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草書第一高手,能夠「日書3萬字」,影響書法史800多年!

2020-12-26 書法網

在古人的很多思想意識當中,用今人的眼界和格局去看待,很多時候是難以想像的,在書法的學習上也是如此,除了深究其技法之外,還需要深入其內心境界,這才是從一個更高維度學習書法的方法。

康裡巎巎草書長卷《張旭筆法卷》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多次民族大融合,但無論在哪個時期,漢族也是始終人數最多的一個民族,在書法史上也是如此,如今能夠流傳後世的書家當中,幾乎很少見到少數民族的書法家。

我們今天就談一個書法史上舉足輕重的書法家,他來自蒙古,其草書水平,在元代可以稱第一。

他就是康裡巎巎!

康裡巎巎草書長卷《張旭筆法卷》

康裡巎巎的祖父曾經服侍過元世祖忽必烈,其父親也在朝中擔任過高官,康裡巎巎自己最高也做到了翰林院承旨的位置,跟趙子昂是同一官位。康裡巎巎在促進民族文化融合方面,做了很多有積極意義的事情。

康裡巎巎自幼的文化教育來自於皇家圖書館,從小就收到了當時最有名望的老師指點,所以有著極高的文化修養。在書法方面,康裡巎巎便覽國庫所藏名家法帖,從而讓他卓然成家。

康裡巎巎草書長卷《張旭筆法卷》

在古代,在天分和勤奮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書法的好壞跟他能夠得到的資源有極大關係,康裡巎巎有機會親見古代的名家真跡,這是同輩書法家多不能及的。就像宋四家見到古人真跡之後,書風才豁然大觀。就像文徵明、董其昌這些人,正因為見到了許多古人法帖,才能學到真正的筆法。他的書法影響了後世800多年。

《元史》中記載康裡巎巎:

「善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啻金玉。」

意思是康裡巎巎擅長楷書、行書、草書,其書法得晉人王羲之真傳,隻字片紙比黃金美玉還貴重。

康裡巎巎草書長卷《張旭筆法卷》

百度百科上說康裡巎巎能夠每天寫3萬字,是能夠「日書一萬字」的趙子昂的三倍,這應該指的是草書,寫3萬小楷應該是不可能的!但這也足以令人驚嘆。

康裡巎巎的書法從虞世南入門,我們知道虞世南在楷書方面是得王羲之神韻最多的一個人,另外他深入魏晉,在鍾繇和王羲之、王獻之處得益甚多,他的書法還受到部分宋人和唐人的影響。他是整個元代對王羲之書法研究最為透徹的一人,在草書領域的成就比趙子昂都高。

康裡巎巎平生最為精到的作品是他的《草書張旭筆法卷》,這件草書長卷我們能清晰看出王羲之《十七帖》的影子,在用筆和線條的處理上,也多用懷素之法,我們能看出其書法的線條的勁力,無論線條的起收與中段都能有一種圓勁如鐵的力量感。

康裡巎巎草書長卷《張旭筆法卷》

這種力量感來自於康裡巎巎獨特的懸腕書寫法則,能夠完全做到筆筆中鋒,且控筆能力是超一流的水準,才能形成這樣的線條。

康裡巎巎的這件《草書張旭筆法卷》,是一座巨大的草書寶庫,蘊含著滿滿的晉唐氣韻和法度,倘若你學晉唐茫然無頭緒的時候,這幅字會給你新的啟迪。

這幅字是康裡巎巎在38歲所寫,這是他平生書法最為成熟的階段功力和精力均為神氣完備的狀態。如今這幅字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是草書領域的鎮館之寶!

康裡巎巎草書長卷《張旭筆法卷》

如今,我們採用超高清的宣紙掃描還原技術,按照1:1比例,還原出了這件作品的真實面目!

欲購此卷,請點擊下面惠購:

