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考時保持好心態 心理醫生放大招

2020-12-21 中國網河南頻道

2020年高考在即,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考生們的複習經歷也格外不易,緊張、焦慮情緒在所難免,如何在高考時保持良好心態,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薛冰。

區分適度焦慮和過度焦慮

黃薛冰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高考臨近,考生們很容易焦慮,緊張,擔心自己複習不到位,擔心考不好。其實,焦慮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情緒。感到焦慮也不必緊張,適度焦慮其實有助於注意力的集中,這就是為什麼考前『臨時抱佛腳』的複習效率往往特別高。」

不過,任何一種情緒如果走到極端都會出問題,黃薛冰補充說,在面對高考這種重要的人生事件時,有的考生甚至家長會出現過度焦慮的表現,這就有害而無利了。

如何分辨適度焦慮和過度焦慮呢?黃薛冰說,考生在過度焦慮時,注意力也會集中,不過,是集中在擔心上。具體表現就是成天都在擔心「複習得不好怎麼辦」「萬一考砸了怎麼辦」。「如果一天到晚都在擔心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陷入過度焦慮的情緒,對於高考複習是非常有害的」。

黃薛冰進一步解釋說,過度焦慮也叫病理性焦慮,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主觀上的擔心、過度緊張,稱作精神性焦慮。反覆思忖「考不上大學怎麼辦?」「考試的題目不會做怎麼辦?」就屬於精神性焦慮的表現。「在過度擔心、緊張的情況下,人們的脾氣也容易變得暴躁,容易吵架、發脾氣,因為這個時候處於壓力的臨界值,沒有辦法再去承受更多的壓力」。

「另外一種稱作軀體性焦慮。」黃薛冰說,軀體性焦慮常常會被人們忽視。「最常見的軀體性焦慮表現是失眠。一個人在壓力大的時候,很可能睡不著覺,躺在床上反覆想擔心的事,越想越睡不著」。

吃不下飯也是常見的軀體性焦慮表現。「高考前,孩子很需要補充營養,但有些孩子因為焦慮,越臨近高考越吃不下飯,讓家長也變得緊張,從而進入焦慮的惡性循環」。

除了失眠和吃不下飯,還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心慌。黃薛冰舉例說,在即將進入考場的時候,有些考生會覺得心臟「怦怦」跳,沒有辦法靜下心來考試。有些考生會覺得心慌、氣短、喘不上氣兒,嚴重時會覺得憋氣,甚至會難受到覺得自己快要死去。

「對於這些軀體性焦慮的表現,大家往往會懷疑自己生了病,從而更加害怕,但是又檢查不出什麼身體問題。其實,這些身體不適都是焦慮的表現。」黃薛冰說。她特別囑咐,在臨近高考的準備階段,考生和家長一定要留意是否出現精神性焦慮和軀體性焦慮的表現。「如果有以上表現,一定要及時處理。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在高考時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正面冥想,調節情緒

為了不受焦慮情緒影響,在考試中發揮出最好的水平,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顯得尤為重要。黃薛冰認為,不僅考生要學會調節情緒,家長們也要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在考前的這段時間裡,很多家長因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原本想「幫忙」,卻成了給孩子「添亂」。

控制焦慮有很多辦法。黃薛冰說,如果焦慮過度,必要時需使用藥物治療。在非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冥想是很不錯的自我調節情緒的方式。「正念冥想可以即刻幫助我們放鬆身體、頭腦和情緒,也適合自己操作。」她建議考生練習兩種冥想,一種叫作「月亮的冥想」,另外一種叫作「太陽的冥想」。

「月亮的冥想」是睡前躺在床上做的,其作用是幫助放鬆和入睡,感受支持、溫暖、接納的感覺。具體做法是:躺在床上,雙手放在身體兩側,閉上眼睛,深呼吸。吸氣時,想像氣息來自最遙遠的天邊,經鼻腔進入胸腔、腹部,雙腿,最後從腳底慢慢呼出,進入大地深處。做10組深呼吸後,想像有一輪圓月正在慢慢地隨著自己的呼吸沉入大地。與此同時,想像自己的身體和月亮一樣,慢慢下沉,像月亮沉入大地一樣,沉入最純淨的黑暗,體會那種被純粹的黑、溫暖、支持、放鬆所包裹的感覺。

