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低軌道爭奪日趨激烈衛星網際網路競爭一觸即發

2020-12-15 東方財富網

「嫦娥」探月行動的「繞、落、回」正在穩步推進,被命名為「天問」的探測器,業已飛向火星。不過,飛向「深空」只是中國航天的一面,對於習慣了「舉國體制」的中國航天而言,在世界範圍內,還有一個未來更激烈的競爭在那裡等待。

這個領域,就是衛星網際網路。作為可以登記註冊低軌道衛星通信頻段、「星座」的國際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以下簡稱「ITU」)正在成為很多企業的「去處」,它們通過申報「星座」位置、頻段等,佔有低軌道衛星資源,通常一家申報的衛星數量便以萬顆計。

中國也在其中,代號為GW。不同於人們熟知的通信衛星,衛星網際網路的軌道高度更低,數量規模更為龐大,其提供的服務亦是網際網路信息數據傳輸,是為「天網」。這個領域被視為一個新興的競爭領域,中國作為航天工業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居於領先的國家,自然在這場潛在的競爭中不會缺席。

「踏破」ITU

「我們得先研究研究ITU的有關流程。」12月13日晚間,一位從事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經理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他現在手上有幾個從事衛星網際網路業務的公司項目,等待他的評估。「我自己要先搞清楚規則,才能知道哪個公司有投資潛力。」他說。

儘管外界知曉的熱度不高,但是在風險投資圈裡,衛星網際網路已經算是新興的、較有熱度的投資領域。各種公司、項目繁多,水平參差不齊。用上述投資經理的話說,就是「不少項目一看就是騙子,就是那麼幾個PPT」。

但是,他所要「好好研究」的ITU,卻是貨真價實的存在。近一年來,ITU被全球多家企業趨之若鶩,因為ITU掌握著低軌道衛星星座的位置、衛星頻段的註冊、備案權。包括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星鏈項目,都已經在ITU註冊了「很多衛星」。

衛星網際網路與傳統的通信衛星不同,其衛星數量更多,軌道相較於通信衛星、導航衛星、資源衛星等傳統衛星,也更低。另外一家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在仔細研究過註冊規則後發現,網際網路衛星在ITU註冊,「經常一註冊就是以萬顆衛星為單位」。

記者查閱ITU的相關註冊資料,馬斯克的星鏈項目向ITU申報的衛星數量,已經高達4.9萬顆。「發不發再說,先排隊把『坑』佔上。」一位衛星行業國有企業的人士向本報記者如此評價。

ITU是聯合國的一個下設機構,其職能是專門管理無線電頻率和衛星軌道。多位航天工業界人士都向記者介紹,ITU對於申報的規則是「先到先得」,也就是,「誰申報註冊得早,某個軌道位置,頻率就歸誰」。

這直接導致了踏破ITU的情況。

低軌道也稀缺

在讀懂了ITU「先到先得」的申報註冊原則之後,衛星網際網路所在的「低軌道」區域,便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

前述衛星行業國有企業的人士告訴記者,網際網路衛星不可能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同步軌道3.5萬公裡,對於連接網際網路來說,延時太長了。」她說,「網際網路衛星的主要軌道高度,是在低軌道,即距離地面400~2000公裡的這個高度上,當然,相比於同步軌道衛星,因為軌道高度低,衛星的壽命也短,需要不斷發,不斷補。」

於是,距離地面200~4000公裡的軌道高度,就成為了爭奪的焦點。這其中,走得最快的自然是馬斯克。美國媒體報導的信息顯示,馬斯克的星鏈計劃目前已經發射了904顆衛星,並在北美地區進行了衛星網際網路的測試性服務。英國企業ONEWeb公司,也已經發射了74顆衛星。

前述衛星行業國有企業的人士向記者解釋,相比於地球同步軌道,低軌道的資源原來並不稀缺,但是低軌道衛星網際網路的需求很大,出於網絡信號數據傳輸的目的,對布網的密度也有要求,所以「都來打(發射衛星),低軌道也就快成為稀缺資源了」。她同時還強調:「同步軌道的資源基本上已經沒有了。」

因此,衛星網際網路的競爭,首先是軌道資源的競爭,其次才是商用規模的競爭。前述風險投資基金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與同步軌道衛星的商用門檻很高不一樣,衛星網際網路的門檻相對「要低一些」,應用場景也更多一些,所以「預期當中的競爭,也就更激烈一些」。

他還告訴記者,衛星網際網路在投資領域,還有6G的概念,有很多觀點都認為,運用6G技術之後,應該是「天地一張網」,「這就更有想像力了」。

中國扮演什麼角色?

