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量小型寵物犬進入家庭,如博美犬、比熊犬、貴賓犬等。這類犬體形較小,骨骼纖細,常因外力如高處墜落、車輛撞擊或無意踩踏等而造成尺骨、橈骨同時骨折。由於橈尺骨上附著肌肉較肱骨、股骨少,而且其遠端與近端粗細相當,在以前內固定技術尚未普及時,一般採用外固定加以復位,但是對於一些錯位性或開放性橈尺骨骨折,外固定復位效果比較差,易引起肢體長度和功能的改變。目前對於複雜性或錯位性橈尺骨骨折,臨床獸醫一般採用髓內針結合環扎鋼絲內固定或單純用接骨板內固定兩種方法。本文旨在比較這兩種內方法用於橈尺骨骨折固定的可行性、優缺點、注意事項、術後護理等,以期為臨床橈尺骨骨折的手術治療提供參考。
1 局部解剖
橈尺骨除提供前臂長度外,還參與構成肱橈關節、肱尺關節、腕關節、上下尺關節和橈關節。起止於前臂的肌肉除伸肌和屈肌之外,旋後肌群的肱二頭肌和旋後肌止於橈骨上1/3;旋前肌群的旋前圓肌和旋前方肌分別止於橈骨中1/3和橈骨下1/4。以上肌肉和關節除了使橈尺骨能伸屈外,還使橈骨能環繞尺骨進行旋轉。
2 橈尺骨骨折的病因及骨折類型
橈尺骨並聯構成前肢的骨架,橈骨上細下粗,尺骨上粗下細,兩骨均呈一定的生理弧度。橈尺骨骨折主要有以下因素引起:
(1)直接暴力損傷
骨折表現為:骨折線在同一平面或多為橫斷或粉碎狀骨折。
(2)傳達暴力損傷
骨折表現為:橈骨骨折線在上,呈橫形或鋸齒形骨折,而尺骨骨折線在下,為斜形骨折。
(3)旋轉暴力損傷
骨折表現為:橈骨骨折線在下,尺骨折線在上;骨折線從尺骨內側斜向橈骨外側。
(4)受肌肉、骨間膜和暴力的影響,骨折端多有重疊、成角、側方和旋轉移位。
3 切口定位
橈尺骨骨折一般從內側切開。在近斷端的前1/3處,沿頭靜脈邊緣、腕橈側伸肌和腕橈側曲肌的肌溝處切開皮膚(見圖1)。
圖1橈尺骨弧度及相應的關節和手術切口
4 固定方法
4.1 暴露骨折斷端
術部清洗後剃毛,先用5%碘酒消毒,再用70%酒精脫碘,放置創巾。沿預定切口作一平行於前臂頭靜脈的、大小合適的皮膚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脂肪及結締組織,顯露腕橈側伸肌與腕橈側曲肌的肌溝,鈍性分離腕橈側伸肌與腕橈側曲肌,並向兩側牽拉開,小心地將橈神經、前臂頭靜脈用拉鉤拉向一側,充分顯露橈尺骨斷端,清洗創腔,並清除細小骨碎片。
4.2 髓內針固定
髓內針固定有時同時應用於橈尺骨,有時單用於橈骨,具體要根據骨折線在前臂骨的近端還是遠端確定。
4.2.1橈骨髓內針加環扎鋼絲固定橈尺骨骨折
圖2 橈尺骨遠端錯位性斜骨折及髓內針結合環扎鋼絲固定術
上圖顯示的動物的骨折線在前臂骨遠端,近腕關節處,骨折線是斜行的,同時由於橈骨是上細下粗,所以採用橈骨遠端髓內針加環扎鋼絲固定術。具體操作步驟:在腕關節凹陷處切開皮膚,顯露橈骨遠端,對照X光片和根據橈骨骨髓腔的粗細,選用合適的髓內針,量好大致長度,用克斯針鉗把髓內針兩端剪尖。從橈骨遠端斷端骨髓腔打入髓內針,直至腕關節皮膚切口處,屈曲腕關節,再將髓內針整個打入遠端骨,對合骨折斷端。再從腕關節處將骨髓針逆向打入近端的骨髓腔,至不能推進時為止,剪去腕關節處多餘的髓內針。由於尺骨上粗下細,在對合好遠端的橈骨後,只要控制好橈骨的弧度,尺骨斷端就自然對合,鋼絲環扎固定。然後依次閉合切口。
對於橈尺骨骨折線不在一條線上的病例,例如橈骨骨折線在近腕骨的遠端,而尺骨骨折線在尺骨中下段的,可以採取橈骨髓內針固定,在尺骨兩斷端分別打孔後再用鋼絲結紮固定。
4.2.2尺骨近端髓內針內固定
此種髓內針固定方法一般只適用於尺骨遠端穩定性骨折。方法是:顯露尺骨斷端後,在助手對抗牽引下,術者用骨膜剝離器撬開骨折斷端進行復位,然後按髓內針逆行穿針法,將髓內針打入尺骨髓腔進行固定。再對橈骨加以髓內針或鋼絲結紮或環扎固定。
4.3 加壓接骨板固定
圖3 橈尺骨遠端錯位性骨折,採用加壓塑形接骨板進行固定
橈尺骨遠端骨折,在有合適加壓接骨板板時,可以採用接骨板進行固定。一般可選用「T」型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用折彎器加以適當的塑形,在接骨板和橈骨骨面能很好的貼合的情況下加以骨螺釘固定。
使用接骨板進行骨折內固定時,一般需在用兩把咬骨鉗對合好骨折斷端和穩定鋼板的情況下,再在兩端分別打孔加以固定。通常用合適接骨板的固定後,橈尺骨遠端的兩個斷端都能很好自行復位,不需要額外的固定。術後需要限制動物活動,以讓骨折端能夠很好的癒合。
5 討論與小結
5.1小型犬的橈尺骨較細,骨骼表面覆蓋的肌肉較薄,固定操作有一定的難度。一般應以腕橈側伸肌與腕橈側曲肌間的肌溝作為切口定位標誌。在分離組織時應注意保護橈神經、前臂頭靜脈及前臂動脈,以免發生手術意外。
5.2 小型犬因骨骼較細,橈尺骨生理弧度變化較大,一般很難有合適的接骨板或「T」型板直接使用。所以在對橈尺骨骨折進行固定的時應根據骨折線位置和骨折類型,採用髓內針加鋼絲結紮或環扎鋼絲固定,或用加壓接骨板進行固定。髓內針固定操作比較簡單,不需在橈尺骨上過多的鑽孔,對骨膜破壞小,拆除容易。但單純髓內針固定一般不能抵抗骨骼的旋轉力,所以要外加鋼絲加以輔助固定。如果骨折犬是橈骨遠端骨折而且有合適大小的接骨板可用,採用加壓鋼板有固定可靠的優點,但直的接骨板一般需要經過適當的塑形才能很好的貼合骨面,達到穩定固定的目的。