黃薛冰說,「月亮的冥想」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減少大腦中的胡思亂想,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體和呼吸上的時候,胡思亂想就會自動減少;同時還能幫助身體放鬆。」

「太陽的冥想」則是幫助考生振奮,讓頭腦清醒,注意力集中。因此「太陽的冥想」要在早上起床之後做。具體做法是:身體坐直,雙手搭在雙腿上,閉上眼睛,深呼吸。吸氣時,想像自己的腳心從大地獲取能量,氣息帶著能量從腳底往上走,經過雙腿、腹部、腰部、背部、肩部,來到大腦,最後從頭頂呼出,進入蒼穹。做10組深呼吸後,想像有一輪太陽,散發著溫暖的光芒,照亮了頭腦中每一個角落。想像大腦前部、兩側、後部,以及內部組織逐漸都被溫暖的陽光照亮。

「停留在這樣的想像中,保持5分鐘時間,是一個很好的調節自身注意力、喚醒大腦的方法。」黃薛冰說,「通常做完之後會感覺神清氣爽,腦子不再昏沉。」

控制呼吸,緩解緊張情緒

除了焦慮情緒,突然緊張也是考生們可能出現的問題。走進考場後突然緊張,考試鈴聲響起後突然緊張,這時應該如何調節情緒呢?黃薛冰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出現突然緊張的情緒時,可以通過控制呼吸讓自己放鬆。「一般人的呼吸是一分鐘20次左右,人們在特別緊張時,呼吸會加快。想快速放鬆下來,可以用延長呼吸時間的方式來調節」。

黃薛冰特別推薦了「喉式呼吸」法。她說,「喉式呼吸」是專門為焦慮障礙患者準備的治療技巧。「喉式呼吸」的方法是,「在呼吸時,把注意力放在喉部,有意識地讓喉部略微收緊。吸氣時感覺氣息衝擊著咽喉壁,空氣通過咽喉後面進入身體。呼氣時同樣用喉嚨部位去呼氣,這時能聽到類似於嘶嘶的聲音,這表示喉嚨的聲門是縮窄的,氣息是摩擦著咽喉壁出來的。」

黃薛冰解釋說,「喉式呼吸」的核心要點是通過收縮喉部肌肉,使聲門變窄,這樣呼吸就會自然變慢。「呼氣更容易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通過呼吸的減慢,可以讓心率慢下來,血壓降下來,起到刺激副交感神經的作用」。

「專注聽自己呼吸的聲音也是很好的提升注意力、減少胡思亂想的方法。」黃薛冰說,「根據既往的經驗,做10個或20個『喉式呼吸』,對於迅速放鬆非常有幫助。除了考場,在其他場合,例如上臺發言緊張的時候,都可以通過呼吸放鬆的技巧來緩解緊張情緒。」

