈骨幹骨折切開復位的適應證是:

1.閉合復位失敗或手法復位外固定後再移位者。

2.骨折已1~2周,仍有嚴重移位者。

[術前準備]

同骨折切開復位術和內固定術。如需植骨,應準備髂部皮膚。

[麻醉]

臂叢麻醉或全麻。

[手術步驟]

1.體位 仰臥位,上肢外展或置於胸前。

2.切口、顯露 採用兩個切口,分別顯露橈、尺骨。橈骨上段的顯露要注意保護橈神經。。一般先顯露和處理尺骨後再處理橈骨。

3.尺骨幹骨折的復位與內固定 顯露尺骨折端後,在助手對抗牽引下,術者用骨膜剝離器撬開骨折端進行復位。然後,按髓內針逆行穿針法,用手搖鑽將克氏針鑽入尺骨髓腔,進行固定[圖1 ⑴]。如為尺骨上1/3橫折,亦可用髓內針固定[圖1 ⑵]。如尺骨為斜折,或螺旋骨折,骨折端不穩定,易再移位時,亦可用鋼板固定[圖1 ⑶]。一般,尺骨中、上1/3骨折,鋼板最好置於尺骨後側,下1/3骨折最好置於尺骨前側,使鋼板有軟組織覆蓋。尺骨骨折固定牢靠後,用紗布覆蓋傷口,再進行橈骨骨折的內固定手術。

4.橈骨幹骨折的復位和內固定 橈骨在前臂的旋轉活動中至關重要。因此,橈骨幹骨折的復位不但要求解剖復位,而且要求恢復凸向橈側的弧形。復位時,不但需要牽引和撬撥,還要根據骨折不同的部位,將前臂置於不同的位置。首先將肘關節屈曲,以鬆弛肌肉。橈骨幹上1/3骨折時,近折段因肱二頭肌和旋後肌的牽拉而旋後,遠折段應置於旋後位,便於復位。如為橈骨幹中1/3或下1/3骨折,近折段由於旋前圓肌與旋後肌的牽拉,處於旋轉中立位,遠折段也應置於中立體,有利於復位。如按上述方法操作,復位仍有困難時,應檢查尺骨骨折端有無因橈骨骨折的復位,而發生移位。如有移位,應重新復位後用持骨器固定,再進行橈骨骨折的復位。橈骨正確對位後,用準備好的自動加壓鋼板或普通鋼板彎成一定的弧度,使之符合橈骨的外形,用螺釘固定。解剖上橈骨上1/3向外彎曲,下1/2向內彎曲,形成凸向橈側的弧形,此弧度如被破壞,將影響前臂旋轉功能,因此,鋼板應置於橈骨的前面[圖1 ⑷]。

5.植骨 骨折遲癒合或不癒合,或陳舊性骨折,或尺骨上1/3骨折或橈骨中、下1/3骨折,應予植骨,移植骨塊取自髂骨。最好行髓腔內植骨。如用碎骨折移植,可將碎骨片置於骨折部位的前面、後面及側面,避免在尺、橈骨之間置碎骨片,以防交叉癒合。植骨完成後,逐層縫合。

[術中注意事項]

1.術中注意勿損傷骨間膜,以免將尺、橈骨各自分開的切口直接相通;並在內固定完成後,清除兩骨之間的碎骨片或骨屑,以防交叉癒合。如果尺、橈骨折相通,應將軟組織縫合或修復隔開。

2.想盡一切辦法,使尺、橈骨達到解剖復位,並恢復橈骨向外側凸出的弧形,以恢復前臂旋轉功能。骨折復位是否正確,可根據骨折齒狀面的對合判定。如為陳舊性骨折,齒狀面消失或不清晰時,可利用骨表面的解剖標誌(如骨嵴等)進行對位。

[術後處理]

1.用普通鋼板作內固定者,術後用管形石膏將傷肢固定於屈肘90°,前臂旋轉中立位,腕關節背屈25°,直至骨折癒合,一般需時3~4月。固定期間應作功能鍛鍊。

2.用加壓鋼板作內固定者,可以不用外固定。如為粉碎骨折或病人不能很好配合者,可用石膏託固定6~8周,同時進行功能鍛鍊,一般於術後12~16月取出加壓鋼板,取出後仍須用石膏託保護4~6周。

聲明:【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本文,歡迎聯繫滬寧網絡認領(可發郵件至gk@zggkhc.com或直接在公眾號留言),滬寧網絡會在後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滬寧網絡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多謝!】

微信號:zggkhc

QQ交流群:92424092

官方網站http://www.zggkhc.com

聯繫方式:400電話:4008-240-121

來源:中國骨科耗材網,國內最專業的骨科耗材B2B網站!

