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打造#
賈伯斯的追隨者對他的熱愛是溢於言表的。他們會在新產品發售之前提前數日在蘋果專賣店前搭起帳篷安營紮寨,而蘋果的員工則會為他們發放飲料和點心。他們會向賈伯斯的電子郵箱傾瀉大量熱情洋溢的電子郵件,其中偶爾也會有人收到賈伯斯親自撰寫的回信。同時他們也會積極地維護蘋果產品的尊嚴,以防止這些產品受到任何質疑和挑戰。
而蘋果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庫帕提諾市的總部也成為了眾多信眾心目中麥加一樣的朝聖地,當地還有著印有「I Visited the Mothership」(我參觀了母艦)的T恤衫出售。蘋果的專賣店也成為了蘋果愛好者心目中的標誌性建築,最近還衍生出了一個新風尚,即許多愛好者會在這些商店裡跳舞自拍並上傳網絡。蘋果店員一般都不會加以幹涉。
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傳媒教授希蒂·坎貝爾(Heidi Campbell)指出:「蘋果擁有類似宗教團體的特質。人們願意為蘋果的發展而奉獻個人的力量,並且蘋果也給予了自發的大眾團體一種歸屬感。」坎貝爾目前正在對iPhone開始被一些人稱為「Jesus Phone」(耶穌的手機)的社會問題進行研究。
紐約大學的人類學教授安吉拉·澤託(Angela Zito)指出,她自己不會直接將蘋果看做是一個宗教教派,但是卻表示蘋果的確擁有一些宗教特質的元素存在,比如說對個人的歸屬感。澤託指出,「在我們現今的社會當中,人們大多都關注著自己所使用的消費品以及相關的廣告,許多人都會在使用相同產品的團體當中找到一種歸屬感。」
「拜蘋果教」,不僅是一個稱謂、指那些狂熱擁戴蘋果的人,也不僅是一個文化意象,更是一個活生生的客觀事實。英國神經科學家曾對果粉們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大腦在接受到Apple產品的形象時受到的刺激區域與信教群眾接受到宗教意象時大腦受到刺激的區域是一致的。這項研究被收錄在BBC紀錄片「超級品牌的秘密」中。在片中,World of Apple的主編Alex Brook在觀看Apple產品時頭部接受了MRI(磁共振成像)掃描。結果發現,Brook被蘋果圖片所刺激的大腦區域,正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在看到宗教形象時活動最強烈的部分。這表明,蘋果激發的是人類在歷史中發育出來處理宗教信仰的那部分大腦活動區域,蘋果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概念;人們對蘋果的崇拜已經上升到情感層面,精神上的需求,已經超越了對產品使用價值的需求。這也說明,蘋果已經成功地由「拜物教」的層次飛躍到了精神的層面。
賈伯斯的追隨者是怎麼形成的?
「拜蘋果教」是怎麼形成的?
果粉是怎麼形成的?
這三個問題分別對應企業家IP、組織IP和產品IP的形成。
那麼,企業家IP、組織IP和產品IP是如何形成的呢?或者說企業IP產生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呢?
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家IP、組織IP和產品IP就是粉絲對企業家、企業組織和產品的一種崇拜,這種崇拜是如何產生的呢?
讓我們從人類崇拜文化的發展歷史之中去尋找答案吧! (本文節選自段王爺即將出版的新書《企業雙IP打造兵法》)
一、原始崇拜
根據考證,原始崇拜的跡象大致出現在舊石器中晚期。原始的「崇拜文化」的形成過程十分漫長,時間跨度大約在二十萬年左右,這說明人類的精神文化是一代代積累和傳承下來的。
原始崇拜經歷了自然崇拜、靈魂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宗教崇拜等六個階段。
1、自然崇拜
最早的原始崇拜是自然崇拜,即原始人對「太陽」、「火」、「水」、「雷電」等自然現象的崇拜。比如中國賀蘭山巖畫中出現「太陽」,巴西皮奧伊州巖畫中出現「狩獵」。巖畫「狩獵」畫面中,「牛」畫得很大,佔據了畫面中心,而一群獵人卻很小,表明了人類力量的渺小。正是在大自然面前感到人自身的渺小,原始人的恐懼感和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感油然而生,這恰是原始崇拜文化產生的客觀心理因素。
2、靈魂崇拜
從「自然崇拜」發展到「靈魂崇拜」經歷了漫長的時間,但卻是原始人由認識自然到認識自身的一個重要轉變。「靈魂崇拜」的標誌是墓葬的產生。墓葬這種形式表明原始人已經有了「靈魂」的觀念,他們希望死者的靈魂還能歸回身體裡,所以用墓穴保留了遺體,以為靈魂回歸後人可以復活。這種由「靈魂」觀念所引發的葬禮形式,後來便逐漸演化為「鬼魂世界」。為了讓死者能夠在「鬼魂世界」裡繼續生活,下葬的陪葬品也越來越豐富,說明遠古人相信「靈魂」是一種「超人間」的存在。
