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遠端骨折手術技巧——固定方式決定手術成敗!

2021-12-29 骨今中外
股骨遠端骨折指累及股骨遠端9cm內的骨折,包括幹骺端或關節和股骨遠端骨骺,約佔股骨骨折的6-7%,其中開放性骨折佔5%~10%。由於骨折部位骨結構的特點,骨折後多為粉碎性、不穩定骨折,難以牢固固定,骨折接近膝關節,涉及關節面,易影響膝關節活動,在許多報導中,畸形癒合,不癒合及感染的發生率相對較高,是最難治的骨折之一。
股骨遠端複雜骨折具有以下特點:關節內嚴重複雜的損傷;股骨遠端骨折粉碎;髁部常有壓縮或缺損;嚴重的高能量軟組織損傷;骨折延伸到股四頭肌伸膝裝置的損傷。

股骨遠端複雜骨折的解剖機制為:股骨下端冠狀面約為一個三角形,髁部關節面與內外側皮質構成三角形的三邊,該三角形構成穩定的支撐結構;但三邊中股骨髁部的髁間窩是薄弱點,來自上前或下方的暴力易使髕骨似楔子嵌向髁間窩,而將穩定三角形的底邊兩髁劈開,進而在股骨髁上兩邊皮質骨產生T形或Y形骨折,髁上為皮質骨與松質骨的移行部,易出現粉碎性骨折,常伴骨缺損髁間髁上粉碎性骨折,兩側骨皮質失去支撐,股骨髁關節面失去正常關係,造成股骨髁遠端穩定的三角形失穩。

▲髁三角

▲髁間髁上粉碎性骨折

1.年輕人,高能量損傷;交通事故,高處墜落;開放性,粉碎性;大多數,<35歲,男性。
2.老年人,低能量;2/3伴骨質疏鬆;大多數為老年婦女;平地摔傷。

股四頭肌→縫匠肌→下肢短縮

腓腸肌屈曲→向後成角→遠端骨折

A1 型  簡單骨折,包括:

A2 型  幹骺端楔形骨折,包括:

A3 型  幹骺端複雜骨折,包括:

B1 型  股骨外髁矢狀劈裂骨折,包括:

B2 型  股骨內髁矢狀劈裂骨折,包括:

B3 型  冠狀面骨折,包括:

C 型骨折——完全關節內髁間骨折,為髁間T形及Y形骨折。

C1 型  非粉碎型骨折,包括:

C2 型  股骨幹粉碎骨折合併兩個主要的關節骨塊。

C3 型  關節內粉碎骨折。

1.疼痛,腫脹,關節活動,股骨遠端畸形。

2.可聽到骨擦音。

3.快速判斷血管神經損傷情況:早期、正確判斷血管損傷非常重要!

4.注意檢查同側肢體膝關節、踝關節及髖關節等損傷情況、皮膚及軟組織損傷情況。

1.正側位、應力位片。

2.CT 加三維重建。

3.磁共振 MRI。

4.Doppler 血管造影。

目前股骨遠端骨折的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治療要點為功能復位並防止側方及旋轉移位,常用的內固定器械主要有:髓內針(順行/逆行);髁支撐接骨板;95°角接骨板;DCS;LISS;空心釘;松質骨螺釘;外固定架;假體;

雙接骨板:在股骨內側有結構性骨缺損時,考慮到外側單接骨板固定強度不夠,可以再加用內側接骨板。Jazrawi 等生物力學測試表明,雙接骨板互鎖固定技術治療跨關節面的股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穩定性明顯優於常規的接骨板內固定,在常規方法不適合固定的股骨遠端粉碎性關節內骨折時,互鎖結構不失為一種補救措施。但雙接骨板固定手術創傷大,應力遮擋作用更明顯,堅強內固定導致應力更集中。

手術目的:

幹骺端儘量採取間接復位,減少軟組織損傷,恢復股骨的長度、力線、外翻角和旋轉畸形;
若干骺端為簡單骨折,則採取加壓固定;若干骺端為粉碎骨折則採取橋接固定;

