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瑜伽修行
節 錄:概 論
JA WA RINPOCHE
《藏傳佛教世界》之
The Vajrayana Buddhism of Tibet
(西藏的金剛乘佛教)
無上瑜伽的原意為「無法超越其上的密法」,通過引導人體能量與意識的轉換,幫助修持者在臨終死亡的一刻,體悟到佛法的真諦,最終脫離輪迴,即身成佛。
因而被人們視為世界上最神秘的修持法。它來源於金剛乘四部密續中的無上瑜伽部密續,其他的三部密續分別是事部、行部和瑜伽部。
……
無上瑜伽修行道有一個殊勝之處,它不僅可以運用不同的禪修方法證得法報化三身(65)的佛果,還可以在人的普通狀態下證得清淨的根,例如在死亡時、中陰身和轉生時。
再者, 如前所述,密續的意義在無上瑜伽修行中發揮得跟精深,這可以從三個密續層來了解:
(一)根密續——這是基礎;
(二)道密續——方法;
(三)果密續——成果。
這三層密續最後都是從淨光根本心生起。
不妨這樣理解其意義:薩迦派傳統所說的根密續是指一切的根本,即住處增城和住處本尊。所有一切法都是從這個根本生起。
根據這項解釋,
根的所有現象都是它自身特性的顯現;
道的所有現象都是證悟的顯現;
果的所有現象都是潛在形式的顯現。
同樣地在寧瑪派的著作中也發現『根與果不一不異』這樣的陳述,因為所有果的現象都是根本因潛在形式的顯現與完成,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敘述來理解:
「清淨身與清淨智慧既不能合亦不能分」,一個覺者的身體與智慧代表著雙身,即法身與色身。
當我們研讀彌勒的《大乘最上要義論》(Uttdrdtdntra)時我們要謹記,心的染汙是偶然的,心的正面品質是自然呈現的(66)。
但這並不意味所有正面的品質和心的證悟早已在心中呈現。而是它們都潛存在淨光根本心之中。
因此,審慎而精確的了解這些表象和相關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否則就會像外道『數論派「(Samkhya)一樣執持謬見,主張芽是種子的化現。
龍樹在其針對《密集金剛本續》圓滿次第的論述《圓滿次第五支論》(Pancakrama)提到。
行者在修幻觀時,視一切法是同一個樣子(67),這意指行者在圓滿次第時能夠生起微細幻身( illusory body)開展他的知覺直到包括一切相,視它們為淨光根本心的化現與戲論。
視一切眾生為淨光根本心的化現或戲論是合理的,因為最終眾生都是從這個根本心所生起,因此它是根源。
然而我們會問,應如何了解整個宇宙包括自然環境它們也是由淨光根本心的化現與戲論?
當然我們不必用唯識學派(Cittamatra)的觀點,認為萬方都是唯識所變現。唯識學派視一切外相為自心的反映,而且他們也否定原子形構的外在世界。
龍樹的《圓滿次第五支論》所採的觀點有點不同。外在的現象應視為是根本心的化現,而不是在心的本質之中。
當一個人明顯的經驗了淨光根本心,粗的心識和能量就會消減退卻,不再作用。微細心以淨光的形式出現,它很類似直接證入空性的經驗和狀態。
無上瑜伽說明了運用淨光根本心——它在死亡時會自然顯現——的各種方法。我們可以運用根本心入道。
顯教視死亡時的最微細意識是中庸的,既非清淨亦非不清淨,但在無上瑜伽中卻有運用這最後意識的方法,因此它不是中庸的,而是清淨的狀態。
和心的汙染狀態相比,此一清淨狀態具有更大的力量,因為它有正當的基礎支持,既合乎理性也不會錯誤。
再者,心的清淨狀態在死亡時和淨光自然發生時會產生而且延長;相對地,心的汙染狀態在死亡時和淨光自然發生時並不會顯現。
噶舉派傳統的大手印和大圓滿派的立斷(breakthrough)(6的見解歸於同一點:淨光根本心的經驗。
寧瑪派九乘中,大圓滿是無上乘,因為大圓滿的修行是運用根本的清淨見而不是前八乘所用的普通心意識。
如果是這樣,我們如何解釋,為什麼這些不同學派的修法包括大手印、大圓滿、無上瑜伽會有共同的淨光根本心?