最後,黃薛冰強調,如果考生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比如抑鬱或者是重度焦慮,就一定要去專業的心理醫療機構尋求幫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高考時心態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如何調整好心態
    高考可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是我們通向理想大學的途徑,我們人生發生轉折的關鍵點。我們要如何調整好心態?面對這場高考呢?第一,我們要注意我們的飲食問題。從高考的前幾天開始,直到高考結束。都要以清淡的食物為主,要多吃點高蛋白的食物,適當的喝點牛奶。
  • 高考焦慮?心理醫生的建議,家長都看看
    考前焦慮如何緩解,聽聽心理醫生是怎麼說的……【案例】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高三學生因對自己學習狀態不滿意出現輕微焦慮,隨著考試時間臨近,焦慮情況加重,甚至提到考試即出現心慌、呼吸困難,考試時手心冒汗,腦袋一片空白……考前焦慮是普遍的情況,一般建議考生先接納自己的情緒,適度的焦慮可成為考試動力
  • 中高考將近,心理壓力、學生緊張情緒如何緩解?老教師給你建議!
    朋友們,還記得你們中高考時候的情形嗎?會不會在夢中就被驚醒,初中也許離我們就遠些,我們一起來回憶高中時,高考前幾個月,你們的心理是怎麼樣的?我記的我高考時,每天的心情超級緊張,怕自己考不好,錯失自己喜歡的大學,導致晚上睡也睡不好,老是在夢中被嚇醒,老是夢到很多不會做的題目,尤其是數學,在校時數學也學不好,怎麼也提升不上去,心理那個急呀,巴不得晚上通宵,把數學知識裝進大腦,因為數學差,那時候才選擇讀文科,老是喜歡背,每天晚上1點睡覺,早上5點起床背歷史,地理,政治重點,老是聽別人說,苦完高中三年,大學就輕鬆了,導致高中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
  • 藝考後心態崩了,如何調整心理備戰文化課?
    每年藝考之後,都有不少考生通常會出現一些心理波動:他們或是因為專業考試沒發揮好而心灰意冷,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或是心理沒底,擔心自己的專業排名會徘徊在理想學校附近,從而文化課學習也失去動力,學不下去,又或者是重新開始上課後不能中精力學習,但文化課 「欠帳」實在太多,出現嚴重跟不上進度的情況
  • 高考近在眼前,用對方法讓自己保持好心態才能正常發揮
    一年一度的高考對於高三學生來說是非常嚴峻的考驗,高考既是對學生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量的測驗,也是對學生心態和應對能力的考驗。2020年的高考近在眼前,如何為考試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從而保證自己能夠正常發揮非常重要,考生用好下面幾個方法,調節好心情就已經勝利了一半。
  • 高考前焦慮症怎麼辦 考試前如何緩解緊張等心理壓力
    高考前焦慮症怎麼辦 考試前如何緩解緊張等心理壓力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服務青少年工作,及時緩解中高考前考生的心理壓力及不良情緒,幫助考生以良好的心態面對中高考,發揮出良好水平,漳州團市委、閩南日報教育周刊、市第四醫院、市青少年心理輔導公益服務隊共同推出「中高考加油站——一線專家輔導」專題,針對中高考考生考前和考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具體建議,希望給考生帶來實際的幫助
  • 2020年高考倒計時,考生該如何調整心態,有效緩解考前焦慮?
    距離2020年高考還剩39天,越臨近高考,考生心態可能越容易大幅度波動,每年高考的時候為什麼會有一些平時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考生落榜,又為什麼會有一些「黑馬」衝出重圍,這其中心理狀態佔了絕大部分的原因。高考是智慧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較量。調節好心態,高考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 高考心理舒壓:保持陽光心態 做快樂考生
    ,作為今年高考的孩子,特殊時期,一切都顯得有些特別。每一位考生和作為「場外選手」的家長該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迎接這一場大考呢?   鎮江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主任、心理專家林霞建議家長,目前,高考生處於衝刺階段,作為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放下心理包袱,在做好「後勤部長」的同時,營造愛的港灣,信任、包容、理解孩子。
  • 張文宏:「90後」要保持好心態
    他問道:「脫髮是『90後』特別關注的問題,想問如何能防脫髮?」張文宏很理解成長中的焦慮,當年他讀研時,也會為是否能考上、畢業後的就業而煩惱。「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焦慮,路其實一直在那,只要肯努力,到了時間路自然就出現了。」他坦言,脫髮問題和多種因素有關,最關鍵還是壓力大,希望「90後」保持好心態。
  • ...調整心態應對高考?海南心理專家:緊張時深呼吸,考後不要想太多
    那麼,考生該如何調整心態應對高考呢?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睡眠心理科主任王新源表示,考前保持心態平和,不要太躁動;考試中緊張時可以深呼吸,考後不要關心分數,不要想太多。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睡眠心理科主任王新源。
  • 中高考前,家長如何成為孩子的「神隊友」?家長學校送出7個心理貼士