-股骨遠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股骨遠端外側入路

  

▲皮膚切口投影,自股骨軸線跨越股骨髁,轉向脛骨結節

▲沿皮膚切口,按纖維行走方向切開髂脛束

▲在外側肌間隔前方切開筋膜,向前拉開股外側肌,注意結紮穿支動脈

▲切開外側的關節囊(在股骨外側髁前1/3處),可以顯露出關節面

 經股骨遠端外側微創入路,鋼板插入在股外側肌下方的潛在間隙▲以髕骨外側3cm左右向近端沿股骨軸線延伸,遠端指向脛骨Gerdy結節

在應用LISS,特別是長鋼板時,需在近端做一切口,協助調整鋼板位置;

根據所需要的位置,沿股骨長軸外側做一切口;

切開闊筋膜和股外側肌筋膜;

鈍性分離股外側肌至股骨,置入2把Hohmann拉鉤可以幫助更好地顯露;

其餘鎖定的位置,可以再皮膚做1-1.5mm的小切口,一次性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髂脛束、筋膜和股外側肌。

▲切口分為三部分:1. 遠端旁髕腱部分 2. 股骨近段部分 3. 股骨幹部分▲遠離旁髕腱部分:沿正中或偏外側做一15cm左右切口▲自髕骨上緣10cm略偏外縱行切開股四頭肌腱,向外距離髕骨外緣8~10 mm切開伸肌支持帶▲屈膝並向內側牽拉伸膝裝置,將髕骨向內脫位顯露關節面▲屈膝並向後拉開縫匠肌,顯露大收肌腱及收肌結節,並將大收肌腱一同拉向後方▲以B1.1-2型骨折為例,施內翻的力,在透視下間接復位骨折▲間接復位失敗或者B1.3、B2.3型骨折,採取切開直視下復位
▲置入導針時注意避免在Blumensaat線遠端,否則有可能進入髁間窩▲對於骨折線向近端延伸或骨質疏鬆的患者應使用支撐鋼板技術,防止骨折向近端移動▲應用點式復位鉗及Schanz螺釘作為搖杆復位骨折  ▲置入空心螺釘,螺釘端必須完全通過骨折線,並將螺釘末端埋入骨皮質▲清除游離骨塊、軟組織和血腫後,於股骨內外上髁處放置大號的點狀復位鉗,垂直骨折線均勻加壓 ▲沿臨時固定的克氏針擰入空心螺釘對股骨遠端關節面骨折塊進行固定
▲注意螺釘的長度及方向,避免將螺釘打入髁間區域,冠狀面骨折塊的固定需要將螺釘尾帽埋入關節面以下(圖示2),避免髕骨關節不匹配造成的術後髕前疼痛;螺釘應當為鋼板預留位置(E圖虛線區域)▲去除了過於粉碎無法復位的骨塊後,應使用位置螺釘避免股骨髁寬度減少(圖示B)
目前臨床上主要採用LISS、髓內針(順行/逆行)這2種方法較多,下面就分別以具體病例來描述。