多烙吉米登巴尼瑪已經對這個問題解答了,他說的確,無上瑜伽非常強調淨光根本心的探究與開展,大圓滿教法也一樣,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而無上瑜伽開展根本心的方法是漸進的,從生起次第逐步修到圓滿次第,最後證悟淨光。
相對的,大圓滿教法證悟淨光不是漸進的,而是從一開始就運用本覺直接契入淨光心。
……
空樂不二
一般而言,無上瑜伽的『圓融』(union)修法有兩種主要方式:二諦圓融與空樂圓融。
所謂二諦圓融是指勝義光明(勝義諦)和淨幻身(世俗諦)兩相結合即證得二諦圓融。
空樂圓融是指了悟空性的智慧與俱生大樂的體驗兩相結合。
在這種結合之中,證悟空性的後得智就在大樂之中生起,因此智慧與大樂兩者是在一個純淨光明的意識經驗,此一圓融也可以經由大樂重新體證空性而產生。
換言之,有兩個可能的順序去證得空樂不二。有些行者可以透過明點在中脈融化後體驗到大樂的狀態,由此大樂慢慢證入空性。
但無上瑜伽行者則先是了悟空性以後才經驗到大樂。
有些行者對於空性的見解可能不像中觀應成派那樣完整,但與瑜伽行派和中觀自續派很接近,但運用一些密乘的禪觀技巧,
例如引燃拙火或修氣瑜伽打通身體的脈輪,行者可以因明點在體內融化而體驗大樂,最後可以達到粗心和粗能消解的狀態。
帶著不完整的空性見,經過這種深層的禪修,行者可以進展到了悟更微細的空性,最後了悟諸法不過是自心的戲論而已。
以這種方式,行者可以獲得空性的最微細經驗,這類的行者是先體驗了大樂再了悟空性。
通常,行者應該先了悟空性以後才開始修無上瑜伽。在這種情況下,了悟空性的智慧會比大樂的體驗先獲得。
像這種有慧根的行者,在禪觀「自我」或「我」的修法時,會利用引燃拙火的方法、修本尊相應法或是透過巧妙的方法運用細能穿透體內的脈輪等等,行者將明點融化並透過最初生起的欲望,借其力量體驗大樂。
就此點而言,行者重新了悟稍早的空性見而與大樂經驗結合。
如何產生大樂的經驗?
當明點在你體內融化時,會在中脈產生一種奇特的覺受,這會使你在生理上產生大樂的強烈經驗,把你的心帶向一個微細境界,充滿心理的喜悅。
當你返照空性,這心理的喜悅會和空性結合,這就是空樂圓融的修法。
了解密乘每一個名詞和表達的真正意思十分重要,尤其不同的文脈之間有多重的意思。通常,喜樂有三種形態:
(一)因放射體液而得到的喜樂;
(二)因明點融入中脈而得到的喜樂;
(三)密乘的無上喜樂。
在密乘修行中經常運用後兩項喜樂來證入空性。因為是運用喜樂證入空性,在無上瑜伽許多雙運的本尊被描述成性的交抱,事實上,空樂不二與一般兩性的交合是完全不同的。
死亡、中陰、轉生
無上瑜伽的修行主要是針對由六大(地、水、火、風、空、識)所組成的有情眾生,即使是道的次第也是以死亡、中陰、轉生為基礎。
由於人體的特殊結構,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很自然的經歷死亡、中陰與轉生。
死亡是所有粗糙的意識和能量最後消解進入最微細的狀態,此時他將經歷死亡淨光,從淨光的狀態接著會呈現微細身,此即所謂的中陰身,當中陰身再度呈現粗糙身變成形相時,就轉化成另一個新的生命。
由於我們是以通過一般經驗的方式自然通過這幾種狀態,龍樹和提婆在密續論著與指導要義中說明了利用死亡、中陰與轉生的技巧,行者可以利用這些自然狀態做更高的提升。
一般人歷經這些狀態時無法控制,行者可以控制並加以運用以成就佛果三身——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者分別與死亡、中陰、轉生有類似的特質。
因此在無上瑜伽中死亡、中陰與轉生稱為三身的基礎。
相關平臺信息
(長按以下二維碼,即可識別、並進入相關服務號)
1、 「金鳳凰藍珍珠」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發布課程信息、智慧心法、每月月圓共修等相關喜樂瑜伽資訊。)
2、 「金鳳凰.藍珍珠」官方淘寶店:
(源淼老師的書、能量畫、梵音、及相關靈性產品等)
( 搜此店名即可:金鳳凰.藍珍珠,或淘址:http://bluepearl2050.taobao.com/index.htm?spm=2013.1.5002-170388996.2.gQX0O9 )
所有收入,皆用於「鳳凰中心」的建設、及美國新世紀基金會。
3、 官方博客:金鳳凰藍珍珠
http://blog.sina.com.cn/aaaphoenix
4、美國新世紀基金會網址:
http://www.ncfinternational.org/
5、源淼靈性音畫網站:
http://yuanmiaolaolao.com/
~~~~~~~~~~~~~~~~~~~~~
持燈兒個人微信公眾號:敏兒阿蘭若
ID: blueflora3102050
(分享鳳凰傳承,喜樂智慧,及相關共修資訊等。)
感恩家人們!
願大家都能在實修中真正受益老師的教導!
深深祝福!
回向法界一切如母有情,
願有緣眾生皆永俱安樂,永離眾苦,
開啟般若智慧,得究竟解脫!
合十頂禮!
持燈兒 ID: blueflora310
分享喜樂智慧,服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