與歐美國家的情況不盡相同,中國的航天工業以及與之相關的衛星產業,基本上是舉國體制的產物,因此,面對更加商業化的「衛星網際網路」市場,中國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應對和面對競爭,就成為不可迴避的問題。

「中國現在的策略,是該去ITU申請註冊就先註冊,先把星座位置和頻段資源拿下來,同步再研究商用的問題。」前述投資經理告訴記者。而國家發改委在2020年上半年有關推進新基建的相關文件中,也把衛星網際網路列入了「新基建」的範疇。

其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解釋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礎設施時表示,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記者查閱ITU的註冊材料顯示,中國也已經向ITU申報註冊了相關衛星星座和頻率。根據ITU的註冊信息顯示,中國已經申請了兩個低軌道衛星星座,有12992顆衛星,名稱為GW。「我們理解,GW就是個代號,具體的意思往後看發展就明白了。」

所謂衛星星座是發射入軌能正常工作的衛星的集合,通常是由一些衛星環按一定的方式配置組成的一個衛星網。

「衛星網際網路也是資本密集型的項目,至少是百億量級,這個要看『國家隊』怎麼搞了。」前述投資經理說。而現在,包括雷軍、李書福等在內的中國商業企業和人物,也已經以各種方式,將資本投入到衛星網際網路領域。

這裡能誕生中國的馬斯克嗎?

(文章來源:貝果財經)