閱讀是一種智慧,轉載是一種動力,分享是一種美德。
如果您沒有收穫,請及時反饋給我們;
如果您收穫良多,請分享給更多朋友!
傳遞能量 分享智慧 歡迎免費訂閱!
更多的精彩請關注微信號:zggkhc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即可


歡迎投稿,請將稿件發送至:

gk@zggkhc.com來函必復!稿件支持原創一經核實採用,即付稿酬。

相關焦點

  • 尺骨鷹嘴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肱三頭肌附著於鷹嘴,鷹嘴的骨折移位肯定會引起骨折部位的肱三頭肌腱及其兩側肱三頭肌擴張部分的斷裂,如不修復,將影響肱三頭肌的伸肘力量。骨折移位愈明顯,則影響愈嚴重。要達到上述目的,只有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因此,除無移位的鷹嘴骨折,可用石膏託固定於伸直位外,有移位的鷹嘴骨折應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未涉及關節面的鷹嘴撕脫骨折,則應切除小骨塊,修復肱三頭肌。
  • 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或者沿切口方向切開鵝足腱,骨折固定後再行縫合修復。注意在切開鵝足腱肘時不要損傷內側副韌帶。沿鵝足腱與腓腸肌之間,從骨膜外分離腓腸肌,即可顯露骨折部位。若需要向近端延伸顯露,可部分切斷腓腸肌內側頭,擴大顯露範圍。由於關節內視線有限,一般不做半月板下方關節囊切開術,僅作關節外復位之用。
  • 骨折了必須手術嗎?常見骨折的中醫手法復位經驗介紹
    鎖骨骨折復位容易固定難。實踐證明,其重疊移位也不影響功能。臨床上不要盲目追求解剖對位,只要不成角就行,因為成角向上會刺傷皮膚,向下會刺傷胸膜。若一味的追求解剖復位,不注重固定,多次進行切開復位,則會加重損傷。兒童骨折常見的是青枝型;成人骨折有橫型、斜型、粉碎型。1.讓傷員坐位,用0.1%利多卡因5毫升,局部血腫內麻醉。
  • 鎖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Ⅰ型:常因直接暴力引起,骨折位於喙鎖韌帶與肩鎖韌帶之間,多為移位不顯著的骨折,常規前後位X線片有時不能發現骨折。Ⅱ型: 常合併喙鎖韌帶損傷,骨折近端因胸鎖乳突肌牽拉而向上移位,使復位、固定均較困難。Ⅲ型:主要表現為鎖骨遠端粉碎骨折,可有關節面骨折及合併肩鎖關節脫位,喙鎖韌帶完整。兒童鎖骨骨折多為青枝骨折,成人多為斜形、粉碎性骨折。
  • 東西部百寶書 | 小型犬橈尺骨骨折兩種內固定方法的比較
    這類犬體形較小,骨骼纖細,常因外力如高處墜落、車輛撞擊或無意踩踏等而造成尺骨、橈骨同時骨折。由於橈尺骨上附著肌肉較肱骨、股骨少,而且其遠端與近端粗細相當,在以前內固定技術尚未普及時,一般採用外固定加以復位,但是對於一些錯位性或開放性橈尺骨骨折,外固定復位效果比較差,易引起肢體長度和功能的改變。目前對於複雜性或錯位性橈尺骨骨折,臨床獸醫一般採用髓內針結合環扎鋼絲內固定或單純用接骨板內固定兩種方法。
  • 【東西部百寶書】小型犬橈尺骨骨折兩種內固定方法的比較
    這類犬體形較小,骨骼纖細,常因外力如高處墜落、車輛撞擊或無意踩踏等而造成尺骨、橈骨同時骨折。由於橈尺骨上附著肌肉較肱骨、股骨少,而且其遠端與近端粗細相當,在以前內固定技術尚未普及時,一般採用外固定加以復位,但是對於一些錯位性或開放性橈尺骨骨折,外固定復位效果比較差,易引起肢體長度和功能的改變。目前對於複雜性或錯位性橈尺骨骨折,臨床獸醫一般採用髓內針結合環扎鋼絲內固定或單純用接骨板內固定兩種方法。
  • ...九江市中醫醫院成功實施兩例髕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近日,九江市中醫醫院骨傷七科在診療組組長方建波的帶領下,運用3D列印技術,成功實施兩例髕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術後患者均恢復良好。病例1病例2針對兩名患者的具體病情,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方建波團隊決定發揮數字骨科優勢,根據患者骨關節形態,通過精密計算,按1:1比例列印出兩具髕骨粉碎性骨折模型,根據3D列印立體模型制訂了周密的手術方案,手術前就準確定位了內固定物的形態及安放位置。
