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天軍,今年48歲,之前是畢節市七星關區野角鄉白龍村的貧困戶。現在不同了,我不僅脫了貧,還當上了村裡的護河員。 小時候我身體就不太好,總是感覺沒力氣,不能幹重活。因為家裡沒錢,所以也就沒有去醫院檢查,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病情依舊沒有好轉才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肺部出了問題,一輩子也不能幹重活了。
劉天軍正在清理河道垃圾
當時我就感覺人生特別迷茫,我們農村人只能靠種地為生,可我偏偏無法種地,去打工又被拒絕,甚至一度有輕生的念頭。 好在國家並沒有忘記我、放棄我。2014年,國家開始了脫貧攻堅,村幹部將我納入了精準扶貧,我終於有了固定的經濟來源——低保金。雖然沒有多少,但至少可以生活下去了。
為了過冬,劉天軍買了幾百個蜂窩煤儲藏起來
但我還是擔心自己的生活,因為我的房屋實在太過於破舊,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四季都很潮溼。而我意想不到的是,國家居然幫助我重新修建了房子,這是我根本沒有想到的。 2017年,我的房子被鑑定為一級危房,得到了國家給的35000元的危房改造補助金。利用這筆錢,又在親戚們的幫助下,我修起了小平房,十分的堅固,我再也不用擔心漏風漏雨。 而且我也不再擔心沒錢看病了,參加醫保後,我去醫院看病可以享受先診後費、報銷比例高達90%。去年我因為肺病住院,在醫院檢查、輸液、吃藥,最後報銷下來居然只花了1000多塊錢。如果沒有醫療保險,那就要上萬元,我哪有這麼多錢去醫院看病啊。
劉天軍在清理河道垃圾
最讓我高興的是,村裡面考慮到我的實際情況,給我安排了護河員這一公益崗位。現在我沒有事情就去自己負責的河邊溜達一下,清理一下河道及周邊的垃圾,一個月有500元,雖然工資不高但加上低保一個月也夠用了。重要的是,這份工作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讓我覺得生活還是有盼頭的,我也是有價值的,可以為國家做一份貢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民
編輯 徐然
編審 楊儀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