康裡巎巎草書長卷《張旭筆法卷》

相關焦點

  • 書法史最勤奮的人,每天能寫3萬字,草書曾經獨步天下!
    在書法史上有一個傳說,趙子昂能「日書萬字」,每天寫一萬個字對於今人來說困難很大,但是趙子昂卻能遊刃有餘,這不僅是對於筆法和字法的精熟掌握,更是一種功力的體現。然而,同一時代還有一個跟趙子昂比肩的大書法家,能夠「日書3萬字」。他就是康裡巎巎!這是百度百科中的介紹。
  • 他一天能寫3萬字,曾任兩代帝師,是書法史最勤奮的草書大師!
    ,這就是書法的魅力!康裡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在元代書法家的群體當中,他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雖然沒有趙子昂的名氣大,但是他的草書能夠精絕天下,為一時之冠!800年來,論草書無人能出其右者!康裡巎巎的書法以晉人為宗,其書法是真正得到了虞世南的衝淡平和之氣,在行草上尤其受到了王獻之的影響,瀟灑而磊落,乾淨而爽利,勁圓毫雄,極具個人特性。是元代草書當中的魁首!與鮮于樞不想上下!
  • 內蒙一位草書大師,一天能寫3萬字,被譽為:書法史上最勤奮的人
    在書法界,要想成為真正的書法大師,有幾樣因素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縱觀歷代的書法大師,幾乎每個人都具備這些因素。第一是優質的書法資源。沒有任何一個藝術家是不經過努力就會成功的,草書大師有著「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王獻之有著「十八缸水」的傳說,米友仁曾記錄自己的父親,春節的時候還能夠臨池不輟,蘇東坡自己練字能夠堅持每天八個小時,趙子昂能夠日書一萬字,大書法家文徵明臨終前還在為朋友書寫墓志銘…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便是勤學苦練,在書法史上有這樣一個人
  • 他是書法史上最用功的人,每天能寫3萬字,草書獨步天下!
    康裡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王獻之能寫完18缸水,歐陽詢為臨摹索靖之碑,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懷素和尚退筆如山,蘇東坡每天練字8小時,幾無中斷,米芾就連除夕夜都筆耕不輟,趙子昂堅持日書一萬字
  • 書法史最囂張的書法,這字霸氣側漏,縱橫書壇800多年!
    對於一個書法人練字關鍵的影響因素很多,只要一步走錯,很可能終身與書法無緣。很多人練字練了幾十年,也耗費了很多的時間跟精力,但是就是沒有入門,這種所在多有!但是從書法的本體來講,還是需要深入且廣泛地去學習古人的經典的。古人的經典也有很多的分類,有娟秀的,有粗獷的,有個性極強的,有平和中正的,如何從中選出適合自己的法帖,是太容易的,白蕉在《書法十講》當中說過:
  • 康裡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瀟灑爽利,學王羲之的高手
    說起元代書法高手,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趙子昂和鮮于樞等人。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哪些功力深厚的傳統名家呢?今天,再給大家介紹一位咱們不經常提起的,名叫康裡巎巎。康裡巎巎學書法,也是非常勤奮的,據說他可以日書三萬字。就書法成就而言,他和趙子昂、鮮于樞等人齊名,被譽為「北巎南趙」。說了這么半天,康裡巎巎的書法到底是什麼樣呢?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康裡巎巎寫的《草書張旭筆法卷》,瀟灑爽利,也是學王羲之的高手。
  • 書法史上一位罕見的「藝術大師」,800年來,令世人望塵莫及!
    那麼有沒有一些優秀的書法作品,既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又能夠被廣大的群眾所能接受呢?當然有,比如趙子昂的書法。趙子昂這個名字,在書法史上如雷貫耳,學過書法的朋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一生精彩絕豔,影響力巨大,號稱全才。
  • 書法影響後世700年
    南宋時期,書法開始呈現頹靡之風,受朱熹的理學,書法不再追求筆法、意境,而是「因人而貴」!人們對書法崇拜的標準也由書法本身,轉移到了對書寫者的地位的崇拜上,這實際上也是變相的「趨時貴書」。南宋出現很多名人書法,字寫得不怎麼樣,卻不被人所推崇,反倒是一些民間高手,備受冷落,和現在的書壇何等相像!到了元代,出現一位「全能型」的書法家,也是書法史唯一個能「由唐入晉」的全才,他就是趙子昂(趙松雪),也是唯一個能與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並列為楷書四大家的書法家!
  • 明代書法第一高手,少年白痴,中年才子,晚年宗師!
    我們細數中國古代的一些大書法家,他們往往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拋開書法不論,多數人都是天才!比如歐陽詢讀書能夠數行並進,比如趙子昂讀書能過目不忘,比如蘇東坡、王鐸,不到20歲就中了進士,天下聞名。 文徵明《獨樂園記》行書長卷翻遍整個書法史,幾乎個個書法家都堪稱天才。