  • 四川廣元:成功實施一例骨盆骨折復位微創內固定術
    8月底,昭化區人民醫院緊急入住一名患者,入院後經檢查,確診為骨盆多發性粉碎性骨折,按照傳統的手術方式,需要切開復位內固定,但手術容易損傷骨盆周圍的神經血管,創傷大,併發症多。經浙江省龍泉市人民醫院援川幹部蔣中信及該院骨科名醫團隊專家組討論,最終選擇骨盆骨折復位微創內固定術,該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
  • 【每日學術】橈骨遠端骨折畸形癒合的治療與進展
    8周內,骨痂易去除,可利用原有骨折線標誌,使解剖復位更易達到 而且,早期軟組織攣縮程度較輕,對骨折復位矯形的影響較小 此外,關節內骨折患者畸形癒合後,更易形成骨關節炎,且易損傷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而相應韌帶的損傷或攣縮畸形也會極大增加截骨矯形難度 不同畸形癒合的手術處理
  • 橈骨頭脫位切開復位術
    單純橈骨頭脫位少見,大多數橈骨頭脫位並有尺骨上1/3骨折。橈骨頭脫位一般都有環狀韌帶斷裂,斷裂的環狀韌帶可以嵌在尺、橈上關節之間而妨礙復位。因此,陳舊性橈骨頭脫位,或新鮮脫位手法復位失敗,或新鮮脫位手法復位後再脫位,或橈骨頭脫位並有橈神經損傷者,均應行切開復位術及環狀韌帶重建術。
  • 骨盆骨折的ORIF
    術區消毒,鋪單範圍需暴露恥骨聯合和雙側的尺骨結節。切口體表投影:採用Dfannenstiel切口。在恥骨聯合上方2cm處,取橫向弧形切口。手術入路:平行腹股溝韌帶,切開腹外斜肌腱膜,辨認精索或圓韌帶。在Retzius間隙內放置一個較寬的牽開器,顯露術野並保護膀胱。骨折的復位與內固定:
  • 『早讀』 骨盆骨折的閉合復位經皮微創技術
    途中所示為三種常用的透視位之下復位時骨盆移動的方向,黃色箭頭自左至右分別為入口位、正位、出口位,藍色箭頭為入口位上骨盆上下移動時實際移位方向;紅色箭頭為出口位上骨盆上下移動實際移位方向;綠色為牽引下肢時移動方向經皮微創技術治療骨盆骨折要求首先對骨盆骨折進行閉合復位,因此手術難度較高。傷後10d內的患者復位成功率較高,超過10d後復位較為困難。
  • 參選作品:踝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 術 者:高嘉鍇 主治醫師 西京醫院◈ 術式簡介:踝關節骨折較為常見,多由間接暴力引起,如何通過標準化、規範化的治療恢復患者的活動功能顯得極為重要。本視頻對複雜踝關節骨折的受傷機制、骨折類型、閱片分析、手術過程以及注意事項做出了詳細的解說,並對患者圍手術期的治療、併發症的預防以及康復也做出了詳細說明。◈ 基本信息:患者女性,38歲。◈ 主 訴:因扭傷致左踝腫痛,活動受限一天入院。
  • 邊吸氧邊手術,廣州醫生在西藏救死扶傷,這例骨折內固定術不簡單
    「高原手術不易,開展這類內固定術更是需要體力和耐力的雙重保障。」摩託車側翻壓傷腿,男子重傷急送醫8月4日早上10點,仲巴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緊急收治了一位46歲骨折患者巴桑。當天上午,巴桑騎摩託車外出時發生了側翻,被緊急送到醫院。經檢查及X光報告顯示,巴桑的左腿股骨下段存在螺旋型粉碎性骨折。
  • ...骨折微創療法助其康復 德州市中醫院成功實施彈性髓內釘內固定術
    考慮到患兒年齡小,傳統手術需切開10多公分切口,組織損傷大、失血多、恢復慢,且需2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物。李鵬決定實施閉合復位彈性髓內釘內固定術為其治療,並於當日安排了急診手術。在大腿遠端內外側各做1公分切口,股骨定位鑽孔後,將彈性髓內釘穿入遠近端髓腔,通過透視顯示骨折復位固定效果良好,可皮內縫合皮膚。僅用了半小時,醫護團隊成功完成手術。住院2天後,童童便出院了。「3周後,童童第一次來複查時,恢復得挺好,就可以下床活動了。」李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