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白人警察跪死黑人」事件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廣泛發酵,美國最近已成為全球熱搜的「霸主」,順便還帶「紅」了幾位政府官員。
其中紐約市長白思豪一家很有意思,市長是白人,市長夫人是黑人。
而且夫人比市長大6歲半,兩人身高差距也不小。
而且年輕時的紐約市長白思豪長這樣:
年輕時的市長夫人長這樣
但兩人結婚已經26年,恩愛得很,至今仍時不時撒把狗糧。
如果你覺得這兩人的配對超出了你的想像,那麼更難理解的是,市長夫人夏琳·麥克雷(ChirlaneMcCray),年輕時曾公開宣稱自己是「女同」。
夏琳小時候因膚色備受歧視,形成叛逆又堅硬的性格,但她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全美第一的女子學院韋爾斯利學院。在大學時,她毫不掩飾自己「同性戀」的性取向,1979年還公開在雜誌上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我是女同」。她打破了那個年代一個很奇怪的理論:黑人中沒有同性戀。
但後來,夏琳遇到了白思豪。白思豪為她深深吸引,窮追不捨(嗯哼,對的,是白思豪追的夏琳哦),追了3年後,夏琳漸漸對白思豪產生了好感,並終於和他結婚。
夏琳對此解釋說,在遇到白思豪之前,她確實只愛女人,但遇到他之後,他成了她的一生摯愛。
作為一個長期和醫學科普打交道、理智如機器人的小編,看到這樣的故事,第一時間想到的竟然不是浪漫感動,而是一個醫學問題:
同性戀者是有可能被愛扳直的嗎???
心動不如行動,小編馬上請教了浙江省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徐方忠教授。
徐教授仔細看了夏琳和白思豪的浪漫故事,認為僅從現有信息判斷的話,夏琳也許是「偽同性戀」,她自我宣布為「女同」,也許僅僅是年輕時的叛逆行為,是對當時世界的一種反抗;又或者她是既能接受同性,又能接受異性的雙性戀者。
「無論異性對TA有多好,『先天性的』同性戀者是難以被掰直的,因為同性戀有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
徐教授科普,每個人身上都存在「愛男基因」和「愛女基因」,如果男性身上的「愛男基因」表現為顯性並佔據支配地位,他就會成為「男同」;如果女性身上的「愛女基因」表現為顯性並佔據支配地位,她就會成為「女同」。
徐方忠說,雖然生物學意義上的同性戀和異性戀一樣,很難改變,但因為某些社會、環境因素影響,可能會出現一些後天形成的「被動同性戀者」,這部分人的性取向是有可能改變的。
比如在大量同性聚集的軍隊、監獄、宗教場所、大學宿舍,經一些「先天性」同性戀者主動發起,某部分人可能會接受同性性行為,從而成為「被動同性戀者」,但這部分人一旦離開同性密集的場所,回到正常的社會環境中,就有可能恢復他們原來的性取向。
(徐方忠教授)
徐教授就接觸過一個初三的女生W,有一個「女同」同學從初一起就對她特別的好,無微不至,兩人形影不離。在「女同」的引導下,W漸漸和她發生了關係,也並無不悅,所以W一直認為自己是同性戀。
但到了初三的時候,W發現自己對某個猛烈追求她的男生產生了好感,並能夠接受他,此時她才意識到,此前之所以會有同性戀行為,很可能只是因為樂於享受「女同」同學對她的好而已。W就是被誤導了的「偽同性戀」。
「被動同性戀」中,男性可能也會有,但以女性居多。
「先天性的」同性戀
即使長期壓抑性取向也是難以改變的
徐教授還接觸過一位46歲的「男同」,在這位男同年輕時,同性戀這個詞在國內還諱莫如深,所以他完全壓抑了自己的性取向,只能看看高大帥氣的同性同學,找個機會稍微觸碰一下他們。
在社會壓力之下,他一直不敢「出櫃」,就按一般的人生流程,工作後與異性結婚生子。他也試圖對妻子好,但他一直無法從婚姻中得到幸福感,夫妻間的性生活也少得可憐,有也純粹是為了「照顧」妻子。
時至今日,他已經46歲了,他發現他隱藏壓抑了幾十年的性取向,其實完全沒有被異性婚姻所改變,並終於因為一名年輕小夥而爆發,發展出了一段「婚外戀」。
徐教授認為,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最好還是找專業的精神、心理科醫生判斷一下,自我判斷可能會有偏差。
一般來說,沒有接觸過同性戀相關信息,且在較小年齡就對同性有自然而然的興趣的,比如青春期前就有主動同性戀行為者,先天同性戀的可能性大一些。
徐主任碰到最小的同性戀者,小學四年級,10歲左右,已朦朧表現出喜歡同性的特徵。社會學意義上的同性戀出現的年齡可能會晚一點。
對於先天同性戀者,如果問他「你能不能嘗試和異性交往看看?」一定會被斬釘截鐵的拒絕;而回答願意嘗試一下的人中,或許有部分是偽同。
同性戀:是指只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的人。
同性戀者認可,甚至喜愛自己的性別,所以對異性的特徵不會有好感。TA們其實不會把形象往異性方向裝扮,也不存在想要變為異性和模仿異性的想法,也不會用異性視角去和同性談情說愛。真正的同性戀者都對異性化者無感,甚至厭惡。
同性戀者會喜歡性別特徵很明顯的同性,即很有男人味的男人和很有女人味的女人。
在角色分工上,同性戀者並非如人想像般扮演「夫妻」、「男女」角色,而是根據興趣、能力來平等分擔責任和義務,且並不喜歡角色扮演。
跨性別者: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他們才會有向異性靠攏的異性化表現,比如:男性髮型不定,喜歡化妝、穿女裝;女性理男式髮型、裹胸、穿男裝等。
喜歡「異性化者」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偽同性戀者,TA們的潛意識是對異性有感覺的。
異裝癖:有一類人不是跨性別者,但也喜歡穿異性服裝、做異性打扮,在穿著異性服裝時會有性興奮和性滿足感,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異裝癖。
異裝癖其實可以算作一種特殊性癖,當異裝癖者身著異裝時,就好像異性在自己身邊或「擁抱」著自己,因此可引起性興奮。
異裝癖者和跨性別者的區別在於,跨性別者穿著異裝時不會引起性興奮,他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才穿著異裝。
異裝癖者絕大多數是異性戀,少數是雙性戀。
雙性戀:是一種對男女兩性皆可產生愛情和性慾的性取向,為獨立性取向,不是同性戀的一個分支。
多數雙性戀者對異性、同性的偏好類型都和異性戀者差不多。有些雙性戀者可能會喜歡異性化者。
許多雙性戀者會把異性戀的那套代入到同性關係中,所以雙性戀者和同性交往中,才有可能看到「男女」、「丈夫妻子」的影子。
本文線索來自:東東和西西
大眾尋醫問藥的參考
線索、素材、合作請直接後臺留言或加客服微信「qianyikf」。
這個葡萄牙女孩用一副眼鏡感動了全世界!這副眼鏡有何奧秘?
悶死83歲老人後鎮定自若,溧陽奪命保姆或有間歇性精神病?
單身女性可「冷凍卵子」被提上兩會:既然男性可以自由保存精子,女性為什麼不能保存卵子?
盯著看就會誘發癲癇?這本雜誌的封面火了!
新冠病毒攻擊男性生育系統?美國男性「冷凍精子」需求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