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大會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這場圍繞著科技與創新的大會,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在過去的2019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全球經濟形勢逆轉,中美貿易摩擦不斷。A股市場上,2019年,不斷有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高比例股權質押,引發爆雷,甚至於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
同樣是在這一年,科創板的橫空出世,開啟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新時代。培養壯大硬科技企業,成為科創板的核心。高成長型、高創新型、高市場空間化的公司,在這個舞臺上得以發展,成為資本新一輪追逐的寵兒。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創新事業不斷取得重大突破。 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科技強國,在制度與生態都在為擁有核心科技力的公司保駕護航時,什麼樣的公司才能稱得上創新驅動發展?而什麼樣的公司,能成為這股浪潮中的領軍者?
以科創板為例,2019年全年,共有114家公司科創板IPO申請獲批,上市半年時間,擁有什麼基因的公司,能從中脫穎而出?
從目前已披露的數據來看,成立於2000年,2019年11月6日科創板上市的華熙生物(688363.SH)各項數據表現搶眼。
「科創板公司,核心考核的還是技術能力。科創板鼓勵硬核技術帶來高成長性,高估值必須有高成長性來作為基礎。市場買科創板,買的就是硬核科技力帶來的『預期』」。國內一財經評論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以目前披露的2019年前三季度報表數據來看,科創板80家公司中,華熙生物去年前三季度營收12.9億元,排名第八,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16億元,位列80家中的第四位,78.98%的銷售毛利率,位列80家企業前列隊伍之中。
這是一家這樣的企業?擁有著怎樣的核心科技力?
華熙生物,是以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俗稱玻尿酸)原料生產商,其透明質酸市場佔有率佔據全球份額近四成。華熙生物開啟了一條「核心為研發,產業轉換平臺規模化生產,進而撬動終端開發」的全產業鏈平臺型發展道路。
20餘年的發展,華熙生物通過手中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這把「科技鑰匙」,已經打開了醫療、護膚品、食品等多個產業鏈的大門。目前,華熙生物已擁有醫藥級、外用級及食品級透明質酸原料200多種產品規格,並成為國內唯一同時擁有發酵法生產玻璃酸鈉原料藥和藥用輔料批准文號,並成功實現商業化的公司。
套用一句目前的網絡流行詞,華熙生物,未來可期。
透明質酸,是一種天然高分子粘多糖。廣泛存在於脊椎動物結締組織和體液中,包括人體。具有獨特的黏彈性和優良的保水性、組織相容性和非免疫原性,在臨床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透明質酸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通過從雞冠中分離純化透明質酸而來,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耗物,只能實現小範圍使用。無法達到規模化發展。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博士,早在1990年就踏上了透明質酸科研的道路。
郭學平博士及團隊歷經二年時間及無數次反覆的失敗與嘗試,在1992年成功研究出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技術,這是當時國內首創。該項研究先後列入國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關項目,郭學平博士也因此被授予2002年度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研究獎和2005年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透明質酸不需再通過動物組織中提取。華熙生物率先可以通過微生物發酵法規模化生產透明質酸,且品質可控。
到了2012年,郭學平博士帶領的華熙生物研發團隊再次用科技創新改變這一產業。
這一年,華熙生物全球首次實現微生物酶切法規模化生產寡聚透明質酸,這使得透明質酸酶可以達到規模化生產。這無疑是一場透明質酸領域的「核聚變」。
通過低分子和寡聚透明質酸的酶切技術,及高、中、低多種分子量段的分段控制發酵和純化精準控制技術,華熙生物實現透明質酸分子量範圍可以控制低至2 kDa高至4,000 kDa的產業化技術突破,並且使降解周期由傳統降解法12-15天縮短至5-6小時,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產能的幾何式增長。
2019年該項專利技術獲得了中國唯一專門針對專利權評選的國家級獎項——中國專利金獎。
齊魯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王瑞明對記者表示:華熙生物酶切寡聚透明質酸技術,解決了無法大規模生產寡聚透明質酸的世界難題,這將極大促進透明質酸在醫藥、食品、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應用,為開發含透明質酸的終端產品提供了有效的檢測工具。
