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下小的雙塔山,至今無人敢爬上去,為何峰頂卻有兩座古塔?

2020-12-23 趣觀歷史

引言

唐代張固在《獨秀山》詩中云:「會得乾坤融結意,擎天一柱在南州。」講的便是獨秀山的壯麗獨特之美。其實中國地大物博,各大名勝古蹟、奇峰險石,不計其數。在我國的河北省,便有一座奇山,名叫雙塔山。名字雖然平平無奇,但是這座位於承德市雙灤區的奇山卻並毫不普通,是承德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雙塔山顧名思義,肯定是兩座山頭。這兩座山外形奇特,兩根巨大的巖柱拔地而起,由細而粗,仿佛倒立的寶塔。山峰陡峭,無處可攀緣,看起來似乎重心不穩,隨時可能倒下。事實上也確實也很多遊客在仰望此山之時,常常會心生惶恐,生怕這兩座山峰會突然間倒下,將山下的人群掩埋。

▲雙塔山照片

01

《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憂鬼神。」雙塔山如此險峻雄奇,當真是鬼斧神工的傑作。如此險峻的山崖,讓攀巖高手也無從攀登,只能「以手撫膺坐長嘆」。

經過測量,人們發現這兩座山中,北峰高約40餘米,南峰與其相差不大,但整體北峰比南峰略大。而矗立於這兩座山峰之上的兩座古塔更是令人咋舌不已。這兩座古塔年代久遠,由於年久失修都已殘破不堪。但從肉眼也能看出,這兩座塔都是用青磚砌成,還殘存有少部分木結構,有風鈴懸掛於塔簷。北邊山峰上的古塔呈圓錐形,現存建築高度約兩米;南邊山峰上的古塔保存相對完整,高約5.2米,下部還有一個大概約為1.5米的塔門。

▲雙塔山航拍

其實,在清代的《欽定熱河志》、《承德府志》等書上有過關於雙塔山的記載,但是都只提及了雙塔山奇特的外形以及雙塔的存在,至於雙塔為何人所建卻並未提及。在其他的史料中,也未能找到關於雙塔的建造者的記錄。

直到1966年,一塊殘石佛像在雙塔山附近被找到。而學者們也在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找到了這塊佛像的來歷:「距雙峰裡許,有關帝廟住持僧悟真云:『乾隆壬寅,一夜大雷雨,雙塔峰墜下一石佛,今尚供廟中,然僅粗石一片,其一面略似佛形而已。』」講的便是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的某一天夜晚,這塊佛像從雙塔峰墜下,當天晚上大雨傾盆,電閃雷鳴,這塊石佛從峰頂墜落之後,被附近的關帝廟住持悟真收藏,並供奉於廟中。

▲《閱微草堂筆記》書影

抗日戰爭期間,這座小小的關帝廟因為被毀,原本關帝廟的地址修建了雙塔山發電站。從雙塔山峰上掉下來的石佛,則被另外一座小廟的和尚收藏供奉。而這座小廟之後也被毀壞。直到幾年以後,也就是1966年,承德博物館的館長在小廟旁找到了這塊被砸碎的佛像。 從這塊佛像的建造特徵可以判斷出,它是遼代早期的文物。由此可以基本判定,這兩座古塔的修建年代是千年之前的遼代。

02

1976年唐山大地震,承德地區也被波及,從雙塔山的峰頂上又掉落下幾塊青磚。這幾塊青磚形狀不一,有長方形有正方形。通過對尺寸以及青磚背面的溝紋研究,學者可以確定這是典型的遼代磚。至此,雙峰山上的古塔始建於遼代已經可以被確認。

▲雙塔山近景

生活於遼代的契丹人,要在這種山峰上修建塔廟無疑是非常艱難的事,說是勞民傷財也不為過,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學者們認為這應該是遼人修建的墓塔。