3、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出現在「靈魂崇拜」之後,但其文化影響卻遠遠超越前者。這是因為生殖繁衍要比死亡更重要,它直接決定了原始群落的生存發展。
「生殖崇拜」文化的核心內涵就是繁衍行為的神聖化。遠古人看到生命從女性的生殖器官中誕生,於是女性的生殖器及其象徵物就被神秘化和崇高化了,自然界中的「魚」、「蛙」等生殖能力特別旺盛的動物就成為了女性或女陰的象徵物。比如西安半坡母系社會遺址的陶器、青海柳灣出土的馬家窯文化彩陶壺上等都有明顯的的「魚紋」、「蛙紋」和「倒三角形紋飾」形象,這些就是生殖崇拜的文化證明。
4、圖騰崇拜
「生殖崇拜」之後出現了「圖騰崇拜」,這是原始人類對「自我身份」的一種認同。只不過這種認同把崇拜對象放在了動物或者植物身上,說明了當時人類自身力量的渺小還不足以戰勝兇猛的獸類,並希望自身也能夠象獅子、老虎等猛獸一樣變得無比強大。
用「圖騰」作為身份標誌,是氏族社會的普遍現象。原始人認為自己是某種動物或者的植物的後裔,並祈求這種動物或者植物來庇護和保佑自己的氏族。正是這種渴望「保佑」的需求,使「崇拜文化」開始向真正意義上的宗教轉化。
當「圖騰標誌」由獸形向半人半獸形象發生轉變後,「圖騰」的含義也由現實性轉向了神秘性。因為半人半獸的動物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它只能存在於人類的想像中、存在於想像的「超人間」中。而這種神秘感的獲得和這種精神需要,卻正式拉開了人類宗教信仰的序幕。
5、祖先崇拜
由「圖騰崇拜」發展為「祖先崇拜」,即由獸形轉向半人半獸後,「圖騰崇拜」真正具有了宗教信仰的含義。到了完全的父系社會時,半人半獸形象也升華為完整的人形。但這個「人形圖騰」已經脫離了現實中的人,轉變為「神」。而父系社會「人神祖先」的地位確定後,崇拜文化也向男性傾斜,男性的生殖器以及象徵物,比如鳥、蛇、龜等成為崇拜物。所以,「祖先崇拜」其實是對人自身的崇拜,人開始從自然界獨立出來,第一次走上了神壇。
6、宗教崇拜
在原始崇拜的文化沉積上,文化基因代代相傳,最終形成了較完善的民族宗教並發展為國家宗教。
全世界的宗教文化基本都是按照「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國家宗教」的途徑來演化的。比如基督教,就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歷了由部落宗教向民族宗教再向國家宗教的演變過程。
原始崇拜的自然崇拜、靈魂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宗教崇拜,穿越幾十萬年,或多或少的保留至今,也對現代崇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二、現代崇拜
對於現代崇拜目前並沒有定論。段王爺認為,在現代社會,一方面,人類崇拜文化各個階段的崇拜在一些角落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除了宗教崇拜之外,偶像崇拜、新圖騰崇拜和新拜物主義佔據了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成為現代崇拜的重要內容。
什麼是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是對現實中的一個特定的人的崇拜,包括英雄崇拜、政治家崇拜、科學家崇拜、明星崇拜、企業家崇拜、網紅崇拜等等。
現代偶像崇拜仍然具有原始社會「祖先崇拜」的影子,是對人自身的崇拜,是「人形圖騰」脫離現實中的人,轉變為「神」,所以其實質是粉絲對偶像的「封神」。這也就不難理解在現代社會為什麼還有粉絲對一個在身體上與自己幾乎沒有什麼兩樣的人的「頂禮膜拜」。你可以用「腦殘粉」來調侃他們,但是,他們真的並不腦殘!因為,偶像從來沒有辦法自己「造神」,只有粉絲有權利為偶像「封神」,也可以把偶像從「神壇」上拉下來。粉絲才是真正的「上帝」!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粉絲說:要有偶像,於是才有偶像。
偶像崇拜的主流是積極的、正面的,可以理解為一種見賢思齊、向先進者學習的表達方式。當然,偶像崇拜也存在消極的乃至負面的東西,包括過度崇拜、偶像成為唯一,以及影響偶像生活、他人生活,乃至影響社會等等。
什麼是新圖騰崇拜?
新圖騰崇拜是人們對神秘的、超自然的、目前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力量和能力的敬畏或者嚮往之後的心理膜拜。包括星座崇拜、生肖崇拜,以及其他生物符號的崇拜。
原始人認為自己是某種動物或者植物的後裔,並祈求這種動物或者植物來庇護和保佑自己的氏族。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在內心深處也非常喜歡動物或者植物,甚至有時候與某種動物或者植物有一種心靈之約。前幾年同道大叔的星座自媒體大火就是這個原因,最近幾年,一些公司用動物植物名字命名或者設計動物植物LOGO大受歡迎也是這個原因。
什麼是新拜物主義?
