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北京疾控發布冷鏈食品安全食用三條提醒!
2020-11-10 15:50:41
|
| 字號:
A+|
A-【如何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新冠肺炎最新消息:據天津衛生健康委通報,11月8日0—24時,天津新增本地確診1例,系天津海聯冷凍食品裝卸工人。另有媒體報導,多地冷鏈食品外包裝核酸呈陽性。日常生活中,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選購、清洗加工、烹調時都該注意什麼?
冷凍下的新冠病毒能存活多久?
是否具有傳染性?
江南大學教授、博導,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研究所所長姚衛蓉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冷凍產品在包裝後,通過長途運輸,再零售,最終到達消費者,溫度一般都需要控制在-18℃左右。在此冷鏈過程中,病毒等微生物不會被凍死也不會生長繁殖,能一直保持存活狀態。
不同溫度下新冠病毒的存活情況,新加坡及愛爾蘭研究團隊給出了參照。
常溫條件下,在21–23°C時,新冠病毒在銅表面無法存活超過4個小時、在紙板表面無法存活超過24小時、在不鏽鋼表面和塑料表面無法存活超過3天。最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實驗中,在4°C及-20°C的低溫條件下,3周後新冠病毒仍具有傳染性。
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按規定作退運或銷毀處理。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海關部門組織指導督促查驗場地經營者或進口企業,對進口冷鏈食品的貨櫃內壁、貨物外包裝實施消毒。進口冷鏈食品運輸過程中,承運企業不得開箱。冷庫接受進口冷鏈食品時,應如實記錄並核對貨櫃號及鉛封號,做好貨物的出入庫記錄,相關資料和記錄應至少留存2年。對從口岸放行的進口冷鏈食品,在社會冷庫或企業冷庫倒箱過車、入庫存儲前,相關生產經營單位查驗貨物所附的消毒證明,如未消毒,則在掏箱卸貨時,對該批貨物的貨櫃內壁、貨物外包裝實施消毒。進一步完善追溯管理,做到所有進入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日常生活中,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選購、清洗加工、烹調時都該注意什麼?北京市疾控中心給出了三方面建議。
選購時
1、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正確佩戴口罩。
2、購買預包裝冷凍冰鮮食品時,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籤內容,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
3、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4、海淘、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商品,包括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
清洗加工時
1、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要洗手。
2、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汙染。
3、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層存放。
4、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後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
5、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
烹調食用時
1、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加工烹調海鮮應做到燒熟煮透。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後再保持10-15分鐘。
2、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海鮮。
3、兩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時,要記得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4、未食用完(已經烹調熟)的海鮮,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儘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中心溫度要達到70℃以上。
小貼士
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後,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症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並主動告知食用時間、食品種類和食材來源等信息,以助診治。
責任編輯:張丹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