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10年開了4種咖啡館,總結出一套選址秘籍

2021-01-08 聯商網linkshop

阿布阿布咖啡館創始人武鈺峰,是一個開店近10年的老司機。

這10年的經驗不能說不豐富,他先後在寫字樓、社區、購物中心、甚至汽車4S店裡,開過4種選址類型的5家咖啡館,深諳每種類型的經營之道。

前兩天,我從他那兒「偷來」一套選址秘籍。

明確定位:你想開一家什麼樣的咖啡館?

每個女人都想開一個咖啡館,每個男人都想開一個小酒館!不能面朝大海也要春暖花開!

但當你認真地問,「你到底想開一家什麼類型的咖啡館時」,很多人就傻了眼。

按照武鈺峰的劃分,咖啡館分為4個類型:專業型咖啡館、外帶型咖啡店、餐飲型咖啡館、複合型生活館。

獨立咖啡館的類型

不同類型的咖啡館代表不同的經營業態,對選址的需求也完全不同。在選址之前,想清楚要做什麼十分重要。

如果是要實現個人的情懷和夢想,開專業精品小館最好不過;但從盈利角度來說,外帶型咖啡館和複合型咖啡館存活率更高一些。

外帶咖啡館對租金和人員成本要求相對較低,對於既沒有人脈背景又沒有經濟實力的小本經營者,這種模式更合適。

如果資金實力好一些,複合型咖啡館時下正熱,雖然面積大租金高,但是銷售文創家具家居等用品,客單價也大大提高。像代字就屬於複合型咖啡館中,經營得很不錯的。

清晰思路:咖啡館選址分5類,你和哪種最匹配?

確定好自己要經營的咖啡館類型後,就可以對號入座,根據類型選擇合適的店址了。

「但盲目選址肯定會嚴重影響效率。其實任何城市也都可以劃分為商業中心區(商場、步行街等)、城市中心區(機場、市民中心、廣場公園等)、商務中心區(寫字樓聚集區)、大學城區、大型居民區(大型社區聚集區)。」武鈺峰說。

按照武鈺峰的分析,想要開的咖啡館類型和城市區域該是對應的。

比如商業中心區,商場租金高人流大,適合純外帶或複合型、餐飲型的咖啡館, 要麼即買即走,要麼坐下來多消費一些。

而在商務中心區,咖啡館對於職場人士的訴求有兩個,一是提神續命,二是商務會談。所以你會發現,這兩個區域是瑞幸和豪麗斯的主要布局點。同理大學城區,學生要複習要戀愛,而這裡的租金又相對較低,所以要開帶空間慢節奏、文藝型的咖啡館,雕刻時光就是典型。

社區咖啡館在這兩年越來越多,星巴克也在布局(傳送門:星巴克低調布局社區店,持續加碼「第三空間」),社區店就是第三空間,是客廳的延伸,是見客會友的一個最佳地方。但社區店也有雷區,儘量不要開成餐飲型咖啡館,因為咖啡館的餐肯定拼不過周圍小飯館,便利店+咖啡館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控制預算:要和錢匹配

必須要說,喝咖啡和開個喝咖啡的館子是兩回事兒,開咖啡館首先是個生意。不當生意做,就做不長久。

所以當你看中一個位置,到底該如何快速判斷這個地方是否合適呢?第一看看兜裡的錢。

藍蓮咖啡店主熊棘表示,你的錢起碼要足夠:轉讓費+押金+至少一年的房租+至少半年的人員工資+裝修費用+機器設備+首批原物料+至少三個月運營雜費+一定的備用流動資金。

在武鈺峰看來,以新一線城市鄭州來說,如果沒有35萬以上的資金,就不要輕易考慮咖啡館的生意。

所以在選址時,預算特別重要,有多少錢辦多大的事兒。

投入行動:掃街

找到租金和預算相匹配的區域後,你會發現,街道千萬條的城市,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多。

這時候就需要「跑斷腿」了——把和你的經營類型、租金預算相匹配的區域劃分出來,這樣就不用滿大街瞎溜達了,而是目的性極強、效率極高的掃街運動。

每月不同時期,每天不同時段到這些不同的選址區域去觀察,直至找到合適的。

綜合評估:掃雷行動

一般進行到第5步,大部分的人都會找到2-3個目標選址。不過,千萬別高興得太早——即使找到了經營類型合適、租金不高的店鋪,也不代表這中間沒有雷區。

1.要看店鋪結構,店鋪門頭是否夠大、結構是否適合吧檯擺放、門前有無小廣場、有無倉庫、空間利用率如何,都是要一一考慮的。

2.要看物業條件,轉讓費是否高、交通和停車是否方便,租給你房子的是房東本人、中介還是二房東,一定要搞清楚,否則後患無窮。另外籤合同的時候,租金每年上調百分之幾也要考慮進去。

3.一定要到市政去問問這一帶有沒有拆遷計劃,有很多剛剛經營有起色的小館子,遭遇拆遷後,轉讓費裝修費都賠了進去。

蹲守人流:初步確定客群數量

到這一步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找到了一個各方面都特別滿意的店址,但是開店掙錢從來沒那麼簡單。

這時你要問自己這幾個問題:誰買你的咖啡?他們有什麼特點?他們有多少人?他們每周喝多少杯咖啡?他們怎麼知道你在賣咖啡?他們為什麼要買你的咖啡?

