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幼兒園就是進入了一個小社會,孩子在幼兒園裡面要學會與其他小朋友交往,也要學會跟別人分享,幼兒園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因此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幼兒園教育,不惜花大價錢讓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只為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可是現在的幼兒園有一種新型攀比十分嚴重,不僅讓小孩的心理變得不健康,也讓做父母的壓力非常大。
有的幼兒園會要求小朋友在幼兒園過生日,既然是過生日就要買蛋糕。父母要給自己的孩子買蛋糕,讓孩子帶去幼兒園分享。有的孩子就會攀比誰家的蛋糕比較大,這無形中就給家長增加許多經濟負擔。有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就沒辦法買比別人大的蛋糕,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很自卑,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
還有就是有的孩子會互相贈送對方禮物,有的孩子會帶自己的玩具去學校,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喜歡玩自己的玩具,他們就會把這個玩具送給小朋友。然後小朋友根據禮尚往來的需要,也會再買一些其他的玩具轉送給這個孩子。孩子在這種互贈玩具的不良風氣的影響下,父母的開支就更大了,很多父母也是不堪重負,怨聲載道。
上幼兒園的目的主要是學習知識,為的是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這些攀比現象有以下幾個不好的影響:
1、 會無形中助長小孩子的攀比心
當孩子看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一些東西或者比較好玩的玩具時,孩子就會要求家長給他們買,如果家長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孩子的內心就會感覺很不平衡,很不舒服。這樣子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沉重的負擔,什麼都要跟人比,孩子虛榮心會變得很強,別人有的東西他也要有。
2、增加了家長的經濟壓力
家長要養大一個孩子是十分費錢的,給孩子上幼兒園也是要需要花很多的錢,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到知識,是很願意把自己的錢花出去的,可是如果因為孩子的攀比心理導致家長要買單,多支出一些不必要的費用,這就會給原本經濟就不富裕的家庭帶來更大的負擔。
3、助長了不良的社會風氣
幼兒園應該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孩子從幼兒園開始自我意識就很強烈,很容易受到學校還有其他人的影響。學校應該擔負起教書育人的作用,指引孩子更好的成長,讓孩子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而不是任由這種攀比風之風蔓延下去,這樣子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也違背了幼兒園的初衷。
如果在這種校園氛圍下,家長應該要怎麼辦呢?
1、 主動和老師溝通
如果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級有這種給孩子過生日,互送禮物的現象,家長覺得不合適的,可以對老師提出一些建議。老師如果覺得家長的建議有道理,肯定也會自我反思,然後改正這種不良的風氣。
2、 家長要和孩子溝通
家長要告訴孩子,去幼兒園讀書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對於老師上課所教的知識,一定要認真學,其他東西就不必和小朋友去對比。只要自己認真學習,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以後一定也會有的,讓孩子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3、 可以選擇給孩子轉校
如果這個幼兒園的風氣實在是不好,而且沒辦法得到改善的話,家長也可以果斷地給孩子轉校,重新去幫孩子尋找一家教學氣氛更好的學校,讓孩子遠離這種喜歡攀比的校園環境,好的環境才能塑造孩子好的性格,也才會把孩子教好。
不管任何時候,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是無怨無悔的,可是有一些對孩子身心健康有害的東西,家長也要學會抵制,讓孩子學會正確地對人對事,不要讓孩子被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帶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