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紋金起源於中國唐代,在日本產生,卻在西方國家得到發展

2021-01-09 華龍創藝

木紋金茶具全套

木紋金起源於中國唐代的堆漆工藝,被日本沿用至金屬工藝領域,作為神秘的皇室工藝流傳至今。

它的構思來源於中國,在日本產生,但真正發展卻是在西方國家。中國古代的堆朱漆藝是木紋金的原型—漆匠將漆層交疊塗刷於器皿上,然後刻出蔗形渦紋的曲線溝槽,顯露出各種顏色條紋的連續圖案。17世紀左右,日本鑄劍師Dembei Shoami(1651~1728) 在鍛造刀劍過程中模仿堆朱漆藝,發明了木紋金屬工藝。他將多層金屬結合在一起,經過裁切、扭曲、鍛打之後,使金屬不同層次的顏色展現在同一平面之上。Shoami最初將木紋金用於刀劍的配件上,後來其它工匠利用這種工藝製造刀具以及刀具飾物之外的器物,例如各種器皿。

木紋金茶則茶勺

木紋金水盂

木紋金茶葉罐

木紋金直柄壺

木紋金, 顧名思義,是一種可呈現木頭紋理的金屬,日文翻譯為「木目金」。之所以被稱為「木紋金」,是因為它的金屬層呈現出類似於木頭紋理的視覺效果。木材生長時會產生年輪,它呈現出條紋帶狀的紋理,木紋金因能顯示出類似的條紋圖案而得名。

木紋金獨一無二的紋理和變化無窮的顏色,使它具有肌理美和藝術美,這兩者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中十分關注的因素。

它擁有絢麗璀璨的色彩和變幻莫測的紋理,是西方國家備受寵愛的珠寶新貴。但是,在國內卻知者寥寥。掌握該技法的人不超過幾人,見過並擁有木紋金藝術品的更是鳳毛麟角。

金銀木紋金對戒

木紋金的作品製作過程耗時較長,工序也較多,有下料、打磨、疊加、熔融、鍛壓、刻花等幾十道工序。

—— 木紋金製作工序 ——

磨光

打磨

捶打

退火

刻花

錘揲

焊接

因各種金屬的焊接點不同,所以對工藝上的要求十分之高。同時,各種材料配比也極為考究和精準,每一位木紋金設計師須在潛心鑽研和悉心製作下,才會有一件花紋獨特,造型雅致經典的作品問世。