前臂骨的主要功能是旋轉,如果要取得良好的旋前、旋後功能,必須恢復橈尺骨的正確位置,因為肱二頭肌止於骨幹中段,旋前方肌止於橈骨遠側1/4處,都具有旋轉剪力,此外完整的骨間膜也會影響前臂的旋轉。在骨折後,由於存在上述旋轉剪力作用,單純使用髓內針固定常不能有效克服這種剪應力,使骨折斷端發生微動,不利於骨折癒合,而採用髓內針內結合鋼絲結紮固定可以有效克服這種剪應力,確保骨折固定效果。
5.3 小型犬尺骨遠端非常細,無法進行髓內針固定,一般在橈骨固定確實的情況下,對尺骨不作特別處理,讓其自然對合。如果橈尺骨骨折線不在一個面上,需要對尺骨進行適當固定,例如選擇在尺骨兩斷端打孔然後進行鋼絲結紮。如果骨折發生在尺骨中上段,可以採用髓內針逆行插入法或用接骨板對尺骨進行固定。
5.4 一般術後第2 天動物的患肢就可以直立並逐步負重,根據飼養環境可選擇輔助簡單外固定或不進行外固定。筆者做過多例小型犬橈尺骨骨折,在未採用外固定的情況下均癒合良好。此外,在夏天,進行外固也使手術切口被感染的風險增加。術後動物一般籠養,避免過量運動和不適宜跳躍等。早期適量活動有助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利於骨痂的早期形成以及進骨骼癒合,同時也避免出現創傷後加外固定導致的腕肘關節僵硬。
5.5 一般於術後第7 天拆線,切口癒合良好。拆完後應叮囑主人籠飼一月餘,避免拆線後不適運動,使患肢在骨未癒合前形成二次骨折。一般建議術後每隔2周對患肢做一次拍片檢查,觀察骨痂生長情況。
5.6 骨作為機體的支撐結構,不斷進行著新陳代謝。正常骨重建是骨吸收與骨形成間的動態平衡,除受年齡、營養和內分泌等因素影響外,應力也是影響這種動態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髓內針內固定與接骨板固定相比,優點是克服了應力遮擋效應,允許骨折處承擔較多的荷載,減少了骨折附近骨組織的吸收,同時在髓腔內形成支撐,不影響骨折周圍組織,既能維持術後斷骨的穩定性達到較為合理的應力再分布,又能保護骨重建時的血液供應,從而促進骨折的癒合。另外,由於髓內針固定對股部肌肉影響較小,使軟組織能夠在穩定骨折斷端對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對於某些病例,髓內針可能不能達到良好的固定確實效果,應結合其他方法或使用接骨板進行固定。
5.7 骨折癒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修復過程,受多種生長因子、激素、營養素、礦物質等的調節和影響。在術後給予適當的營養支持及一些藥物或保健品,能夠促進動物骨折的癒合和健康恢復。現在臨床應用的有一種骨肽注射液,含有多種胺基酸、肽類、骨生長因子以及鈣、磷等物質,通過直接作用於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促進骨質合成,調節骨骼鈣、磷代謝,增加骨鈣磷沉積,同時促進相應細胞分泌各種骨生長激素,間接調節新骨形成過程;此外該注射液也能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流,改善骨折端微循環,促進離子交換和鈣鹽在骨折部位的沉積,從而達到促進骨折癒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白永平, 彭廣能等. 大型犬橈尺骨骨折兩種內固定方法的差異 [J]. 中國獸醫雜誌, 2007, 43(10):55-56.
[2] 賈東平, 姚元松. 犬橈骨和尺骨發育的X線解剖學觀察 [C].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分會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
[3] 馬曉平, 餘翠翠等. 小型犬橈尺骨骨折髓內針內固定術應用的體會 [J].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1, 4:83-84..
[4] 錢學智, 趙愛華等. 一例博美犬的橈尺骨骨折的診治體會 [J].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10, 24(12):85-86.
[5] 李建軍, 丁巧玲等. 犬橈尺骨重度粉碎性骨折的內固定術 [J]. 中國獸醫雜誌, 2011, 47(10):66-68.
[6] 張培藝, 劉芳等. 小型犬橈尺骨骨折的T型微骨板固定術 [J]. 畜牧獸醫雜誌, 2012, 31(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