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後
只吃輔食不喝奶,行嗎?
孩子最近開始吃輔食後(4m15d),漸漸不愛喝奶,如果趁這機會把奶戒了,合適嗎?
不合適,在滿1歲前,輔食還是扮演著「補充營養」的輔助角色,主要的正餐還是奶類。輔食是用來幫助寶寶從液體(母奶或配方奶)過渡到固體食物,並訓練口腔咀嚼與吞咽能力,額外補充母乳或配方乳缺乏的營養,但1歲前孩子吃得少,輔食能滿足的鈣質其實還不夠,所以還是需要以母乳或配方奶的提供為主。
厭奶
厭奶不是疾病,也沒有這樣的疾病診斷,但是卻常常困擾著家長們。厭奶主要是指在寶寶成長過程中飲食類型的改變,是成長發育必經的過程,所以應該以正向的態度面對這樣的變化。
厭奶因素
4種發生因素
好奇寶寶階段
這個階段的嬰兒是標準的好奇寶寶,對周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很容易因為分心,而無法專心喝奶。
對食物喜新厭舊
在4個月之後就可開始吃輔食,在吃了與母乳或配方乳不同的食物之後,很可能會「喜新厭舊」,變得不再只鍾情於「奶」這種單一口味的東西。
成長速度趨緩
此時的寶寶成長速度較趨緩和,對營養與熱量的需求不像之前那麼大,因此不像新生兒時期愛吃。
長牙
寶寶長牙時特別愛咬東西,不喜歡吸吮,連帶也就不愛喝奶。
疾病
疾病導致寶寶身體不舒服、鵝口瘡、咽喉炎等影響,導致胃口不佳,產生厭食情況。
厭奶因應對策
厭奶期大多發生在5~6個月大,通常持續時間有1~2周甚至是半年,這些都屬於正常範圍,雖然擔心但千萬記住不要急,下方整理厭奶對策,給家長們正面回擊厭奶期。
提高活動量
若寶寶其中一餐吃得少,建議在下一餐的間距空檔多和寶寶互動、玩耍,消耗體力提高飢餓感,這樣會提升寶寶想喝奶或吃東西的欲望。
用替代品補充營養
寶寶不喜歡喝富含鈣質的奶製品,家長可提供一樣含鈣較高的食物替代品,例如:小魚乾稀飯、豆腐或深綠色蔬菜等,以補充營養需求。
調整餵食方式
厭奶期寶寶已經開始學習咀嚼吞咽能力,吸吮方式已經不能再滿足需求,這時候可以調整餵奶方式,例如改用湯匙或小杯子來餵奶,增加新鮮感。
減少外界幹擾
假若四周不斷有人走動或有吵雜聲,更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因而忘記喝奶。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更換奶粉
臨床發現,喝配方奶寶寶可能會早一點開始厭奶,喝母乳寶寶可以維持久些,可能是因為母乳的口感會依據媽媽的飲食做變化,如果因為寶寶厭奶要更換配方奶,可採漸進式的添加方式,先衝調少量新奶粉(不宜部分新奶粉與舊奶粉一起衝調,以免衝泡濃度出錯),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問題,沒問題後可一次更換新奶粉。
留意奶嘴設計
少數厭奶,是因為奶嘴的口徑大小不容易吸吮,使他無法順利喝奶,剛出生時,吸吮力較弱,此時會使用小圓孔奶嘴,3、4個月大,吸吮力較強時,建議可以選擇其他類型的孔洞,若在奶中加入米麥精,使性狀變得稍微濃稠些,這時可以建議使用十孔或Y字孔奶嘴提高彈性空間。
輔食小訣竅
掌握訣竅 餵養我來罩
輔食搭配奶營養更全面
衝調米精或寶寶粥可以搭配奶液一起衝調,增添奶的風味也能提供給寶寶更全面的營養。
厭奶找水果
進入厭奶期,可以挑選有添加水果的米麥精,水果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促進食慾和開胃的效果,在奶液中嘗試添加,奶液增添了水果香氣與風味,寶寶更愛喝。
哺食小鋪
厭奶期是成長過程中會經過的一個時期,此時不建議過早斷奶,至少需要喝奶到1歲以上,運用小技巧,輔食搭配奶液一起攝取,可挑選經過E.H.P酵素水合工藝分解後的米精,酵素有效的將穀物中植酸進行分解,提高鈣鐵鋅吸收,米精與奶液搭配,營養更加倍,給寶寶全方位的營養,再次提醒,最高原則『不強迫餵食』,讓我們一起耐心陪伴寶寶度過厭奶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