蹲點數人流是個笨功夫,是所有成功選址都必不可少的環節。根據武鈺峰的方法論,我舉例來說,假設你找到的店鋪80平米,租金5000元/月,你準備開一家社區咖啡館,客單價在25左右。

這時候你要做一套經營分析,用預估的月租金+物業費+水電費+員工工資+機器裝修損耗+原材料,得出一個月的運營費用。

用這個運營費用除以25元,就能測算出你一個月的出杯量,假設這個出杯量是500杯,那麼你在這個地方必須有3倍以上的有效人流,才能支撐咖啡館的基本營收。

關於數人流也有好多雷區。

人流量不是客流量。如果周圍都是老人小孩,再多也沒用,有效流量指的是那些會喝咖啡的人。他們是年齡在20-45歲,職業打扮、舉止談吐商務風的白領們。

蹲點數人流一般要以月為單位,但並不是一個月從早到晚搬個小板凳坐在那裡。

以商場咖啡館為例,商場是周一到周五人少,周末人多,白天人少,晚上人多。這時候你要蹲點的時間節點就在晚餐時段、周末時段,節假日的中餐、晚餐時段,下午茶時段等有效時間。

預估購買力:圈定有效人流

如果測算過客流量能達標,還要考慮很重要的一點——這個地方的購買力。

用武鈺峰的話來說就是:你看樓下的高架橋,修高架橋的工人工資應該不低於80%的白領,但是他們捨得像白領們一樣花30塊錢喝一杯咖啡嗎?

以社區咖啡館為例,可以站到停車場出口,看多少車早上出去,多少車晚上回來;中午飯點多少人出來吃飯;這個區域是一家人住還是年輕人租住多。

肯定是車多、有外出吃飯習慣、獨身年輕人多的社區是首選,這些人不僅購買力高,最重要的是捨得為一杯咖啡付費,懂得一杯咖啡的價值。

武鈺峰的阿布阿布咖啡館目前就開在鄭州方圓經緯小區,他表示當時周圍三個社區都有位置,這三個社區還是在同期銷售的,但是他對比了這三個社區開盤時的售價,發現方圓經緯小區是最高的,就說明這個社區人的購買力相對高一些。

對比驗證:分析競爭對手

最後一步,看隔壁老王家——周圍有多少競爭對手,這些競爭對手活得怎麼樣,和你未來要開的店相比,有哪些優劣勢,你的店鋪差異化是什麼?

分析競爭對手的時候,不要以為,這個地方一個咖啡館都沒有,就是一個完美的藍海區域。極有可能,這個地方根本就不需要一家咖啡館。

結語

咖啡館選址彈性很大,很難找到一條適用於所有區域所有類型的方法論,也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

比如大家都喜歡門前有個小空地的,但是有空地,視野開闊了,距離路遠了,可能路人就看不見你的店了。

比如大家都覺得有臺階不方便,影響生意,但是有的店把臺階設計得特別好看,做成軟包 ,反而成了亮點。

「選址中的變量很大,不要用公式、不要死守20%甚至其他的完美租金比利,如果生意可以用公式套的話,誰也賺不了錢。」 武鈺峰說。

(來源:咖門 姬國君)