張某,男性,33歲。車禍致股骨遠端骨折,手術方法採用LISS內固定技術(圖 28-16~圖 28-18)。

李某,男,17歲,車禍致股骨遠端骨折,手術方法採用髓內釘(逆行)內固定。

關節面的解剖復位:術前應行CT檢查,避免漏診Hoffa骨折,C3型骨折復位關節面時應注意不要過度加壓,以免寬度過窄;應用逆行髓內釘固定C1、C2型骨折時,可以先將導針從入釘點插入,此時用拉力螺釘固定關節面,可以避免與髓內釘相衝突。肢體長度恢復:幹骺端粉碎,恢復肢體長度存在一定困難,全麻下用肌松劑有利於牽引恢復肢體長度,另外與健側肢體比較,也可以變肢體短縮。冠狀面復位:首先要理解膝關節存在6°的外翻角度,應用鋼板螺絲固定時,在股骨髁打入一枚水平的Schanz螺釘,作為搖杆協助復位;應用逆行髓內釘固定時,由於近端髓腔寬大,可以通過前文所述的阻擋螺釘原理,置入阻擋螺釘,可以確保良好的復位。矢狀面復位:由於腓腸肌的牽拉作用,導致骨折近端後成角,手術時應屈膝,並在骨折端成角下方墊一厚的襯墊協助並保持復位;或從前方在遠端骨塊內打入一枚Schanz螺釘作為搖杆協助復位。旋轉復位:按前文所述方法,應用術中透視糾正旋轉畸形。多由於復位不良,內側皮質缺失,鋼板螺釘固定原則錯誤等造成;骨折端兩側保留足夠的跨度,應用長板少釘固定的相對穩定原則,實施彈性固定,允許骨折端存在一定微動,刺激骨痂生長;對於骨折疏鬆的患者,儘量採用雙層皮質鎖定螺釘固定,增強螺釘固定的把持力;對於內側皮質缺損的患者,應行植骨術或者輔助內側鋼板,減少鋼板斷裂的風險。對於擠壓傷的患者,應密切監測患肢遠端的血流灌注情況,避免遺漏血管內皮損傷後引起的閉合性血管損傷。血管內膜損傷早期診斷依賴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簡單快速診斷血管損傷。血管內膜損傷早期,表現不特異,可能出現的症狀有:脈弱,嚴重出血自行停止,周圍神經損傷,小的血管瘤等。一旦診斷後應儘早手術重建肢體血供,缺血4~6h內重建肢體血供,功能恢復較好,超過8~12h手術效果較差。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場。希望大家理性判斷,有針對性地應用。

投稿郵箱:gujinzw@163.com

投稿電話:15911162085(微信同)

