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溝通其實一直存在於我們周圍。被理解和理解他人,是我們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同樣也是最難以完全實現的一種奢望。上下嘴皮一碰,說話很簡單,但真正了解彼此的感受與需要,卻很難。
如何將溝通變成真正充滿愛的語言呢?
8月9日下午,品達生活和草耔讀書會聯合舉辦的《非暴力溝通》第四期——總結篇圓滿結束。在樊北老師的領讀下,我們繼續學習充分表達憤怒、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重獲生活的熱情、表達感激。在生氣時,批評和指責他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如果想充分表達憤怒,我們就不能歸咎於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與批評和指責他人相比,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的願望得到滿足。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是:(1)停下來,除了呼吸,什麼都別做(2)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3)體會自己的需要:(4)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有時,在第3步和第4步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他人。在得到傾聽和理解之後,他們也就可以靜下心來體會我們的感受和需要。在有些情形中,我們沒有機會和他人交流,這時,我們也許需要使用強制力來保護自己和他人。我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傷害,而不是為了懲罰他人。如果我們威脅他人或實施懲罰,人們常常會產生敵意和牴觸心理。這樣,彼此的關係將會疏遠。同時,懲罰還可能使人忽視事情本身的意義,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從的後果上。
如果我們試圖通過懲罰來使人們認識自己的需要,那麼,我們很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