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鹹陽市狠抓政策落實保基本民生
今年以來,鹹陽市進一步明確中省「六保」政策要求,將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狠抓各項民生政策落實,多種方式保基本民生,不斷增加群眾幸福感。我市印發了《鹹陽市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排查和政策落實工作實施方案》,對全市未脫貧人口、脫貧監測人口和邊緣人口,逐人逐戶分析研判,綜合運用「剛性支出和就業成本扣減」「單人保」「漸退幫扶」等政策,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截至目前,全市現有的19445名未脫貧人口中,納入民政兜底保障範圍19165人,佔未脫貧人口總數的99.04%。
-
臨澤縣板橋鎮全面落實社會救助政策
板橋鎮全面落實社會救助政策每日甘肅網12月10日訊據張掖日報臨澤報導 臨澤縣板橋鎮聚焦脫貧攻堅、困難群體,創新服務管理,全面落實政策,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和防返貧中的重要作用
-
臨沭縣臨沭街道:「三項工程」讓民生答卷寫滿獲得感
央廣網臨沂12月10日消息(記者王成林 通訊員於婧)「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以來,臨沂市臨沭縣臨沭街道按照「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的民生保障要求,不斷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政策兜底和民生改善「三項工程」,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到「一個都不能少」的全過程,讓民生答卷寫滿更多的獲得感。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程。
-
重慶市發布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重點舉措
近日,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重點舉措》,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區縣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重慶市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重點舉措》主要內容如下。為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夯實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結合重慶實際,制定如下重點舉措。一、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1.明確目標要求。
-
民生智庫 | 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提出了「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的具體目標。這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探索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的重大舉措,對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大意義。要打造多層次救助體系。
-
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提出了「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的具體目標。
-
兩辦印發意見: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以統籌救助資源、增強兜底功能、提升服務能力為重點,完善法規制度,健全體制機制,強化政策落實,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福州高新區幫扶解民困救助暖人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實現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難群眾,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密實牢靠,總體適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
奮進「十四五」 用民政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記者:「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在推進基本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 高建華:「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將進一步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 一方面,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建立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
內蒙古:奮進「十四五」 用民政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記者:「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在推進基本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高建華:「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將進一步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一方面,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建立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
大救助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精準幫扶,雨花區下一步將這樣幹……
、特困供養的基礎上,創造了以城鄉低保、流浪救助、臨時救助、喪葬救濟、慈善互助等為內容,惠民解困「雨露工程」為延伸,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為手段,城市困難群體幫扶為補充,涵蓋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對象、低收入對象、特殊困難對象等為救助範圍的雨花區「梯級社會救助體系」品牌。
-
增進民生福祉 滿足美好生活需要——訪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曹忠平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吳增兵「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充分發揮民政在保民生、穩就業、擴內需、促消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六保」財政政策措施問答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是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要求的重要舉措,是財政部門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為幫助社會各界及時、準確掌握和適用「六保」財政政策措施,我們從政策受益者和政策落實者角度,分類梳理了出臺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六保」財政政策措施問答》,供查閱。
-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
一、擴大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提升群眾安全感「十三五」期間,我省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擴大,各類保障對象人數增加,困難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方面,提請省政府或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於貫徹國發〔2016〕14號文件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關於轉發民發〔2019〕124號文件進一步加強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積極推動建立城鄉統籌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持續規範特困人員認定工作,全面籤訂特困人員照護協議,落實落細照護責任。
-
上海出臺穩就業促發展26條 著力加大力度保市場主體
意見從加大力度保市場主體、開發更多就業崗位、拓寬渠道保居民就業等七方面共提出了二十六措施。 加大力度保市場主體方面,意見指出,要加大減負穩崗力度、加強金融支持、規範裁員行為、加大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意見指出,要落實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由3%降至1%的政策。個體工商戶按單位參加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減免政策。
-
無為市「四舉措」有效落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民生工程工作
2020年,無為市堅持保障基本、促進公平、穩健持續的原則,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多舉措加大推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民生工程力度,優化提升經辦服務水平。一是重宣傳強引導。二是出政策提待遇。進一步調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民生政策,資助重點救助對象參保,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集中徵繳工作的通知》,穩步提高醫療保險待遇水平,讓參保群眾更有獲得感。
-
...救助制度的意見》近日印發 權威專家解讀:低保覆蓋範圍有哪些...
央廣網北京9月5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共享,民生紅利增福祉
作為社會救助保障體系中的「最後一道防線」,城鄉低保制度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2020年4月1日起,青島提高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七區」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每人每月99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 1050元 。「三市」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每人每月9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945元 ,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由每人每月73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80元。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一直是脫貧工作中的硬骨頭。2018年,青島大幅度提高了救助力度,實現了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