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評《一代宗師》:文藝青年醉了 普通青年睡了

2021-01-06 手機鳳凰網

《一代宗師》劇照

王家衛耗時10年完成的電影《一代宗師》8日在全國上映,首日票房就拿下3000萬,刷新了王家衛電影由《2046》創下的最好成績。但觀眾看完影片後的反響兩極分化,有稱讚的也有失望的,更有人評價:《一代宗師》讓文藝青年醉了,讓普通青年睡了。但也有人表示這至少是王家衛最容易看懂的一部電影。

觀眾反響:

讚賞的:心靈史詩吐槽的:一頭霧水

《一代宗師》8日在內地上映,雖然當日是半價日周二,但首日票房創下3000萬好成績,此前王家衛電影在內地票房最好成績是2004年上映的《2046》取得的累計3000萬元票房。昨日,《一代宗師》佔據約39%排廳,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但是,觀眾對於該片的評論呈現出兩極趨勢。網友「田再興」稱讚影片製作精良:「很欣慰,我喜歡的王家衛回來了,我喜歡的梁朝偉回來了,感謝王家衛在現時粗製濫造的中國影壇帶來了如此精良的作品,推薦!配樂太贊了。」網友「師安」認為影片無論武俠或情感部分都同樣出色,「必須說,《一代宗師》的電影化程度之高令人激賞。有看不明白的地方,但並不妨礙在某個不經意的剎那被猝然打動!有人喜歡前半段的武林眾生相,有人沉浸後半段的欲說還休。要我看它是心靈史詩,儘管每個人物段休止處的黑白定格仍然帶出足夠唏噓的歷史厚重。說來道去,宗師和愛情一樣可遇不可求。」

也有網友吐槽影片的後半部分過於沉悶,網友「白求摁」說道:「開播之後1個小時,會不斷有人上廁所,1個半小時的時候,該睡的都睡了,該走的也走了!」也有觀眾表示看完一頭霧水:「我發現許多看完電影的觀眾跟我一樣,出來後,沒有一點激動,也感覺沒有關於電影的談資。電影本身,是武打片?是文藝片?傳記片?愛情片?……難以界定。」

而這些兩極的反響讓一些想去看片的觀眾好不納悶,網友「沙歟」嘆道:「目前看到有關《一代宗師》的評論,說好的好上天,說差的差入地。晚上是看啊,還是不看啊?」

影評人分析:

《一代宗師》讓文藝青年醉了,讓普通青年睡了

當王家衛摘下墨鏡,《一代宗師》也神秘不再,非常熟悉的風格撲面而來,人物造型畫面音樂甚至故事情節的設置都非常王家衛,仿佛《2046》和《花樣年華》附體,所以,有人戲曰:《一代宗師》乃武俠版的《2046》和《花樣年華》的合體。其實武打場面也不多,王家衛文藝Style依舊十足。

我同意一種說法:《一代宗師》是拍給影評人看的(用個時髦的說法――給文藝青年看的),因為片中處處是文學化的味道,從畫面到動作,從對白到表情,從構思到寓意,簡直就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為喜歡捶打文字和意境的影評者來說,這部電影夠他八方馳騁筆意縱橫的了;你看網上,率先觀影的影評人和記者已經陶醉得不行了。如果把《一代宗師》裡的臺詞集合起來,那一定是一本優美的散文集,句子很詩意而且富於說教和哲理,沒有一句廢話,堪稱字字珠璣。

但是對於衝著看武打功夫的觀眾來說,這部片子只在開頭雨中驚豔華麗了十來分鐘,然後就進入悶悶的煎熬期。有觀眾稱片中的說教味濃不亞於李連杰版的《霍元甲》,一直都在講人生大道理。對於看武打而來的這一大群觀眾來說,他們有很多人其實本來就不喜歡王家衛風格的電影,這與欣賞水平沒關係,只是蘿蔔青菜的關係,他們看到打呼嚕也是可以理解的,味不合不相為謀,感到煎熬甚至打呼嚕的觀眾應該人數也不少的。另外,這個賀歲檔沒有一部像樣的拳拳到肉的武打片,在被《王的盛宴》和《血滴子》給忽悠得失眠的觀眾把看武打的希望全寄托在了《一代宗師》身上,至少要像甄子丹《葉問》那樣解氣,可是事與願違。直接在網上看到吐槽:「如果與《泰囧》同時上映的不是《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少年派》,而是《一代宗師》,那麼《一代宗師》的票房照樣會輸得很慘。所以宗師登臺的第一天已經有人預測其票房不會太高,因為想看武打而非王家衛Style的觀眾太多了!」