齊魯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王瑞明對記者表示:華熙生物酶切寡聚透明質酸技術,解決了無法大規模生產寡聚透明質酸的世界難題,這將極大促進透明質酸在醫藥、食品、化妝品行業的發展應用,為開發含透明質酸的終端產品提供了有效的檢測工具。
據華熙生物招股書數據顯示。目前其透明質酸發酵產率達到10-13g/L,遠高於文獻報導的行業最優水平的6-7g/L。產品的核酸、內毒素等雜質水平分別是歐洲藥典國際標準規定值的1/50 和1/2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這相當於,華熙生物掌握著一個通過發酵便可源源不斷產出不同分子量透明質酸且高效高質的「蓄水池」。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多次強調:科技與創新是華熙生物健康發展的保障,也是公司快速發展的新動能。體現在企業管理中,華熙生物注重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並大力引進和培養高新技術人才。
企業的生命力,來自於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和持續不斷的盈利能力。從研發能力上看,華熙生物分為內生研發能力,以及外源研發能力兩大部分。
內生研發能力分布在濟南、上海、法國等地的研發中心,多個研發工作室,200多名研發人員,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佔比近10%。
外源研發能力則包括,華熙生物與哈佛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江南大學、山東大學等知名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
華熙生物重視新產品開發、工藝改進、技術儲備相關的研發投資,包括投入核心研發人員薪酬獎勵。
2016年-2018年,華熙生物研發支出合計超過2億元。位居行業前列。截止目前,華熙生物已申請專利113項,其中80%為發明專利。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表示:「對於華熙來說,既是高科技企業創新,就是要從無到有,依靠創新能力研究開發出來的技術和產品,在國際上一定是要有領先地位。我們不是做同一水平的替代,而是革新」。
目前在透明質酸生產和研發方面,華熙生物目前已經形成有兩大技術平臺和四大核心技術,並主導或參與制定了與透明質酸相關的國家四大行業標準,參與修訂歐洲藥典及中國藥典中的透明質酸標準,並提交美國藥典透明質酸專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查報告》預計,未來五年,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將保持18.1%的高複合增長率。到2023年,市場銷量將達到1150噸,行業有望延續高增長率。這是一個備受看好的市場。
2018年,華熙生物透明質酸原料產品產能為180噸,同期,全球透明質酸原料銷售數量達到500噸。華熙生物實際生產中已接近滿產。2019年6月,華熙生物濟南二廠區第二條透明質酸原料產品生產線試生產,逐步釋放透明質酸原料產品產能150噸。
2019年11月科創板上市後,公司募集資金將用於研發中心的提升改造項目、華熙天津透明質酸鈉及相關項目及華熙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中,全部重金加大對研發和生產的投入。
董事長趙燕2001年接觸華熙生物前身時,這個由科學家創辦的企業已經連續三年虧損。出於對透明質酸潛在市場的看好,趙燕投資接手了該公司。並提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科學家做透明質酸的基礎研究,公司的標準化管理,提升產品收益率等問題,交給職業經理人完成。
企業如何能保持持續不斷的盈利能力?來看看華熙生物的答案:
「華熙生物經過20餘年的發展,核心是研發,優勢是產業轉換的平臺。產業轉化可以搭建平臺廣泛地和各種頂級專家們合作。他們做發現的事,華熙生物做發展的事情。科學家在實驗室做幾克的實驗,這和規模化生產是兩回事,要上噸,不是從0到10的問題,是從10到10000的問題。這就是華熙生物的重要的一個能力所在」趙燕表示。
趙燕對華熙生物的構想是,三駕馬車缺一不可:「To B」端代表公司的研發深度,是科技力的保證;醫療端代表著華熙生物的研發高度,要保證技術的不斷提升,「To C」端代表著公司發展的寬度,更決定著公司未來的市場增長。
從公司搭建的市場轉換平臺可以看出,華熙生物B2B市場對象,為製藥企業、化妝品公司等,銷售產品主要為原料;B2B2C領域,為醫療機構,銷售產品主要為醫療器械及藥品;B2C領域,目標為功能性護膚品、個人護理用品、食品等領域。
如果說,握有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是華熙生物手中的一把「科技鑰匙」,那麼,這把鑰匙能打開多少產業大門,決定了華熙生物未來企業版圖的深度以及廣度。
作為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龍頭公司,華熙生物早早就不滿足做單一的原料提供商。
透明質酸作為人體天然存在的物質,憑藉其良好的保水性、潤滑性等理化性能和生物功能,同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穩定性,在醫療、化妝品及食品等領域中均可廣泛使用。
華熙生物研發的 「梯度3D交聯」技術,實現了透明質酸不同交聯劑輕、中、重度交聯和大、中、小粒徑的精準控制,形成了國際先進的透明質酸交聯技術平臺。
通俗的來說,掌握了硬核科技力的華熙生物,已經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戶及市場需求,輸出特定的解決方案。隨著團隊對於透明質酸研究更為深入,公司可以向企業客戶給出意見:怎麼加?怎麼用?