    中考、高考臨近,考生們爭分奪秒、緊張備戰,焦慮情緒不斷上升,家長們似乎也緊繃著一根弦,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甚至比孩子表現得還要緊張、焦慮,家長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為孩子加油助力?6月7日,在上海家長學校的直播課堂上,同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教授姚玉紅、崇明區教育學院高級心理教師姜企華送出了7個心理小貼士,希望家長和孩子一起「闖關」,度過這段考試的關鍵時期,做孩子的「神隊友」!
  • 學習、工作時壓力山大怎麼辦?如何迅速調整好心態,輕裝上陣
    無論是明年面對中考的初三學生,還是面對高考的高三學子,甚至是考公務員、考研、在職考試和上班工作的人們,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很容易感到壓力的。那麼,當我們在學習和工作的時候,遇到壓力襲來,又該如何去應對呢?我們又該如何去迅速調整好心態,輕裝上陣?
  • 前如何調整心態?肇慶心理醫生教你這樣輕鬆應考
    2020年全國統一高考,將在7月7日正式拉開序幕。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高考生經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備考季,大多學生都經歷了長時間在家備考階段,往年固定的高考日期被推遲了一個月。
  • 中高考前考生家長如何舒緩緊張情緒 四川省總工會首場線上心理健康...
    7月3日,省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試運行的首場線上心理健康講座在成都開講,省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特聘專家劉書君為廣大網友帶來《中考、高考期間家長如何進行心理調適》專題講座。這場講座通過網絡直播形式舉行,4萬多名家長、學生線上圍觀。為進一步做好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省總工會籌備建設了省總職工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特聘省內多名知名心理專家擔任指導顧問。
  • 高考進入倒計時,考生該如何緩解心理壓力
    距離高考只有幾天的時間了,這段時間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也成上升趨勢!那我們該如何的避免有這種心理壓力呢?要想有效地緩解學生的考前心理壓力,先要了解到底,學生心理壓力來自於哪裡?如有的同學在大考中發揮失常,有的家長或同學貼標籤似的結論「一到大考就不行」,會給學生心理暗示,更加影響學生的正常發揮。有一些父母把孩子逼得比較緊,對孩子的要求特別高。老師的特別照顧、關注、器重等。都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學生害怕自己失敗,會很難向老師和父母交代。四、 缺乏好的睡眠有些同學,為了考試拼命複習導致睡眠不足。
  • 關注臨沂高考|如何防中暑?如何應對「考後症候群」?
    》》》生理方面高考期間如何防中暑?專家來教你 小暑之後入伏天。高考遇上高溫季,如何防暑降溫成了眾多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7日高考首日,臨沂一中校本部門口就發生一起考生家長中暑暈倒的案例。如何預防中暑的發生?高考過程中出現中暑症狀又應該怎麼處理呢?記者採訪了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劉化學,他給各位考生和家長提供了幾個防暑小妙招。
  • 保持好心態的重要性
    很多人一聽到醫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時,往往陷入恐懼,接著就怨天尤人:"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公平"因此怨上加怨,從而使得病情更重。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坦然面對,以平靜的心境去對待,以好的心態去生活,則病情反而會越穩定。然而疾病真的會無緣無故的產生嗎?有句俗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可以想想,一定是有什麼我們自己還不了解的得病的原因。
  • 高考進入倒計時,考生和家長請收下這份備考指南
    高考進入倒計時,衝刺階段考生需要注意什麼?看考點時,需要關注哪些細節?家長如何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幫助孩子踢好臨門一腳? 針對這些問題,南寧二中高三班主任張展敏和南寧市三十三中副校長付松鋒給出了建議。
  • 心理抗「疫」手冊①丨中高考學生如何穩定心態 這「光流法」了解下
    為防止疫情帶來的不良情緒,紅網時刻新聞近日通過與心理專家連線,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人群推出心理抗「疫」手冊系列策劃,助力網友多措並舉打響抗疫「心理戰」。尤其是疫情本身帶來的恐慌和推遲復學時間等各方面影響,讓備戰中考、高考的學生面臨各種心理困擾。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醫生通過收集發現,由於網絡發達,信息溝通便利,備考學生往往能夠快速獲取疫情信息。在了解疫情進展的同時,與日俱增的確診人數、疑似病例人數和死亡人數,以及口罩全國告急、武漢封城等信息讓備考學生的緊張和恐慌情緒也隨之不斷高漲。
  • 7歲時一句戲言,高考要考720分,今年參加高考的她情況如何?
    7歲時一句戲言,高考要考720分,今年參加高考的她情況如何?在小時候,學生很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幻想,幻想自己以後要成為科學家、警察、醫生、房產大亨、老師等一些人物,等到上了小學,正式開始學習後,學生更多會幻想自己未來要上什麼樣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