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瑜伽修行

2021-02-08 持燈

無上瑜伽修行


節 錄:概 論


JA WA RINPOCHE
《藏傳佛教世界》之


The Vajrayana Buddhism of Tibet
(西藏的金剛乘佛教)



無上瑜伽的原意為「無法超越其上的密法」,通過引導人體能量與意識的轉換,幫助修持者在臨終死亡的一刻,體悟到佛法的真諦,最終脫離輪迴,即身成佛。


因而被人們視為世界上最神秘的修持法。它來源於金剛乘四部密續中的無上瑜伽部密續,其他的三部密續分別是事部、行部和瑜伽部。


……


無上瑜伽修行道有一個殊勝之處,它不僅可以運用不同的禪修方法證得法報化三身(65)的佛果,還可以在人的普通狀態下證得清淨的根,例如在死亡時、中陰身和轉生時。

再者, 如前所述,密續的意義在無上瑜伽修行中發揮得跟精深,這可以從三個密續層來了解:


(一)根密續——這是基礎;
(二)道密續——方法;
(三)果密續——成果。


這三層密續最後都是從淨光根本心生起。

不妨這樣理解其意義:薩迦派傳統所說的根密續是指一切的根本,即住處增城和住處本尊。所有一切法都是從這個根本生起。

根據這項解釋,


根的所有現象都是它自身特性的顯現;


道的所有現象都是證悟的顯現;


果的所有現象都是潛在形式的顯現。

同樣地在寧瑪派的著作中也發現『根與果不一不異』這樣的陳述,因為所有果的現象都是根本因潛在形式的顯現與完成,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敘述來理解:


「清淨身與清淨智慧既不能合亦不能分」,一個覺者的身體與智慧代表著雙身,即法身與色身。

當我們研讀彌勒的《大乘最上要義論》(Uttdrdtdntra)時我們要謹記,心的染汙是偶然的,心的正面品質是自然呈現的(66)。


但這並不意味所有正面的品質和心的證悟早已在心中呈現。而是它們都潛存在淨光根本心之中。


因此,審慎而精確的了解這些表象和相關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否則就會像外道『數論派「(Samkhya)一樣執持謬見,主張芽是種子的化現。

龍樹在其針對《密集金剛本續》圓滿次第的論述《圓滿次第五支論》(Pancakrama)提到。


行者在修幻觀時,視一切法是同一個樣子(67),這意指行者在圓滿次第時能夠生起微細幻身( illusory body)開展他的知覺直到包括一切相,視它們為淨光根本心的化現與戲論。


視一切眾生為淨光根本心的化現或戲論是合理的,因為最終眾生都是從這個根本心所生起,因此它是根源。


然而我們會問,應如何了解整個宇宙包括自然環境它們也是由淨光根本心的化現與戲論?


當然我們不必用唯識學派(Cittamatra)的觀點,認為萬方都是唯識所變現。唯識學派視一切外相為自心的反映,而且他們也否定原子形構的外在世界。

龍樹的《圓滿次第五支論》所採的觀點有點不同。外在的現象應視為是根本心的化現,而不是在心的本質之中。


當一個人明顯的經驗了淨光根本心,粗的心識和能量就會消減退卻,不再作用。微細心以淨光的形式出現,它很類似直接證入空性的經驗和狀態。

無上瑜伽說明了運用淨光根本心——它在死亡時會自然顯現——的各種方法。我們可以運用根本心入道。


顯教視死亡時的最微細意識是中庸的,既非清淨亦非不清淨,但在無上瑜伽中卻有運用這最後意識的方法,因此它不是中庸的,而是清淨的狀態。

和心的汙染狀態相比,此一清淨狀態具有更大的力量,因為它有正當的基礎支持,既合乎理性也不會錯誤。


再者,心的清淨狀態在死亡時和淨光自然發生時會產生而且延長;相對地,心的汙染狀態在死亡時和淨光自然發生時並不會顯現。


噶舉派傳統的大手印和大圓滿派的立斷(breakthrough)(6的見解歸於同一點:淨光根本心的經驗。


寧瑪派九乘中,大圓滿是無上乘,因為大圓滿的修行是運用根本的清淨見而不是前八乘所用的普通心意識。


如果是這樣,我們如何解釋,為什麼這些不同學派的修法包括大手印、大圓滿、無上瑜伽會有共同的淨光根本心?