相關焦點

  • 股骨遠端骨折---固定方式決定手術成敗!
    股骨的側面看,股骨幹與外側髁的前半是一致的。股骨的遠端看,股骨髁後方增寬,呈梯形。股骨的遠端骨折合併有表淺的裂傷或刺傷口,應將50ml或更多的生理鹽水自關節遠側端注入膝關節,確定傷口是否與關節貫通。穩定無移位骨折,佩戴鉸鏈膝關節支具,下肢部分負重。移位的骨折,非手術治療必須行骨牽引6~12周隨後佩戴支具。目標不是絕對解剖復位,而是恢復膝關節軸線對髖和踝關節的正常關係。潛在的缺點是內翻和內旋畸形、膝關節僵硬。
  • 創傷︱肱骨遠端骨折ORIF的系列技巧
    1°第一個,選擇好合適的手術入路。手術入路決定了能否充分的暴露遠端的關節面。這是做C類骨折非常重要的一點;2°另外要做到解剖復位,因為它是關節內的骨折;3°在有解剖復位以後,所做的內固定要有效,要能維持骨折塊的問題。這就是手術的策略。
  • 課程筆記丨股骨粗隆間骨折復位固定的幾點原則與技巧
    請問外側壁粉碎的股骨粗隆間骨折該如何處理?內固定選擇有哪些注意事項?A. 外側壁的作用一是把持頭髓釘,二是分擔內側壁的應力,當外側壁粉碎時,外側的對抗力不足,容易出現髖內翻。因此在內固定選擇時一定選擇髓內釘固定,並將開口點偏內,在進行頭髓釘置入時避免對外側壁的激惹,並偏下放置。 Q.
  • 永州市中醫醫院利用彈性髓內釘技術成功完成兒童股骨幹骨折固定手術
    醫生手術中。紅網時刻永州5月29日訊(通訊員 李曉軍)日前,永州市中醫醫院骨傷二科成功開展首例股骨彈性髓內釘固定手術,開闢了兒童股骨幹骨折治療新途徑,為患兒提供了一種更為有效、更加微創的治療方式,不僅能夠對骨折進行生物學微創固定和復位,而且不會增加併發症風險。
  • 早讀 | 髓內釘應用的基本原則及手術技巧,都在這裡啦!
    可利用牽引復位器,或於骨折平面做小切口撬撥復位,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對骨折端血供的幹擾。對於閉合復位失敗、骨塊翻轉或刺入周圍組織以及移位較大的骨折塊可採用手術切開復位。靜力固定動力化靜力固定動力化的概念。靜力鎖定髓內釘產生非常小的應力遮擋,當前多提倡不常規行動力化。
  • 骨科手術記錄大全
    13、肱骨髁上骨折行右肱骨髁上骨折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1.取沿右肱骨遠端外側嵴的切口,長度6cm,依次切開皮膚、皮下、深筋膜,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向尺背側移位。決定行克氏針內固定。2.清理骨折斷端,適當行骨膜下剝離,將骨折塊復位,以Φ1.5mm克氏針4枚將骨折塊交叉固定,檢查骨折復位滿意,固定堅強。
  • 骨科各種手術記錄大全
    13、肱骨髁上骨折行右肱骨髁上骨折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1.取沿右肱骨遠端外側嵴的切口,長度6cm,依次切開皮膚、皮下、深筋膜,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向尺背側移位。決定行克氏針內固定。2.清理骨折斷端,適當行骨膜下剝離,將骨折塊復位,以Φ1.5mm克氏針4枚將骨折塊交叉固定,檢查骨折復位滿意,固定堅強。將克氏針折彎埋於皮下。
  • 最全骨科手術記錄
    清除局部血腫,術中見鷹嘴皮質有骨折碎塊,主骨折線為橫形鋸齒狀,近側鷹嘴骨塊長約2.5cm,骨折分離移位3cm,周圍腱膜撕裂,將骨折復位,力求關節面達解剖復位要求。常規行張力帶固定,2枚直徑2mm克氏針垂直骨折面方向從鷹嘴尖經骨折線達冠狀突前下部皮質,1mm鋼絲"8"字纏繞,行骨折加壓固定,檢查滿意,固定牢,縫合修復撕裂的腱膜,NS衝洗術野,逐層縫合切口。
  • 一文讀懂:喙突骨折的手術技巧及經驗
    四條附著於喙突的韌帶,喙鎖韌帶(CCL)、肩胛上橫韌帶、喙肱韌帶和喙肩韌帶,提供肩胛骨的穩定及限制遠端鎖骨的上移。大多數沒有移位或少許移位的喙突骨折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不穩定的、嚴重移位的喙突骨折,或聯合有其它的肩帶損傷,會引起肩部不適及功能障礙。當患者選擇手術治療時,喙突需予正確復位及牢靠固定,以恢復喙肩弓及 SSSC。
  • 犬下頜骨骨折固定手術
    摘要:下頜骨骨折一般採用矯形鋼絲或接骨板進行固定,固定方法的選擇通常與骨折的類型有關。