相關焦點

  • 肯德基選址4步法,麥當勞選址5原則,星巴克選址6關鍵
    當下,餐飲門店選址已經從「經驗時代」轉向了「數據時代」,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連鎖企業已經整理出了一套最為「高效」的選址方法。 為想開餐飲的老闆們進行了詳細整理,總結出了當下幾大主流的選址模型: 麥當勞:選址5原則 作為一家歷時64年的老牌跨國餐飲連鎖品牌,麥當勞已經在全世界開店超過3萬家,他們總結的「麥當勞選址5原則」,一直被業界視為選址的標杆。
  • 開一家咖啡館,能賺多少錢
    開一間咖啡館、在午後溫暖的陽光下讀書聊天,是不少人的理想。有人挖苦這種創業思路,覺得咖啡館創業過於輕浮,只看到咖啡館的陽春白雪、沒看到實體店背後的焦頭爛額。 其實,咖啡館也是生意,只要是生意,就有賺錢的機會;如果能讓這個生意持續獲得可觀的盈利,就是相當不錯的創業項目,比日復一日的搬磚強。
  • 韓劇粉捧紅韓式咖啡館 杭州上半年開出7家店
    今年2月至驕陽似火的6月,杭城已開出7家「韓國血統」的咖啡館。  據不完全統計,在目前全國城市人口人均咖啡年消費量只有3杯的現實情況下,杭城食客似乎對咖啡館裡「吃啥呦」更起勁。來勢洶洶的韓式咖啡館,能否讓顧客的熱情重回到「喝一杯」上來?
  • 開咖啡館傾家蕩產?
    3、瑞幸真的是開咖啡館?到底賠了多少錢?不是迷局是敗局。4、為什麼說瑞幸真正的對手是像7-11這樣的便利店?5、咖啡陪你怎麼死的?同類型的漫咖啡、動物園咖啡有多慘?6、自助咖啡機消費場景是偽需求?能賺錢?7、大多數獨立咖啡館怎麼賺錢?
  • 韓系咖啡館在中國全線失敗,這對大躍進中的中國咖啡館有什麼借鑑?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豪麗斯在 1998 年在韓國開出了第一家門店,成為最早的連鎖品牌。儘管星巴克早在 1999 年就進入了韓國,但當時韓國的咖啡消費市場已經比較成熟,他們也有了比較穩定的客戶群。即便是在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消費量達到 140 杯的韓國(遠超中國目前的 20 杯),咖啡陪你在成立 9 年多的時間裡也只開出了 700 多家。更有可比性的是星巴克。它在 1999 年進入中國後的 10 年間,一直保持每年只新開 30-50 家門店的節奏。從 2012 年才開始加速中國市場擴張,也就是在韓系咖啡館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的那一年,但那一年星巴克也才新開了 204 家。
  • 如何不花一毛錢開一家成功的咖啡館
    咖啡館的經營定位,決定了資金、人事、菜單、地點、乃至店面的設計裝潢;必須先確定經營方向,再去規劃其它細節。但許多開店者正好相反,往往先決定設計裝潢與地點選擇,再去考慮要開什麼型態的咖啡館,例如「我好想開一家充滿普羅旺斯風情的咖啡館,」腦筋全圍繞在如何裝潢出普羅旺斯風格上,這是開咖啡店者最常犯,也最致命的錯誤。
  • 沙縣咖啡成名記:如何開出一家年營收400萬的咖啡館?
    導語開咖啡館難賺錢,已是共識。但在杭州,有一個叫「沙縣咖啡」的小店,卻「倔強」地實現了日出400杯,年營業額突破400萬,還登上了《三聯生活周刊》,成為杭州文藝咖啡的代表。「沙縣咖啡」,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 開了300年的最美咖啡館也要關了,與無數經典說再見
    18世紀時,它是整座城市中唯一接受女性顧客的咖啡館;1893年至1895年,它見證了威尼斯雙年展的誕生,至今仍是這場全球盛會的展館之一。1920年代興起的新藝術風格在這裡變得流行。2020年花神咖啡館300周年慶時,義大利國家郵政局甚至專門為它發布了一套紀念郵戳。
  • 他辭掉高薪工作,到北京胡同裡開了家人氣咖啡館
    他位於北京銀錠橋胡同的咖啡店已經開了7年,而他與咖啡的緣分應該是7的4倍。孩提時代,董孟浩曾獨自坐計程車到一家五星級酒店找母親和乾媽。當時她們坐在酒店咖啡廳,邊喝咖啡邊談事。隨後,侍應生端來了熱騰騰的牛排。
  • 超大店:1200平獨立咖啡館、挨著星巴克開,這是什麼玩法?
    Sugarman素飲·糖人(以下簡稱糖人),是我採訪過最大的獨立咖啡館。1200平面積,還大膽地開在了星巴克隔壁。開業4年,年營業額做到了800萬。在「能開小就不開大」、10平小店盛行的咖啡圈,這種「特大型咖啡館」是怎樣生存的?