多烙吉米登巴尼瑪已經對這個問題解答了,他說的確,無上瑜伽非常強調淨光根本心的探究與開展,大圓滿教法也一樣,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而無上瑜伽開展根本心的方法是漸進的,從生起次第逐步修到圓滿次第,最後證悟淨光。


相對的,大圓滿教法證悟淨光不是漸進的,而是從一開始就運用本覺直接契入淨光心。


……


空樂不二

一般而言,無上瑜伽的『圓融』(union)修法有兩種主要方式:二諦圓融與空樂圓融。


所謂二諦圓融是指勝義光明(勝義諦)和淨幻身(世俗諦)兩相結合即證得二諦圓融。

空樂圓融是指了悟空性的智慧與俱生大樂的體驗兩相結合。


在這種結合之中,證悟空性的後得智就在大樂之中生起,因此智慧與大樂兩者是在一個純淨光明的意識經驗,此一圓融也可以經由大樂重新體證空性而產生。


換言之,有兩個可能的順序去證得空樂不二。有些行者可以透過明點在中脈融化後體驗到大樂的狀態,由此大樂慢慢證入空性。


但無上瑜伽行者則先是了悟空性以後才經驗到大樂。


有些行者對於空性的見解可能不像中觀應成派那樣完整,但與瑜伽行派和中觀自續派很接近,但運用一些密乘的禪觀技巧,


例如引燃拙火或修氣瑜伽打通身體的脈輪,行者可以因明點在體內融化而體驗大樂,最後可以達到粗心和粗能消解的狀態。


帶著不完整的空性見,經過這種深層的禪修,行者可以進展到了悟更微細的空性,最後了悟諸法不過是自心的戲論而已。


以這種方式,行者可以獲得空性的最微細經驗,這類的行者是先體驗了大樂再了悟空性。

通常,行者應該先了悟空性以後才開始修無上瑜伽。在這種情況下,了悟空性的智慧會比大樂的體驗先獲得。


像這種有慧根的行者,在禪觀「自我」或「我」的修法時,會利用引燃拙火的方法、修本尊相應法或是透過巧妙的方法運用細能穿透體內的脈輪等等,行者將明點融化並透過最初生起的欲望,借其力量體驗大樂。


就此點而言,行者重新了悟稍早的空性見而與大樂經驗結合。

如何產生大樂的經驗?


當明點在你體內融化時,會在中脈產生一種奇特的覺受,這會使你在生理上產生大樂的強烈經驗,把你的心帶向一個微細境界,充滿心理的喜悅。


當你返照空性,這心理的喜悅會和空性結合,這就是空樂圓融的修法。


了解密乘每一個名詞和表達的真正意思十分重要,尤其不同的文脈之間有多重的意思。通常,喜樂有三種形態:


(一)因放射體液而得到的喜樂;

(二)因明點融入中脈而得到的喜樂;

(三)密乘的無上喜樂。


在密乘修行中經常運用後兩項喜樂來證入空性。因為是運用喜樂證入空性,在無上瑜伽許多雙運的本尊被描述成性的交抱,事實上,空樂不二與一般兩性的交合是完全不同的。


死亡、中陰、轉生

無上瑜伽的修行主要是針對由六大(地、水、火、風、空、識)所組成的有情眾生,即使是道的次第也是以死亡、中陰、轉生為基礎。


由於人體的特殊結構,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很自然的經歷死亡、中陰與轉生。


死亡是所有粗糙的意識和能量最後消解進入最微細的狀態,此時他將經歷死亡淨光,從淨光的狀態接著會呈現微細身,此即所謂的中陰身,當中陰身再度呈現粗糙身變成形相時,就轉化成另一個新的生命。

由於我們是以通過一般經驗的方式自然通過這幾種狀態,龍樹和提婆在密續論著與指導要義中說明了利用死亡、中陰與轉生的技巧,行者可以利用這些自然狀態做更高的提升。


一般人歷經這些狀態時無法控制,行者可以控制並加以運用以成就佛果三身——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者分別與死亡、中陰、轉生有類似的特質。


因此在無上瑜伽中死亡、中陰與轉生稱為三身的基礎。




相關平臺信息


(長按以下二維碼,即可識別、並進入相關服務號)



1、 「金鳳凰藍珍珠」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發布課程信息、智慧心法、每月月圓共修等相關喜樂瑜伽資訊。)



2、 「金鳳凰.藍珍珠」官方淘寶店:



(源淼老師的書、能量畫、梵音、及相關靈性產品等)


( 搜此店名即可:金鳳凰.藍珍珠,或淘址:http://bluepearl2050.taobao.com/index.htm?spm=2013.1.5002-170388996.2.gQX0O9 )