  • 800年來「小楷第一人」,他一天能寫10000字,水平不亞於王羲之!
    真正有書法史是在中國的3000多年以前,流變到今天,書法史的發展經歷了許多階段,從最早甲骨文的成熟,再到唐代楷書的成熟,再到後世諸家對於書法的發展和探索。小楷在中國書法史上經歷了晉唐的高峰,有經歷了明清的變法,在有元一代,有一個人在小楷上承接魏晉,被譽為800年來「小楷第一人」,他一天能寫一萬字,水平不亞於王羲之!他就是趙子昂!
  • 《灌籃高手》河田雅史的「全國第一中鋒」,是誰封的?
    《灌籃高手》裡邊河田雅史全國第一中鋒誰封的?它的能力陣地如此恐怖?實際上劇情裡邊並沒有把河田雅史封為全國第一中鋒,而是山王與湘北的比賽中籃球記者相田彌生根據大河田比賽中的表現認為河田雅史就是日本高中籃球界的第一中鋒,個人認為雖然河田雅史在個人能力方面和職業籃球運動員有差距,但是在高中生的籃球水平裡邊確實是出類拔萃的球員,下面具體說明一下。
  • 書法也是鍛鍊 金華老人姜養法寫了600萬字蠅頭小楷
    昨天上午,金華市金東區博士街心怡家園小區文化中心,姜養法老人把他20多年來潛心書寫的600多萬字毛筆小楷等書法作品全都端出來跟大夥見面。 這位21年前從浙江省司法廳金華監獄退休的老人已年過八旬,但精神矍鑠、中氣十足,他說,自己每天堅持練字6小時,最大愛好是寫書法,這也是最好的全身鍛鍊法。
  • 有什麼朋友太重要了,不僅影響三觀,連書法都會跟著改變
    大多數人在書法史上對元朝的認知,停留在知道有一個叫趙子昂的,學書法必言趙體。元朝的這小100年裡,字寫得好的,在書法史上留下名字的還真不少,有鮮于樞、康裡夔夔、倪瓚、虞集、耶律楚材、柯九思等等,還有一位被倪瓚稱為「詩文字畫,皆為當朝道品第一」的,他叫張雨。
  • 邱振中:「古法」一旦找到,書法史將徹底改變
    比如說唐代早期的歐陽詢、虞世南,他們接受的實際是來自南朝和隋的影響,他們進入唐代的時候年紀都很大了——雖然他們在晚年寫出了傑出的作品,風格也有所變化,但是他們所有的訓練和他們對書法的認識、感覺的形成,都在唐以前。 我們用唐、宋、元、明來劃分書法史上的時代,是為了敘述的方便。書法史極少數的時候有清晰的界限,大部分是一個逐漸演化的結果。
  • 探幽索隱,研賾發微——讀《唐宋書法史拾遺》
    書末附《中晚唐五代宋初書法史編年》與《主要引用書目》。作為極少數在中國書法史與文學史上同時佔有重要歷史地位的偉大文士黃庭堅,自然成為考察中國古代文化傳統與精英文人生活的上佳選題。由於黃氏成就卓著,涉獵廣泛,使得累代學者研治其人、其書、其文,仍不能窮盡其底蘊。本書收錄的兩篇專題論文——《筆中有詩——文學因素對黃庭堅書法的影響》與《書家書寫與文學傳播——以黃庭堅書寫他人文學作品為例》,即是在《黃庭堅書學研究》的基礎上推進而得的最新成果。
  • 毛筆形制與書法史的【主線】脈絡
    深入的書法史研究,一定會抓到一條貫穿寫法的主線。這個主線,是一種鹽就是鹹的、糖就是甜的,且是所有時代人群【剛需】的事物,它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漢字從商周文字開始,就存在很明確的主線。世界上最好的書法,一定都在這條主線上,不在這條主線的,都是歷史的【小型文本文件】。
  • 趙孟書法為什麼能被稱為「元書第一」?
    趙孟書法在當時被推為元人第一。方回稱之為「天下善字今第一」,鮮于樞語評價其書法「篆、隸、正、行、顛草俱為當代第一」(鮮于樞語),有人縱向比較為「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裡,舉無此書」(胡汲仲語),也有人橫向比對稱「公之翰墨,為國朝第」(陶宗儀語)。
  • 丁嘉耕的書法有大象、大學、大氣、大我,所以會有大成
    書法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第五屆書法展、全國第五屆中青展、全國手卷書法展,第三屆全國青年書法展、第七屆全國楹聯展、全軍第一至五屆書法展等國家、全軍書法展100餘次。多次榮獲全國書法一等獎。作品遍布北京海澱等八大城區,風靡京城,是中國首都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
  • 書法講座:楷書愛好者容易犯的六種毛病,你有嗎?
    據說楷書四大家之一的趙子昂日書萬字,假如他要描的話,那怎麼可能一天寫一萬個字?你去看他的作品,哪有什麼描的痕跡? 就如沒有人只吃白米飯一樣,總是要調和營養,多方取材的,學書法的道理其實也是這麼簡單。 對想走書法之路的人來說,只學楷書,是沒有出路的,也是狹窄的,是會營養不良的。 有些人更甚,認為楷書是統領一切的書體,是至高無上的,是最難的,這實在很令人費解,嘉強當然覺得楷書很重要,但它不是唯一重要的。
  • 《灌籃高手》全國第一中鋒河田雅史誰封的?唐澤一雄為何不要他?
    菜鳥雖然耿耿於懷河田雅史在湘北上半場後段比賽的平庸,不過歸根結底那確實不是河田雅史的錯!全國第一中鋒究竟是誰封的?杉山祥太作為全國大學界的第一中鋒來評價河田雅史和赤木剛憲的實力差距是絕對最有資格的人,但菜鳥總覺得這樣的評價是否太武斷了呢?杉山祥太說出這樣的話時,河田雅史並未全面爆發,僅是在防守端連續封蓋了流川楓和櫻木花道。就憑藉兩記封蓋,杉山祥太憑什麼就敢如此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