木紋金壺

相關焦點

  • 木紋金&木目金、一項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符號技藝
    傳統的木紋金工藝有著深遠的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木紋金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滲透於當下生活,逐漸成為了當下首飾藝術領域的主要表現語言之一
  • 木紋金 | 斑駁的自然美
    中國的雕漆工藝是「木紋金」的最初原型鎌倉時代傳至日本由日本工匠創製日語名稱叫「木目金」英語中是「Mokume gane」或「Mokume」雕漆工藝木紋金工藝在德川幕府統治時期用於武士刀護手部分的製作日本廢刀令之後轉而應用在
  • 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約翰·赫爾達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非常傳奇的國家,雖然它的國土面積十分的小,但是它卻很發達,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而且這個國家從古代開始就跟我們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聯繫,可以說是一衣帶水,無論是積極的文化交流,還是近代史上諸多的不解的仇恨,總之,兩國之間的聯繫一直是非常密切的,算下來,這樣的聯繫也已經維持了上千年了。日文起源於我國漢字?
  • 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教授認同了這一看法,日本網友心碎一地
    ——約翰·赫爾達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非常傳奇的國家,雖然它的國土面積十分的小,但是它卻很發達,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而且這個國家從古代開始就跟我們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聯繫,可以說是一衣帶水,無論是積極的文化交流,還是近代史上諸多的不解的仇恨,總之,兩國之間的聯繫一直是非常密切的,算下來,這樣的聯繫也已經維持了上千年了。日文起源於我國漢字?
  • 禪宗:起源於中國,卻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禪宗,是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慧能,在唐代中後期興盛,是印度佛教思想與中國哲學結合的產物。奈良時代(710-794年),中國的禪宗開始傳入日本,但並未形成獨立的宗派。到了鎌倉時代(1185-1333年),僧人榮西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禪寺,禪宗也很快進入到日本人的生活中,並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櫻花起源於哪裡?中國日本韓國打起來了
    每年櫻花盛開的時候,東亞中國、日本、韓國三國的媒體上都會出現櫻花原產地之爭。今年中國的專家和媒體似乎格外高調。在「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榮寶提交了呼籲國家支持櫻花產業發展的提案。有媒體在報導時就提到櫻花「源自中國喜馬拉雅山脈」,「自秦漢時期就已應用於宮苑之中,而後才傳入日本」。
  • 為什麼民主起源於西方的古希臘,而不是東方的古中國
    現在國家的體制分為民主與專制,西方從古希臘時期,就發展出民主的影子,但中國卻一直以來都是集權國家,這是為什麼呢?01古中國的特點首先從經濟結構上來看,中國從遠古時期就是農業文明,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這種地形外加農業社會,政府就喜歡把人民綁在土地上,政府找得到你,才能收稅徵兵。這樣就造就了中國人養成一種安分守己、安土重遷的性格,講難聽一點就是奴性,不給人管就渾身不對勁。放大到國家層級,就是沒有冒險精神,不想對外擴張,修長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長城完全是以防禦為考量。
  • (2)木紋金名字的由來
    木紋金工藝可追溯至十七世紀的日本,有著將近四百多年的歷史。
  • 淺談古代鍊金術的發展:起源於中國,發展在西方,成功還在未來
    我國的煉丹術在張騫開通絲綢之路之後,被阿拉伯人帶到了西方。西方人掌握這門技術之後如獲至寶,想法設法想要把石頭煉製成黃金,他們管這門技術叫做鍊金術。鍊金術的發展鍊金術,顧名思義就是把其他東西煉製成珍貴的黃金。
  • 日本這些國粹,其實都是起源於中國,也包括和服在內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食用生魚片的方法開始加入蔥、芥之類的佐料進行調味,所謂的「膾炙人口」正是起源於生魚片的食用。而這種飲食文化,在秦漢之交時候開始傳入日本,並逐漸風靡起來。畢竟,在春秋戰國時候,日本的社會還是原生態的刀耕火種。榻榻米榻榻米這種事物,我想大家就更不用說了。自古中國便有跪坐的傳統,春秋戰國更是如此。
  • 唐代已有!只不過是從西方傳來的!
    近來身邊已經有不少結婚的好友,發現大家在曬結婚照的時候,總喜歡曬一下自己的結婚戒指,此時便讓我產生了一種好奇心理,在中國,戒指是如何與婚姻扯上關係的呢?因此今日一文,日航君想和大家一起探索一下戒指與婚姻的關係以及戒指在中國古代的發展史。
  • 中國泥金畫,日本蒔繪之漆藝技術
    蒔繪,日本傳統漆工藝技法之一,產生於奈良時代,以金、銀屑加入漆液中,幹後做推光處理,顯示出金銀色澤,極盡華貴,時以螺鈿、銀絲嵌出花鳥草蟲或吉祥圖案。淡雅而優美,不拘泥於自然景象的描寫。將其歸納為紋樣,以比較自由的蒔繪形式來表現繪畫一般的效果。在技法上,出現了研出蒔繪、平塵、沃懸地等。
  • 為什麼西方國家對中國普遍不友好?
    中國在與其他國家交往時,通常都是秉承著厚往薄來的原則,希望能夠真心換真心,結交更多的國際朋友。事實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也都對中國有好感,唯有西方國家一直不怎麼待見中國。那麼,為什麼西方國家對中國普遍不友好呢?
  • 中國,戰爭的產物;西方,階級的調和
    法律制度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在國家產生之前,一些簡單的調整民事或者經濟關係的習俗及行為規範早已出現,但系統的法律制度是隨著社會關係的日益複雜化,政治組織或者國家出現之後才產生的,因此探討中西法律首先要從國家的起源開始說起。
  • EDC極品,月神 Artemis 木紋金刀墜發布預告
    一、木紋金 「Mokume Gane」工藝簡介木紋金,英文為「Mokume Gane」、日文為「木目金」,含義是木材紋理的金屬;是一種將色彩不同的金屬重疊融合後通過複雜工藝使金屬的原有顏色和層次疊加,產生豐富的自然紋理效果的高級加工工藝。
  • 最火宇治抹茶起源於中國嗎,為什麼抹茶文化在日本如此流行?
    3 21:31春時山花爛漫茗茶香,夏季綠竹清風送陰涼,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位於杭州主城西北,杭州市區過來1小時,漫山的茶園四季常綠,據說過年的時候這裡最熱鬧,每個人都爭著來到這裡燒第一柱香。耳熟能詳的周杰倫《爺爺泡的茶》,唐代茶聖陸羽隱居撰寫《茶經》,今日親手製作的抹茶別有風味,陸羽歷來備受人們的尊敬,被奉為"茶祖」,尊為「茶聖」。你知道抹茶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嗎?或許你已經熟悉了日本宇治冰淇淋,那更應該了解到徑山。
  • 「徵服」了多個國家的棉為什麼在整個世界沒得到發展?
    為什麼整個世界沒有進入工業化並得到發展呢?如果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是一個「零和博弈」的遊戲,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夠獲益的話,這個問題或許就會顯得幼稚。不過,過去和現在的好幾代經濟學家都認識到,中心問題不在於西方的自我利益,而在於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機制、誘因和體制結構。
  • 被日本奉為「國粹」的摺紙術,起源於中國,卻在日本做到世界第一
    所以國家也把手工列為學校的一項課程。不過和中國比起來,日本更喜歡摺紙,可以說這個國家是全世界最喜歡摺紙的國家,也是擁有摺紙藝術家最多的國家。沒想到「摺紙術」起源於中國,卻在日本做到了世界第一。不光有摺紙還有其他的工藝,都是起源於中國,卻在日本得到了傳承和發展。
  • 驚豔至極的和服,起源於中國?!
    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存在感超強的國家,不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更是有超強的文化滲透力。奈良時代正值中國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
  • 不放棄中國傳統文化,掌握西方科技精髓,培養善於思想實驗的能力
    為了能夠將思想實驗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上的重要作用闡述清楚,本文擬從中西方文化對比、西方文化對西方科技發展的貢獻、日本全盤西化的成功案例、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科技發展的作用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國家是美國(313人),其次是英國(104人)、德國(80人)、法國(51人)、瑞典(29人)等,日本排到第9位,有該獎項得主14人,而中國大陸地區的諾貝爾獎得主數量為0。這些現象與中西方文化差異是有必然聯繫的,筆者認為正是西方的文化造就了西方近代科學的產生,而西方近代科學的發展促進了西方工業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