在契丹人的文化中,他們崇拜高山,認為人死之後應該回歸於高山。契丹人的一些皇陵和祖廟就修建於高山之上,這種思想意識和南方的「懸棺」有著相似之處。契丹人建國之前的喪葬習俗迥異於漢人,他們有一種名為「樹葬」的風俗,是將死者「置於山樹上,經三年後,乃收其骨而焚之」。所以在這處陡峭的山峰上修建墓塔,對於其他人而言也不足為奇。

▲「樹葬」照片

03

《閱微草堂筆記》記載了一個關於乾隆皇帝與雙塔山的傳聞。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乾隆在承德避暑山莊的時候聽說雙塔山上有靈芝,便令人建造木梯親自攀登上了雙塔山。而在書中記載,乾隆於山頂上看見了有人生活的痕跡,卻不見人。《閱微草堂筆記》是一本志怪小說,所以記錄於其上的傳聞,是否確有其事也值得存疑。

民間傳說,雙塔山所在區域原來是一片汪洋大海,而這兩座山峰本是露出海面的孤島,人們是通過坐船到達島上而修建的雙塔。這種說法明顯也只能是傳說,承德地區是汪洋大海的時間恐怕要追溯到億萬年之前。

▲雙塔山風景

還有一種說法是雙塔山原本是一道石牆,在上面修築了墓塔以及其他建築,由於地震石牆的大部分都崩塌了,正巧只留下了這兩根巨大的石柱。不過這種說法也不足信。關於雙塔的修建方法,目前並無定論。契丹人修建雙塔,最有可能採用的方法是以兩座石峰互為支點,然後架設木梯盤旋而上,以此作為通道運輸修建材料,但這一說法也還未得到證實。

結語

對於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物或者古建築,要想知道其來歷,通常要大費周折。其需要的不僅是研究,還需要好運氣。就像雙塔山峰上落下的佛像殘片和青石磚一樣,考古工作也是個需要禁得起等待和寂寞的工作呀。

參考資料:

《獨秀山》

《莊子·達生》

《閱微草堂筆記》

相關焦點

  • 河北一個「奇特」的山峰,上大下小,專業登山者也都爬不上去
    在河北,有一座奇特而著名的山,這座山的名字叫「雙塔山」,可以說是目前承德市最著名的自然景觀,這座山之所以奇怪,是因為它由兩根非常粗的石柱組合在一起,而且這兩座山峰好像是從地面升起的,兩座並排緊靠在一起,仿佛像孿生兄弟一樣,這座山的地形似乎是「上大下小」,形狀類似於我們常見的寶塔,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 除了人盡皆知的古塔,錦州還有一座比古塔更老的塔,曾是錦州八景
    錦州古塔(大廣濟寺塔)無人不知,依託古塔建設的古塔公園更是錦州最熱鬧的公園。而古塔從古至今,一直都是錦州城的標誌。提起古塔,便都會想到古塔公園的那座古塔。但其實錦州城中還有一座古塔:祐國寺塔,歷史上俗稱「西關小塔」,就坐落在古塔公園對面,附近不遠處的萬通公寓小區內,兩者曾經以「臥觀雙塔」位列錦州古城八景之一。而說起來,這座小塔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永徽年間落成,比著名的錦州古塔(廣濟寺塔)還要完三百年,是錦州最古老的塔!但臨近的古塔(廣濟寺塔)完全掩蓋了這座更古老的古塔(祐國寺塔)的光芒,在錦州基本上沒有多少人知道!
  • 中國最危險的4大寺廟,千年來佇立在絕壁上,有一座至今無人登臨
    而小編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最危險的4大寺廟,千年來屹立在絕壁上,有一座至今無人登臨,你可知道它是誰?塔雲山金頂觀音殿,有著天下最險道觀之稱,從建築工藝上來講,可以說它是鬼斧神工了,至今500多年依舊屹立不倒。它是用4根石柱插入石縫,總面積不足6平方米,但卻有1600多米的高度,可以說是非常的高手了,站在山頂向山下望去可以將周圍的美景一覽無遺。
  • 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17課《爬天都峰》知識點
    一個「掛」字形象、生動地把天都峰的「陡」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天都峰,光是看著就讓人感到害怕,更別說攀登了。2.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攀著鐵鏈」「手腳並用」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 中國最危險的4大寺廟,千年來佇立在絕壁上,有一座至今無人登頂
    在旅遊的時候,有人喜歡自然風光,也有人喜歡名勝古蹟,當然也有很多人喜歡寺廟文化,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佛教自古代傳入中國之後,就有著很多的信徒,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寺廟也是熱門的景點,而很多寺廟建造的地點也是很安全的,不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4個寺廟可以說是中國最「險」的寺廟了。
  • 太原雙塔大景區能否成為太原的「大雁塔景區」
    大雁塔景區(大唐不夜城景區)是西安的四大王牌景區之一,也是作為大唐帝都的西安展示盛唐氣象的兩大核心景區之一。中國的古塔眾多,但成功開發的寥寥無幾,大雁塔無疑是最成功的。大理三塔很有名,但開發比較原始,有些旅遊團甚至只是路過三塔時讓遊客在大巴上遠觀一下。
  • 海南美榔雙塔,又稱「姐妹塔」,始建於800年前
    在我國海南島的澄邁縣美亭鄉美榔村東南面有一處歷史悠久的著名景點,這個景點就是被人稱之為海南美榔雙塔,又稱「姐妹塔」,這個景點的建築也是代表了當地歷史文化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紀念景點。美榔雙塔建於宋朝年間,至少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此處景點於1996年評為國家重點保護文化建築,也是海南唯一的火山巖古代塔樓。在這個美榔村的歷史名塔中發現很多古代建築師們的精湛傑作設計,有各種石刻圖像。美榔雙塔又稱為「姐妹塔」是因為這兩座古塔建造因其流傳下來的一個美麗傳說,關於這個雙塔的歷史記載講到在宋朝期間的元代人陳道敘有二女,長女出嫁了,二女當了尼姑。
  • 東西兩峰,峰頂各有一池,長年不枯,如天之二目,你知道在哪裡嗎
    在杭州的西北有一個以「大樹華蓋聞九州」旅遊景區——天目山,在黃山到杭州的黃金旅遊線路上。天目山有東西兩座山峰 ,峰頂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天目」。這裡峰巒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巖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有「大樹王國」之名。