以隱形眼鏡護理液為例,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透明質酸已代替化學保溼劑作為護理液中不可缺少的保溼成分,其中一個重要源起就是因為華熙生物曾為美國博士倫公司提供了護理液換代的解決方案,並提供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和配方輔助其產品的開發。
讓我們來看看,透明質酸在人們的生活中,可以出現在哪些方面?
醫學領域,外科手術中,華熙生物透明質酸可用於腔內止血、防粘連、促進傷口癒合的高端生物醫用敷料產品之中;眼科中,作為手術黏彈劑,保護角膜內皮細胞或其他組織免受機械損傷;骨科中,為可用於治療膝關節股關節炎的玻璃酸鈉注射液,在整形外科中,華熙生物擁有拳頭面部填充的產品——潤百顏等產品;
口腔領域,華熙生物採用了獨特的酶切工藝得到的具有超高生物活性、分子量(≤5K Da)極低的水解透明質酸鈉,能夠快速穿透表皮,降低炎症因子活性,抑制炎症反應,修復受損細胞,對抗因各種刺激引起的炎症及敏感等。
洗護領域,華熙生物已將透明質酸引入,並已經研發註冊專利成分,可緩解頭皮乾澀,改善頭皮屏障功能,為頭皮護理帶來全新健康解決方案。
2018年,華熙生物在計生領域投入上百萬元研發,並為多個知名計生用品品牌提供透明質酸原料。據了解,在日本,玻尿酸被添加在保險套裡已經多年,目前日本市場上大部分的計生用品都已經採用玻尿酸作為潤滑材料替代了矽油。這將再度刺激市場對透明質酸原料的需求。
令華熙生物「出圈」的產品,還包括2018年火爆一時的潤百顏「故宮口紅」,此前,高度親水的透明質酸難以添加到全油配方的彩妝產品中,這是透明質酸領域公認的難題。
2012年,華熙生物啟動了這一領域的研發。2年時間裡嘗試了多種思路,上百種工藝。最終推出的「Hyacolor®油分散透明質酸鈉」生產技術在獲得中國專利授權的同時,突破了透明質酸的「彩妝禁區」。
2018年,華熙生物聯手文化大IP故宮推出的爆款產品——潤百顏「故宮口紅」,正式用到了上述「Hyacolor®油分散透明質酸鈉」的專利成分。這宣布公司正式進軍彩妝領域的同時,還推動2019年上半年功能性護膚品產品收入總體同比增長122.06%,收入佔比持續提升。
這是一次科技創新、企業盈利、市場口碑的優秀合作。
目前華熙生物旗下擁有包括原料、潤百顏針劑、潤百顏護膚、潤致、Bio-MESO肌活、誇迪、米蓓爾等十多個品牌事業部,產品涵蓋眼科、骨科、外科、整形美容、功能性護膚品、個人護理用品及食品等多個領域,並統一由華熙生物背書。
除了在多領域已經開發應用的玻尿酸,華熙生物依託自身微生物發酵技術平臺,還將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實現多元開發和應用,如近年來備受成分黨青睞的「依克多因」,在抗抑鬱、助眠領域被廣泛認可的γ-氨基丁酸(簡稱GABA),在抗衰領域的明星物質「銀耳多糖」等等,掀起生物技術應用的「創新革命」。
通過創新推動材料不斷研發與製造,這很容易讓市場聯想到著名的3M公司,一個不斷用創新推動材料研發與製造的世界級巨頭公司。有數據顯示,在成立百多年時間裡,3M公司開發了6萬多種產品,世界上有50%的人直接或者間接都會接觸到3M公司的產品。
勇於創新也為3M公司帶來了高回報。2019年10月,Interbrand發布的全球品牌百強榜中,3M排名64位。並多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
3M的公司願景中有一句是「以科技舉百業」,如今,市場已可以在華熙生物身上,看到這樣的影子。
從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開始摸索如何發酵透明質酸,到如今,這家中國企業成為全球玻尿酸龍頭企業,並引領了透明質酸領域的標準制定。
這背後,是華熙生物堅持自主創新,依託微生物發酵、交聯這兩大科技平臺,不斷推陳出新。用科技的力量,擺脫單一原料提供商的身份,成為真正的高新技術全產業鏈企業。
齊魯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王瑞明對記者表示:未來我國生物發酵技術的研究方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用合成生物學技術來生產大宗化學品;藥物中間體的生物合成;蛋白類新生物分子的發現與合成等。
市場對華熙生物的想像,在科技創新的不斷助力下,還可以無限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