相關焦點

  • 太空低軌道爭奪日趨激烈 衛星網際網路競爭一觸即發
    原標題:太空低軌道爭奪日趨激烈 衛星網際網路競爭一觸即發   「嫦娥」探月行動的「繞、落、回」正在穩步推進,被命名為「天問」的探測器,業已飛向火星。
  • 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風起雲湧 低軌網際網路星座成競爭焦點
    低軌道能容納的衛星數量有限,從國家層面看,頻率和軌位都是戰略資源。正因如此,各國及各大商業巨頭近年來紛紛發力衛星網際網路。這也是中國首個民營衛星研發製造工廠。隨著今年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範圍,資本及產業迅速跟進。2020年也被業界稱為衛星網際網路「元年」。低軌網際網路星座成競爭焦點因SpaceX進入大眾視野的衛星網際網路其實並不新鮮。航天專家黃志澄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衛星網際網路是繼有線互聯、無線互聯之後的第三代網際網路基礎設施。
  • 衛星網際網路行業深度報告:戰火早已熊熊燃燒
    1.2 技術進步推動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蓬勃發展1.2.1 低軌通信衛星是衛星網際網路的必然選擇按照軌道高度,通信衛星主要包括:LEO(低地球軌道)、MEO(中地球軌道)、GEO(地 球靜止軌道)、SSO(太陽同步軌道
  • Space X的星鏈項目加速,百億級太空網際網路再引關注丨牛熊眼
    按照計劃,SpaceX打算向地球低軌道(LEO)發射近12000顆衛星,以提供全球寬帶網際網路覆蓋。截至目前,SpaceX已經累計發射302顆星鏈衛星(包含2顆試驗星),已成為世界上部署衛星最多的商業航天公司。馬斯克此前表示,星鏈衛星工廠的生產效率獲得重大提升,使得衛星炮製速度快於發射速度。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衛星網際網路按下加速鍵,新賽道釋放紅利
    因此,在經濟、需求、技術等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空天網際網路應運而生。空天網際網路是指把地面移動通信網絡、網際網路網絡結合,利用空天平臺(例如高、中、低軌道的寬帶衛星),向用戶終端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新型網絡。相比於地面通信,空天網際網路覆蓋面積廣、設施受物理攻擊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小,可提供更高性能及更可靠的通信服務,有效解決偏遠地區、海洋、航空等用戶的網際網路服務問題。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每顆 Starlink 衛星重約 227kg,裝有多個高通量相控陣天線和一個太陽能電池組,使用以氪為工質的霍爾推 進器提供動力,配備和「龍飛船」相似的星敏感器高精度導航系統。為了避免密集的衛星和太空垃圾發生碰撞, 「星鏈」衛星能夠自動跟蹤軌道附近的太空碎片並避免碰撞。目前發射的衛星未設置星間鏈路,但後續衛星可能會增加採用雷射通信的星間鏈路。
  • 特斯拉即將升級Model X和S丨亞馬遜加入衛星網際網路競爭【Do說】
    【亞馬遜加入衛星網際網路競爭,擬發射3000多顆衛星】美國科技公司亞馬遜日前提出自己的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準備發射3000多顆衛星,為全球沒有網際網路或其他有需要的地方提供高速寬帶服務亞馬遜是最新一家加入衛星網際網路競爭的公司。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去年2月已將首批原型衛星送入太空。其他一些有衛星網際網路計劃的公司還包括美國一網公司、加拿大通信衛星公司等。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確實神奇,居然要用相控陣天線和雷射通訊技術
    此時在太空中的通信衛星比不上地面的網絡基站,難以為用戶提供超高密度的網絡連接;當城市用戶過於集中,同時使用衛星網絡時,每臺手機或是其他設備分到的帶寬根本不夠。所以,星鏈對傳統電信企業遠遠構不成威脅。第三,像飛碟一樣的星鏈終端接收天線直徑為0.48米,初期售價大約200美元,最終售價可望低至幾十美元。第四,星鏈太空網際網路全面建成後,將真正做到寬帶網際網路遍布世界,地球全覆蓋,全球無死角。地球上任何地方任意時間,至少會有三顆星鏈衛星與之連結。只要能看到天的地方就可輕鬆接入星鏈寬帶網絡,為每個終端提供最高與5G相當的速率、延遲時間在20毫秒以內。
  • SpaceX一飛沖天,衛星網際網路與天地融合通信時代開啟?
    當地時間5月30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飛船成功搭載火箭升入太空,被業界認為有望成為發展太空經濟的又一裡程碑。未來,NASA還將面向商業機構招標月球軌道站運送貨物和補給品服務,合同總價值將高達70億美元。而就在2個月前,星鏈計劃第七批衛星入軌,馬斯克放話 6 個月內公測衛星網際網路。1C9U研究消息,4 月 22 日,獵鷹 9 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基地發射,將第七批的 60 顆衛星送上了太空。
