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直心儀女孩再娶她,紐約市長的愛情,太驚人
紐約市長愛上"蕾絲"妻子,姐弟戀、黑白配,他們的愛情才是"驚世駭俗"
黑人"蕾絲"女孩,被白人小夥掰直,二人還成夫婦,網友:絕了
"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引起蝴蝶效應,事發地明尼蘇達州的情況愈演愈烈,"不夜城"紐約也開始開始陷入混亂之中。
就連紐約市長的女兒都參加了示威活動,還因堵塞交通被捕。
作為妥妥的"官二代",市長女兒卻帶頭加入示威遊行中,這不是硬生生的在打自己老爸的臉嗎。換做別的家長,恐怕就要上演一出斷絕父女關係的戲碼了。
然而女兒離經叛道,爸爸也不是一般的家長。面對女兒的"瘋狂"行徑,紐約市長不僅沒有橫加指責,反而公開表明"女兒現在是和平抗議,為她感到自豪"。
難怪有網友說:"請給我一個這樣理解我的爸爸"。
其實紐約市長女兒能如此敢作敢為,一點都不意外。畢竟他的市長爸爸做過的事情,更加的驚世駭俗。
01
1961年5月8日,出生在紐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的比爾·德·白思豪,是現任紐約市長。
白思豪身材高大近兩米,被稱為紐約市有史以來最高的市長。他的父親畢業於耶魯大學,還是二戰期間的老兵;母親曾就讀於全美第二的女子學校。
二戰結束後,白思豪父親由於嚴重的心理創傷,在白思豪18歲的時候選擇了自殺。
目睹了家庭破裂的白思豪,痛定思痛,一路發奮圖強,考上了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
一心從政的白思豪,碩士一畢業就開始給市政府打工。正因為這段經歷,才讓他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個女人,後來的妻子夏琳·麥克雷。
02
夏琳·麥克雷,1954年11月出生在麻省的斯普林菲爾德。作為非洲裔美國人,夏琳從小就體會到了"種族歧視"帶來的苦楚。
儘管生活的很壓抑,但夏琳的父母仍然竭盡所能給到她最好的教育資源。而夏琳也不負眾望,考上了全美第一的女子學院。
雖然學業優異,但這並沒有讓從小就生活在歧視和排擠環境中的夏琳變成一個"乖乖女"。
相反,夏琳變得叛逆無比,並且在學院上學期間,還被人發現她與另一名女孩親密擁抱。對此,夏琳毫不掩飾的承認了自己的"蕾絲"身份。
1979年,她甚至還在雜誌上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我是女同!
如此大膽、果敢的宣言,讓夏琳一下子在女同群體中名聲鵲起,頗受歡迎。
或許夏琳也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蕾絲"身份,有一天會被一個白人男子所改變。
03
1991年,時任市長助理的白思豪在市政廳,第一次見到身為新聞撰稿人的夏琳。
或許因為自己在大學時期,也曾是一名特立獨行的文藝青年。白思豪對這個同樣散發著這樣氣質的夏琳,一見鍾情。
白思豪立即對夏琳展開猛烈追求,但夏琳卻不為所動,甚至直接將自己的那篇《我是女同》的文章,甩到了白思豪的面前。
換做其他人,恐怕早就落荒而逃或是知難而退了。可白思豪卻越戰越勇,自信的對夏琳說:"你之所以喜歡女人,是因為你沒遇到我。"
面對這樣專情、用心的男人,大概沒有哪個女人可以拒絕吧。於是,兩個人確立了戀愛關係。
只是這樣的愛情,在外人看來,卻是相當不匹配的。
相差6歲的"姐弟戀",還有著很大的身高差。關鍵是,一個白人男子想要娶黑人女子為妻,即便放到現在,也是不被人輕易理解的。
這場"驚世駭俗"的戀情,遭到了周圍人和家庭的阻礙。可白思豪與夏琳卻不在乎,在1994年,二人決定結為夫婦。
2013年11月5日,白思豪擊敗了美國共和黨候選人贏得美國紐約市長大選。在競選時,夏琳幫他修改競選演講稿、上街拉票等等。而夏琳本身非洲裔的背景,也為白思豪爭取到了不少非洲裔美國人的選票。
相比於那些正統的市長們,白思豪一家讓更多美國人看到了,區別於正統的,更加有趣的 "新鮮感"。
譬如在白思豪的競選演講時,兒子丹特頂著一頭蓬鬆的圓球髮型,而女兒基婭拉則一頭捲髮配花環的造型亮相。
這樣的裝扮在正經的競選場合,恐怕都是頭一次見到。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兒女的造型不僅沒有受到吐槽和批評,反而成為了當年紐約年輕人心中的時尚icon。
如果不是在一個有愛、開放、自由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恐怕很難有這樣"出格"的勇氣。
這些無不得益於白思豪和夏琳這對夫婦的言傳身教。
一個離經叛道的黑人女孩,甘願相夫教子,洗手作湯羹;一個前途光明的白人男子,勇敢的"掰直"了黑人女孩,還娶了她。
紐約市長白思豪和妻子夏琳的"黑白配",讓我們看到膚色、種族、身高、年齡、取向等在"愛情"面前,一切都是浮雲。唯有真愛,才能克服所有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