所有收入,皆用於「鳳凰中心」的建設、及美國新世紀基金會。



3、 官方博客:金鳳凰藍珍珠

http://blog.sina.com.cn/aaaphoenix


4美國新世紀基金會網址:

http://www.ncfinternational.org/


5源淼靈性音畫網站:

http://yuanmiaolaolao.com/


~~~~~~~~~~~~~~~~~~~~~

持燈兒個人微信公眾號:敏兒阿蘭若

ID: blueflora3102050

(分享鳳凰傳承,喜樂智慧,及相關共修資訊等。)


感恩家人們!

願大家都能在實修中真正受益老師的教導!

深深祝福!


回向法界一切如母有情,

願有緣眾生皆永俱安樂,永離眾苦,

開啟般若智慧,得究竟解脫!


合十頂禮!




持燈兒 ID: blueflora310

分享喜樂智慧,服務大家!


相關焦點

  • 你是在瑜伽運動還是在瑜伽修行
    ,而其實來自梵文的yoga的本意就是一個八支的修行系統(點這裡了解更多),而現在大家普遍認為的體位法運動練習或者玩玩的各種動作只是山寨了瑜伽的名字而已,其實嚴格來講應該叫做yoga asana - 瑜伽體位練習,而不應該用瑜伽這個專屬於八支修行系統的名詞。
  • 克裡亞瑜伽:一種強大的修行方式
    這篇博文中,瑜伽士&神秘家薩古魯探討了克裡亞瑜伽的意義,走克裡亞瑜伽之路,探索生命過程的機制所需的條件。
  • 《無上瑜伽密續》第一章
    第一章大乘佛教中的無上瑜伽續(一) 秘密真言的殊勝:佛教的經藏一般可分為「經」 sutra 與「續」 tantra 兩大類。傳統上,「經」 是被認許為佛陀住世時(約公元前 560 年至 480 年間) 公開傳授的教法;而「續」 則是佛陀示現出各種不同的本尊相秘密為特殊的弟子開示之教授。
  • 祈竹仁寶哲:摩訶無上瑜伽密法
    摩訶無上瑜伽密法漫談大藏寺祈竹活佛1999年12月16日講於香港  在兩千多年前,本師釋迦牟尼在印度開示了佛法。  在密法裡面,又分為事續(Kriya Tantra)、行續(Carya Tantra)、瑜伽續(Yoga Tantra)及摩訶無上瑜伽續(Maha-anuttara Yoga Tantra)此四部。今天我們主要集中討論摩訶無上瑜伽續。在摩訶無上瑜伽續裡面,又再細分為父續(Father Tantra)及母續(Mother Tantra)兩類。
  • 《菩提道次第廣論》 悎寤瑜伽 將睡眠轉為修行
    《親友書》云:「種性之主於永晝,夜間亦過初後分,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菩提道次第廣論裡對此的解釋針對的是有修行根性的人。白天精進修行,夜裡睡眠的時候,也有方法繼續修行。意樂睡眠有四種:即:光明想、正念、正知和起想。光明想者,謂應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時心無黑暗。
  • 上師相應法涵蓋了整個修行道路
    這就是大乘無上三要點:2.正行的主修,可以保護我們的修行不入歧途且無障礙;倘若我們已有專注的能力,那麼修行上師相應法的困難並不大或沒有困難。但,如果對於心沒有正確的訓練,或是沒有培養大乘的功德,卻堅持只願修持大圓滿,這對我們是無助益的。
  • 無上瑜伽
    文殊金剛菩薩的心咒3字的具體修法,可參見其各種相應的儀軌。    本來沒有證悟的眾生痛苦是不可思議的,但如果通達了諸法的本性,那所顯現的大悲和智慧、功德的能量也是無量無邊。一切都是緣起顯現,在法界當中是無二無別,如是法界無二無別的本性就可以變成3字,一切諸佛菩薩的事業和身口意的功德也就可以全部包括在此3字當中。    咒文3字是如何產生的呢?
  • 密,無上瑜伽
    緣起咒:嗡 耶達日 瑪黑 德抓巴瓦 黑 敦得堪 達塔嘎多 哈雅巴達
  • 【以種種方便認識基而修行】
    雖然知道法義,但是僅僅停留在詞句之上,未能如理理解修法方式之性相,也沒有如理奉行,很多人仍停留在此處。現今所宣之法是什麼?現今所宣之法是前譯寧瑪派光明大圓滿深道之法、速道上師瑜伽,所宣講的是此法,所修的法也是此法。光明大圓滿殊勝之道即為大加持之上師瑜伽,除上師瑜伽之外無法安立一個光明大圓滿法。
  • 無上瑜伽和阿努瑜伽的區別
    無上瑜伽和阿努瑜伽的區別南開諾布仁波切
  • 古印度瑜伽大師教導普通人如何才能破除無明,證入不二的涅槃境界
    古印度不二論瑜伽大師通過自我累年的修持證悟到了梵我同一的境界。普通人怎樣才能破除無明從而親證梵我的同一呢?亦即如何才能證悟自性,達於涅槃呢?喬氏認為只有通過修行方可達到。他把人們對絕對本體的認識能力分為上中下三種,然後據此規定了不同的修行方法。