相關焦點

  • 《一代宗師》引激辯 普通青年睡了文藝青年醉了
    因為個人風格突出,王家衛的影片向來爭議不斷,《一代宗師》尤甚——影片上映以來,別說是在普通觀眾和文藝觀眾之間劃出了一道鮮明的界限,就是在評論界也引發了截然不同的觀感,並且在網絡上掀起激戰。支持者盛讚該片散發出濃鬱的藝術氣質;反對者則指責該片毫無故事可言。
  • 影評人談"一代宗師":文藝青年醉了 普通青年睡了
    王家衛耗時10年完成的電影《一代宗師》8日在全國上映,首日票房就拿下3000萬,刷新了王家衛電影由《2046》創下的最好成績。但觀眾看完影片後的反響兩極分化,有稱讚的也有失望的,更有人評價:《一代宗師》讓文藝青年醉了,讓普通青年睡了。但也有人表示這至少是王家衛最容易看懂的一部電影。
  • CSGO中的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
    每個人對CS:GO有著不同的理解,因此也誕生了多樣化的遊戲風格。在遊戲中,我們可以把各種各樣的玩家分為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
  • 劇情電影《一代宗師》,文戲還是很王家衛,武俠片裡濃濃的文藝範
    王家衛導演的電影是一個具有獨特的世界,他為電影而生,是在用生命去拍電影,他憑藉電影《一代宗師》,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從影片中就知道,這是王家衛風格的武俠,文戲還是很王家衛,武戲拍得也很美。武俠片裡濃濃的文藝範,感覺比較有深度。
  • 今天,文藝2B普通青年們都在做啥?
    7:00 AM文藝青年 普通青年,嘻嘻嘻嘻嘻嘻¥%*&&##@「歐也,不上班~~睡個回籠覺」不管怎樣,為了能在朋友圈引起公憤,他在這個點努力地醒了。 9:00 AM文藝青年,在去往裝X目的地的路上聽著《董小姐
  • 你才是文藝青年 你們全家都是文藝青年
    不知道什麼時候「文藝青年」跟「公知」「憤青」一樣成了臭大街的稱呼。一提到文藝青年都帶著嘲笑或輕蔑。如果有人說誰是文藝青年,他恨不能回一句「你才是文藝青年,你們全家都是文藝青年」。文藝青年被汙名化為一個貶義詞,被貼上很多負面的標籤。
  • 做個文藝青年 不丟人
    不知道什麼時候興起來的,青年被分為了很多種類,最出名的一種被分為了三個等級: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普通青年最平常,不奇怪;2b青年也都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讓人奇怪的是,什麼時候開始,文藝青年也成為了被嘲諷的對象了?
  • 一個文藝青年尷尬的中年危機
    熱愛文藝是崇高的事情,但文藝不等於生活,當生活把一個文藝青年赤裸裸地逼迫成一個現實中的涼薄中年,其間尷尬無人能懂。我表哥就是如此,文藝了青年,落魄了中年,特別是一個文藝青年,不幸結了婚,又有了孩子,而他熱愛的那些文藝並沒有成為他謀生吃飯的重要手段,這一切從常人的角度來看,是致命的。《男人四十》劇照01大多數文藝青年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寫書、畫畫、彈琴,崇尚自由、浪漫。
  • 《一代宗師》首周票房近1.8億 掀起文藝辯論潮
    對衝著「大明星武打片」而去的觀眾而言,《一代宗師》顯然「不對路」。但另一方面,《一代宗師》能夠將電影美學發揮到極致,並引發關於電影本身而非緋聞、票房、利潤的大討論,這對於內地電影圈顯然有著更深刻的意義。普通觀眾:說好的武打片呢?上周末,記者再度來到影院,與普通觀眾一起體驗看片過程。與之前媒體試映不同的是,普通觀眾的態度更簡單直接。
  • 重拾「文藝青年」這個字眼
    ▼「文藝青年」這個字眼,在我自己的詞語體系中也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就像大多數事物一樣,被越多人使用,就存在越多被誤讀、失去本真意義的可能。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我們終於成功地把「文藝青年」改裝成了一個損人、罵人的貶義詞。為躲避這種浪潮和鋒芒,我這些年敘事時,便用「讀書的人」來指代自己本來要表達的「文藝青年」那個主體。
  • 你是文藝青年,還是……
    吃貨青年文藝青年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嘴和胃,必須有一個在咀嚼,有一個在消化。吃貨青年文藝青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嚮往的地方。這個地方必吃的美食我早已查好。吃貨青年文藝青年帶上相機拍遍漳浦每個角落。
