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27日
「智行新長徵 駿馳新時代」
2020年重走長徵路公益行的全體成員
從遵義市區出發
驅車一小時直奔婁山關
國機智駿駛過婁山關古鎮。陳地長 攝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1935年2月)
85年前,紅軍長徵時
在這裡打響兩次戰鬥
在紅軍佔領婁山關後
毛澤東即興填詞《憶秦娥·婁山關》
婁山關從此與中國革命結緣,蜚聲中外
成為人們嚮往的革命聖地
婁山關景區隨處可見毛澤東詩詞《憶秦娥·婁山關》。
在婁山關戰鬥遺址,隊員拾階而上
在毛澤東詞碑
婁山關紅軍戰鬥紀念碑
小尖山紅軍戰鬥遺址
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陳列館
等地駐足良久
聽著講解員的解說
思緒仿佛又回到了戰鬥的歲月……
婁山關關上千峰萬仞、重崖疊峰,峭壁絕立,異常險要,因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說法。因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為黔北咽喉,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長徵路上
中央紅軍在婁山關與黔軍
發生過兩次戰役
一戰婁山關
1935年1月,中央紅軍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烏江天險,於1月6日攻佔遵義城。為了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新根據地」,中央軍委命令紅一軍團第二師四團追殲北竄之黔軍侯之擔部,進攻婁山關,佔領桐梓,組建黔北防線。
紅軍一戰婁山關的偉大勝利,為保衛遵義革命中心區的安全和黨中央在遵義勝利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作出了重要貢獻。
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二戰婁山關
1935年2月24日,紅軍在遵義會議後兩渡赤水,北上再佔桐梓,但北面國民黨川軍以重兵向南逼近。毛澤東同志決定指揮紅軍南下戰婁山關,再佔遵義城。紅軍二戰婁山關重創黔軍4個團,是遵義會議後的第一個大勝仗,極大地鼓舞了紅軍戰士的鬥志,為紅軍再佔遵義城清除了外圍障礙,作為中國革命偉大勝利的又一塊奠基石而永彪史冊。
航拍婁山關景區。陳地長 攝
婁山關上,昔日紅軍戰鬥過的塹壕、彈坑早已披上了一層厚厚的綠裝。在公路四通八達的今天,我們已經很難用眼睛判斷婁山關「萬峰插天,中通一線」的險要。作為軍事重地的角色,婁山關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但它在紅軍革命史上的裡程碑意義卻永遠不會磨滅。
如今,婁山關景區已升級打造,修建了「婁山十景」,並且這十個景點的名字都是根據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中的意境而打造,如:大婁山脈的最高峰筍子山頂上的西風臺、夕照亭和觀海樓,還包括山腰上的晨霜閣、賞月軒以及山腳下的長空橋、雁鳴塔、詩詞碑、百丈梯和婁山關關口。
婁山關古鎮,公路旁旅店、客棧鱗次櫛比,這裡已經被打造成了紅色小鎮。
如今,婁山關硝煙不再
但紅軍戰鬥過的戰壕
留下的彈坑仍舊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
客家新聞網記者黃梓倩
帶您重走長徵路
期待下一站
來源:客家新聞網
作者:記者黃梓倩
原標題:《重走長徵路 | 雄關漫道真如鐵!客網記者探訪婁山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