新拜物主義是指一種現代商業文化現象,主要指人們發自內心的喜歡某一個產品,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它、享用它或者珍藏它,並且像追星一樣去追迭代產品。
新拜物主義是人們追求物質享受、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本能和自然的反應。男士喜歡品牌車或者精品電子產品,做懂車帝或者發燒友,無可厚非。女士喜歡品牌好包或者好香水,也不需要被指責。星粉收藏超貴的星巴克馬克杯,果粉買每一代的蘋果手機,都是新拜物主義的表現。
新拜物主義不能被「汙名化」,需要從正面來理解,與以往的拜物主義、拜金主義,乃至拜物教還是有區別的。
現代崇拜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精神慰藉,是人類崇拜文化的傳承,社會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商家要以好奇心來探尋、來滿足。
二、現代崇拜催生企業IP
1、偶像崇拜催生企業家偶像,產生企業家IP
將企業家作為偶像的現象,國外的火熱大於國內。在美國,比爾.蓋茨、貝佐斯、舒爾茨、賈伯斯、馬斯克、扎克伯格等企業家比好萊塢當紅明星還紅。在日本,二戰以來,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稻盛和夫、孫正義等企業家也是日本青年追逐的偶像、學習的榜樣。其他較發達國家,企業家基本都是國民偶像。
中國社會自古重農抑商,商人的社會地位一直並不高。近現代以來,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遷,人們對商人、企業家的「汙名化」比較嚴重,企業家有時候成了「資本家」「無奸不商」「為富不仁」的代名詞。改革開放以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近些年來,千萬富翁億萬富翁越來越多,仇富仇商的苗頭又有些滋長。近幾十年來,中國相繼出臺了保護企業家的相關政策,企業家作為社會新階層的地位和權利得到充分保障。
尤其是像柳傳志、張瑞敏、任正非、王石、董明珠、馬雲、雷軍等中國企業家以正能量的企業家精神、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分享開放的商業精神和樂於奉獻的社會擔當精神等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成為中國社會新時代的國民偶像。
從某種意義上講,將企業家作為偶像的積極意義要大於一味將娛樂明星作為偶像的正面意義,它的積極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學習企業家創造物質財富,推動國家經濟建設。第二,學習企業家承擔社會責任,做社會公民。
偉大的企業家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值得每一個國人尊敬、熱愛和學習。
所以,企業家偶像是公司化社會的必然選擇,是企業家IP誕生的底層邏輯。每一個有夢想的企業家和企業要順應潮流,順勢而為,打造卓爾不凡的企業家IP。
2、新圖騰崇拜催生新商業部落,產生組織IP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人滿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後,就會追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物質越來越發達,精神越來越匱乏,愛和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卻越來越稀缺。新圖騰崇拜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提供這種愛和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
聰明的企業家會將企業打造成為粉絲之家,成為可以給粉絲提供愛和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的精神圖騰,並將粉絲連接成為新的商業部落,從而產生組織IP。
現代商業,大家都熱衷於用美人魚、《山海經》神獸等動物,或者用蘋果等植物作為產品名字、品牌名字、公司名字、企業logo,這與上古時期的中外先民們將動物、植物等作為部落圖騰或者保護神具有相像的心理底層邏輯。
3、新拜物主義催生產品發燒友,產生產品IP
宗教意義上的拜物教產生於原始神靈觀念之前。被崇拜者包括天體、宏大的自然現象、無生命的東西、動物、植物,或者是人們想像中的「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或社會的物」。它們被賦予超自然的特性,使人產生敬畏與恐懼感。非宗教意義上的拜物教,是指對某種物品的迷信或言目崇拜。
原始人有了靈魂觀念之後,認為動物、植物,以及山水石等無生物和雷雨電等自然現象也和人一樣,也有意志、有靈魂,於是就產生了「萬物有靈」觀念。
拜物教、「萬物有靈」觀念或多或少都會對現代年輕人產生的新拜物主義產生一些影響,於是新拜物主義有時候偶爾會迸發出來一些儀式感的東西。
新拜物主義會催生產品發燒友。
產品發燒友是指對某些物品喜歡到了狂熱程度的愛好者。
正常情況下,發燒友的意思就是共同愛好者,可以理解為志同道合的人。只有對某些物品的愛好和熟悉程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才會被認同為發燒友。包括電子發燒友、音響發燒友、手機發燒友、電腦發燒友等。他們會開辦愛好者俱樂部、舉辦粉絲會、創辦愛好者雜誌、寫粉絲信或參與類似的活動。
產品發燒友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參與到企業產品的開發、推廣之中,會促進企業產品的迭代和升級,促進產品變得有態度、有溫度、有靈魂,從而催生產品IP。
總結:偶像崇拜催生企業家偶像,產生企業家IP;新圖騰崇拜催生新商業部落,產生組織IP;新拜物主義催生產品發燒友,產生產品IP,它們共同組成了企業IP系統。
有夢想的企業,不做靠赤裸裸的營銷、推廣和廣告去「求人」、「影響人」的企業,而是打造企業IP,做讓人崇拜的企業!