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近一周時間以來,一場「漫畫事件」在社交媒體上成為議論焦點,同時也讓中澳兩國之間的關係再遇波折。
12月4日,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公使王晰寧當天表示,澳總理莫裡森對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那條推特圖文「反應過度」。他重申,若澳方想改善雙邊關係,就必須採取「切實行動」。
連日來,澳總理莫裡森對相關事件的反應呈現出明顯變化。一開始他咄咄逼人地要求中方道歉;此後又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找補」,但文中依舊罔顧事實,後被微信屏蔽刪除。在最新的一次表態中,莫裡森則忙著「滅火」,稱希望中澳兩國「愉快共存」。
澳媒ABC報導截圖,仍宣稱相關CG漫畫是「假圖片」
我駐澳公使:莫裡森反應過度令人遺憾
此前,中國青年畫家@烏合麒麟 根據真實事件創作了一幅CG諷刺漫畫,還原了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濫殺平民的行徑。11月30日上午,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引用此漫畫發推,譴責了澳軍的這一暴行。
然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對此竟公開宣稱,這條推特圖文是「偽造的」、「令人反感的」、「令人震驚的」,所有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士兵都覺得被深深冒犯。他還揚言,澳大利亞尋求中國外交部的道歉,並要求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12月4日,我駐澳公使王晰寧向ABC表示,莫裡森對於相關推特圖文所表現出的反應「令人遺憾」,並暗示這可能是他的一次「策略性失誤」。
「現在,布裡列頓(負責調查澳軍在阿富汗不當行為的法官)的調查報告內容在中國的曝光度大大提高,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在阿富汗所發生的事情。」
王晰寧還表示:「人們想知道,為什麼一個國家領導人會對中國一個普通青年畫家的作品持有如此強烈的意見。」
我駐澳公使王晰寧接受ABC採訪 視頻截圖
在過去幾天裡,「漫畫事件」一度愈演愈烈,但隨後澳政府逐漸改變態度,開始試圖「滅火」。
12月1日,此前惱羞成怒的澳總理莫裡森在當天的黨派內部會議上呼籲,「不希望繼續放大」漫畫事件,並稱澳大利亞的目標是捍衛國家利益和價值觀,同時努力和中國保持「能夠運行的關係」。
12月3日,莫裡森在一場新聞發布會被問及當前陷入僵局的中澳關係時,他一改之前強硬態度,直言中澳關係的共同繁榮符合兩國利益,他將繼續尋求與中方的「建設性接觸」和「愉快共存」(happy coexistence)。
想改善中澳關係,澳方須先反思並行動
ABC報導稱,澳方希望同中方重新打開溝通渠道,但多名政府部長卻無法與相對應的中方人員通上電話。
關於中方拒絕同澳方領導層對話的說法,我駐澳公使王晰寧明確予以了否認,他表示:「政府部長之間的溝通,甚至是更高層級人員的對話,事先都必須做準備,這是正常的國際外交慣例。」
他還強調:「我們依舊希望看到澳方能夠採取切實行動,促進營造有利於加強兩國合作的氛圍,並使雙邊關係恢復正常。」
11月18日,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聲稱收到了一份列有14項中澳爭議的中國政府官方文件,而在澳媒看來,這份文件比中方發表的任何公開聲明都「更進一步」。
對於該文件,王晰寧回應稱,這並不是對中方需求的明確表述。「它被賦予了一個名稱並過度簡化了,其中的內容只是我們與澳政府在實質層面及態度層面意見不同的一些例子。」
王晰寧認為,澳大利亞人對於中國的立場正在被一些人扭曲,政府部長們更多是在關注「鷹派官員」,而不是澳大利亞的企業。
「納稅人才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保持著社會的正常運轉。遺憾的是,澳政府領導層被那些消費稅收、不貢獻稅收的人所誤導,我希望人們能更清楚地了解當地正在發生的事情。」
12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最近中澳關係遇到了問題,它的根源就在於澳方的一些人採取了對中國極端不友好的措施,而且屢屢侵犯中國的利益。對中方來講,我們願意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與世界各國都發展友好的關係,因為這是人民的期待,但是我們也是有原則和有立場的。
華春瑩強調,中方希望澳方能夠反思近期的一些政策和做法,能夠理性和客觀地、正確地看待中國和中澳關係,採取切實措施為中澳關係正常發展創造條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