  • 骨科手術常見生理解剖知識點
    全髖關節置換隨著手術技術的提高,手術時間明顯縮短,創傷減輕,且麻醉技術能及時處理手術併發症,手術風險明顯降低。而且髖臼假體與股骨假體達到完全匹配,提供一個更為穩定和不痛的關節。但存在假體不穩而脫位問題。兩種假體置換方式各具利弊,具體要結合患者術前健康狀況特別是日常行走活動能力、合併症情況及經濟承受能力。
  • 【文獻】鎖骨遠端骨折的治療進展
    治療非手術治療鎖骨遠端骨折的治療取決於骨折的穩定性和移位程度。大部分鎖骨遠端骨折為微小移位骨折,骨膜連續性好,肩鎖韌帶及喙鎖韌帶完整。此類骨折骨不連發生率低,採用頸腕帶懸吊或「8」字繃帶保守治療,需制動4~6周,通常能取得良好療效。
  • 骨折了必須手術嗎?常見骨折的中醫手法復位經驗介紹
    丨固定方法(器材:夾板四塊)1.夾板放置方式,肱骨幹上1/3骨折,超肩關節固定。2.肱骨幹中段骨折,外固定不能超過肩、肘關節。3.肱骨幹下1/3骨折,超肘關節固定。適用於5~12歲兒童有移位的股骨幹骨折。股骨幹中、上段橫斷、重疊骨折,在麻醉下進行整復、夾板外固定後,傷肢水平牽引,或用託馬氏架牽引,重量2~3公斤。股骨上1/3骨折,傷肢應在充分屈髖,外展位牽引。股骨下1/3骨折,要儘量屈膝,以鬆弛膝後方的關節囊和腓腸肌,減少骨折遠端向後側的移位。
  • 愷德骨傷科微創手術治骨折十天可下床!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傳統的骨折接骨手術,傷口大、恢復緩慢,對愈後康復鍛鍊也有一定影響。近日,株洲愷德醫院骨傷科收治了數名車禍骨折患者,在科室主任陽輝、副主任唐建勝的帶領下,科室團隊為他們施行了閉合復位微創髓內釘固定術,術後十天即可下床,有利於康復。
  • 鎖骨遠端骨折:這樣處理更絲滑~
    Neer 2 型骨折保守治療後的不癒合率為 28% 至 44%。因此,治療 Neer 2 型骨折的最佳方法仍然存在爭議。通常,鎖骨遠端骨折的手術指徵如下:(1)無骨接觸的不穩定骨折;(2)所有開放性骨折伴有皮膚損傷和相關的神經血管損傷。由於較高的骨不連率,移位和不穩定的鎖骨遠端骨折應手術治療。Cho等人報導了鎖骨遠端骨折治療選擇的方法:
  • 【手術技巧】鎖骨骨折的髓內固定(上)
    ,轉發或分享此文●鎖骨是常見的骨折部位之一。●最常見骨折部位是中1/3。●鎖骨中段是鎖骨最薄弱、最狹窄的區域。●這是唯一既沒韌帶也沒肌肉附著的部位。●這是橫斷面和彎曲弧度的移行區。——這是橫斷面從外側扁平至內側更接近管狀的移行區。
  • AAOS綜述:青少年肱骨遠端T型骨折-上
    兒童OA/OTA對肱骨遠端T型骨折的分類遵循與成人分類相同的原則,兒童OA/OTA分類系統中此骨折方式為13-E/4.2型。嚴重粉碎的肱骨遠端骨折沒有亞組,因為這些在骨骼不成熟的患者中極為罕見,除了描述外,對這種分類似乎沒有治療或預後價值。
  • 薦讀:一種不用鋼板,不用螺釘治療鎖骨遠端骨折的新方案!
    根據Neer改良分型,Ⅱ型和Ⅴ型鎖骨遠端骨折伴隨著喙鎖韌帶斷裂或者韌帶止點的撕脫骨折,這些都是造成骨折不穩定的因素。由於鎖骨遠端骨折的非手術治療會帶來較高的骨折不癒合率,所以臨床上推薦使用手術方法治療骨折,包括經肩峰克氏針固定、經肩峰螺釘固定、鋼板懸吊固定、喙鎖螺釘固定、喙鎖套環固定和鉤狀鋼板固定等。
  • 【每日學術】橈骨遠端骨折畸形癒合的治療與進展
    手術適應證及手術時機 對橈骨遠端骨折畸形癒合患者行手術治療,不僅要考慮患者對握力 腕部活動範圍等功能的需求,矯正性截骨術用於橈骨遠端骨折畸形癒合已無年齡上限,骨質疏鬆及老年患者必要時也可應用 但是,該術式不適用於兒童,因兒童的遠端橈骨具有巨大的重塑潛力 對橈骨遠端骨折畸形癒合一般提倡儘早手術治療 因骨折後4~8周內,骨痂易去除,可利用原有骨折線標誌,使解剖復位更易達到 而且,早期軟組織攣縮程度較輕
  • 早讀 | 系統詳解:外翻膝TKA的手術技巧
    本文就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外翻膝TKA的手術技巧,包括外翻膝的分型、術前評估、手術入路、截骨技巧等內容,值得大家學習參考!外翻畸形 10%~15%併發症較多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異常的解剖結構股骨大小股骨旋轉軟組織平衡假體限制性外翻膝的病理:外側結構攣縮外側股骨髁發育不良或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