  • 瑜伽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對於自我的一種修行
    作為一項可以鍛鍊身體的運動,瑜伽最基本的功效就是可以讓身體活動開來。可瑜伽其實和一般的健身運動也是存在著區別的,因為瑜伽十分注重習練者內心的修行。從外在的身體塑形再到內在的修身養性,瑜伽就如同一面鏡子一樣,可以讓我們由內而外地看到我們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 無上瑜伽身心不二論--最細風心與「光明」
    按現代物質觀念,最細風、智慧氣,可理解為某種作為超越智慧基礎的至極微細的場。在凡夫身中,最細風依脈中的不壞明點而潛在,所生之氣為「俱生氣」或「不壞氣」,是周身一切氣的最終本源。不壞明點、懼生氣與藏有無明煩惱種子的阿賴耶識和合,住於中脈內,以心輪為本位,其內蘊藏最細風心,故曰:「本覺光明住於凡夫肉團心中,名菩提心」。
  • 無上瑜伽身心不二論--即身成佛與他力加持
    凡夫與諸佛既皆六大所成,則凡夫肉體中便具足佛性與佛的一切功德,全體即佛,只不過凡夫因不如實知自心,其身口意的活動不能與六大本然無礙的自性相應,故觸處生礙,佛性功德不能顯現。五層心識與五佛五智的相應關係,說明心識本體即佛性功用,與諸佛平等不二,眾生之所以流轉生死而不得自由,只是因為被無明障蔽,不識自心光明或本具法界體性智,只要見證光明,證得法界體性智,以智用識,則五六七八識皆轉為智,本具清淨無礙的功用得以實現。
  •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上,下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上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我依瑜伽金剛頂經。則薩婆若清淨瑜伽者作是觀已。身心豁然清淨。即誦通達心真言曰唵唧多(上)缽囉(二合)底(丁以反)吠(微閉反引)鄧迦嚕(引)弭瑜伽者誦無限數。當證二無我。顯現如來藏。證圓滿菩提心。即誦菩提心真言曰唵冒(引)地唧多(上)母多跛(二合)娜夜(引)弭即閉目澄心。觀自身中正當胸間。有圓滿清淨潔白滿月。一心專注更不易緣。於圓明上想有八葉蓮華。
  • 無上瑜伽 麥彭仁波切
    開示:無上瑜伽|如果我們要去尋找夢境的邊際,那始終都是找不到。
  • 【梵麗瑜伽文化】關於瑜伽的那些事:系列一《瑜伽樹》
    心的科學在瑜伽修行體系裡稱為帝王瑜伽;知識之學稱之為智瑜伽;責任之學稱之為實踐瑜伽;意志之學稱之為哈他瑜伽。這些派別對古代經典的作者來說,就像鋼琴上的琴鍵,琴鍵有許許多多,但音樂只有一種。同樣的,個人的瑜伽修行驗證過程各有獨到之處,所用的言詞各有不同,但瑜伽卻是一體的。就像不同的國家對神有不同的稱呼,但神是唯一不二的。
  • 心的修行 新的開始 印度風情瑜伽身心靈深度修行之旅(全程十二天)即將啟程
    神聖的恆河,雄偉的古老宮殿,充滿神秘,嚮往……瑞詩凱詩Rishikesh,印度及世界著名的瑜伽聖地。位於印度北部,距新德裡約200公裡,處於印度神聖的恆河上遊、喜瑪拉雅山腳下。來自世界各地的瑜伽師、瑜伽愛好者以及尋求靈性覺悟的人來到這裡進行瑜伽修習。讓你真實感受印度瑜伽行者幾千年傳統的靈修生活,讓自己的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超然喜樂。
  • Tiny Kirsty:瑜伽不是一門競技運動,它是一種終身的修行!
    我是一名專業的瑜伽老師,同時也是一名軍嫂。每天除了瑜伽練習之外,我總會依偎在沙發上看電視,或照顧我的植物和貓,我的理想是通過與世界各地誌同道合的人一起,創造一種快樂、健康和真實的生活方式。01.我的職業生涯我從小就開始健身,成為了一名體操運動員,隨後幾年我也當過啦啦隊。
  • 八支瑜伽(astanga yoga)
    於是,瑜伽被稱呀入支瑜伽。八支瑜伽的練習有助於我們保持身體和頭腦的健康。人體的所有方面,比如肉體、道德、晉拉納、頭腦、情緒、良心、智性和靈性都可以得到平衡,缺乏任何一支的練習都會導致不平衡,最終阻礙我們的進步。平衡的原則也適用於學習八支瑜伽,八支中,任何一支若存在任何不足、缺陷或不完美,都會阻礙我們達到最終目標,即認知真我。如同花瓣,若有幾片不見了或是沒能打開,這朵花就不算完全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