  • 乾貨|衛星網際網路詳解(全文超過一萬兩千字)
    新興衛星網際網路星座具有以下特點:從星座構成看,是由成百上千顆衛星組成的巨型星座;從星座構成看,是由運行在非對地靜止軌道(NGSO,包括低軌道和中軌道)數量眾多的衛星構成;從提供的服務看,主要是寬帶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從發展衛星網際網路星座的企業看,主要是非傳統航天領域的網際網路企業;從項目發展的起始時間看,主要是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開始的。
  • 地球軌道上的大量太空垃圾已接近「凱斯勒事件」的標準了
    本周四,一顆前蘇聯廢棄衛星和中國的火箭殘體(分級助推器的一節?)在太空中擦肩而過,幸好沒有相撞——否則會製造出大量更加危險、難以監控的高速軌道垃圾。 使用雷達跟蹤太空中衛星碎片的企業LeoLabs周二表示,它正在監視「非常高風險」的交匯點——兩個物體繞地球軌道的交點。
  • 日本企業發明新型太空飛行器 幫助清理地球軌道上的75萬塊太空垃圾
    Astroscale Holdings Inc.日本分公司總經理、36歲的伊藤美紀(Miki Ito)在接受採訪時說,該公司正準備明年初與一顆測試衛星會合、捕獲並對接,以展示其技術如何幫助清除軌道垃圾。Astroscale正在一個吸引了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企業和政府的迫切關注和資金支持的細分市場展開競爭。
  • 同為網際網路企業高下立判:國外在發射衛星,國內在與小販爭菜籃子
    國內的眾多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到了與街頭小巷、裡弄雜院的小攤小販們,爭蠅頭小利的時候了,美團、京東、拼多多等眾多網際網路企業都參與了,肆無忌憚到與民爭利,已經觸碰了底層百姓賴以生存的飯碗。這幾年,網際網路發展在國內確實勢頭非常猛烈,在方便民眾生活的同時,也讓實體經濟搖搖欲墜,大量商戶關門倒閉歇業,在一定程度上重挫了實體經濟。
  • 美太空軍打造第9德爾塔軌道戰部隊
    第2德爾塔部隊負責空間態勢感知;第3德爾塔部隊負責電子戰;第4德爾塔部隊負責飛彈預警;第5德爾塔部隊負責指揮和控制;第6德爾塔部隊主要負責網絡空間作戰;第7德爾塔部隊負責情報、監視和偵察;第8德爾塔部隊負責衛星通信和導航戰;第9德爾塔部隊主要負責軌道戰。
  • 中國民營衛星的小時代-虎嗅網
    彼時,包括美國銥星、全球星、軌道通信以及比爾·蓋茨所投資的Teledesic在內的多家公司,都曾試圖發射低軌衛星,建立一個天基網絡、銷售獨立的衛星電話或上網終端,與地面電信運營商競爭用戶。但在幾十年前,有些硬傷無法解決。如單星價格高,需要衛星數量又太多,導致沒有公司能承受成本;早期星座通信掉話率達到15%,體驗極差。
  • SpaceX的老對手OneWeb死而復生,再次發送36顆衛星
    馬斯克的SpaceX今年以來出盡了風頭,但它此前的強大競爭對手OneWeb抓住了今年的尾巴,在破產後又有了新動作。日前,OneWeb發送了36顆新衛星,加入了他們現有的航天軌道。這是OneWeb自成立以來交付的第三批衛星,也是自今年年初他們被破產收購以來的首次發射。此次發射由一架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實施,這是OneWeb從歐洲航天公司Arianespace購買的。這些衛星將與OneWeb在3月份宣布破產前向太空發射的74顆衛星一道,在1200公裡高度的18個低地球軌道(LEO)上運行,成為他們龐大衛星星座計劃的一部分。
  • 馬斯克帶火商業航天,太空藍海誰稱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載人「龍飛船」成功升空數天後,SpaceX「星鏈」計劃的第八次發射,再次成功將60顆衛星送入軌道。  所謂「星鏈」計劃,就是擬在太空搭建一個由1.2萬顆衛星組成的網絡,形成一個低成本、高覆蓋的天基全球通訊系統。不僅可為商業通信提供便利,也能向軍方和科研機構提供衛星服務。
  • 馬斯克又放衛星了,誰還記得iridium和GlobalStar?
    北京時間2018年2月22日晚上10點17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利用獵鷹9號中型運載火箭成功將三顆衛星送入太空。網絡上又響起一片喝彩之聲,聲威不亞於當年穀歌WiFi氣球上天,要不是區塊鏈的"三點鐘"消息頻出,恐怕太空寬帶早就成了媒體第一熱點。
  • 亞馬遜公布太空網際網路星座項目Kuiper天線設計
    據外媒報導, 今日(當地時間12月16日),亞馬遜公布了其客戶將用於接入該公司即將推出的大規模衛星星座項目Project Kuiper的天線設計,該計劃旨在從太空提供寬帶網際網路覆蓋。 該天線採用相控陣設計,已於今年秋天進行了開發和測試。
  • 這些中國公司正將鞋盒大小的衛星送上太空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完成全球組網。同時,在商用領域,儘管面臨著技術、政策法規等諸多問題,中國的企業家們正在將數以百計的低成本衛星送上軌道,太空商業的市場才剛剛拉開帷幕,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