  • 趣聽詩詞|登飛來峰:聽說爬的山足夠高,白雲就追不上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是王安石早年的一篇作品,寫這首詩時,王安石三十歲左右,對未來的政治生活充滿信心和鬥志,這首詩便透露著王安石的非凡抱負。
  • 大雪紛飛,上九華山天台正頂,要的是信心和毅力
    那一年的大雪下得很大,就在快要立春的時候。頭一天我先上了肉身寶殿,然後就住在九華街化城寺邊上的一家旅館,準備第二天上天台。我從閔園起登,上天台的路上沒有行人。閔園尼庵裡的老師父告訴我要小心路滑,然後念聲「阿彌陀佛」。路邊飯店裡只有麵條可以做,店主告訴我要拿個棍子防猴子,千萬不要在路上吃東西。旅館的老闆把釘子鞋幾乎是不要錢的賣給了我。於是我義無反顧向天台爬去。
  • 九州仙劍傳大荒古塔闖關介紹 如何進行爬塔
    九州仙劍傳大荒古塔闖關介紹 如何進行爬塔。《九州仙劍傳》是一款以國風仙俠文化為背景的遊戲。遊戲畫風細膩唯美,技能特效炫麗,打擊感強烈,給人帶來愉悅的視覺享受;即時緊湊的打鬥機制讓玩家暢快體驗遊戲,掛機升級,休閒娛樂至上。仙寵法陣仙器層出不窮,全方位保障戰力提升。創新玩法奇遇事件,極品材料掉落。
  • 鵬城第一峰:登大小梧桐山
    阿姐最近失業,開啟「退休生活」,出門感受深圳山山水水。多年前,爬梧桐山,半途而廢留下遺憾,這周末去挑戰大小梧桐,並成功登頂。現在有地鐵8號線直達梧桐山腳哦,近十二點開始登山,萬事開頭難,小梧桐剛開始就有點費勁,1千多米的登山道,時而緩時而陡,但是一般還是可以堅持走下去的。歷經3個多小時登到小梧桐山頂,風景不錯,可以俯瞰鹽田港。
  • 為何劉亦菲至今無人敢娶?看最後一張照片,宋承憲的選擇是對的
    2002的時候她就出道並且開始了演藝之路,剛出道時,她便是以仙氣飄飄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特別是她詮釋過特別討人喜歡的趙靈兒,在各種小視頻中也能看見她的影子。其中令人傾心的還有她飾演的清新素雅的小龍女,這兩個角色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浙江很有名的一座山,僅高168米,山頂就一塊石頭,憑啥能火?
    山高僅168米,爬到山頂就一塊石頭刻了四個大字,卻是蘇軾「最愛」。那麼,它究竟憑啥能火?這座山名叫飛來峰,位於浙江杭州。如今的飛來峰是一個大景區,裡面有好幾處景點,著名的靈隱寺也位於飛來峰景區之內。相信來過杭州旅遊的朋友,對它都不陌生。飛來峰名氣很大,但如果僅僅作為一座山峰來看,它既不險峻也不秀麗,山只有100多米,也沒什麼景色。
  • 為何華山被稱為五嶽之首!爬華山,仿佛漫步於雲端
    近年來,人們的物資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升,開始向多元化需求轉變,旅遊業在各種形式的推動下也迅猛發展起來。有人偏愛城市的喧鬧,有人偏愛鄉村的寧靜,有人流連於僻靜的山水。華山是眾所周知的三山五嶽中的五嶽之首,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華山。
  • 天津盤山旅遊最新攻略:京東第一山的魅力到底在哪?
    天津盤山是很容易被忽略掉的一座名山,作為妥妥的「京東第一山」,又有「旅遊狂魔」乾隆皇帝32次巡幸加持,但它的名氣卻與它的實力相差很遠。一、三盤暮雨盤山最出名的肯定先數三盤暮雨,上盤松取勝,中盤石取勝,下盤水取勝。下盤流泉冷,十裡聞澎湃,夏天去的時候非常清涼,而且流水聲特別大,猶如一曲《將軍令》一般。中盤怪石嶙峋,千奇百怪,匯成了石頭陣。
  • 1892年至今極其珍貴的泉州東西塔影像
    東塔二層南側的高僧拾得(左)與寒山,笑容可掬,二人並稱「和合二聖」,其中寒山的詩對西方文學影響深遠(楊湘賢/攝)在楊湘賢印象中,東西塔雖然歷來吸引無數中外學者和遊人前來觀瞻,但見諸文獻較少,直到上世紀20年代,德國學者埃克和法國學者戴密微來到泉州,在捐地建寺的黃守恭的後人黃奕住資助下,埃克爬上16個腳手架拍攝雙塔雕刻,1935年《刺桐雙塔》出版,雙塔雕刻名聞西方。
  • 西安山頂上的「兩千斤鐵廟」,屹立百年不倒,四周都是懸崖絕壁!
    在西安的太興山就有這麼一座特殊的廟宇,重超一噸的廟宇,立於懸崖絕頂之上,呈現出一種雄風。這究竟是何年、何人、何法弄上去的呢?山上有座「鐵」廟太興山位於長安區楊莊張庫峪境內,海拔2340米。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有"終南第一峰「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