  • 開店花5000元開一家咖啡館,他的學生從陳柏霖到城管大哥
    韋寒夜花5000元設計的移動咖啡裝置就是最好的答案。↓↓↓韋寒夜,精品咖啡店Berry Beans的創始人,而立之年,他從工作了12年的星巴克辭職後,帶著自己對咖啡的理解,大隱隱於市,在北京的胡同深處開了自己的一家精品咖啡店。
  • 西雅圖10家必逛咖啡館及咖啡飄香的秘密
    3.Analog Coffee — 235 Summit Avenue East遠離繁華,避開紛擾,安靜的選址,這個咖啡館很低調,讓你在這裡帶來更多的私人討論空間,閒暇時間再此安靜的閱讀4.Street Bean — 2711 3rd Avenue五年以前轉為非盈利性質的自家烘焙咖啡館,到目前為止,把很多流落街頭的少年培養到咖啡貿易當中去,來這裡可以試試甜甜圈和他們的特飲哦
  • 聰明地開一間復古咖啡館,賣咖啡和屬於他的復古產品
    但凡有點關於空間和咖啡的情結,總能衍生出一個「開咖啡館的夢想」。夢想說爛了就沒意思了,每個人都掛在嘴邊讓這個類型的夢想變得有那麼一絲不值一提。經營著一間婚紗攝影工作室的Tobey,有不少機會去到廣州周邊小城,或是去東南亞各國,為一對對新人拍攝婚紗,工作之餘總能搜集到一些有趣的小物品。由此,來自各地的大小東西們,幾乎攢滿了一間倉庫的量,並不斷擴容中。2013年上半年,Tobey工作室的辦公室租約到期,他需要找到一個新的辦公地點。
  • 開一家咖啡館的秘訣
    雖說喜歡喝咖啡是成為咖啡館老闆的基本條件,但畢竟喝咖啡和開一家咖啡館完全是兩碼事,喝咖啡很浪漫,開咖啡館卻是現實的。 但許多開店者正好相反,往往先決定設計裝潢與地點選擇,再去考慮要開什麼型態的咖啡館,例如「我好想開一家充滿普羅旺斯風情的咖啡館,」腦筋全圍繞在如何裝潢出普羅旺斯風格上,這是開咖啡店者最常犯,也最致命的錯誤。
  • 花舍堅守13年 路邊小咖啡館蛻變為國際餐飲品牌
    從一個路邊小咖啡館成長為國際餐飲品牌,花舍在咖啡行業已經堅守了13年時間。   2004年成立初期,花舍咖餐還僅僅是鄭金豔腦海裡夢想中的咖啡館,是一家以「咖啡+水果撈+時尚中餐+創意西餐」為經營模式的休閒品牌餐廳。
  • 我開了兩家咖啡館,都沒賺到錢
    ——小羊說今年是我開咖啡館的第4年,如果加上之前因為合伙人問題,不幸夭折的第一家咖啡館,我在這個行業裡差不多混了10年。對於如何開一家賺錢的咖啡館,可以說相當有發言權。❶據說10個女人裡面,9個都有開咖啡館的夢。
  • 你發現了嗎,杭州街頭開出了很多小咖啡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焱 陳婕在城西天堂軟體園工作的小六算是半個咖啡控,前段時間他發現公司附近新開了一個咖啡館,名叫三分之二。「一名店員,兩三個座位,四五款咖啡,簡簡單單的好喝。」Berobello咖啡館創業園、小馬路、報亭甚至菜場裡都藏著咖啡館西鬥門路是一條小馬路,很窄,雙向兩車道,也不長,從東到西走一圈10來分鐘就夠了,神奇的是,這裡聚集著福地創業園、中天MCC、天堂軟體園、銀江科技產業園、智谷大廈等,一不留神,你就跟創業大咖們做鄰居。小六說的三分之二咖啡館也開在這條神奇的小馬路上。
  • 2021年,還有人夢想開一家咖啡館嗎
    前幾年,全國掀起了一陣開咖啡館的熱潮。一直到現在,還不斷有人想要進入這個行業。中國咖啡行業每年都在增長,可是競爭也愈發激烈。很多人懷揣夢想而來,血本無歸離開。現在到底還適不適合開一個咖啡館?這篇文章從3點來分析。
  • 2021年還有人夢想開一家咖啡館嗎
    文|咖門 張鴻遠編輯|金語前幾年,全國掀起了一陣開咖啡館的熱潮。一直到現在,還不斷有人想要進入這個行業。中國咖啡行業每年都在增長,可是競爭也愈發激烈。很多人懷揣夢想而來,血本無歸離開。現在到底還適不適合開一個咖啡館?這篇文章從3點來分析。
  • 單店年營收500萬,25年開170店 西西弗書店的底氣從何而來?
    1993年,薛蠻在著名紅色景點的貴州遵義市創辦了西西弗——一個只有20平米的小書社,品牌名源自古希臘神話中那個一直在推著石頭上山的國王「西西弗斯」,寓意「保持向上」。借著90年代興起的開書店風潮,西西弗平穩地經營著,甚至還在1996年,獲得了「全國信用良好書店」的稱號。到了1997年,完成一定資本積累後,西西弗殺出遵義、進軍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