  • 文藝青年這種病,得好好治
    文藝青年身上總有一種迷一樣的氣質,讓人捉摸不透。我,自認為曾經也是一枚文藝青年。寫詩,寫小說,攝影,畫畫,當一個理想主義者。沒事兒就擺出一副思考狀的樣子,不是吾故意為之,而是由內而發……於是別人就叫你——文藝青年,於是就沾沾自喜了。
  • 當文藝青年和吃貨青年來汕頭旅行的區別
    文藝青年:心靈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文藝青年:每個人去潮汕心中都有一個目的地。文藝青年:帶上膠片機。文藝青年:去汕頭,去文藝範的咖啡店發呆,去南澳島看夜景,漫步在礐石的綠道上,欣賞汕大最美圖書館……啊,想去的文藝聖地太多了,
  • 佛系青年、文藝青年、古風青年……你是屬於哪種寶藏青年?
    >是第二十一個國際青年節下面就跟著團團一起了解一下國際青年節並看看當代中國青年的模樣和風採吧!:10~24歲國際青年節1國際青年節的由來國際青年節是一個由聯合國發起設立的節日。第一個國際青年節是在2000年8月12日。聯合國在1999年通過了第54/120號決議,將每年的8月12日定為國際青年節。國際青年節的設立為各國政府重視青年問題提供了契機。各地在國際青年日這一天,會舉辦演唱會、研討會、文化活動和會議等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通常會有當地的政府官員參加這些活動。
  • 王者榮耀:普通和文藝青年的常用打野不同,那誰敢挑戰中二青年?
    普通青年喜歡用出場率高的刺客打野,像阿軻這種非ban必選的英雄,只要對面敢放就會立馬秒選,還有李白和猴子的出場率也是蠻高的,特別是李白,現在會玩李白的人越來越多了,都是靠練出來的,現在已經不算是花裡胡哨的英雄了,不過還是為了求一個穩穩噹噹。
  • 太白山,一個文藝青年和吃貨青年都想去的地方!
    一些人旅行的重點在觀光風景,一些人旅行主要是為了吃吃喝喝。文藝青年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吃貨青年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嘗嘗。有沒有一個地方,是文藝青年和吃貨青年都想去的地方,當然有,太白山景區就是其中之一。
  • 你願意被叫做「文藝青年」嗎?
    對此,路內說道:「我已經被人誤解過一輪了,講話很難聽,說又在寫傻瓜文藝青年,我說文學青年和文藝青年還不是一回事,文青是指文藝青年,現在文青是罵人話了,但是文學青年是相對中立的詞。你在年輕的時候,你喜歡上讀一些文學作品,當然年輕人會免不了有一些夢想,誰夢想做流水線?會夢想有一些文學。人會進行自我教育,產生這樣一種希望的年輕人,差不多就可以叫文學青年。」
  • 當文藝青年和吃貨青年去旅行...差別竟然這麼大
    文藝青年:心靈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文藝青年:帶上膠片機。文藝青年:穿上棉布襯衫帆布鞋。文藝青年:背起背包獨自環遊世界。文藝青年:去臺灣,去九份的咖啡店發呆,去墾丁看夜景,漫步在金門的街道上,欣賞後壁湖的落日……啊,想去的文藝聖地太多了,不知道走不走的完。
  • 當我們在嘲笑文藝青年時,我們在嘲笑什麼?
    所有人都在猛烈嘲笑文藝女青年。這年頭,文藝女青年真可以說是各種標籤中鄙視鏈的最下遊了。作為一個其實可能還算文藝,懷疑自己算不算是個文藝女青年的人,忍不住要參與一下這次的熱點討論。為什麼這種生活方式會引起如此眾多人的反感和嘲諷?今天看到以前新京報書評周刊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出人們討厭文藝青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反智主義。我對此並不認同。 大家嘲笑的文藝青年,恰恰是一些,聲稱自己追求的是「文藝和智慧」,實際上只是追求一種已經成為套路的生活方式,並想以此作為自我標榜的人。
  • 追求文藝道路上的青年們
    」的標準是:在廣義上,凡是喜歡文化藝術的青年人都可以稱為文藝青年。並不是說這樣搭配讓人覺得醜得不堪入目,相反,這樣穿搭,乾淨整潔。不過,他們在追求外觀與文藝青年無異的同時忽略了一點,就是氣質。我們姑且把其中的「英雄主義」認定為是新時代的文藝青年。這樣並不為過,事實上,他們所有的行為處事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